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了解那些以祈祷为生的人,就像,我望着珞珈山,却不认识那山上的树一样。
一棵树,一辈子站在那里,在静默与孤寂中生长、孕育、结果,却从不移动。他就像一个终日缄默的导师。他知道头顶的云霭如何在昼夜间变幻,知道脚下的泥土如何在四季里改变;知道鸟的秘密,风的故事;知道一只虫子是如何死去的,一朵花是如何枯萎的;还知道一块石头的碎裂,一滴雨水的消失;也知道那个在树下漫步的人,从岁首走到岁末,却走进了土里。总之,他看清一切,却从不言语。
我如何了解一个在内在的孤寂中默然孕育的灵魂?像被世界弃绝,在一个荒野或幽谷?深邃、简朴、浩瀚,却又喜悦、清澈、沉静。他离群索居,却因此而洞悉世界的奥秘;他一无所有,却因此而享有丰盛的自由;他隐密,却因隐密而敞开;他饥渴,却因饥渴而饱足。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隐藏着一份饥渴。不同的是,有的被唤醒了,有的却没有。被唤醒的饥渴,一定会催逼着这个人去寻找。一声声地催逼,像杜鹃从深夜里发出持续的啼叫。那一种能喂饱他的精神“玛哪”,那唯一的“玛哪”在哪里呢?是什么呢?他会一直寻找,如同旷野上的摩西子民,直到找到为止。
对我来说,在这个宇宙间,能够喂饱我的,唯有上帝,唯独上帝。从什么时候开始,没有神性光照的食粮,已经不能满足我?文学、哲学、电影、音乐等,尽管美仑美奂,充满人世间的卓越智慧与技巧,却再也不能喂饱这个饥渴的灵魂了。如果缺乏一种由信仰引领的深刻的内在生活,在精神的断垣与灰烬中,一个饥渴的灵魂,是否会比篱笆上的那朵朝颜凋谢得更快?
孔子说:祭神,如神在。
但是,如神在,也不能补足这个灵魂丝丝入扣的饥渴。在宛如石头的孤寂中,这个灵魂若要获得些微的满足,必须是,也只能是:以马内利——与神同在。
所以,从古至今,在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人,甘愿抛弃这个世界的繁华与缤纷,去寻找他的神,去过一种完全的祈祷与默想的生活。即便是物质文明已然高度发达的今天,也仍会有一些人,这么渴望,同时,这么选择,这么实行。
为什么?因为他饥渴。时代变迁了,但人心并没有;物质丰富了,但人心并没有。除非过一种独处、静思和祈祷的生活,除非分分秒秒地与神同在,而不是宛如神在。否则,他不能平安。他也不能快乐。他离开,他隐藏,他与万物保持距离,为的就是,全然地抵达他的神。然后,在一种焕发的孤独中,他与他的神融为一体。
融为一体。这就是他在沉默中结出的果实。在超性的层面上,这枚果实无法描述。神在万物之上,也在万事之上。在人与神之间,横亘着永远无法到达的距离。但是,在某一个超性的时刻里,这个距离遽然缩减为零。因为无可比拟的爱,那慈悲的创造者,竟然与他的受造物结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