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一张求告书

目录:渭北上门女婿后传| 作者:海上明月生| 类别:都市言情

    为了给家庭增加些收入,德仁利用暑假给一个中学补习班带语文,辅导学生作文。这天他上完课,信步走去,心里还想着写申请书的事儿。这时,路边围着的一群人吸引了他的视线,他近前一看,原来是一个20多岁面容消瘦的男青年,愁眉苦脸,直挺挺地跪在地上,面前铺着一张白纸告示,上面写着大字标题“李xx哀哀求告,救救我的父亲”,内容大致是说:母亲常年卧病在床,弟妹还在上学,父亲近来上山挖药摔伤。我和父亲来到西安,可是借来的钱太少,住不进医院。我只好哀求好心人能够解囊施舍,救救父亲,我来生愿意做牛做马,报答大恩大德……

    看着这篇真诚的内心告白,德仁一阵心酸,也没有多加思索,掏出五块钱放进青年前面的鉄筒里,青年说声谢谢,给他深深地磕了一个头。围观的人注视着德仁,德仁反而觉得不好意思了,脸蛋有点发烧,返身挤出了人群。他听见有人在小声议论着:

    这小伙在骗人呢,谁知道他写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年纪轻轻的,不知道找个啥事情干干,一天凭力气还挣点钱哩。

    看他悲伤的样子,也许是真的,要不是他父亲住院急需用钱,他也不会低三下四地磕头求助。

    有钱的捐钱,不想捐钱的走人,为啥一定要说人家是骗子呢?谁头上有毛还装秃子?

    这也许是一种巧妙的讨钱办法,看那鉄筒里也有几十块钱了。要过三年饭,给个县长还不干呢。

    ……

    离开人群,德仁一阵心酸,想起当年在农村的时候,有一次身无分文,急着用钱,向一个木匠借了五块钱,晚上借的,第二天早上木匠的老婆就跑到家里来讨账,德仁窘得满脸通红,可是一时之间到哪里去出产这五块钱呢?这正像当年秦琼病倒在客店里,出不起店钱和伙食费,一急之下,把心爱的黄骠马拉到街上去卖。德仁瞅瞅家里,身无长物,哪里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变卖呢?他突然想起楼上还有玉米秆粉碎的糠,这几天有些养猪的人家正需要买糠呢。他急忙上楼装了一背篓糠,秀兰正在做早饭,他招呼了一声,背着糠就向县上奔去。秀兰说,饭好了,吃了再走嘛。抬头看时,不见德仁,她急忙追了出去,德仁已经走得很远了,望着德仁的背影,秀兰心酸得流出了眼泪。当然,这些情况是秀兰后来告诉他的……

    德仁赶到县上的猪市,一背篓糠就被人七块钱买走了,他转身马不停蹄地向家里跑去。德仁气喘吁吁地走进家门,二话不说,把七块钱塞在秀兰手里,说声“快去还账”,又要上楼去装糠。秀兰焦急的:县上跑一趟,来回20里,够累的了,还要再去,你真的不要命了?

    德仁说:反正中午已经耽误了一晌工分,今天糠好卖,还能卖上价,我干脆再去卖一背篓。这七块钱一还账,家里又没有零花钱了。

    秀兰想了想,也无可奈何:好吧,你吃了饭再走。

    德仁胡乱吃了早饭,背着一背篓糠,奔县上去了……想到这里德仁的心里酸济济的,乱糟糟的,忍不住转身朝远处的人群望了一眼。唉,我要是一个报社的记者就好了,可以做一个深度采访,可以呼吁社会捐款,彻底解决他父亲住院的困难。可是,一来他不是报社记者;二来,长期以来形成的报喜不报忧的习惯,也使得你无法操作。再者,普天下像这样伤心的事,痛苦的事,困难的事,多得是呢,你能帮助解决几件?唉,作为一个普通的小小的老百姓,你能帮助他的不过就是资助5块钱罢了,你也不必想得太多了……

    德仁就这样闷闷不乐地,一边走,一边想,却不料一头撞进了大刘家里。这天正是星期天,大刘两口都在屋里,大刘连声喊道:老弟,稀客啊!自从红梅走后,很少看见你的身影了。

    德仁叹了口气:唉,穷忙穷忙,假期里给一个补习班带了几节课,我这刚上完课,就来看望你——看望姐姐来啦。

    秀梅笑笑:我要是不瞪你这一眼,你恐怕还不说看望姐姐呢。可是我看你愁眉苦脸的样子,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是不是秀兰欺负你了?

    德仁摇摇头:不是,都不是。我和秀兰的关系好着哩,不像姐姐你这样经常欺负大刘。

    秀梅的胖脸笑开了一朵花:哪里哪里,我敢欺负大刘?我经常把他端得平平稳稳,伺候得周周到到,他还对我吹胡子瞪眼呢。

    德仁说:照这样说来,在家里,大刘是大男子主义了?

    秀梅说:那倒不是,我要是先瞪眼睛,就轮不到他瞪眼睛了。

    德仁说:说来说去,大刘得的是气管炎(妻管严)嘛!

    秀梅猛然醒悟:咳,我上了弟弟的当了,先是说我欺负大刘,后来又说大刘是大男子主义,弄来弄去,我变成妻管严了。

    德仁微微一笑:你弄错了,不是你得的妻管严,是大刘得的气管炎啊!

    秀梅懊丧的:那还不是一回事吗?

    大家笑过之后,德仁才说起路上遇见的事情,大刘说:老弟,你的资助是对的。这样的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谁能够拿自己的父亲编假话去骗别人呢?按照迷信的说法,这不是在诅咒父亲是干什么?要是我在现场的话,有可能会资助他10块钱。老弟,在这件事上,我要把你比下去。

    秀梅说:大刘,你又不在现场,你肯定能捐助10块钱吗?你无论干什么事总是争胜好强,要不是这样当年也不会把你打成右派。

    大刘说:咳,你又接我的短啦。我这右派帽子在外边虽然已经摘了,在家里却要永远地戴下去了。

    秀梅嘿嘿一笑:呵呵,这就叫家法大于国法。

    德仁一脸严肃的:我相信,大刘要是在现场,一定会这样做的。但是,大刘不一定资助10块钱,可能比我资助的5块钱要少一些。

    大刘疑惑的:为什么呢?

    德仁笑笑:你得了气管炎哪,没有姐姐的同意,你敢资助10块钱吗?

    一阵笑声过后,德仁说起重写申请书的事情,大刘认真地却也神秘地:老弟,写入党申请书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神圣的一件事情,是不可以随便对别人讲的。再者,申请入党是人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写过一份就表明了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因之不适宜再写第二份的。1957年整风运动中,我已经是一名党员,打成右派被开除党籍,恢复工作以后也恢复了党籍。当时,组织上说我的入党申请书找不见了,让我补写一份,我说申请入党是我一生中最神圣的一件事情,表明了我人生最庄严的愿望,入党申请书我只能写一次,现在已经恢复了党籍,为什么还要再写一份入党申请书呢?

    德仁说:大刘,你本来就是党员,现在又恢复了党籍,即使不补写入党申请书,还是一名党员。我就不一样了,整风前我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现在已经20多年了,时过境迁,人们早就遗忘了,现在不写申请书,人家怎么知道我还想入党呢?听说有一个申请人整整写了100份入党申请书,受到了支部的表扬,认为他具有强烈的入党意识,对党十分忠诚……

    大刘笑了:老弟,你说的这事好像是一个讽刺笑话,既然受到表扬,既然入党意识这样强烈,对党这样忠诚,为什么写了100份申请书还没有接收他入党呢?

    德仁认真的:据说要经受长期考验呗。报纸上曾经介绍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个老同志申请入党几十年,当他84岁躺在病床上生命垂危的时候,党组织接收他为新党员的喜讯终于传到了病房,老人微微笑着闭上眼睛,安详地离开了人间。据说再就叫,朝闻道,夕死足矣……

    大刘一脸严肃的:老弟,听了你讲的这几个故事,似乎预示着你的申请入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你可要做好长期接受考验的思想准备啊!

    德仁说:说起朝闻道,夕死足矣,我和秀兰还讨论过共产主义究竟能不能实现的问题。

    秀梅颇感兴趣的:秀兰是怎样说的?

    德仁叹了口气:秀兰理解的共产主义,还是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那样低级的共产主义啊!

    大刘说:秀兰说的没有错,点灯不用油,实现电气化;耕地不用牛,实现机械化;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说的是人们生活水平高了,家家住上了小洋楼。从物质条件的提高上,还是显示了共产主义的部分特点嘛。

    德仁叹了口气:唉,我的理解有偏差,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三言两语,通俗易懂,说出了共产主义的基本特点。我回家以后,还得向秀兰承认错误呢。

    秀梅对大刘说:你学习着,看人家弟弟多虚心,是怎样对待老婆的。

    大刘恭恭敬敬地:是,夫人!

    秀梅噗嗤一声笑了:嘻,去你的吧。我要真心实意的你,不要假心假意的你。

    德仁看大刘两口,说笑逗乐,感情融洽,高兴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