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军的第一仗,十分写意完美,数万清军在彷徨中失措,李殿元一队宣告溃败,恩旺遭到洗劫一空,陈瑞兰在混乱的脑细胞的搅乱下发狂了,周凤岐迫于强大的压力被迫集中全部实力进攻金田……
此时,才是真正的较量。
洪秀全委以杨秀清重任,军事指挥权通通交由杨秀清,韦昌辉担任杨秀清的副手。
被动挨打一直都不是杨秀清的习惯,他喜欢创造性思维的跳出包围圈,在各种战法中找到自我。
这一次,杨秀清和韦昌辉率兵前往金田前站蔡村江驻守。去了没干别的,就是沿江不断挖战壕,修工事,在龟缩中放出光芒。
蔡村江地形特殊(是江就特殊),杨秀清派遣大量弓箭手埋伏于沿江两岸,剩余部队藏在战壕当中不断挑衅清军,采用“吼声震天”战术。
很快,清军如期而至与起义军遭遇。
周凤岐渴望一雪前耻的日子来了――
清军正欲向前,噼里啪啦一阵弓箭问候,再欲退后,另一侧又是阵阵飞矢落下,等到弓箭停下,再欲冲锋时,强悍坚固的工事又挡住去路,周凤岐无奈,只得扎营以待再战……
当渴望沦为奢望,周凤岐也只能徒增无奈罢了。
无需担心,援兵来了,周凤岐再次扫清无奈迎来希望。
清廷派遣新任钦差大臣,前往广西上帝教及其它党羽叛乱。
这个钦差大人来头很大,而且能力超强,震烁千古,他的名字叫做林则徐,犹记得虎门硝烟的壮志,无数次捍卫着民族的精神,峥嵘犹在,这一次,他却停下了脚步――病故于上任途中。上天也眷顾,不忍让民族英雄把精力投入到对民族毫无意义的窝里斗中。
清廷无奈,只好另选钦差――李星沅。
李星沅擅长的是写文章,其遗作都很出名,然而,统军水平显然不怎么得。从他的布置来看,完全是兵书的傀儡――
周凤岐的正规军大约两千人居中,团练(可以理解为战斗力很强的民兵)部队由刘继祖(猛人)带领为两翼,在金田会齐之后,两翼齐飞直插中央,三路围剿。
周凤岐在长期孤立无援的无奈之后,迎来了大批的援军。
对此,杨秀清和韦昌辉也收获了――与当地武装斗争失败的客家武装起义军数千人来投,一一被韦昌辉收编。
金田保卫战,一触即发,这一次,杨秀清承担了较为重要的防守任务,而把较为冒险的任务放手给了韦昌辉。
此前的韦昌辉,土财主做派偶尔跟着杨秀清后面杀几个清兵;此后的韦昌辉,纵横天下名扬千古。
韦昌辉同样是个奇才,他无师自通,在没有兵书的鞭策下却显示了创造性思维,他找人弄了千套团练队伍的衣服,然后挑选了精锐部队,换上衣服,操着乡音去投奔了刘继祖的乡亲部队。
后世的抗日战争中,某些或许存在我方特种队把这招用的屡试不爽。
刘继祖虽然是猛人,但是在智商方面显然有些缺失,不曾想到韦昌辉的奇谋,他的团练队伍见了韦昌辉的人,一派“老乡见老乡,把酒问青天”的热情……
起义军也毫不含糊,更热情,看清军完全失去防备,一袭“老乡见老乡,杀得精光光”之势,大军突起猛冲,打的清军措手不及,刘继祖虽然奋战,也只落得个光杆司令的名号,自己虽然跑出,手下团练却消失殆尽。
韦昌辉毫不含糊,带着人转道直取中路周凤岐。
此时的周凤岐得到援军之后正欢天喜地高傲地翘着尾巴,加之中路军是后来援军所补充的绿营精锐,将领也多是宗室满族,视起义军于无物,那些个拜上帝教的宵小之辈不过是一介草寇而已。
韦昌辉可不是善茬,带领队伍直接冲阵而去,虽然冲锋却阵容整齐,阵脚不乱,被轻敌所侵袭的清军毫无戒备,一溜烟功夫,纷纷倒地。
清军正欲还击,突然后方狼烟四起,萧朝贵领兵夹击。
清军驻扎在望鳌岭,本来希望借助地形优势围困起义军,不成想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倒是被起义军围得水泄不通。
围了之后,清军收敛掉所有傲气拔马就撤,绿营大将伊克坦布当先跑路,后面的起义军弓箭一射,终结了大将的跑路生涯,值得一提的是,伊克坦布老兄还聊以的准备了二百担绳索,干什么用?预备着绑了起义军献俘用的。
清军所谓之精锐绿营完全乱了阵脚,陷入了四下逃窜的疯狂阶段,多名清将被斩杀,名单长长的:千总田继寿、把总潘继邦、杨万福、刘洪海、保定清、何其壮、外委彭昌镛纷纷死于乱军当中。
注解,千总是正六品武官,而把总为七品武官,外委级别与把总一样,但是拿的钱少点。一般而言,初具规模的农民起义如果能杀死一两个千总把总就足够彪悍强大了,而这一次,仅仅一战就死了一沓千总把总。
韦昌辉,杀人机器。
周凤岐夺路而逃,会合后方的李星沅,落败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