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壬子二年(清咸丰二年壬子,一八五二年,说全了年份实在麻烦,以后我做到公平公正,只写公元纪年,至于两家官方年号有兴趣者自己去翻书好不好?),这年正月元旦,有个大事,洪秀全本着进一步完善天国的精神思想,居然颁行天历。天历这玩意,复杂的很,我也不想写一些废话,只是这东西是一个朝代一个帝国的象征,它的颁布肯定了以太平天国为正统,否定了封建皇朝的正朔。太平天国这里所谓的天历实际上是依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而决定的节气来创造的四季历法,代替了中国自古行使的阴阳历,完全推翻了孔子“行复之时”的旧思想。
天历的发明者名字叫做冯云山,发明地点竟是桂平县监狱中。
我们可以回到几年前冯云山在紫荆山宣传革命口号而被捕入狱的那段时光。他悠闲的坐在有些压得人喘不动气的牢房中,时不时的与“同窗”之友说两句反动口号,或是和看守人员唠唠家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提笔写下那些可以以谋反定罪的新礼制。
这世上任何称得上伟大的东西都不是几个研究者一丝不苟的研究出来的,而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脑海中的灵光一现。
这个天历很伟大,这是我的观点,因为我认为伟大的东西是对人们生活有益的东西。天历创造思想性的以三百六十六日为一年,不用闰法,这个思想在当时是很了不得的,因为它很接近现代的公元纪年。人们也感觉到很方便,日子也好记,到了后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清朝统治者再度恢复夏历。但太平天国所改干支的字,民间还是照样使用。影响深远程度可见一斑。
塞尚阿很伤心,太平贼寇在他的围困下反而越过越好,好吃好喝,惬意非凡。如果他只是伤心,那么咸丰帝就是咆哮了。
塞尚阿和乌兰泰哥俩在皇帝面前统一战线,纷纷上书表示:贼寇在永安城内城外布满了诸如铁钉、蒺藜、梅花坑等等机关,我军难于进攻啊,连个立足之地都没有。
被屡次忽悠的咸丰虽然智商不高,但终归不是傻子,对于这种骗小孩的游戏,早已看穿,大怒反驳:我军没有立足之地,敌军难道有吗?
塞尚阿再次狡辩:贼寇堡垒坚固,我军还没攻克。
咸丰勃然大怒:堂堂官军打了两个月还没有攻下营垒,莫大的耻辱,塞尚阿、乌兰泰,你们这群人根本就没有尽力!
咸丰细细寻思,觉得满清宗族也不过如此,还是要以汉制汉,忽地,他就想起那个时灵时隐的悍将向荣,咸丰帝对向荣打的那为数不多的几场胜仗记忆犹新啊。他命令塞尚阿,多多倚仗向荣,必须攻下永安!
已然失去了灵光的塞尚阿会同对内讧失去了兴趣的乌兰泰决心请求向荣出山,共同迎敌。此时,乌兰泰的南路大军围困永安,独木难支。必须需要向荣的北路大军的共同努力。
塞尚阿派出说客,丁守存。文章写得好,说教也有一套。丁大人从民族大义说起,又在精忠报国的问题上扯了好几个弯,然后摆出皇帝陛下来威慑,最后许向荣以足够的尊重,表示乌兰泰大人已经反省了,内讧这事不会在发生了。
向荣感动了,原来自己当了这么多天宅男,丁大人还记得在下,圣上还没忘记我啊,这事莫大的荣幸啊!
当即表示,出兵没问题,南北两路大军,攻克永安州指日可待!
经过多次战争的洗礼之后,我们逐渐得出了一个结论,自封的天下第一,自诩的很牛很威武都是靠不住的,唯有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目前来说,清军最强大的兵种派系是江忠源率领的楚勇,人不多,只有五百人;第二牛的就是向荣麾下的楚勇,虽然名字一样,但显然派系不同,江忠源的楚勇多是湖南人,而向荣的楚勇则来自四面八方(主力精干多招兵于湖南,后来南征北战,在各处都有补充招兵)。不同的是,向荣人多,大约两万人。拜向荣常年厮混行旅之间所赐,他极其了解士兵的所想和所求,他治兵罚的少赏的多,虽然有时会造成跑路现象,但是队伍的立功心情保证了攻击性的强大。
向荣的两万楚勇在北路,乌兰泰的火器大队和江忠源的五百楚勇在南路,两相夹击,威力不小。
此时清营空前团结,众首领有了同一个目标:攻克永安,歼灭贼寇。这可多亏小皇帝多日威慑责罚所致,不然不会如此。
塞尚阿运用私人关系,从桂林调来大炮多台(大约百台,具体数字有待考证)。
之后,清军的攻击战术精炼成了几个字:轰,杀,杀,轰,轰杀,胜利。
太平军虽有杨秀清、韦昌辉等能战之将,但无奈现代化兵器和冷兵器差距太大,虽有阵法用兵之优势,然根本无法抵挡如此多的火炮袭击。太平军也可以总结成几个字了:
死,杀,杀,死,厮杀,杀死,挂掉,渐渐不支。
多次血战之后,清军依然保持着四万人马的优势,而太平军已然在多次炮灰人生中消亡了太多太多的信徒,能战之兵只剩下了不多一万,偌大的永安州,甚至需要妇人和儿童镇守城墙。
向荣和乌兰泰二人决定一竿子捅到底,直接攻城,这种想法很固定,无可厚非,好像每次打仗都是这般。
江忠源不同意。为什么?鉴于多次与太平军的对抗经验,对付这种草寇,坚决不能运用兵书上的固定战法,否则会吃大亏,你现在攻城,说不定太平军玩个反冲锋之类的,他们又不是没这么干过。
向荣和乌兰泰深以为然,采取江忠源稳扎稳打的战术,从外围开始,一步一步消磨太平军的兵力,一个阵地一个阵地的夺取,不放过一丝一毫的工事营地。
不得不说,这个战术是极对头的,太平军赖以为生的便是多阵地的相互支援,多工事之间的游记,剪掉枝叶,则树根不得活。
似乎,太平军又一次走到了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