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孙中山由韶关回到广州,次日,出席广州各界欢送会并发表演说。鼓励大家把广东建设好,使之成为革命的策源地。在这个演讲中,孙中山告诫全党东征讨陈是巩固广东根本之地的必然举措,要求广东同志积极努力达成此目的。同时一再主张“召集国民会议,以谋中国之统一与建设”。
11月13日,孙中山偕宋庆龄、李烈钧、邵元冲、黄昌谷、朱和中、马超俊等20余人乘永丰舰起程,汪兆铭则先一天赴港,在港等候。胡汉民、许崇智、杨希闵、刘震寰等乘江固舰送至黄埔,由于珠江水浅阻碍航行,下午3时始抵黄埔,黄埔军校校长,蒋中正率全体官兵登永丰舰迎孙中山登岸与黄埔军校师生告别。
在胡汉民、汪精卫等人陪同下孙中山乘汽艇上岸,似乎知道自己很难再回到这个自己寄予最大希望的校园,他一一巡视了学员宿舍,教室,食堂,观看了学生表演的战术演习,阅兵。
唐龙没有参与这次的学生演示,他只是跟随在一边,用心的将这一幕记下来,他所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
在黄埔军校操场内,孙中山向全体学生发表了简短而热情的演讲。
“我这次去北京,明知很危险,祸福难以逆料,将来能不能回来,实在不敢预测,不过北上是为了革命,是为了救国救民,虽有危险亦何所惧?北京现在的局势正是我党同志在北方努力的成果,现在他们通电邀请我北上共商国事,我能不去吗?不能。但革命是不是因此成功了呢?我要说没有。此次北上能否取得革命成效,实属难料,但我还是要去,这是因为只有我去了,表明我党的态度,才能影响北方的人民,以后的革命才会进步。民国建立已经十多年了,但国家依然纷乱,军阀横行,战火不休,其中我党内又有部分同志意志消沉,忙于追逐名利,我就想用行动告诉他们,投身革命是为了挽救中国,挽救民众,因此唯有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革命才有成功之希望,何况我已五十九岁,死也可以瞑目了。”
蒋介石听了孙中山这番话,非常惊讶,因为孙中山平常最乐观,如今却作此语,深为不解,乃问:“先生为何今天这样说?”孙中山答:“人总有一死,只要死得其时,倘在二三年前,我就不能死,现在有了这么多好学生,可以完成革命工作,我死亦无憾了。”说着不胜凄恻,唐龙在一旁听了也不禁流下了眼泪。
孙中山的厚望让在场师生无不热泪盈眶,热血沸腾。蒋介石廖仲恺随后发表讲话,告诫全体学员牢记总理训导,为革命努力奋斗。
随后蒋先云大步上台前,立正,举起双手,打起拍子,大声对着全体学生喊:“莘莘学子,亲爱精诚,预备唱”。
莘莘学子,亲爱精诚,三民主义,是我革命先声。
革命英雄,国民先锋,再接再厉,继续先烈成功。
同学同道,乐遵教导,终始生死,毋忘今日本校。
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
歌声过后,全场近千人同时一字一句从胸腔中喷出:“我们牢记总理训导,为我中华,为我革命,生死无所惧,革命到底。”
在歌声中慢慢离去的孙中山,听到最后学生们高声喊出的话时,非常兴奋,对蒋介石大声说:“中正,你这个校长做的不错,教出的学生多好啊,我真的放心了,放心了。”说完含笑转身离去,在长洲码头孙中山即再登舰向香港航行。
永丰舰渐渐远去,载走的不单有唐龙的亲人,更有近代中国伟大的人物,唐龙知道他是真的回不来了,这次将是他与他创立的军校,建立的大本营作最后的诀别了。
在从码头回军校的路上,唐龙走得很慢,他真的无可奈何,所以他现在心里真的很失落。
“建国,你对总理这次北上怎么看,”竟然是蒋介石的声音,不知什么时候他也放慢脚步与唐龙一起走在后面。
“校长,属下认为总理此次大可不必亲自北上,只要派一个得力有影响力的元老北上就可以了,因为北京的冯玉祥邀请总理北上的根本目的不是共商国事,而是给他救火的。其真实的目的是,一、帮他掩盖阵前倒戈发动政变的真实意图,借助总理的盛名博取其他人的支持。二、他是想联合我们的力量去对抗其他军阀,他的政权是抢得别人的,当然也怕被别人抢去。”
“那么总理,此次北上会有成效吗?”蒋介石温和的问,他有听廖仲恺说过唐龙是坚决反对孙中山北上的,为此还游说过他,同时他也听说过唐龙在韶关是对北方局势有过判断,连总理都说唐龙的眼光和分析了得,所以现在他就想听听他的看法,验证一下自己的看法。
同时,他问过了,今天最后的歌声欢送,口号壮行的安排,是他唐龙策划的,效果真的不错,最要得就是总理对他蒋某人的评价啊。唐龙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这是蒋介石对唐龙的评价,所以他才主动的与唐龙交谈。
“不会有任何结果的,”唐龙一想到孙中山北上的结果,心里就非常失落,语气也很低落,“北京的局势并不是冯玉祥所能把握的,虽然他发动了政变,要不他也不会要邀请总理北上了,除了冯玉祥还有奉系的张作霖以及皖系的段祺瑞,他们都是对北京的局势变化有控制力的人,他们是不会让总理得到真正的权力的,那样总理的三民主义就会实现,全国政权也会统一,说不定他们现在已经联合起来,因为每个军阀背后都有一个帝国主义的主子,而奉和皖的背后就是日本人。如果他们两家联合了,冯玉祥能否自保都还是问题,他还敢见总理吗,而总理在北京本来就决少实力支持的,说不定就连与冯玉祥见面的机会都没有,能有什么效果呢。”因为唐龙知道历史上就是这样的,冯玉祥就被别人撵出了北京,所以,孙中山在北京就根本见不到他人,就算他还在北京的时候都是故意不见孙中山的。
“建国,你分析的有道理,但是正如总理所说,他此去,成效实属难料,但是还是要去的,作用有两方面,第一、北京的政局牵引全国的目光,总理北上去善后政变的时局,正是予以国民对我党之希望。第二、可以让党内那些人看清冯、张、段的本质,坚定他们东征北伐的决心,这是你所没有看到的。”蒋介石微笑的看着唐龙说,心里想起孙中山对他说过对唐龙的看法,唐龙有才能,有远见,但有着美国人的特性,非常实际,目的性很强,对于过程从不会过于在乎,只要有直接能达到目的的途径,他就会去选择,现在蒋介石发现唐龙是可以放心使用的人才,只要你能他的这一点。
“校长,所以我才说要派一位元老去啊,同样可以达到目的,而总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安心整顿广州,准备东征陈炯明,为北伐打下基础,”唐龙根本就不在意什么影响和揭露,现在的时代,实力和军队才是最重要的。
“建国,总理一向以国为先,而此次北上又是利大与弊,他怎么又会让别人代劳呢。”蒋介石很开心,他终于证实了自己的想法,还知道了怎么可以把握唐龙这个人才。
“可是,总理近来健康一直很差,而北方现在正是冬天,南方人本来就很难适应北方的天气,我怕总理此去就真的。。。。。。”唐龙把内心压得最底的东西都说了出来,他压得太累了,要释放一下,同时也可以借此拉进与校长的关系。
“你是说。。。。”蒋介石也非常震惊,他是知道唐龙前段时间一直跑大元帅府的,加上他与总理夫人的关系,可以说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总理的身体情况了,除了夫人。
“这才是你反对总理北上的目的,”蒋介石等到的答案都是唐龙不断的点头。
“走,我们去找当代表,叫他给总理发报,”蒋介石沉默了一会,突然说,不等唐龙做反应就急要向前走。
“校长,我们叫党代表的电报怎么写呢?”唐龙在后面问蒋介石。
“怎么办,以后我们怎么办,我们的革命怎么办?”蒋介石听到唐龙的问话后,一呆后,就站在原地自言自问。
“我们还有黄埔军校,还有我们将要建立的教导团,还有校长您,还有您教导出来的学生,以后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懂军事,又是缔造黄埔军校和教导团的,领导我们东征北伐,完成总理的革命事业的领导者,所以,校长,我们都会跟随着您的,因为现在的中国只有您才能担当得起这个重任。”唐龙知道他现在该说什么话,尽管现在说得有些不合时候,但是他说的是事实,同时对蒋介石会有作用。
蒋介石好象没有听到唐龙说什么,但是却没有在自己问自己问题了,而是好象在思考什么问题,好一会才又对等在一边的唐龙说:“建国,这只是我们的猜测,总理会没事的,我们也没有理由拦下总理的。”
唐龙心里暗叹一下,也认可蒋介石说的话,就算告诉孙中山此去会一去不复返,孙中山也会坚决北上。
“建国,东征北伐的关键就是军队,第二期学生才入学没多久,而教导团也正在组建中,本来军校或教导团正式需要你的时候,但是总理临出发前和我、党代表商量过了,政治学校那边也是刚开学,党代表没有过多的时间去主持那边的事物,所以就先让你过去代理一段时间,就当一段时间副校长吧,等那边的事情过一段落了,就再找人代替,军校在安排你回军校或下部队,你可不能有什么想法,要知道,我们就是需要你这样有各种才能的人才,知道吗?”蒋介石说到最后,已经带点命令的口气。
“是,校长,保证完成任务,”唐龙这时当然不会再有什么想法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完成任务。
“好,好,来,我们边走边聊,还有另外一件事,这次平叛我们黄埔打出了威风,总理非常高兴,因此他提出由我们黄埔军校出面将广州的各个军校的青年联合起来。总理的这个想法很好,我和党代表也商量过了,我想让你和巫山等人来具体筹备,就由你为主,巫山君山来协助,毕竟你有革命青年团的组建经验啊。”
唐龙刚想一下就答应下来,但是又感到不是很好,遍说:“校长,我已经有革命青年团和政治学校的事情了,时间可能不够,您看是不是给巫山或其他人负责,我有时间就过去帮忙好了。”
果然蒋介石很开心,他说:“我不管你,只要你把事情安排好了,把事情作好了,那就行了,有没有时间过去管那到没有什么的”。
唐龙想不到这样就被抓苦力了,实在没办法,心里想着还有那些人可以被他抓苦力的,那边蒋介石已经走远了,他只好跟了上去。
之后的日子里,唐龙就再也没有理会其他事情,一门心思的放在了政治学校的事务上,虽然他以前也在军校任职过,但是当教官和管理学校就是两会事,还好有杨永泰和熊式辉的协助,他只要制定大方向就可以了,怎么执行就有杨永泰和熊式辉去想了,为此他还专门去见了一次廖仲恺,给杨永泰要了一个副校长的职务。
唐龙这样就基本上是撒手掌柜,每天只是想到什么就告诉杨永泰和熊式辉,其他的他就不管了,比如,学校实行半军事化教育,学生必须定期到百姓最底层去体验,学生的考核必需思想和才能双方面考核等。
而唐龙最喜欢做的臆见事,就是给学生上课,但是他上的课却没有什么科目的,也没有教材的,上课也没有板书的,就是空着手来,一上课就开讲,从历史讲到政治,从政治讲到经济,从经济讲到社会,从商业讲到农业,从城市讲到农村,总之是没有规定的话题的,想到那里讲到那里,但是学生就爱上他的课,当面都叫他唐老师,背地里都称他为唐教授。
而其他老师开始还以为学生是喜欢唐龙所说的比较杂的东西,年轻人都是很喜欢新奇的话题的,但是有一个老师好奇,当唐龙讲课时,在课堂外旁听了一节课之后唐龙的每一节课他都会来,还做笔记,慢慢其他没有课的老师也来了,再后来其他没有课的学生也来了。
杨永泰和熊式辉知道这个事情之后,与其他老师商量之后,结果是之后的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内,唐龙来上课,但上的是全校公开课,不管你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可以来听,因为唐龙的课都是从各个方面去陈诉政府管理学,很多理念都全新,但是他透过事实又去证实它可能性,所以,不但是学生,就连老师也吸引了。
但是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学校就出了通知,唐龙的公开课暂时停止开课,而唐龙也再很少出现在政治学校学生的视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