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上文我已经提过,曹操和袁绍袁术同为洛阳官场中的希望少年,升官一个似龟爬,两个似火箭,而且二袁也不用上战场去当地方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出身。
曹操的出身,一句话,就是他是阉宦之后;而袁绍,袁术,简单说,就是四世三公。
虽然很多人看过,但是在这里我也提一下,让没看过的再看一遍: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汝南袁氏,袁家自其高祖袁安官至司空、司徒,袁安的儿子袁京为司空,袁京的儿子袁汤为司空、司徒太尉,袁汤的儿子袁逢亦至司空,袁逢的弟弟袁隗亦至司徒、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达五人,故号称“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再换句话说,曹操开始和袁绍交朋友,在我看来是公卿子弟的正常交往,双方都是江湖大哥,谈不上谁巴结谁,可是在某些人眼里,却变成曹操为抬高自己的身份而去巴结袁绍等权贵子弟,这在我眼里是扯淡,因为曹操自己的出身也不低,也是三公之后。
如果曹操是这样的趋炎附势之辈,他也不可能有以后的成就了。而从世说新语里的故事反应,在曹操和袁绍的交往之中,曹操还显现出是领袖。退一步也是平等的关系。
虽然曹操自己觉得他和袁绍、袁术是平等的,甚至他的才智心计还要胜过二袁,但是别人未必这么看,因为他的祖父曹腾是太监,他的爸爸曹嵩是太监养子,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他上两代的名声已经在那里了,所以曹操的出身,对他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曹操是个聪明人,如果他一辈子都背着这个包袱,那么他这辈子就完了,所以他虽然是宦官后代,但是他在最开始为官时就力图摆脱这个身份,而且他做的极为成功,不仅欺骗了当时的一大部分人们,就是连近两千后的我们,也被欺骗了不少。
那么曹操是如何让人们淡忘他是臭名昭著的宦官一派的呢?!
我们来看这则很多人写过的著名故事:
曹瞒传曰: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夡,莫敢犯者。近习宠臣咸疾之,然不能伤,于是共称荐之,故迁为顿丘令。
这则故事很多人理解为曹操是整顿吏治,不避法纪,打击豪强。
这样的判断不错,但也不全对。
因为在这个事情上,曹操玩了一个很大的障眼法,所以才把当今的许多人都欺骗了。
曹操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虽然用五色棒打杀豪强,但也不是谁都敢打的,而且他打杀的最高权贵是蹇硕的叔父,这位蹇硕我们前文提过,在曹操干这事十四年之后,还被封为西园八校尉之首,再次成了首都禁军的首领,而且是曹操和袁绍的顶头上司,深受灵帝宠幸,而且贵为“十常侍”之一,可以说是宦官势力的代表人物。
曹操在二十岁的时候就敢拿蹇硕的叔父开刀,很多人又说曹操是初生牛犊不畏虎,这事干得太莽撞了。
但是他们没弄清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以曹操的狡诈多计,他会花这么大力气干一件对他没有好事的蠢事吗?
只要我们想想曹操自己的出身,答案就呼之欲出了:即曹操这次表面上打杀的大太监蹇硕的叔父,实际上打杀的却是自己的宦官后人的身份。
事实上曹操干的非常成功,虽然他这次行为得罪了包括蹇硕在内的宦官集团,但是他成功地为自己漂白了,以至于在何进要谋诛宦官势力的时候,还动用了曹操身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典军校尉所掌的兵权。
而且在何进被宦官杀后,袁绍袁术尽诛宦官的时候,也没有人对曹操这个宦官之后的实权掌军人物有什么戒心。
曹操在与宦官集团阵营决裂的效果上取得了重大胜利,但是他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代价之一是他从此只能依靠早先排挤他的士官集团了,但从大将军何进想诛杀宦官时是找袁绍袁术商议而不是找他曹操来看,士官集团对曹操也没有什么好感。
代价之二是原先无保留支持他的宦官阵营现在也视他为叛徒,不再倾力支持他了,这也是他的为官生涯一波三折的根本原因。
对于这两个推断我也有一个侧面证据,即上文提到过的:
《后汉书·曹腾传》:嵩及子操起兵,不肯相随,乃与少子疾避乱琅邪,为徐州刺史陶谦所杀。
我们可以想想看,曹操是曹嵩中年得子,又是长子,又长期都是独生子,而且是曹嵩儿子之中最先做官的,而且甭管官大官小,在洛阳官场还颇有名声,曹嵩开始也是非常宠着惯着曹操的,否则曹操也不可能在二十岁就在洛阳为官,还敢杖杀蹇硕的叔父。
但是曹操在与宦官阵营决裂后,连带着他的爸爸曹嵩在官场之中也难做人了,所以我基本可以推断,在曹操杖杀蹇硕叔父之后,他与乃父曹嵩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了,最后走向了决裂,乃至于在他起兵的时候,连他爸爸曹嵩都不支持,而是带着其他儿子避乱琅邪,也才导致最后被徐州刺史陶谦所杀的悲剧。
而且曹操在乃父曹嵩被杀后,起雷霆大怒,做出了他人生中最不理智也最为人诟病的行为:屠城。
这样失去理智地为曹嵩报仇,我想一部分原因是曹操想报杀父之仇,另一部分原因是不是他在弥补曹嵩呢,如果当年不是他与宦官阵营决裂,那么曹嵩在他起兵时肯定是会和他在一起的,也就不至于惨死人手了。
如果有人对于曹操和他身后的宦官集团阵营决裂还有怀疑的话,那么下面这个证据就更为清晰了。
即《三国志》中记载“先是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诛阉官,反为所害。太祖上书陈武等正直而见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其言甚切;灵帝不能用。”
看到没,窦武、陈蕃的事情也是东汉末年士官阵营与宦官阵营的大事件,这事都过去很久了,现操当议郎时还把这事掀开来说,而且指明被宦官集团杀害的窦武、陈蕃“正直、善人”,而他身后的宦官集团是“奸邪”,此话一出,他已经把自己的老爸曹嵩往绝路上逼了,但是年轻时候的曹操为了摆脱万人唾骂的宦官阵营那是实在没有办法了,也只能如此。
关于曹操宦官之后的出身,对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的观点是无穷大,有两个问题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第二个是下面会重点提到,这里先说第一个问题:即曹操和袁绍、袁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走向对立面?
不要以为那些真正的大人物就是天生的仇敌,一见面就会朝死里掐,就像老虎、狮子和熊、豹即使在野生环境里见面也大多会各避一步,尽量避免流血争斗一样,其实在三国大豪之中,互相结盟也是极为常见,比如反董的关东诸候解散后,曹操和袁绍还暂时地结盟过。
但是有些仇恨可以化解,但是有些怨恨则根本无法解开,比如袁绍和袁术这兄弟俩,就一直明争暗斗,当然这两个的死结很明显:因为袁绍虽然年长于袁术,但是他是庶子,而且已经被父亲袁逢过继给袁成了,而袁术则是嫡子。
而曹操和二袁的矛盾,虽然史书没有明显的记载,但我认为正因为更隐晦,所以也才最难化解,这也最终导致了官渡之战的发生。
我们先来看看曹操和袁绍的一次致命性的矛盾分歧吧。
《三国志·袁绍传》载“灵帝崩,太后兄大将军何进与绍谋诛诸阉官,㈠太后不从。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常侍、黄门闻之,皆诣进谢,唯所错置。时绍劝进便可于此决之,至于再三,而进不许。”
在这次著名的导致董卓入京的事变之中,很难说到底召董卓进京到底是何进一个人的主意,还是袁绍也参与在其中,但从当时袁绍和袁术兄弟是何进心腹大将的地位来看,袁绍也清白不了。
从事后的结果来看,召董卓进京一件拙劣透顶的主意,曹操对于此事也有一个著名的论断:
魏书曰:太祖闻而笑之曰:“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
在这件事情上,表面上可以看出曹操对何进和袁绍团伙的对召董卓进京这件事情上的不屑,分歧已经十分明显。
但是曹操这段话最重要的信息却是另外一件事:即曹操认为,宦官自古就有,现在也不应该全部清除,现在宦官专权,最主要的原因是皇帝给了他们权柄,如果要治他们的罪,只要把宦官的带头人杀掉就行了,一个狱卒就够了,何用召外朝大将呢?
显然曹操认为尽诛宦官是不对的,曹操持有这个观点,已经可以看出了他对宦官集团的真正态度。
即他虽然竭力要和宦官集团阵营划清界限,但是他的养祖父就是大宦官,所以他知道,宦官虽然有很多罪恶,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一点好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宦官集团,就没有他曹操今天。
所以他认为对待宦官集团要区别对待,对于那些为非作歹的首领,杀掉也就算了,扩大打击范围搞株连是不对的。
因为当朝的大宦官中间想必有很多是他状祖父曹腾的朋友,而且和他爸爸曹嵩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宦官被全部杀掉,对他曹操也没有什么好处。
而且讲得再明白一些,宦官集团就是曹操的母校,我曹操自己可以骂,可以打,但是听到别人骂自己的老爹老妈或者母校,心里毕竟不是滋味。
在这件问题上,曹操的想法显然没有得到任何支持。
我们来看一下二袁兄弟对宦官集团的处理就一清二楚了:
《三国志·袁绍传》载:绍既斩宦者所署司隶校尉许相,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至自发露形体而后得免。宦者或有行善自守而犹见及。其滥如此。死者二千余人。急追珪等,珪等悉赴河死。
一句话,袁绍袁术兄弟两个对宦官的处置可以用四个字形容:斩尽杀绝,只要没有胡须一概处死,无分好坏。
在袁氏兄弟滴着鲜血的刀下,虽然杀出了士官集团的绝对胜利,报了当日党锢事件中被宦官屠杀的太学生和朝臣集团的血仇,但是也导致众多太监家属亲友的流不尽的泪水。
我想,这其中也包括曹操的,因为在二袁的屠刀之下,与他养祖父和父亲有关系的宦官被斩杀殆尽,让他难免有兔死狐悲之心,但是这样的事他还没地儿说,因为打死曹操,他也不敢在这当口再为宦官伸冤。
他当日是也反对宦官集团,但是他那是做给别人看的,在他心底,他对宦官阵营对自己的帮助肯定还是铭记于心的,而现在看着他昔日的靠山尽丧屠刀之下,而他自己什么也不能做,我想曹操在这一刻是无助而愤恨的。
如果说曹操在什么时候和二袁真正结了怨,我相信就是在这次的屠杀之中,曹操从二袁滴血的刀锋下明白了,他虽然一直与二袁保持着还不错的关系,但是因为出身不同,他与二袁是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朋友的。
既然不能成为朋友,那就只好做仇敌了,终有一天,曹操会向二袁亮出屠刀,为惨死在二袁刀下的好太监报这一箭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