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udushu.com) 姚采澜正为儿子成功考取律学高兴着呢,从杨千户那里却忽然传来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西北吃了一个大败仗!丢了好几座要塞,死了好几万的人。。。
姚采澜也顾不上礼节了,匆忙的亲自跑到曾家去探听,曾大奶奶忙使人去打探,果然如此。
姚采澜一连好几天晚上都睡不着觉,急得头轰轰的疼,想想就掉眼泪。老天爷,你不会让我就这样悲摧了吧。。。
江南多雨,从初夏开始,就淅淅沥沥的下,天总是阴的,一直持续了大半个多月。田里的稻米积水太多,已经开始烂根了。运河的水漫出了堤坝,淹没了不少的村庄。运河两岸的不少百姓开始流离失所。
以曾家为首的当地士绅和富户很快就行动起来,开始捐出钱银粮食,救济灾民。只可惜,面对成群结队的灾民,捐出的钱财物资还是太少了些,而官府的救济款项还不知能不能发下来。
姚采澜强打精神,也积极的加入了进去。必须找点事做,精神才不至于崩溃。
看着衣衫褴褛、面色黧黑的老老少少,姚采澜彻底被镇住了,暂时也顾不得去想江清山的安危,而是整日里忙忙碌碌。
江南地界对女子要求不那么严苛,姚采澜跟曾大奶奶一起,不时的出头露面,或是搭建简易帐篷,或是施粥,或是收集可穿的旧衣物,并没有听见有人说长道短,反而赢得很多人的认可和尊敬。
自家田地也有一部分被淹了,姚采澜直接交给了铁锤去处理。要钱给钱,要粮给粮。铁锤也顾不上去上学了,指挥着人搭建临时居所,发放衣裳钱粮,倒也安排的井井有条,难得他没犯他的懒病,脸绷绷着,一脸的严肃认真,让姚采澜很是欣慰。
墩子小小的身子背着一个大大的药箱,紧紧的跟随着萧右。在城里进行义诊,免费给灾民看病,常常累得一回到家就直挺挺的躺在床上睡过去。
江清山,你在哪呢儿?你看见了么,你的儿子真的都长大了!如果你真的。。。我总算没有辜负你的心意。这三个孩子,都长的非常好,非常好。。。
老天爷这次并没有十分发狠。雨势小了,又淅淅沥沥的滴了几天,终于放了晴,运河的水也跟着落了下去。老百姓的生活很快恢复了正常。
此时。江清山的书信才终于辗转传了回来:平安,勿念!
一家人高兴的又哭又笑。老天爷。你还没完全闭上眼啊!但是,所有人的神经并没有就此放松,因为战争还在继续,谁也说不准明天会如何。。。
到了秋天,就像一幕大型反转剧一样,忽然大景就打了个很大的胜仗,一股脑的就把羌戎的残部赶到了草原深处去了。听说,这场大胜仗,几乎把姜戎的主要兵力全部摧毁,也就是说。歼灭了羌戎的有生力量,并且一直追击到了羌戎的大王庭,直接端了他们的老窝。这样。成千上万羌戎的青壮年男子人头落地,以此至少能换来西北安静几十年吧。
在举国上下一片欢欣鼓舞之中。江家却始终保持平静,直到江清山的平安信传回来,一家人才真正的开心起来。
仗打完了,江清山却没有马上回来,说是留在那里,作为最后一批回转的部队,进行护卫、打扫战场和交接等后续工作。
当然,后来,姚采澜知道他撒了谎。他之所以又在西北耽误了近大半年的时间,因为他在养伤。他的腿早就断了。
当江清山终于坐着车回到了他远在江南的家时,已经是转过年的暮春时节了。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而在如此美景当中的人却五味杂陈,且喜且悲。
姚采澜喜极而泣。她不能不感恩。别人她不知道,但是江清山的亲兵三十个人,除了留在家里的几个,大部分都阵亡了,包括小红的男人,张大水。小红得到消息后直接晕了过去。
另外还有一个人,让姚采澜很是意外,就是萧如江,萧树的亲生父亲。因为他作战勇猛,很快就得到了上级的赏识。如果不是因为他出身军奴,他很可能就此平步青云了。不过,最为可惜的是,他最终没能撑到战争胜利,最终没能回来亲眼看一下他阔别了十几年、愧疚了十几年也想念了十几年的儿子。。。
江清山的心情很不好,非常不好,当然并不是因为他的腿。
后来,姚采澜才知道,他在那场诱敌深入的大败仗中本来就该殉国的,他已经对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可是,萧如江,还有他身边并肩作战的亲兵们,拼了命的保住了他。
所以,他回来了,而他们,包括萧如江,都永远留在了西北那片荒原之上,再也回不了中土的家了。
他心里很难受,他的命是由别人的命换来的,这让他在夜里常常翻来覆去睡不着。有时候他会想,自己如果直接把命扔在那里,和那些人亲密的躺在一起,心里是不是会好过些。
姚采澜不知道怎么去安慰他。在无数条血淋淋的生命面前,任何语言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不过,江清山毕竟是铁打的汉子,他很快就振作了起来,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就像上次一样,他要一个个的找到自己的战友的家人,亲手把他们拼了命该得的“抚恤金”交给他们。战友们走了,他们在这世上唯一的牵挂就是他们的家人了。他不能让他的兄弟们入了土还闭不上眼睛。朝廷的那笔钱不知道能不能也不知道何时才到账,他只能用这种浅薄的方式来报答那用血和火铸就的兄弟情。
江清山重新站了起来,他用了一年的时间重新学会了如何用无力的断腿去控制马匹。他终于再一次的爬上了马背,并几乎是立刻就带着几个人踏上了寻人的旅程。如此反反复复,走南闯北。一直用了好几年的时间,他才断断续续的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兄弟们,愿你们在地下保佑我,也保佑你的家人!
尤其是对着自己的女婿萧树时,江清山费了很大的劲,才红着眼睛向他说了一句,“对不住,我没能把你父亲带回来!抱歉!”
萧树从头到尾一直沉默着,一语未发。
后来,小惠才偷偷的告诉姚采澜。萧树自己一个人躲到书房去哭了半天。
江清山因为断腿已经被安排了“退休”,朝廷每年都有一笔并不算多的俸禄给他,算是给他的补偿。虽然那笔钱,比起江清山浑身的伤疤和断了的腿,简直不成比例。
后来。他在家里闲的发霉,才去义学那边帮姚采澜的忙。
姚采澜受到曾家的启发,拿出一笔银钱置办了些田地。以无名氏的名义开办了一所义学,专门招收农家子弟,只学习基本文字和算学。与一般义学不同的是,这里的学生还需要半工半读。读半日书、干半日活来自己养活自己,并不能白白拿了钱粮。
石头在律学学习了三年。最后以一个还算不错的成绩结业,被任命为偏东南地域一个小县的主簿。他回家的时候,顺便还拐了一个媳妇。他在律学学习时候,一个老教授看上了他,硬是把自己大龄未嫁的孙女塞了给他。
这闺女性情有些彪悍,不像一般姑娘那般温柔贤淑。可是,姚采澜却特别喜欢她。显然,石头嘴上一直抱怨自己媳妇难搞,可脸上笑得很甜。
两口子一直过的非常美满,石头始终未曾纳妾。石头在任上也做的顺风顺水。不久,就因为政绩突出提拔做了县丞。
萧树的科举之途却并不顺利,举人一连考了三次才过了。考中进士更是曲折。直到他四十岁那年才中了,从此才算踏进了仕途。期间。很多人,也包括姚采澜等江家的人在内,纷纷劝他放弃转做它途,可小树性子坚韧又偏执,咬定青山不放松,就是不肯。
不过,幸好,他的妻子总是默默的站在身后支持他,家里外头的一应事体都打点的妥妥当当,从不用他操心。所以,即使他后来官运也算亨通,即使他后来又纳了几房妾室,他却一直记得妻子的好,一直记得他们俩同甘苦、共患难时的真情。
其实,萧树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才考中进士,比起其他绝大多数直到白发苍苍也始终默默无闻的人,也算是幸运儿了。不过,总有比他更幸运的人,那就是铁锤。
因为曾家家塾教育的威逼,铁锤迫切想逃开这个牢笼,便拼了命的读书,结果在十六岁那年就中了秀才。然后他把书本抛开,尽情的去游山玩水,吃喝玩乐。
后来因为他在曾家读书的时候勾搭了一个小姑娘,虽然那姑娘是个庶出的,身份并不显赫,可曾家依旧嫌弃铁锤的家世,虽然碍于姚采澜与曾大奶奶交好没有明说,而是很婉转的向姚采澜传达了拒绝之意,但意思是明摆着的:你一个小小的秀才如何还敢肖想曾家的女儿?!
姚采澜不知道怎么回事,正莫明其妙呢,已经彻底把铁锤给惹恼了。敢瞧不起小爷?!
于是,他收拾书箱,又找了一家有名的书院苦读了三年,在二十岁那年就中了举人。这下,曾家可傻了眼。
阴差阳错的,也不知怎么的,这事就让曾老太太知道了,在她过问之下,曾家倒也算说话算话,果然依言把那个庶出的姑娘嫁给了铁锤。
铁锤却再也不肯读书,直说仕途凶险,而且劳心劳力,只肯躺在举人的名头上睡大觉。不过,他人聪明,手底下的产业一向打理的很好,日子过的很是富足。唯一的毛病就是后院里莺莺燕燕太多,他妻子性子太软,管不住这么些女人,只会在欺负的背地里偷偷掉眼泪。
最后还是姚采澜看不过眼,亲自赶过去“大开杀戒”,狠狠的教训了几个,才算安静了下来。
后来,这位爷实在玩腻了,闲的慌了,便开了一所书院,把因为写了游记已经小有名气的萧右并其他几个有名的学者请来做老师,倒也折腾的有声有色。该书院很是别具一格,最擅长讲史,专攻学术,是个真正追求学问而不是以科举为业的学校。这个另类的书院后来倒也创出了不错的名声,令很多人竞相效仿。
墩子尽得萧右医术在手,后来又游学天下,寻访名家,真正成了一个医科圣手。只是这孩子只顾得行医采药,如痴如醉的研究医书案例,便耽误了婚期,把姚采澜急得头发都白了好几根。
被他娘“十八道金牌”强逼着,又被威胁说“你不成亲,老娘就死给你看”,墩子在二十八岁的时候总算说定了一户人家,姑娘性情和顺,又很能吃苦,夫妻两个相敬如宾,过的倒也不错。
萧右和秦姑姑一直无子息,即使萧树做了高官之后,也始终与江家住的一起。
小红后来改嫁给了江清山身边姓赵的那位亲兵。她本来不想改嫁,只因为他跟她说了一句话,“张兄弟临去之前交代我,要照顾你们母子!”小红大哭了一场之后,终于点了头。
小青则一生未嫁,始终陪伴在姚采澜左右。
全文完。(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苦读书 www.ud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