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六章 天阙铳

目录:反元| 作者:悍威| 类别:都市言情

    待枪管冷却之后,张阳拿起一根枪管,仔细地端详,却发现,这个枪管的成品率,还是不理想,刚才的一百多根枪管,其中只有七十几根达到了要求,剩下的,有的是在转运的过程中,有稍许弯曲,有的是内径稍大,膛线没刻好,这些没达到要求的,只好都报废了。

    即使这样,张阳也比较满意,在他的计划里,只要有一半的成品率,就心满意足,这年代的工业水平几乎为零,而枪管的制造,即使到了现代,各种高精度工具大量使用的前提下,还是有废品存在的。

    枪管造好了,下一个主要的工作就是造枪身。

    枪管是一个刻着膛线的铁管,虽然制造过程有点复杂,但看起来还是简单的。一目了然,清清楚楚。

    但是这个枪身,用两个字来说,那叫复杂,用四个字来说,那叫极其复杂,用六个字来说,那叫极其极其复杂!

    张阳先在纸上面画出原理图,李伯升,李成瑞他们,还有那几个铁匠,谁都不懂,又用木头做了一个模型,比划着讲解,终于有一个铁匠稍稍明白了一点点,张阳感觉自己简直就是在给小学生将大学课本一样,这也不能怪他们,这个时代只注重文学知识,对科技知识的传授,那是少之又少。

    不过,张阳要做的这个枪,原理还真是复杂。

    既然是轻武器专业的,虽然炼钢不太懂,但是这个武器制造,尤其是造枪,张阳可真是再熟悉不过了。

    火枪的基本原理,那就是一个管子,塞入火药,捣实,放入弹丸,点火,弹丸飞出,完成发射。

    火枪经历的许多变化。管子由竹管变成了生铁管,再变成铜管,再变成精钢管,最后发展为合金钢管,点火方式由直接点火,变成靠火石打火,就是燧发枪,再变成由雷汞做成的底火,撞针击发方式,火药由纸包变成了铜泡,弹头由石头,铁珠,最后变成了铅弹。火药也由黑火药变成了无烟火药。

    子弹的装填方式,开始是从枪口塞进去的,叫做前装枪,再后来变成从后面装入,叫做后装枪。

    这个时代,火铳的发射方式还是靠用火点燃,而张阳要做的,是领先这个时代的燧发枪,即利用击锤击打燧石,发出火花,引燃火药,进行射击。

    这样,不管风吹日晒,刮风下雨,都不会担心点不着火药了。

    普通的燧发枪都是前装枪,也就是由枪管口放入火药和弹丸,这对于滑膛枪来说还好说,因为枪管和弹丸是一样粗的,可是对于线膛枪来说,由于需要膛线挤压弹丸,所以弹丸都会比内径稍粗一点,这样,弹丸从前面塞入时,得使劲用通条捣,有时还会发生将弹丸卡在中间,上不来,下不去的尴尬局面。

    为什么不从后面塞入呢?因为后面开孔的话,会导致一个密封性的问题,怎样连接活动的枪尾部和枪管,使它既便于开关,又连结得牢固。密封得不严的话,燃气泄露,火药的能量得不到有效利用。

    而这些,都已经被精巧的装置所解决了。

    张阳的这个火铳原理,是模仿清朝戴梓制造的连珠火铣,在枪身尾部做一个锥孔,再做一个比锥孔稍大的可转动的机轮,机轮塞入锥孔,就将枪管紧密地封好了,机轮有两个小圆槽,与外面的弹仓出孔和发射药仓出孔相合,转一下,将发射药和弹丸塞入枪膛,再一转,就将小孔转到了其他位置,密封上了。枪机采用撞击式隧石发火,机头上夹有隧石,机头前方有一打火镰。枪机中部有引火药仓,上置盖启闭,仓内亦正好与机轮细柄上的引火药槽相合。(具体原理得结合图片来说)

    机柄也有两个,一个用来转动机轮,完成装药,装弹头的过程,另一个机柄,用来发射。

    两个机柄,左右两手可以同时操作,完成一系列的动作,然后,瞄准,射击。

    说起来,有点和连击弩类似,连击弩也是有两个手柄,一个在上面,用来将竹箭上弦,一个在下面,控制发射。

    而这两个机柄的作用相似,位置也相似,在上面的,用来装填弹药,在下面的,用来控制射击。

    火药被事先用纸包好,做成一份一份的,每转动一次,将一份火药塞入,则有点类似左轮手枪的意思。

    至于子弹,则是铅弹。铅比较软,能够在膛线的作用下迅速旋转,而且,击入人体能够产生变形,造成更大的杀伤力。

    子弹,火药,都是贮存在枪托里,枪托是可以打开的,便于装填弹药。

    达不到标准的钢水已经被做成了钢锭,这些细小的部件,需要铁匠们手工打造。

    由于张阳已经做出的木制的模型,虽然工匠们不明白原理,但是张阳也不需要他们明白原理,他们只是生产线上的一个环节,各人负责打造各人的零件,最后再组装起来就可以。

    在张阳的督促下,几个工匠们经过一天的敲打,终于将所有部件都组装了起来。

    一把崭新的火铳,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桃木的枪柄,乌黑的枪身,精心打造的两个握柄,每一个地方,都仿佛是一个初生的婴孩,让张阳爱不释手。

    枪管长三十五寸,口径零点三八寸,加上枪托,全长四十二寸,将枪托放在地上,大概到成年人的胸部下方。

    以后,这个就是争霸天下的武器了,放眼天下,舍我其谁。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元失其鹿,这鹿是我张士诚的。

    “大哥,我们这个火铳,能有多厉害?”李伯升问道,这两天,他看着张阳将这些零件拆了装,装了拆,最终组合成了眼前的一支长长的火铳。

    “我造的连击弩厉害吗?”张阳问道。

    “那还用说,有把连击弩在手,三五个人围过来我也有把握把他们全部放到。”李伯升说道。

    连击弩的最大优点,就是能连续射击,保持一个强大的火力,只要技术熟练,完全可以以少胜多。

    “有了我这把火铳,就是十几个骑兵快马过来,你也有机会干掉他们。”张阳说道。

    ?这么神?众人都睁大了眼睛,望着张阳手中的武器。连那几个打铁的工匠,也开始以一种崇拜的眼光看着张阳。

    骑兵对步兵来说,简直就是一种难望其项背的强大,骑兵的一个冲锋,能打掉几倍于几的步兵,尤其是蒙古人的骑兵,他们从小生活在马背上,上了马背,就像雄鹰飞上了蓝天。

    “来,出来,我给大家演示一下。”张阳说着,拿着手中的火铳,来到了外面。

    以后得专门建一个靶场,每支火铳,都得测试合格之后,才能装备部队,不合格的武器,对士兵来说,那就意味着死亡。

    现在,张阳来到高炉西面的空地上,在前面竖起了五个巨大的牌匾,一字排开,牌匾上面,画着一个个圆圈,中心的那个圆圈,被涂成了红色。

    张阳向后走了二百步,转身,看着远处的靶心。

    他熟练地拉动拉杆,将弹药上膛,三点一线瞄准,平静呼吸,扣动了扳机。

    “嘭!”一个巨大的响声从火铳里发出,随着一股黑烟冒出,一颗细小的铅弹,呼啸着飞了过去。

    “啪!”正中靶心。

    接着,他左手拉动上面的拉杆,机轮转动,火药和弹头依次被装进了枪膛,接着,锥形的机轮再次将枪膛堵得死死的。

    张阳抬起枪来,瞄准第二个靶心,再次射击。

    接着,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

    五颗弹头在很短的间隔里,都打在了靶子上。

    李伯升赶紧跑过去一看,铅弹已经深深地嵌在了木靶子上面,入木三分!

    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居然还能有如此的准头,而且,每两次发射的间隔,比连击弩慢不了多少。这把火铳,真的不简单!

    卞元亨也在旁边观察,这把火铳的威力,要比自己那引以为豪的猎弓强百倍,射程远,射速快,有这种得心应手的武器,任何强大的敌人都能应付得了。

    张阳也是很满意,本来按他的估计,这把火铳的射程应该有五百步,可是第一次测试,不知枪管能否承受得住膛压,所以减少了发射药,即使如此,在二百步的范围内,还能有如此威力。

    “大哥好棒!”众人齐声欢呼。

    声音响彻整个小岛,响彻云霄,响彻神州大地,吹响了元朝灭亡的号角。

    “大哥,给我们这种火铳起个名字吧!”李伯升说道。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张阳不知怎的,突然想到了这首岳飞的《满江红》。

    “就叫天阙铳吧!”

    “好,这个名字不错!”大家纷纷赞叹道。

    刘若寒也在观察的人群中,她听到这个名字,却突然眉头一皱。

    天阙,乃是宫门的意思,更加代指皇宫。自己的士诚哥哥,给这把火铳起了这么响亮的一个名字,他有天下之志,已是显露无疑。

    (前面提到了半自动火铳,迎来了许多读者大大的热议,俺感到受宠若惊,再经过仔细地查阅资料,终于敢把它接着写了出来。

    清代初期的戴梓,制造了一种连珠火铳,虽然不算是自动武器,但是其巧妙设计转动的机轮,解决了多次装填的难点,实现了连续发射的目的,是一种后装的燧发枪。这种枪,经考证,应该是山寨康熙初年进献给皇帝的昂里哑国枪,张阳将凭借着此枪,即将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俺反复修改了三遍,终于大胆地将这两章传了上来,欢迎各位读者大大提出各种意见,俺一定洗耳恭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