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林冲、吴用等人将奋笔了一夜的计划书交给了我,仔细研究后发现他们的计划大体上还是按照宋制十人为一什,五什为一队,两队也就是100人为一都,长官称为都头,五都为一营,营的长官称为指挥使,如果出战都是以营为基本单位。我算了算,如果按照这个兵制,梁山现在可以编组6个营,如果这些营指挥使由梁山的老兵担任,出征的时候在由林冲等人领军出战的话,看上去很不错的样子。毕竟现在梁山的士兵都是由林冲等人训练,基本上可以保证士兵们的战斗力,同时这样处理也可以解除我担心有人造反的事情。
看上去非常优秀的一套方案,但我总是感觉到这套制度好象有什么问题,但又说不出什么地方不对来。心里总是感到不塌实的我,又反复的将计划好好的看了几遍,可缠绕在心头的那一丝不安始终挥之不去。
想了很久仍不得要领的我干脆将吴用、林冲等人召集起来仔细的商讨商讨:“众位,你们各自给我的计划我已经看过了,看得出来,你们的计划都是按照宋制来进行的。当然大宋立国已经这么多年,其兵制自然有其独到之处。但我仔细看了看,仍觉得有些地方似有不妥,诸位能不能详细的给我说说这兵制?”
众人之中,论家世,论从前的地位,当首推杨志。听完我的话,几人相互看了看,还是由杨志开口说道:“大哥!我们几个人商量了半天,还是觉得按照宋制来练兵比较妥当。毕竟兄弟几人,从小接触的就是现在大宋所用之兵制,自然对它也最为熟悉。虽说这大宋的兵制旨在削弱领军将领对军队的影响,以避免出现尾大不掉的形式,但也有其值得称道的地方:比如士卒在一起统一的训练,只要操作得当,就能保证士卒战力的统一,也为将领的率领做好了准备,再者现在梁山日见繁盛,每日上山投奔之人不绝,光是正式的头领就有十二名多,更别说其他在江湖上叫得上名号的了,可以说靠梁山现在的兵丁数量想要安排好所有的头领也颇为困难,而使用这套兵制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毕竟由山上的训练合格的老兵充当营以下级别的官佐,战时有头领带队出征可以很好的解决掉这些问题!。。。。。。”
杨志在那里张开大嘴说了半天,我终于想到了原来我始终感到不对劲的地方,等到杨志说完后,我问道:“如此一来,等到我梁山人数更多,头领更众的时候,是不是有可能会造成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局面呢?”
听了我的话杨志等人都闭嘴不谈了,毕竟这个问题可以说自宋朝立国以来就一直困绕着宋朝的皇帝和下面的武将。依此法统军实际上造成了宋军战力底下,但如果不如此的话,又难免会陷入唐末那种藩镇割据的局面造成内部的动荡的局面,着实是让人头疼不已。
看到他们不再说话,我知道我点重了要害,便继续说道:“另外,部队在兵种配备上,步军每一百人,八名刀手,十六名枪手,七十六个弓手,要是与人发生混战怎么办?想要在战场上胜利终究还是要靠肉搏的。马军方面枪手、旗头共十三骑,其余诸人也皆为弓手,这还叫骑兵吗?按照这个配置,本来就少得可怜的战马被散落的分配在战线上,怎么能形成强大冲击力,又怎么能向敌人发动以致命的打击呢?”
面对我的话,下面的众人都没了动静,最后还是吴用出来说道:“哥哥不比着急,毕竟我等自习兵法以来,学的就是这些东西。哥哥的话,我等兄弟也知道,但现实的情况也只能如此。莫非哥哥还有更好的注意?”
我喝了口茶水,问道:“林教头,你们都是世代为将的人家,知道不知道现在大宋流行的兵书里面有没有详细的介绍如何训练士卒的书?”
林冲答道:“世上兵书繁多,若论对练兵有详细记录的兵书,当是本朝的《武经总要》可堪经典。可惜这部书平日为防敌国探察,一般都放在汴梁的武学院中,非有大功者难得一见!”
“什么道理?一本教材!防贼似的捂着不让人看,那还叫什么教材?不过细想想也对,这玩意要是被辽人给偷学了去,估计宋朝也就快完了!”放下心头的胡思乱想道:“既然如此,那林教头,你觉得合你等之力,能不能在短时间内编写出一本练兵的书,小册子就行!”
林冲答道:“如果只是小册子的话应该没问题,不知哥哥的意思是。。。。。。?”林冲见我突然说到了兵书上面,不免好奇的问道。
“哦!是这样,我想按照你们的编制,我梁山本部可编组6个营,出去朱贵和吴用、公孙先生,正好六人,咱们各领一营,我亲领的营编为骑兵,战马的问题我想办法解决。你现在的任务就是编好那本练兵的书,等你们的书编好了,梁山的大整训就告一段落,各自带领自己的营训练,训练的基础就是那本书。另外再挑出四百知识过硬的老兵,仍然单独上课,回去后再教授给其他士兵。你们看如何啊?”
其他人无所谓,吴用却暗自琢磨道:“好高明的手段啊!即安抚了众头领的情绪,又将我和公孙胜左右两军师不露痕迹的与带兵的头领分开,最后通过授课将士兵们的军心牢牢的攥在自己的手心里,看来三年打下正个山东的计划说不定真的可能啊!。。。。。。还是再看看大哥有什么后招吧!”
****************************
由于这章是根据书友们的要求单加的,所以内容有点少,所以请不要见怪。<!---文章内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