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巾帼不让须眉意(2)

目录:笑睨天下| 作者:烟波| 类别:历史军事

    在洛陵驿站安排好住宿,冷荣轩派人去请韩玉英,想了解一下当地粮食供应的状况。

    韩玉英进门便拜道:“民女不知钦差大人驾到,多有冒犯,请大人降罪。”

    冷荣轩扶起她,笑道:“韩老板一心为难民着想,何罪之有?”

    他指着我说道:“这位是与我一起从启阳来的易青。”

    我笑着对韩玉英轻轻点了点头,韩玉英问道:“可是在启阳城外搭建十里粥棚赈灾的易青?”

    我略吃一惊,当初赈灾时只是救人心切,原本也未做他想,未料到如今竟连她都知道了,可见易青这个名字已经是广为人知,这却并非出于我的本意。

    冷荣轩笑道:“正是她。”

    韩玉英欣喜地说道:“果真是你。妹妹的大义令我不胜敬仰,未料想今日会见到你。”

    我面上一窘:“姐姐快别这样说,那是与我义兄阮玉一起做的事,小妹可不敢独自居功,倒是姐姐的胸襟与魄力令小妹仰慕不已。”

    韩玉英与我一见如故,谈话中得知,她当年被方家送回老家洛陵后,也曾一度消沉,整日以泪洗面。韩父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忧愤交加瘫倒在床,不久便去世。韩家无男丁,韩父的粮米生意无人接管,家里顿时陷入绝境。无奈之下,身为长女的韩玉英毅然接手了韩家的生意,经过几年的打拼,终于在生意场上站稳了脚跟,成了洛陵商界众所皆知的女商人。即便是韩玉英丝毫不提这些年的艰辛,我也能想象的到一个弱女子初入商界时,是如何费尽心机地与那些奸诈的商人用计周旋,如何艰难地用柔弱的身躯支撑起全家人生存的信念。

    冷荣轩问起洛陵城内粮食供应的情况,果然不出所料,此次因洪灾造成附近几个乡县农田损毁,颗粒无收,秋季收不上来粮食,一些不法粮商便开始屯粮抬价,粮价至灾后一路飙升,已经翻了近十倍,弄得百姓怨声载道。韩玉英不愿与那些奸商同流合污,一直平价售粮,那些奸商便派人暗地里大量收购她的粮食,然后屯起来卖高价。奈何她身单力薄,又要供应这群庞大的难民用粮,库存的粮食也即将告罄,如今已是百愁莫展。如此看来,那些猖獗的奸商背后一定有官府的默许,官商勾结,两相得利,却置百姓于水火之中,着实可恨。

    秋日透过密匝匝的树冠斜射下来,在地面上洒下点点斑驳,阳光在树叶的缝隙间跳跃着,如颗颗耀眼的宝石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冷荣轩这几日一直在忙于处理不法粮商屯粮抬价一事,由于给当地县衙施压了很大的压力,官府不得不出面干涉粮价问题。洛陵的粮价已经开始略有下降,但落幅并不大,城里的百姓依然有钱买不到粮,情急之下,激愤的人群已经砸了几个粮店,看来指望官府来调节粮价一时半会儿是行不通了,所幸我临走时把剩下的银票都带了来,如今情势危急,我也顾不得许多了。

    我与韩玉英商议后决定联手与那些奸商们抗衡到底,得到了冷荣轩的支持。冷荣轩凭借手中钦差大臣的权利暗中从各省调来大批粮食,这些粮食一半由官府出资用来供应难民,另一半由我与韩玉英出资用来平价销售,一旦有了充足的平价粮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那些囤积居奇的奸商便会自食其果,到时粮食卖不出去不说,更会使库存的大量谷物烂在仓里,那些囤积的粮食便成了甩不掉的烫手山芋。只是朝廷发放到洛陵的赈灾银饷一直由罗中奎掌控,此事牵扯到由县衙出资购买粮食的问题,所以罗中奎这一环节无论如何都跳不过去。冷荣轩虽然再三交待罗中奎切莫走漏风声,罗中奎头点的跟鸡啄米似的发誓一定不会说出去半句,但我们仍无法信任他,却也无可奈何。

    我焦灼不安地在房内来回踱着步,不时向窗外望去,第一批粮食今日上午便应该抵达洛陵,冷荣轩早上去县衙之前让我们在驿站等消息,现在已是申时①,仍未有消息传来,我心里不免有些忐忑。倒是韩玉英还能沉得住气,坐在一旁悠然地品着茶,我暗暗佩服她的沉稳,不愧是在生意场上历练多年的女强人,这份沉着冷静只怕令大多数男人都会感到自愧不如。

    “你再这样走来走去就要把我转晕了。”韩玉英放下茶盏看着我笑着说。

    “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会不会运粮的途中出了什么事?”我停下脚步担忧地说。

    “即便是出了事,你这样着急也没用,倒不如先坐下来静静心,真要有什么事发生也能在第一时间内想好对策,不至于慌了手脚。”韩玉英淡定地说。

    她坐在那里微笑着看我,似乎任何成败得失都能泰然处之,同样身为女人,相比之下倒显得我浮躁得多了。她的目光沉静,如碧幽的大海深邃莫测,波澜不惊,令人深感心安。我仿佛从她眼中得到了一种力量,心里的不安顿时有所缓解,深吸了一口气,遂也坐下端起了茶盏。

    茶盏刚放到唇边,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我心中一沉,与韩玉英对视了一眼,二人连忙站起身迎了出去。只见两个满身血迹的侍卫背着重伤的冷荣轩跌跌撞撞地奔了进来,冷荣轩浑身鲜血淋淋,面色苍白,双目紧闭,身上数处伤口,昏迷不醒。我惊问道:“出了什么事?”

    “大人今日一直在县衙内等待运粮船只的消息,中午接到船只抵达的消息后就立即前往码头察看,谁知却在途中遭人伏击,我等虽拼尽全力,还是未能护得大人周全。”侍卫悲切地看着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冷荣轩,脸上充满愧疚之色。

    众人一阵忙乱,韩玉英赶紧派人找来大夫,冷荣轩身受数处刀伤,刀口极深,失血过多,危在旦夕,经过大夫极力抢救,才得以保全性命。

    安顿好冷荣轩已至深夜,我与韩玉英满身疲惫地回到了房间。原本有了冷荣轩的支持,只等运粮船只一到,洛陵粮市的主动权便掌握在我们手中,如今形势突变,没有了冷荣轩在背后的支撑,只怕那罗中奎也靠不住,我们必须商量出下一步的对策。

    “看来洛陵的那些黑心粮商已经得知冷大人从外省调粮的消息了。”我说道,“这件事必定与那些奸商有关。”

    “不错。一旦这些平价粮进入洛陵市场,那些奸商就会在一夜之间倾家荡产,他们自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形发生。”韩玉英叹道,“我们把注意力全放到如何解决粮食的问题上了,却忽视了冷大人的安全问题。”

    “谁又能想到那些人竟利令智昏,连钦差大臣都敢动?”我双拳紧攥,恨声说道,“他们为了钱都不要命了么,刺杀钦差大臣可是满门抄斩的大罪。”

    “你若和那些利欲熏心的商人打过交道自然就会晓得,”韩玉英冷笑道,“为了钱他们什么事都敢做,那些人与亡命之徒简直没什么两样。”

    “冷大人暗中调粮的事做得极为隐秘,莫不是罗中奎走漏了风声?”我怀疑道。

    “那罗中奎和粮商暗中勾结的事已是人尽皆知,是他也不奇怪。”韩玉英说道。

    “如今冷大人身受重伤,那批粮食已经落到了罗中奎的手中,只怕我们难以要得回来。”我忧心忡忡地说道。

    “罗中奎那里由我出面去和他交涉,”韩玉英胸有成竹地说,眉宇间透露出处事的达练老成,“他与那些奸商之间原本也就是利益关系,只要有足够的利益诱惑,倒不怕我们拿不到那些粮食。”

    “依我看明日一早就让冷大人的侍卫快马加鞭把此事报告给朝廷,此事最终还是要靠朝廷出面解决。你我二人势单力薄,若有冷大人的支持,单单这十几船粮食,咱们还能勉强应付得过来。如今失去冷大人这个靠山,再加上一个贪得无厌的罗知县拖后腿,只怕你我就要吃力许多了。”

    “也好,”韩玉英点头说道,“从洛陵到京城来回少说也有五六天的路程,你我只要能支撑得住这几日便好办了。”

    我望着眼前淡定从容的韩玉英,心中似有一团熊熊烈火在燃烧。每当面临困境时,心底里潜伏的斗志便会悄然抬头,一种奋力一博的被强烈地激发起来,令我能够欣然面对挑战。如今能与一位如此有胆有识的女巾帼并肩作战,那种感觉更令我热血沸腾,我不禁开始期待即将来临的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

    注释1:申时,北京时间15——17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