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洛城之迷

目录:最后一株狗尾草| 作者:阿磊Alei| 类别:玄幻魔法

    最后一株狗尾草

    已是夕阳黄昏,血染假山,也映染着西山的林木。

    徒步走来一少年,步子悠慢,头或低或扬,看脚下的路、小石子、土灰和着那碎纸屑。天空红晕如血,但那色泽已是缓缓下沉,看似要落下西山了。

    这少年沿一条小路走过假山喷泉,临近着的是片稍微凸起的土堆,是这假山的底。土堆上本是撒满草籽儿而长成的草坪,但由于没有人呵护,长出了大片的狗尾巴草,也是成群的。而这些狗尾巴草也恰是这土堆和草坪的亮点,就像是国画中大片露白中的一枝叶,却也恰到好处。

    少年从这狗尾巴草中拔出最挺拔的一株,又拔下一株,长长的尾,粗粗的茎,毛茸茸、绿油油的。此时,这少年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仅只是嘴角的那一撇,眼睛也同时微眯,直起身来,手紧握着那草的茎根。这时他才开始定神望望假山,还有假山下散发着异味的死水。山极小,石头垒砌成的,仅是个陪衬,但不可缺少。远望去,这山才是这一片草中最显眼的,抢去了镜头。水已发绿,那浅倒可以一眼望见水底的小石块。再看那土堆草坪、那条小路,已有零星的几个人朝这里走来。少年该与他们擦肩离开了,手里仍然握着那两株狗尾巴草,像是用来救命似的珍惜。和来时一样,步子悠慢,头或低或扬,看脚下,看西山的天空。此时,红晕即将消失,只露出一些尾,不起眼的,西山已经模糊,山上的松柏树更显得苍老,只是眼前的围墙倒还清晰,白一片灰一片的,有些狼籍。

    微风轻吹着,倒可以散散一天来的暑气。光也是极微弱的,但逆过那道光,耳畔又响起了过往的歌……

    洛城之迷

    这个地方也许很少会有人记得,就连那些走出去定居他乡的人们,也难得回来走上一趟,可能就只是逢年过节的礼数才迫使他们回家探亲,当然也有一走便再也见不着踪影的能耐人。在这片土地上,也许只有那些最朴实的本土人,才会勤勤恳恳的守住这地方,而旁来的人对此是不屑的,看上一眼也许就够了,收不进眼底,进不到心里头。

    在中国,像这样的地方大概多的每边没沿,特别是在十年代,而洛城伊侯地区营平乡山酒子村算得上是最普通的一个。

    洛城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城市,古代文明的追溯是绝少不了她的。可古文明终归是古文明,而这些文明又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最为古老的文明,却也因为这古老而使这个城市蒙上了一层迷雾,供无数的人来研究和膜拜。却又终还是迷雾,便又使人们似懂非懂的渐渐习惯了这种迷,也便又不是了迷。

    这些文明只能成为记忆,只能是古代诗人笔下的一个空间,而如今只能一点一点的模糊,被历史收藏,然后尘封,落满了尘土。这灰尘零星的被人们激起,却不知道它其实已经越积越厚。

    现代人也再难想象数百数千抑或数万年前这一片疆土曾容下某位智者、某位英雄、某一时段的繁华或没落,而历史、而文明又一步一步的驶向另一种文明,无情的、不停息的,就像是穿过洛城的这一段黄河之水,百川东过,不知道掩埋了多少的岁月,波涛汹涌着、吼叫着,生死从不顾。

    被退去的文明强忍着变成了回忆,但回忆终究也只是一时的,回不去了终究还是回不去了,倒是容得下了想象和伤怀。文明嘲笑着现代人,而现代人丝毫没有察觉,文明过后终是恐惧,这恐惧也只是茶余饭后悄悄然的。

    如今的洛城只留下了岁月漂洗过的颜色,昏暗和苍老战胜了古文明,曾有过的文明也已经伴着这古老的岁月流走了,记载着的是历史,追溯到的也只是些许的文字。

    土地还是这片土地,但已经不是了那群人,不是了那座城,不是了那景致,也不是了那喜好,更不是了那纪念!这城市变了,曾经的沧海桑田,曾经的文明也都渗进了这里的山和水,经历着春夏秋冬、风风雨雨,封存了,又渐渐丢失了,就这样沉睡着。

    只剩下一些恪守祖训的人们还惦记着一些老规矩,这些规矩也已经成了一种古老的文化了,是真正的老古董,但现代人也是多不屑于这些的。人们走在路上说着的话,逢年过节喧嚣的方式便是最好的证明,但这种文化也开始渐渐地褪色了,再没有谁能揭开这城市的忧伤,这文化的忧伤。

    晚上也是洛城最辉煌和最黯淡的时候。老城的街道上亮起了路灯,有几条还是挂着同一色的红灯笼,光线慢慢的映入了人们的眼睛。那光亮也是被黑暗包围着的,深深地隐藏着。从高处望去,四面被黑夜吞噬着,只有这一片是暗红、暗黄,有些压抑。人们悠闲地散漫在街道上,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却又等待着新一天的忙碌。

    人们的话题是一些与这个城市无关的,又都是这城市里最琐碎的,零零散散的全都透进了骨子里。街灯慢慢的褪去,暗淡了,失去了颜色,又回归到了最本质的一片黑。只是角落里会出现一些黑影子,蜷缩着,若是细听,还会有着呻吟的声音。夜,开始沉寂,进入了它真正的世界,它的静,它的颜色,它的寒冷,都是最原始的,也是最沉默、最深沉的痛。

    伊侯地区处在洛城之东,伊水南北而过,孕育了这片平原土地,除此之外便是淹没了的无数的灵魂,也是在某年某月,某日。平原总是一望而无际的,算得上是一种美,因为这辽阔是最容不下风的。风来风去的留不住,岁月也留不住。

    倘使你站在那风中,衣角和头发都是飘散着的、撕裂的,请不要睁开眼睛,怕会落了泪,你只管着感受,光是那风和风声就能使你陶醉,来自内心的、莫名的。雨若是和着风,一起打到了人的脸上,心也会是湿漉漉的,或许在这时候,泪水也是和着雨水滴落的。

    那空旷也是残酷的,洒一地的阳光,金灿灿的,农人们便开始了他们的耕耘,披星戴月、晨露沾衣,戴一顶破草帽,兜里揣一条脏毛巾,弯着腰在庄稼地里,小小的身影不起眼的被这片土地记住了,汗水和眼泪也和在了这土地里,共同滋润了这片土地,只是很少人会咀嚼这些汗水和眼泪的美丽。

    伊侯地区本是个国家级贫困县。80年代初,伊侯的领导们立志要发展工业,发展经济,想要一举使伊侯成为赫赫有名的县级市。伊侯上上下下的领导也都急坏了,这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呀!83年,伊侯地区的一个能耐人和香港的一位商人合资建成了伊侯电力集团,附属两个火电厂。这是伊侯地区最早的火电厂,为伊侯地区的居民提供电力,已是绰绰有余了。“电战略”使伊侯地区的经济一跃成为全省发展最快的,摆脱了贫困县的帽子,但县级市的荣誉还是未能达到,只是领导们已经满足了,松懈了,在庆祝。

    伊侯火电厂落成经营先是一种骄傲的,但这骄傲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电厂附近的居民深受其患,是污染造成的。黑烟弥漫,从大烟囱中飘出,四面散去。街道浮着灰尘、煤渣子,庄稼树木也都无精打采着,不见生长。

    再后来,国家大力支持国家级贫困县的发展,拨款捐资,而伊侯地区便没有了这样的待遇。但伊侯地区还是找了个台阶,自夸着:伊侯地区在党和县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县居民的艰苦奋斗,知难奋进,用勤劳的双手使全县经济飞速发展,摆脱了贫困县,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此,我们也一定会不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继续努力,使伊侯地区的经济再次腾飞!

    营平乡算是伊侯地区的南关,山酒子村就在其腹中之地。山酒子其实没山没水,便也酿不出酒。没山没水也没酒,阔阔的平原竟容不下一道风景,只有几个小小的坡,小小的沟沟壑壑,可人们还叫她山酒子,只能靠天吃饭的山酒子。

    村子西面即将进入邻村三城村的边境上,倒是深沟深壑的,山酒子的人们叫她西沟。西沟的坡上种满了老槐树,成了一片林子。春天,槐树开了花,一片美丽的白色花海,但这也只是远远的、极隐蔽的,也抓不住多少人的心,更是短暂的,经不住时间的流逝,早早的就被掩埋了。但她们从未死过心,每年的花期,她们都会狠狠的开花,她们知道:终会有人记得她们!

    村里头住着千余人,姓氏也有好几种,张家方家李家祈家,同一个姓氏的人也不一定是同一个家族,他们或许上着不同的老祖坟,名字也写入了不同的家谱。

    这个村庄没有多长的历史,大概是清朝开始衰败的时候才有人移居至此,与本土的少数人建设成了这个挨家挨户的村落,开始了新的生活,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之后,又陆陆续续的来到一批、走掉一批,最终成了一个年轻的村庄。而那些人本无关系,也就这样建立起了不可割舍的关系,子子孙孙的在一个地方生活、耕种,生命延续着。

    几百年来,人们也多忘记了这里曾发生的事情,人们的一举一动也许只有村南头的那颗老树才看得清清楚楚,一代又一代的人走过,老树一次又一次的抹着泪水。

    树老了,村子也成长了,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