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鏖战晋绥 第二百八十九章 最后移交

目录:浴火重生西路军| 作者:祁连冰雪| 类别:历史军事

    提出了部署建议、进行了战区工作移交、送走了周副主席,已经没有什么实际工作的陈海松只剩下等待**前来交接,他难得地拥有了无事一身轻的休闲时光,和奉命回延安抗大学习的郭春莲、总院院长刘青山、皖南参议长沈烈五等人乘船欣赏新安江的美丽风光、古老的徽州民居,品味徽州最富盛名的茶叶,谈古论今、点评时政,很是惬意。

    由于叶挺的党籍问题导致的无法及时了解中央指示的问题。主要是政治上的歧视,设立军政委员会就是为了避免个别领导人的隐瞒而延误决策,军政委员会就是一座畅通的桥梁,沟通的平台、集体决策的机构。对于心向革命、有较高知名度和军事指挥才华的叶挺同志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怀疑、猜忌、孤立只能把他逼到国民党一边去,给国民党以口实。

    纪律检查委员会是一个试点机构,在各大军区尚未推行,之所以在华东军区中率先试验主要是华南三年游击战争幸存下来的同志长期远离中央对我党新时期的路线、方针、一部分政策有抵触,深受苏联革命思想影响、缺乏事实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沿用过去的错误做法,强调无产阶级原则,动不动就上纲上线、随意抓捕、惩治干部战士,造成内部恐怖。

    为了纠正这些不合时宜的错误做法。战区撤消了各级保卫部的抓人、逼供、杀人的权利,取消了政委的一元化领导权力、取消了政治部随意撤换干部的权利。通过党委常委会集体决策来代替政委一言堂,通过建立纪律检查委员会来处理党内的错误和纠纷,严格按照党章、纪律条例、保卫条例、纪律检查条例的规定按程序进行规劝、警告、处分直至开除党籍。

    纪委的存在对相对松弛涣散的新四军部队是一个有效的监督,及时提醒干部战士按照干部条例、战士条例、纪律条令、战斗条令、内务条令来严格要求自己,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调查,明确责任,依照条令给出处理意见,呈交同级党委审核报请上级党委批准执行。

    随意处理杀害自己同志的问题得到根本性转变,五个月来只是处决了7名临阵脱逃叛变投敌罪证确凿的官兵。给32名开小差、117名违反群众纪律、31名简单粗暴、伤害同志、74名违反训练规定、带兵水平、管理水平较低、126名违反作战原则和上级命令的官兵给予降级、撤职、警告处分,极大地震慑了全军,促进了部队正规化、条令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大量**溃兵、青年农民的加入确实带来一定的管理教育难度,华东军区内部军政素质的整体提高还需要艰苦细致的工作,政治部、参谋部正在通过冬季大练兵予以改善。

    华东的生存依赖于军事力量的强大和灵活的指挥。虽然经过前期的整顿编练、换装了全套日式装备,扩充了大批重武器。组建了军区炮兵师、飞行师,师有炮营、团营有炮连、连有重机枪、排有掷弹筒,弹药储备五个基数以上,足以应对两场中等规模的战役。

    但部队的火力密度、连营进攻防御战术、合成化作战能力、单兵技能距离我军编制尚有一定差距,加上**部队的撤离,第七战区处于孤立无援的危险境地。这种态势的形成是蒋介石精心构建的,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内外压力借日本人的手击垮华东我军力量。

    国民党军队肯定会被击垮,因为他们没有群众的支持,不擅长游击战、运动战,我们却不用害怕,华东四省地域辽阔、天然屏障极多,皖南、皖西、苏南有山区,皖北、苏北、苏中、江北河渠纵横、湖塘密集,给鬼子的兵力集结、物资运输、相互配合带来极大困难。

    更主要的是我们已经在40多个县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20多个县成为游击区,各军师政治部、宣传部、地方工作部通过减租减息、救助贫苦、建设乡村政权、组建民兵队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到处都是我们的眼睛和耳朵,特战大队已在根据地外围主要城市、交通要道建立起情报系统,提前发现敌人动向,做好应对准备,寻机歼灭孤军深入之敌。

    当初战区制定的应对原则是安心巩固根据地、抓紧部队正规化训练、一年以内不主动发起进攻,敌人扫荡时特战为先避敌锋芒、外线袭扰内线歼灭,减少损失粉碎鬼子进攻。我个人认为应该继续坚持,着力于培养革命力量、打牢革命基础、增强军队实力。

    建议在军事上倚重陈毅、粟裕、彭雪枫、张振宇、王峰、张爱萍等有现代军事思想的年轻干部,尤其是粟裕、张振宇、王峰、张爱萍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智将,完全可以放心大胆使用,张振宇擅长谋划,傅秋涛、粟裕攻守兼备用兵老道、王峰、张爱萍攻强于守善于调动敌人,可以把新六军、新八军、89军作为南北中部的战役预备队,关键时刻拉到敌后牵制敌人进攻,其他陈毅、张云逸、罗炳辉、高敬亭守强于攻、稳重踏实适合经营根据地。

    **此前担任北方局书记,在国统区做了大量革命工作,八路军深入敌后快速发展有他的重要贡献,他曾经两次赴苏联学习,前后生活了三四年,有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长期的一线斗争经历让他和王稼祥一样很早开始觉悟反思,遵义会议上拥护**出山。

    他在太原见过陈海松一面,对比他小16岁的年轻人弘大的视野、清晰的战略布局很震撼,尤其是抓住时机转移太原兵工厂和技术工人的做法很敬佩,此后捷报频传,在地下组织有力配合下北方遍布我党力量,让他由衷地高兴,回到延安积极支持各项新政策。

    鉴于北方已处于我党我军控制之下,富有白区斗争经验的他被派到新成立的华南局担任书记,刚把陈海松整合出来的华南革命力量进行了部署,就又被推荐到华东接手新四军为主体的苏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建设,原来指导秘密战线从事地下工作,现在却要领导数十万革命力量对他无疑是一个挑战和考验。

    现在听了陈海松的客观实际的汇报、有条有理的分析、细致周到的建议,充满信任、鼓励和关心让他对华东形势有了基本了解。经历过太多风浪、无数次出生入死、变换过许多工作职务的老革命家也就放下心中的忐忑欣然接过了仍然问题成堆、困难重重的革命重担。

    在陈海松、项英、叶挺陪同下与军以上干部见面,正式出任华东军政委员会主任,成为第七战区新的掌门人。他在发言中表示要向陈海松同志那样深入基层了解实际、尊重同志搞好团结、坚持原则实事求是、集思广益民主决策,努力营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工作环境。

    他希望华东局全体干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掌握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思考中国革命、本职工作的方法、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踏实工作勇挑重担,表现出**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很好地完成中央赋予本军区的政治、军事任务。

    华东军区前面的政策措施是得到中央认可,在实践中检验有效的应该继续坚持,发展规划、训练计划、作战预案是合理的,不作调整继续实施。他计划和项英、袁国平等同志一起前往各军、各根据地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调查研究,重点检查各部执行政策落实计划遵守条令的情况,回来后把发现的问题提交军政委员会讨论,拿出妥善的办法完善各项政策。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