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四十九节

目录: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作者:忘却的影子| 类别:玄幻魔法

    第一百四十九节

    贾瑾前世是个红楼迷,她一直对贾元春的判词很疑惑,尤其是那句“虎兕相逢大梦归”尤其印象深刻。可是贾瑾想来想去,一直都不明白其中的“虎”是什么,“兕”又是什么。在后世的论坛杂志上,也只是简单的说,“虎兕”所代表的就应该是当时的两股政治势力,而元春是这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可是贾家有这么大的资本成为两股政治势力的主力吗?

    原著里,所谓的金陵四大家族,根本就没有什么非常出挑的地方。官位最高又有实权的,应该是王子腾,可是他在文中被正式提到的是九省检点,名儿好听,可是却不在京里,消息滞后不说,若是皇家要他的脑袋,也只要派个侍卫太监之流的就成。史家两位侯爷,却没有听说过什么正经的官职,而且,很快也被调出京城,连什么官位都没有说。薛家不成器,连皇商都丢了。

    而贾家,除了更不要说了,贾赦的一等将军,虚衔,贾政的员外郎,虚衔,贾琏的同知,捐的,还是虚衔;东边宁国府呢,贾珍,三等将军,虚衔,贾蓉,捐的云骑尉,又是虚衔。

    哪里有什么资本?贾元春的封妃、省亲也很奇怪。不说封妃来得突然,把家里都吓了一跳。就是省亲时候穿的衣服也很奇怪,居然是明黄的

    贾瑾认为,像曹雪芹这样的文学大师,又在《红楼梦》里面留下了那么多的谜团,绝对不会犯这样的疏漏。《红楼梦》可是曹雪芹自称“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呕心沥血之作,怎么会让贾元春一介妃子穿了明黄出场?

    明清两代,国法中,明文规定了,后宫之中,只有皇后可以穿明黄的衣服,而妃子们最多也只能穿红的,而且,还要避开正红色。历史上,也只有乾隆这个疑似脑残的,封了一个皇贵妃,让她享受了皇后的待遇。不要忘记了,那位慧贤皇贵妃的父亲还是雍正的得力大臣呢贾元春有这样厉害的父亲吗?那位慧贤皇贵妃是乾隆心中的第一人,而贾元春上面有皇后,还有跟她平级的周贵妃、吴贵妃,人家的资历也不浅。

    在这样的情况下,贾元春穿着明黄礼服回家省亲,那就是找死省亲可是要先去给太上皇、太上皇后辞行,还要领宴之后方可出宫门贾元春的那身衣服,足够成为满朝文武、皇室宗亲找麻烦的最佳理由皇家不用动手,皇后、周贵妃、吴贵妃及她们身后的家族,就足够让贾元春万劫不复了。

    也就是说,皇帝只要将贾元春高高捧起,然后置之不理,就可以毁掉贾元春和她背后的四大家族,而且还不用背负任何负面的东西,所有的人也只会指责贾家的张狂、指责贾元春的骄横无度、不知尊卑。

    也就是说贾元春也只是皇家的一个棋子,一件玩具,根本就不配让皇家为之脏了自己的手。那么,让贾元春最后高唱“恨无常”的人又是谁呢?

    为了避免贾家抄家问罪的结局,贾瑾一直想要解开这个死局。想来想去,贾瑾想了好几年,才想到了林黛玉。也许活着的林黛玉只能被贾家的人欺负,那么死去的林黛玉呢?

    活人是争不过死人的。这是血的事实。《红楼梦》里,第一回里的《好了歌》里面就说了,“分明报应”。绛珠仙子欠了神瑛侍者,所以需要以泪偿还,绛珠仙子欠的是水,不是命。而且林黛玉没有亏欠贾家,贾家逼死了林黛玉,贾家就必须偿还。贾家吞了林家的财产,所以贾家就必须偿还。

    贾瑾清楚地记得,原著里,林黛玉是林家的嫡长女,而贾家的嫡长女则是贾元春,而且还是宁国府荣国府一起算的。也只有她们两人的身份相当。林黛玉刚到贾家的时候,才六岁,年纪小、可以说什么都不知道,那么林如海呢?

    贾瑾记得自己看过资料,康熙的那么宠爱曹家,也只是让他们家跟李家轮流出任巡盐御史。而林如海却一直到死,都是在巡盐御史一职上的。也就是说,当时的皇帝很虚心林如海的才能,也非常相信林如海的能力。所以没有采用康熙的办法来牵制那些盐商和盐商背后的势力。

    既然如此,那林如海真的就那么窝囊,一直让女儿受委屈吗?就算是林黛玉什么都不说。可是原著里可是说得很清楚的,是林如海冬至来信,说自己不大好了,而林黛玉立即就赶回去侍疾了,而林如海死的时候,却是九月二十四。就算贾家人遮掩得再严实,这大半年里,林如海当真一点都打听不出来了吗?他会不给女儿准备好后路?

    原著里,贾家修大观园的银子从哪里来?忠顺王派人找贾政贾宝玉的麻烦使得贾宝玉挨打,紧接其后的是赖嬷嬷的孙子赖尚荣选上知府,然后是赖家请贾家上上下下的人,包括贾母和探春在内的主子女眷们赏她们新盖的花园。

    这四件事情瞬间在贾瑾的脑袋里面串联了起来。贾家吞了林家的财产,盖了大观园,赖家作为贾母的心腹,从中中饱私囊,贪污了钱,给自己家里也盖了一个有大观园一半大的花园,可能这个花园很有些出彩的地方,让赖家的人很自豪,所以才请了贾母等人赏花园。

    因此,贾瑾不止一次地猜测,赖家的人是贾母的心腹,故而在修大观园的时候,不但中饱私囊,还另外做了一本帐,记录了贾家贪污林家财产的详细情况。正因为赖家的人将这本账本上交,才有了赖尚荣被选上知府一事。至于忠顺王府,一直跟贾家没有多少交情,可能还是政敌,所以,从某些渠道知道了皇家对贾家不满的事情以后,就用蒋玉菡一事来试探新皇对贾家的实际态度。

    贾瑾猜测,皇家对林家,尤其是林如海,一直是抱着亏欠的心情的。毕竟,林如海在巡盐御史一职上,先是没了一个三岁大的唯一的儿子,然后妻子也没有了,女儿也被送走,最后自己也死在任上。而且林如海是死在新旧两位皇帝交接的时候,林如海就算不是新皇的人,也是太上皇的心腹,而且太上皇的身体从来都没有听说有不好的地方。也就是说,至少太上皇和新皇之中,至少有一个会记得林如海。

    不过,林黛玉年纪小,又一直守孝,皇家也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召见一个无父无母、没有任何封号的孤女。而官场上一直都是人走茶凉,所以,林黛玉才会像只鸟儿一样,被关在贾家,无人问津。而贾家的人见林黛玉没有了依靠,贾母又空留下尊崇的地位,才敢一再地作践林黛玉。

    林家的财产已经被贾家用掉了,王夫人又不愿意贾宝玉迎娶林黛玉,加上王家女儿一贯的张狂,不把朝廷律法放在眼里。所以王夫人一定会让林黛玉死去,而不是让她出嫁,给自己添堵。薛宝钗的年纪又大,一出场,在贾家的第一个生日就是十五岁,所以,为了不让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事出太多的变数,王夫人一定用了不少的手段。这些手段,则是在贾家头上一次又一次敲响的丧钟。

    皇家对林家抱有歉疚,可是处于礼节,他们不能对一个身处内宅的、在外祖母和两位舅舅照拂下的小姑娘不是太多的关注的。所以才造成了林黛玉最后的悲剧。

    因为贾母的算计,林黛玉的名节已经被毁了,而贾宝玉的胡闹,让林黛玉除了嫁给他,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贾瑾曾经猜测,林黛玉可能是认为只有自己死了,才会抹去自己给林家带来的污点。原著里,就有“冷月葬花魂”,而林黛玉的《葬花词》里面也有“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话。所以,贾瑾猜测,林黛玉最后是投水自尽,而皇家发现的林黛玉的死因,所以,皇室震怒。林家为皇家尽忠,最后导致绝户,而林黛玉在皇家的眼皮子底下死于非命,皇家不会认为是自己无能与疏忽,只会迁怒与贾家。

    古代跟贾瑾的前世可不一样。虽然在古代,讲究“穷养儿子富养女”,但是,实际上,儿子的重要性比女儿高多了。不要以为,女儿很金贵,事实上,就是抱养来的跟家里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嗣子,也比家族里的长房嫡长女的地位高多了。

    林黛玉死了,带走了一切的过错,林家又是清白无瑕的了,皇家只要给林如海指定一位嗣子,再赏些银钱,就可以足够弥补他们的歉疚了。

    这才是古人的思维。

    想明白了这一节,贾瑾突然很想看看,一边是自己这个已经给家族给父母带来的荣华富贵的自己,另一边,却是贾宝玉这个不成器的酒色之徒。贾瑾很想知道,贾母会如何选择,贾家的其他人又会如何选择,贾氏宗族的人,又会如何选择。

    第一百四十九节【啦啦文学】

    第一百四十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