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迎接点验

目录:浴火重生西路军| 作者:祁连冰雪| 类别:历史军事

    随后,朱德代表中央军事委员会和已经撤销的中华苏维埃政府向河西战役中有功人员颁发红星奖章。在热烈的掌声中张振宇、刘钢、王大勇、王启才、王峰、丁旺财、李毅、施俊福、孙飞、薛云龙、郭春莲、张强、万翔、黄世英、何大成、钟有为、赵宝生、彭珍瑞、沈铁山、黄超、李特等人领取并佩戴了三等红星奖章。

    陈昌浩、徐向前、李卓然、曾传六、王树声、熊国炳、郑义斋、郭天民、杜义德、宋侃夫、欧阳毅、李先念、程世才、熊厚发、郑维山、孙玉清、曾日三、李聚奎、秦基伟、黄火青领取并佩戴上二等红星奖章,

    最后,陈海松站到台前,由朱德总司令亲自将金光闪闪的一等红星奖章别在他左胸前,一老一少两位相差28岁的一等红星奖章获得者互相敬礼握手时,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大家发自内心的祝贺和感激。陈海松又面向西路军干部们反复敬礼表示感谢。

    彭德怀介绍了陕北中央红军的点验过程,由于陈海松同志2月份就提出整顿部队、改进训练的建议,提前动手的各部队的军事技能有了长足进步,得到了较高评价,115师被定为甲等部队,120、129师也定为乙等部队,获得了较大的编制人数和较多的武器补充,希望西路军充分表现出全面的军政素质,争取好的评定等级。

    同时表示西路军北上西进以来的表现是好的,执行中央政策坚决,并能创造性地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中央对西路军各级干部是认可的是信任的。希望大家自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维护红军部队永远跟党走的光荣传统,不要背上历史的包袱,轻装上阵、安心工作、为党和红军的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虽然还是没有笑脸,依然严肃,但面对面的一席话彻底打消了西路军与中央红军之间长达两年的心理隔阂,游离在外的孤独的孩子终于放下了内心的忐忑,踏上了回家的路。西路军从上到下都长出了一口气,感觉到了从没有过的踏实和幸福。

    叶剑英针对陕北点验中暴露出的问题,对西路军即将开始的点验工作提出了建议。

    应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的邀请,陈海松作为新的战略方针的提议者对未来改变后我军的主要工作和抗日形势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分析和讲解。

    从中日两国的经济实力到日军的部队编成和战术特点,推断抗日战争必将是残酷持久的长期斗争,必须打消依靠国民党正规部队速战速决的幻想,同时也要避免悲观情绪,要坚定抗战到底,战胜日寇的信心。我们必须勇敢地承担起广大敌后战场抗战主力军的历史责任,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创建抗日根据地。

    我军力量弱小,装备一般,现代战争经验有限,在战争初期面对嚣张凶狠的日本精锐部队如果采取硬碰硬的战法无异于以卵击石。我们唯一正确的战法就是避开敌人的锋芒,在敌人兵力空虚的敌后依托山区开展游击战争,采取伏击、偷袭、侧击等手段打击敌人小股孤立、冒进部队和后勤部队,积小胜为大胜,积累作战经验,获取技术装备、摸索各种战术。

    经过一段空间换时间的艰苦博弈,战争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时,我们的兵员、技术、火力以及精神优势会逐步显现出来,敌人的扩张势头被阻遏、精锐部队被消耗,机动兵力被分散在广大占领区执行防守任务。此消彼长,我们就赢得了运动中寻机歼灭大股敌人机会,也具有了和敌人主力部队周旋的能力。

    没有巩固的根据地、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完善的情报网,敌后抗战无从谈起。因此我军必须把在广大的农村建立敌后根据地,打击日寇、消灭汉奸、发动当地群众,武装地方抗日力量,建立我党领导的民主政权作为我们在敌后立足的根本。发展一块、巩固一块,逐步连成一片,把敌人挤压到铁路、公路沿线、大中城市。

    由于敌后形势变化无常,执行游击战必须有目的的不间断的运动,要求部队要有充沛的体能和良好的单兵技能,有灵活的指挥,分散调动敌人、游而不乱、一击必中。基本作战单位不宜过大,作战时火力强度必须超越敌人,再利用情报优势、地形优势,各单位协调配合,可以确保我们立于不败之地、越打越强、越打越精。

    当前我军应结合以上作战思想开展整编训练,重点是山区快速机动、单兵技能、连排战术、兵种配合、通讯联络。将来以营为单位游击作战,以团为单位独立发展根据地,以旅为单位组织小规模战役。

    建议总部、中央向华北地区派出当地干部,或指示当地地下党组织着手发动群众,接应我军挺进敌后。

    6月5日,点验小组的车队开进戈壁滩中的独立师驻地,远远地就能听到震耳欲聋的操练呼号声,让顾祝同、朱德等人精神一振。进入营区训练场,到处是成班成排的操练队形,甚是壮观。

    引导点验的陈海松请点验组和第八路军领导走上临时堆起的高台,扬声高喊集合。瞬时口令声四起,队列迅速汇合,在高台前组成三个方阵,每个方阵又隐隐分成三个小方阵。八千多人酒泉部队赶回)军姿挺拔,纹丝不动、鸦雀无声。连专程前来挑刺的顾祝同也心中大赞。

    随着陈海松一声分列式开始的口令,台下口令不断,一二三四的呼号声响彻云天,一个一个的方阵整齐地行进到高台的左侧一百米处,稍微整理队形后,步伐整齐地向高台走来,扛在肩头的步枪像一面移动的墙随着身形轻轻晃动,闪亮的刺刀在阳光映射下闪着寒光。

    距离高台20米时,队列里一声‘向右看’后,伴随着震耳欲聋的‘一二’声,枪下肩,手拍托,下压前伸,甩头向右几个动作一气呵成,九百人整齐划一,纹丝不乱,伴随而来的是震天动地的脚掌砸地声,冲天的杀气、激昂的斗志、渴望战斗的眼神让点验组和记者们热血沸腾,史沫特莱等记者抓拍着每一个精彩的瞬间,无情地挥霍着宝贵的胶片。

    第一个方阵是汉阳造步枪,第二个是日式骑步枪,第三个就换成了徒手行进。九个方阵都是如此,体现出高度的纪律性和严格的训练。尤其是徒手方阵队列横竖成线、摆臂踢腿整齐有力,口号震天,步调一致。

    整个过程军威浩荡,摄人心魄。赢得阵阵叫好,顾祝同、朱德等发自内心地向每一个经过的方阵敬礼,这个独立师太有战斗力了。

    在点验参谋随机抽取的各部队射击、投弹、障碍越野、刺杀、土工作业等考核中,更是让点验组和第八路军领导、西路军兄弟部队将领们大为惊叹,射击固定目标平均95环以上,换了五个连队个个如此,侦察连更是全体满环。两个步兵营投弹平均55米,连辎重营都在50米以上,全军全副武装障碍越野平均成绩高过国军王牌部队两成,土工作业比国军工兵部队还规范,而且又快又好。

    炮兵虽然只有一个连,区区六门老式迫击炮,但反应快速,测距准确、全部首发命中,射手、副射手、瞄准手、弹药手都可以熟练操炮、准确命中。

    以连为单位的刺杀操、军体拳表演、连排进攻战术演练,骑兵营的马术演练无不引来阵阵喝彩,给观看者留下深刻印象。

    旅属野战医院竟是国军兰州陆军医院主力组成的张掖陆军医院,在院长刘青山上校的带领下主动加入到独立师,理由是挺进华北、为前线战士服务。设备条件一流、合格医生30多名、专业护士150名,各连2名护理兵也都掌握了基本战场救治护理技能。

    枪械所规模相当于小型兵工厂,机械专业工程师5名,专业技师16名,熟练技工34名,使用简单设备,维修破损的机枪步枪。而且自己组装手榴弹,虽然火药质量一般,拉火装置粗糙,但改良后的弹体仍能散射出50多块弹片,杀伤8米以内的生物。

    最震撼的是侦察连对移动目标的快速射击,侦察连长王凯一声令下一个班的战士在30米外向天上抛出5寸直径的泥饼,另一个班的侦察兵掏出驳壳枪,挥手就打,枪响饼碎,空中绽放出一片片土灰,连续六组无一脱靶。看得顾祝同连连称奇,命令他的警卫班上去试试,射击十轮竟只击落了2个。

    丢了面子的顾祝同请陈海松下场露两手,陈海松也不推辞,要来两把驳壳枪压上20发子弹,命令20名战士同时向上抛出泥饼。王凯一声令下,20个泥饼都同时到达最高点,只见陈海松左右开弓,从最中间的开始,两手飞快地指向目标,没有瞄准就扣动扳机。一阵密集的枪声响过,天空上留下了一道土灰组成的弯弯的彩红。那么均匀、整齐。激起一片喝彩和掌声。

    陈海松表情轻松地把枪还给警卫班,告诉他们要掌握移动目标的运行轨迹,做好提前量,果断出枪。回到台上,顾祝同也忍不住与他握手祝贺,拉着他的手看了半天夸他枪法如神。

    在与干部战士交流中,点验小组发现西路军无不流露出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对政府不抵抗政策、妥协政策的强烈不满、对出征华北、殊死抗争的极度渴望。

    一天下来,顾祝同和点验小组心服口服,留下了装备虽差,技能超群,士气高昂、可堪大用的评语。建议优先补充为甲种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