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节二十四 掮客(下)

目录:龙旗| 作者:猫吃狗粮| 类别:历史军事

    “子香兄何出此言?”,任令羽微微感觉有些诧异——作为熟知北洋海军情弊的右翼总兵,刘步蟾对于日海军总体实力已渐渐凌驾于北洋海军之上的事实能保持一个清醒的认识原本就是情理之中的事。

    只是……即便如此,也不用心灰意冷如斯吧?

    “上次在‘威远’舰上推演时,治明设定的倭寇海军编队航速是多少?”,刘步蟾不答反问。

    “第一队6舰10节,第二队4舰15节。”,任令羽回答的极为干脆——舰艇编队的航速应以编队中最慢军舰的航速为上限,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而根据甲午战前日本联合舰队进行的航速测试,其本队6舰中航速最慢者为已经服役了16年的老铁甲舰“扶桑”,10.05节。而号称平均航速在19节上第一游击队中,最慢的“高千穗”则在自然通风状态下测得最大航速为15.5节,这便也成为了日军这支机动力超强的快速支队战时航速的最大上限。

    “那治明设定的我北洋海军编队航速呢?”,刘步蟾继续追问。

    “11节。”,任令羽回答的略有些迟疑——和资料浩如烟海的日本海军不同,在他那个时空,各种关于北洋海军的资料还是百味杂陈,数量不多且还多有互相矛盾之处,即便是他这个军校里出了名的“李粉”,所能掌握的也不过是一鳞半爪而已。

    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11节么?”,刘步蟾脸上浮现了一个微笑,笑得苦涩,“若当真能跑出11节就好了!”

    “实不相瞒”,刘步蟾抬头直视着任令羽的双眼,半响才道:“我北洋海军的‘超勇、扬威’两快碰船如今的最大航速,不过8节而已!”

    任令羽震惊的睁大了眼——8节?

    “这怎么可能?”,他喃喃低语道。

    按照北洋海军那极富特色地命名法则。“超、扬”两舰地官方名称乃是“快碰船”。这两艘来自英伦地无防护巡洋舰在10年前刚刚建成时进行地航速测试中。曾各自在相对良好地海况下跑出了16.5和16节地最高航速。即便是考虑到其在长达10年地服役期后必然出现地航速衰减。但再衰减也不至于到了这种要打个对折地程度吧?

    要知道。日军舰队中舰龄最老地“扶桑”和“比睿”地服役期比“超、扬”还要多上3年。但其航速衰减也不过是从13节降到10节左右而已!

    “步蟾并非虚言!”。刘步蟾脸上透出淡淡地不悦。但旋即又转成了浓浓地尴尬。“‘超、扬’两舰入我北洋已有10载光阴。其船上地锅炉机器多年耗费。如今已是到了快要报废地地步……”

    “丁军门那里亦早有为‘超、扬’两舰更换锅炉。乃至添装快放炮之意。只是这几年朝廷拨下来地海防银子都拿去修了旅顺船坞。自然也就没有多余地钱来照顾‘超、扬’了。”。刘步蟾突然自嘲地一笑。继续道:“其实莫说是‘超、扬’。就我这‘定远’不也是一个样子。锅炉损耗暂且不论。前几日查验舰况。竟连水密门上地橡胶封条都老化了!可就是这给每条船更换水密封条地钱。如今地北洋也是拿不出了……”

    大概是胸中积郁太久。这位平日里不太擅言词地北洋右翼总兵此时竟在任令羽面前将长时间积压下来地愤懑竹筒倒豆子一般倾泻一空!

    ~~~~~~~~~~~~~~~~~~~~~

    差不多是时候了!

    任令羽看着刘步蟾,微微的咪起了眼。

    “子香兄,在下真的没有想到海军竟已是此等境况……”,他语调平和的到,“不过,也许在下倒是能助上一臂之力。”

    “嗯?”,刘步蟾猛地抬头,“治明有何妙法?”

    “子香兄是见过林纫季的,想必也知道,小弟在被‘威远’救起时,身边还有一个名唤罗特.希尔的红发少年,乃是来自英伦的商人,系受驻英公使薛福成先生之邀,前来我大清与中堂大人洽商商务的。”,任令羽掂掇着,字斟句酌的道。

    “嗯,这个步蟾的确听林纫季说过。”,刘步蟾微微颌首。

    “关键是,这位罗特先生作的不只是一般的生意……”,任令羽眼中突然波光闪烁,看上去活似他那个时空里刚刚发现了合适目标的保险推销员!

    就是这个时候了,只要能说服刘步蟾为首的“闽党”能接受那个以公司作为中间商购买枪炮、军械和其他物资的方案,那自己就可以凭此向李中堂摊牌,让老中堂同意以开平矿务局5成半干股作抵押,向eri换取购买军械所需要的资金……

    如此一来,自己也算跟eri兑现了帮她攫取开平矿实际控制权的承诺!而且,依照两人的密约,在那5成半干股中,还有28%是要交给他任令羽的!

    ~~~~~~~~~~~~~~~~~~~~~

    这边的对话刚刚进入主题,而同时“定远”舰上的另一场对话却已经进入了尾声。

    “中堂大人,既然旅顺船坞年前已经完工,想来海防银两今年是能有些节余了。如当真有余银,不知有无可能为我北洋海军再购些枪炮子药,哪怕只能买些快放炮、开花弹,也是好的。”,见李鸿章的怒气已渐渐平息,丁汝昌终于也有胆量与老上司讨价还价了。

    ——自4年前北洋以125万两白银为价将旅顺船坞工程承包给法国人德威尼之日起,这个在旅顺为北洋海军打造一个能修理包括“定、镇”2巨舰在内的大型后勤基地的工程就成为了过去的近4年时光里北洋海军的头等大事,凡经费、人员等均向其一体倾泻,此消彼长,能留给海军的经费相应的也就更加显得杯水车薪。

    “好在去年年底船坞已经完工了……”,丁汝昌在心中掂掇道。

    “禹廷”,李鸿章指了指眼前的那把椅子,“你先坐下。”

    “是!”,丁汝昌依言坐好,目光中已满是希冀。

    “那是光绪初年吧,当时军机主政的还是六爷,没错……就是六爷,定下了每年要从赣、浙、苏、鄂4省抽调厘金,以及闽、浙、粤等5海关各自解调洋税,以充作南北洋海防经费,合计每年400万两,我北洋与南洋各取一半,为每年200万两。”,李鸿章捋着长须,侃侃而谈。

    丁汝昌眼中悄然闪过一丝疑惑,似乎觉得老上司的话有些不知所云。

    而李鸿章已经兀自说了下去,“后来难得沈文肃识大体顾大局,特上书朝廷,将原定解往南洋之海防银一体给了北洋,以便速成一军以拱卫京畿……一年400万两,当真是好大一笔款子……可他奶奶的,打从光绪元年起,老子就没收齐过这笔钱!”,李鸿章的手指敲击着桌案,已是疾然作色!

    一旁的丁汝昌心理猛然打了个突,他有些明白老上司的意思了……

    “今年的海防银已经解下来了。”,李鸿章的眼中悄然闪过一丝黯然,“合计1260713两,只有应解之数的3成,就这点钱,还是老子和那4省和5海关打了多少次的嘴皮子官司,才一点点讨来的……”

    “禹廷”,李鸿章猛然觉得心里像被塞了棉絮般说不出个滋味,他偏头看着丁汝昌,“你是海军提督,北洋每年开销多少,你也是知道的。单单这薪粮公费一项,每年就要耗去69万两!但是个人就要吃饭,这笔钱是不能不花的,再刨掉这69万两,我北洋海军今年的经费只剩下可怜的57万两,就这点钱,还要上下支应,四处打点……嗯?”

    李鸿章的眉头突地一蹙——“沓沓沓”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直奔这舰舱室而来。这脚步声他很熟悉,但在他的印象中,张佩纶的脚步从未如此紧张与慌乱过。

    “哗”,舱门被大力的拉开,一张满步愤怒与懵然神色的脸出现在了李鸿章和丁汝昌面前。

    李鸿章突然觉得自己的心脏猛地一缩——如果连素有冷静自持之名的张佩纶如此“难得”的惊惶失措的话,那么他带来的消息一定会很糟糕!

    非常的糟糕……

    “中堂……”,张佩纶手脚麻利的关好了舱门,他转身直视着李鸿章,胸膛剧烈的起伏:“中堂,刚刚由天津那边有船送过来的,上谕转发的户部奏疏。”

    李鸿章的十根手指突然发力,紧紧的握住了椅子的扶手,良久,他才硬生生的按捺下自己一跃而起的冲动。

    户部奏疏……

    他向着张佩纶伸出了手:“拿来我看。”

    ~~~~~~~~~~~~~~~~~~~~~

    “砰!”,仅仅是看了个题目,李鸿章便已反手一掌击在了办公桌上,原本摆在桌上的青花瓷茶碗被震得跃起老高,随即径直摔在了舱室的地板上,滚烫的茶水溅了一地!

    李鸿章的血涌到脸上,涨得通红,他眼中闪着愤怒的火光,在狭小的舱室快速的踱来踱去,而一旁的丁汝昌与张佩纶都适时地噤了声,船舱内死寂得掉一根针都听得见,只有李鸿章脚上的青缎凉里官靴橐橐作响。

    许久,李鸿章才停了下来,他颓唐的在西洋扶手椅上坐了下来,重又拿起那封廷寄,看了片刻,阴沉沉说道:“这可当真是‘枢密方议增兵,三司已云解饷’!好一个翁师傅,当真是写得一手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