(《新民周刊》,2001年3月14日)任继愈:个人成才离不开社会 访问者李宁宁
李宁宁:在您看来,怎样才叫成才?
任继愈:我自己谈不上成才。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人是社会动物,个人的知识都是从社会中获得的。打个比方,社会就像一桶水,人人都会从里面拿一点,再往里面放一些,如果拿的少、放的多,桶里的水就越来越多,社会的知识越来越丰富,社会就不断的进步,人们就可以从社会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李宁宁:您一生求学治学,取得了不凡的成就,您认为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任继愈:一半靠自己的努力,一半靠机遇和外部环境条件。我在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成绩不是最拔尖的,不是每次都考第一,不过也不是最差,算个中等。但是我有上学的机会而别人没有,这是我的机遇。后来我考上了大学,这也是我的机遇。我在西南联大的时候周围有很多优秀的老师,如文科有汤用彤、熊十力、贺麟、闻一多、朱自清等等。当然我考上大学后也是很努力的。很多人总喜欢只强调自己多努力,个人是需要努力,但机会也是一方面。外部环境条件绝不可少。
李宁宁:听说您是在西南联大参加步行团,从长沙走到昆明的过程中决定以中国哲学史为自己的终身专业的。您能具体谈一谈吗?
任继愈:是这样的。我在途中看见了许许多多的穷苦老百姓,他们虽然没有文化,有的根本不识字,但中华民族的发展离不开他们,中国的文明是在他们的支持下创造出来的。所以我决定要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研究他们。
李宁宁:您这一辈的学者有很多人耗费了一生的心血才写出一本书。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少年作家"、"高产作家",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任继愈:学问是很严谨的,写一本书要看对社会有没有用,经不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我建议年轻人眼光要放远一点,不要跟风,要有自己的个性。人生是万米长跑,不要只看到前面的100米,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年轻人现在做工作要更多的考虑今后的发展,考虑自己是否能在这个领域作出成绩,为社会作出贡献。
李宁宁:您在遇见困难时有过放弃的念头吗,比如文革期间?
任继愈:我一直相信文革是反社会的,不会长久。文革是国家的灾难,就像一个社会生了场大病,但是过后就会有更大的免疫力。年轻人要有远大的理想,甚至不妨有点幻想,不要被一时的困难所吓倒,也不要为眼前的利益而迷惑。有了理想,对困难就有了免疫力。
李宁宁:那您对青年一代最大的希望是什么?
任继愈:年轻人应该多了解历史,因为中国的历史文化从古至今绵延不断,只有我们中国人才有这个条件,美国人就没有,他们要学就学到欧洲去了。不管你是学理的还是学文的,都应该对民族的历史有所了解,这样才能知道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么优秀,才能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工作起来就更有干劲,爱国主义是激发工作热情的原动力。
我还想说真理本身是非常朴素的,希望年轻人不仅要自己掌握真理,还要传播真理。只有你一个人知道没有意义,还要多告诉你身边的人,如果全社会的人都多掌握一些真理,社会才能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