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在斩杀刘虞之前,还装神弄鬼地坐在地上对天算了一卦,口中说道,“如果刘虞真的是真命天子,就让上天刮风下雨来救他吧!”
当时是大旱的炎热天气,一时半会哪里会有风雨,在这种情况下,公孙瓒便让段训传令将刘虞斩首。
这个插曲虽然有些无离头,但同样反应了公孙瓒在斩杀刘虞时的心虚。
刘虞的首级被送到长安以后,刘虞以前的部下实在于心不忍,便劫走了刘虞的首级带回他的老家安葬了,刘虞最终也算是鬼魂还乡。
公孙瓒为了报答帮助他处死刘虞的段训,便上表让段训担任幽州刺史,暂代刘虞的官职。
但是刘虞以前的以大司马领幽州牧,现在段训只是当个幽州刺史,从州牧到刺史,现在谁都明白段训只是公孙瓒全据幽州过渡时的傀儡了。
刘虞的死讯传出以后,《后汉书·刘虞列传》记载:虞以恩厚得众,怀被北州,百姓流旧,莫不痛惜焉。
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幽州以边疆之地,能外服乌桓、匈奴,内与袁绍、公孙度抗衡,虽然与公孙瓒的武力分不开,但我更愿意相信,刘虞的政治得民心也是关键因素。
可惜,这样一个极有政治天赋的皇族领袖最终没能上演两百年前的刘秀故事,只能说是三国这个时代的悲哀吧。
随着刘虞和陶谦的败亡,东汉王朝最后的两根支柱轰然倒塌,之后的各路诸侯便很少有心怀汉室,变成赤果果的胜者王侯败者贼了。
关于刘虞的身后事,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
那就是刘虞一向以节俭著称。
《后汉书·刘虞列传》记载:初,虞以俭素为操,冠敝不改,乃就补其穿。
这里是说,刘虞立倡节俭,帽子衣服都破旧了也不换新的,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实实又三年。
这个记载,我相信是真的,因为从刘虞生平的表现来看,他能将幽州治理成一方乐土,而且在行军打仗时都严禁军队扰民,严令士兵不许放火烧百姓房屋,这不是一般的将领能够做出来的。
所艰刘虞没有必要做秀。
或者说,就算刘虞是在做秀,能在东汉末年的混乱官场中,保持如此节操,如此严于律已,就算有作秀嫌疑,这种行为本身就值得当时所有的官僚效仿。
换句话说,如果当时所有的官员都能像刘虞一样体贴老百姓的苦难,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又哪有公孙瓒这样的武夫的用武之地呢?!
但是关于刘虞的节俭,在刘虞死后还出现了另一条不同的说法:
《后汉书·刘虞列传》记载:及遇害,瓚兵搜其内,而妻妾服罗纨,盛绮饰,时人以此疑之。
这里无非是说公孙瓒在杀害刘虞后,去抄刘虞家的时候,发现刘虞的妻妾穿戴的都是名牌衣服,所以以此怀疑刘虞是不是真正地节俭。
关于这个记载,我有两点说明。
1,这个记载是假的,是公孙瓒用来损害刘虞的名声,这样就越发能显现公孙瓒杀刘虞的正义性。
因为如果公孙瓒的发现是真的,就说明刘虞可能是伪君子,而伪君子是世人都不耻的。
我作此推断并不难,因为公孙瓒在杀害刘虞之前就弄了许多玄虚,又是让段训以钦差名义监斩,又是坐地祈祷,无非是想证明他杀刘虞的合法性,现在在刘虞死无对证之后给刘虞抹点黑纯属正常。
而且说刘虞想造.反的事情没几个人相信,但是要说刘虞的老婆奢侈,这个可信度就非常高了,而栽脏一个人就要从细微处才能取到四两拨千金的效果,如果这件事真是公孙瓒及其幕僚的栽脏,我认为他做到非常成功;
2,刘虞的老婆真的比较奢侈,穿着绫罗绸缎。
这又怎么样呢?刘备虽然被诸葛亮等人奉为救世主,但是刘备也娶了三四个老婆,而且刘备自己就喜欢“犬马美衣服”。
我认为刘虞老婆的穿着同样不能作为刘虞不节俭的反证。或者刘虞是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也不一定。
刘虞死了,不管他生前怎样,总之已经成了过眼云烟。
事实上我对刘虞的去世是非常惋惜的,因为他极有可能真正成为东汉三国之际的救世主,如果他能再多些权术的话。
当然,如果真的那样,刘虞也就不是刘虞了。
关于刘虞的为人,如果说事情已经过了近两千年,加上史书纷扰,以上论述仍然有人心存狐疑的话,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像汉末第一义士臧洪死的时候就少年陈容从容与之赴死类死,在刘虞死后,我们可以通过刘虞的一个密友的行为来从侧面论证刘虞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个人名叫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今河北省玉田县人,现玉田县为古无终国)人。
在公元190年,董卓将汉献帝从洛阳迁到长安,当时刘虞已经在幽州牧的任上,他当时对群僚说了一席话:“现在贼臣董卓作乱,朝廷东西飘荡,天下的诸侯也蠢蠢欲动,没有忠心。我身为宗室遗老,不能像其他诸侯那样丢下汉室不管啊,现在我想派一个使者到长安去尽尽我作为臣子的礼节,可是到哪里找一个能不辱使命的人呢?”
听了刘虞这番话,群僚们都说,“现在有一个奇人叫田畴,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这个人很有能耐,一定可以完成大人您的使命。”
当时田畴的年龄的确不大,不大是多大呢?
答曰:二十二岁,虚岁,如果按现在的周岁来算的话只有二十一岁。
众所周知,我们古代中国是很讲辈份资历的,向来有尊老之说,一般来说要派遣使者的话,都要派德高望重的老字号人物,这样才不会让人说州中无人。
但是这田畴何德何能,居然以二十二岁幼龄,就能被幽州群僚推荐去当使者呢?
答案还是隐藏在史书里,《三国志·魏书·田畴传》记载:(田畴)好读书,善击剑。
看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田畴之所以大名远扬,是因为田畴不仅书读得好,而且是一个武艺高强的剑客,如果是太平年代,派遣使者自然轮不到田畴,可是现在兵荒马乱,从幽州到长安隔着千山万水,普通人还不敢上路,于是就把幽州地面上的江湖大哥给推了出来。
刘虞于是便把田畴请来相见,对于田畴这样文武双全的英雄少年,刘虞自然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于是把他封为幽州从事,给他准备了车马,让他上路去长安。
可是临近出发的时候,田畴出了个主意,他说,“现在从幽州到长安道路阻绝,一路上都是兵荒马乱,如果我们以幽州的使者身份去长安,肯定会招来麻烦,不如化妆成普通百姓,只要能到达长安就行了。”
应该说田畴说得很对,不说别的,曹操的爸爸曹嵩就是财落了贼眼,一家老小都被砍死,刘虞派使者去长安,肯定少不了贡品,肯定很容易被抢,即使不被盗匪所抢,也难保不会因为政.治原因被其他诸侯幽禁,刘和先被袁术扣留,后被袁绍软禁就是例子。
刘虞听从了田畴的建议。
田畴回家后,从他的江湖小弟中选了二十个一流高手,于是化妆成客商一路向长安行去,这一行二十人可以说个个都是强人,又行事低调,于是顺利到达了长安。
当时董卓正想借刘虞的名头来压服袁绍、袁术等关东诸将,就对刘虞的使者田畴也相当客气,想封田畴为骑都尉。
骑都尉这个官职是曹操曾经担任过的,虽然还是尉官,但是也是一军主将,再往前一步就是将军,所以也算是高官了。
但是田畴拒绝了,他的理由是天子还在奸人手中,所以他不能接受朝廷的赏赐。于是长安朝廷的高官们都很佩服田畴这个少年。
其实田畴的行为不止表面上那么简单。
简单地来说,现在长安朝廷是董卓掌控的,如果田畴担任了皇帝赐的官职,就相当于接受了董卓的拉拢,从此就成了董卓的人。
这跟蔡邕接受董卓的任命被视为董卓的亲信道理一样,包括王允这些人也是如此。
当然蔡邕、王允这些人有着其他打算也说不上不对,但是田畴这种热血青年,是根本不打算给董卓面子,他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不管怎样不与董卓同流合污。
虽然我理解蔡邕、王允等人的做法,但我同样佩服田畴的原则。
长安朝廷的大佬们看田畴如此有种,都被感动了,包括三公在内的高官都想拉拢田畴在自己手下做官,但是田畴都拒绝了。
在得知刘虞和公孙瓒已经打起来的时候,田畴做了和当年公孙瓒一样的决定:决不抛弃故主。
于是田畴带着他的江湖兄弟收拾行装,告别了繁华的长安城,星夜赶回幽州。
我一直在想,如果刘虞能把田畴这样的少年英雄留在身边,他和公孙瓒之间的战争也许不会输得那么惨。
田畴还没有回到幽州,刘虞就已经战败被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