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目录:万里河山烟火人间(清穿)| 作者:养心殿| 类别:玄幻魔法

    皇宫是个比娱乐圈还喜新厌旧的地方,最不缺的就是绯闻,而绯闻的中心当然是尊贵的皇帝陛下无疑。因最近皇上宠着新进的两个贵人答应,一时间两个新人风头无限。嫉妒的女人们的视线都转移到年青貌美的对手身上。让水深火热了一段的永珹退出那个战场。

    何况永珹本身也是不张扬的性子,自御花园那次有惊无险地被敲打后,就深深地明白了该夹着尾巴过日子了,从此深居简出起来。平日里只等着永璋下学了来找他玩,两小孩常去的地方也由满宫的乱跑变成了固定的向慈宁宫去。太后年龄大了,最喜欢小辈们在面前陪她说说话。这两个孩子都是玉雪可爱,懂事又讨喜,又是亲孙子。张口就皇祖母长皇祖母短的,常将精明的太后哄得笑不拢嘴。

    太后和皇上表现对一个人的喜欢都一样,就是赏下精致的物件,或美味的吃食。两年下来永珹的小脸被轮番进补得红润润的,极是健康。他收到的赏赐若换成银票足够他一生挥霍不尽。想到自己前世时省吃简用攒下的存款,再与一小皇子的私房一比,简直是惨不忍睹。暗道那仙人诚不欺我,果真投了个富贵好胎。

    新年刚过,永珹在转宴席、观戏剧、放烟火、看花灯……这团圆、喜庆、祥和的气氛中又过了一个古代年。迎来了乾隆10年,也就是说他六岁了,虽然还是个细胳膊细腿的小样子,在这个环境中却代表一个分界线。需要搬离母妃的宫殿,迁到阿哥所去,而且生日一过,就是他入上书房的时候了。

    阿哥的移居事项,自然是掌管后宫的皇后全全安排,又有皇上和太后都曾亲自过问并赏下东西,鉴于宫内的两大BOSS都对小阿哥的迁居这么上心,原来准备按例应对的富察氏皇后,只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一样一样的精细着办,唯恐落人口实,缀了她贤后的名头。

    又因两位顶头上司都有所表示,她这个嫡母也不得已地搭进去不少好东西。原还想着正值这个机会在小阿哥身边安插些自己的人手,其他阿哥格格也被她这么干过,做起来自是得心应手。却不想皇帝快她一步,赐下一整套宫女太监,竟将皇子规制内的人手填得满满的。她的如意算盘只得做罢,是遣了些普通心腹留在阿哥所外围。乾隆对这点子小事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毕竟水至清则无鱼。

    承乾宫已在嘉妃的指挥下忙成一团,宫女嬷嬷们给小阿可打点用品,收拾衣物箱笼,各处都忙得脚不沾地。唯一冷静的却是当事人自己。永珹一脸无奈地劝道:“额娘您就别忙了,阿哥所那边都收拾好了,皇阿玛和皇额娘哪会短了儿子的用度东西,您身子要紧,若是累着就是儿子的大罪过了。”

    嘉妃看着儿子小大人的样子,心里暗赞,不愧是本宫的儿子。这些年来他的沉稳贴心,让嘉妃对他心爱不已。不过这可是从小在她身边长大的小肉团子,这就要分宫独居了,还不让她打点行装,她晚上都会睡不着觉。

    她爱怜地摸摸永珹的脸蛋儿,接过宫女递上的披风亲手为他系上,柔声道:“永珹乖啊,让雪慧带你去降雪轩玩,额娘身体好着呢,不会这点劳累就生病的。”她这两年在永珹的潜移莫化下,注重养生搭配,再加上永珹曾在她汤里加了化开的灵药。嘉妃的气色越发好了,并且容颜娇美。太医例行的平安脉报告中,她一直是身体健康的典范。连太后都称赞她这承乾宫格外养人,让后宫上下羡妒不已。

    永珹见全宫上下热衷的气氛浓烈,知道再劝不动,只得领着两个宫女往外走。雪慧看着方向不是御花园那边,而是往宫里面走,大着胆子道:“主子,您不去绛雪轩赏景吗?”

    永珹头都没抬,继续向目的地而去:“去贞顺斋小书屋。”贞顺斋本是承乾宫的一座空置配殿,后来改成小阿哥的玩具间。他来以后,自然不肯再做那些幼儿的游戏,就在嘉妃面前渐渐表现出对读书认字有兴趣。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成材,嘉妃见到后果然欣喜万分,命人把这座小殿改成了一个小书房,供永珹读书小憩。

    他马上就要入学了,不是放松的时候,这个时代的知识对他来讲都是熟悉又陌生的,如果不下一翻苦功,根本不会比别人强多少,特别是从永璋和后宫众人那里充分了解到古人的智商并不低,他更是不会松懈。他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好运不会从天而降。他不会因自己是重生的就莫名其妙地沾沾自喜,反而更应该抓紧时间提升实力。在这个王孙贵戚都动辄得咎的封建王朝,生存是一门技术,不学不行啊!

    正在永珹埋头对付四书五经的时候,乾隆换了身便装,只带了贴身内侍和两个侍卫来到了一户朱门府坻前。来应门的老管家看到来人后,激动得颤声下跪,忙要进去通传。乾隆淡笑:“不必通传了,朕今日来此,就是不打算大张其鼓地劳人接驾,带路吧。”

    虽然乾隆说不想声张,可是到达主屋时,他要探望的老臣子鄂尔泰已经接到消息,率着儿孙家眷迎了出来,看到乾隆后乎拉拉跪了一地。众人高声道“奴才等给皇上请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乾隆面带亲切的笑容上前,亲自扶起头发已花白的老人,“爱卿请起,听说爱卿近日身感不适,请辞在家,朕诚忧心,特来探望!”

    鄂尔泰难掩激动,纵使他曾位及人臣,封阁拜相,对圣上这种亲临府第视疾的举动也被感动得哆嗦,带着哽咽之声道:“臣何德何能,得沐陛下如此隆恩,臣受之有愧啊!”乾隆保持着扶着老人家的动作,被鄂尔泰引着向内室走去,家眷们在拜完圣驾后都知情识趣地离开。

    乾隆边走一边笑说:“爱卿乃弘股之臣,你为大清国做的贡献,天下人有目共睹,朕都给你记着呢!”他见鄂尔泰身体虚弱,险些站不住,忙让吴书来将老大人扶回床上去躺着。

    可有皇上在,鄂尔泰怎么敢躺着,只是向床外微侧着身靠着。乾隆就坐在他床边,细心地问他病中情况,一日三餐和药方药量。当下又派了人回宫传御医来府里诊治。一番殷切垂询,让老臣老泪纵横。虽然气氛温馨,不过,在场的人包括鄂尔泰自己都知他已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临走时,皇上大手一挥,“辅政大臣鄂尔泰恪尽职守,功勋卓著,加为太傅,赐其专授皇四阿哥永珹,念其仍在病中,可再上书推荐良师,不必亲自教导。”

    宫里收到这道圣旨的时候,永珹简直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懵了。他不是刚来的小菜鸟,对常时问题还一知半解。鄂尔泰那是什么人啊,出身清满洲镶蓝旗大姓西林觉罗氏,原为世宗(雍正)的心腹,做为云贵总督,兼辖广西,一力主持滇地的改土归流。后出任军机大臣。世宗死时,受遗命与张廷玉同辅政,总理朝中事务。他的几个儿子也或文或武,一门子高官厚禄,联姻望族。

    他刚刚才因病卸任,皇帝就亲自探望,又加为太傅,位列三公,这是何等的荣宠。大清朝的王公大臣满打满算,也再找不出一个。最重要的是,他总理朝政多年,又数次主持科举,这满朝文武,至少有一大半是他的门生旧吏。

    永珹是想着努力在大清朝站住脚,可他没想到他皇阿玛,不声不响地就送他这么一份大礼。有了名义上的这个显贵太傅,就是在他背后放了个稳固大靠山,比给他母族抬旗都来得有用。

    要说永珹这孩子就是命好,正在后宫集体(从皇后到答应)都在对他的圣眷咬碎一口牙齿的时候,一个更让人振奋的消息传来:贵妃高氏旧病复发,其势堪忧啊!看太医和皇上的姿态,应该是回天乏术了!

    皇后和众妃们白天就一幅如丧考妣的苦瓜相劝皇上保重龙体,伦番地去储秀宫慰问,晚上却连做梦时都能笑醒。就连皇上又马上晋封贵妃为皇贵妃,都没能影响众妃的好心情,果然,不知是高氏真的寿元已尽,还是紫禁城里众女人们的祈祷感动了老天,才进位为没两天,皇贵妃高氏就薨逝在她的寝宫里。她荣宠一生,却无儿无女,死后连个哭灵的后代都没有。

    乾隆对于这个一直最宠的女人感情还是有的,狠是伤心了几天,又是提词又是做诗来表达他对这爱妃的思念之情后,才开始给高氏风光大葬。皇后娘娘身为后宫之主,自是亲力亲为地主持皇贵妃的身后事。连翻劳累之下,终于体力不支,昏倒在皇贵妃的葬礼上。本来肃穆哀恸的葬礼立时乱作一团。乾隆忙接住倒向他怀里的皇后,大吼一声:“宣太医!”

    结果太医的结论是:皇后娘娘已有喜两个月,连日操心劳累,思虑过重才会昏倒,只要放宽身心慢慢调养就不会有大碍,皇嗣也在母体内健健康康。一场丧事却传出了喜讯,是多么大的转折!乾隆一听自己将要有嫡亲子嗣出世,新生的喜悦终是战胜了已故黄花,面上也带出了笑容。

    这场闹剧永珹没荣幸看到,因为乾隆特意吩咐了不准他出席葬礼上,理由是孩子太小遇到这种事怕吓着他。不过这并不防碍他将整个事件了解得清清楚楚,小福子就像个信息收集站,只要是皇宫内有个风吹草动,不论有影没影的事情,总能被他打听到。何况这么件大事,他怎么能会错过。活灵活现地向小主子描述起葬礼上的‘惊喜’变故。永珹秀气的眉头轻皱,怪不得嘉妃回宫后面有疲色,想来这才叫一场喜事变成了哀事。对于妃嫔们来讲,最得宠的贵妃身死是喜事,皇后娘娘怀了孕才是哀事吧!

    他额娘哪点都好,就是有些心思过重了,在这后宫之中,皇帝只有一个,跟本就是僧多肉少。若想活得自在,不能只有皇帝的宠爱,还得俱备开阔的胸怀才行,他就要离开承乾宫迁往阿哥所,也是时候开导开导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