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回 险着大错

目录:叱咤神州|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第45回险着大错

    王义豪对于他的这匹爱马“凯儿”也是费尽心思。(读看 看小说网duankan.o请记住我们的网址)每次狩猎回来,他都会用钢丝刷给凯儿梳理一下皮毛,给它的腰腿按按摩,以消除它的疲劳,增进人与马之间的感情。

    王义豪有一次,竟然把放在库房里的那穗从汽车驾驶室的储物箱中找到的老玉米找了出来,要喂他的爱马。这让“库房主管”赵大虎很不满意,也多亏了他及时的制止才没有酿成大错。

    那天王义豪,兴冲冲的拿着那穗老玉米,从库房里走了出来。赵大虎坐在炕沿上,左手拿着拐栏住了向外走的王义豪说:“你给我站住。你拿那穗包米干啥?”

    “拿它还能干啥,喂凯儿啊。”王义豪有些不以为然的笑着回答道:“留着它还有啥用?”

    “部落里喂马没有苞米吗?你为什么一定非要回来取这穗苞米!”赵大虎质问道。

    “没有,有我能回来找这穗苞米嘛。”王义豪有些不耐烦的回答道。他现在逐渐的了解到,赵大虎这个人不管干什么事都十分认真、仔细,什么事想的也都很周到,而且把什么东西都当成宝贝一样,有用没有他都爱往自己那儿划拉。光从他那汽车上的工具箱里装的那些东西和把电话室查线用的望远镜悄悄的留下,这一点就能看的出来。

    “义豪啊,如果部落里没有苞米,那你就更不能拿这穗苞米去喂马了。爱马也没有象你这个爱法。你今天喂它这穗老玉米,你明天还喂它啥?”赵大虎用拐杖敲了敲前面的案台说:“还留着它还有啥用!你知道吗?这穗老玉米是我通过在省农科院开车的战友为我在老家务农的大哥要的。据我的这个战友讲,这是最新玉米高产品种的种子,去年他们院里在试验田试种的亩产达1000多公斤,居世界领先水平!这样的好东西你要拿去喂马。亏你想的出来!等开春了,你刨几个坑种上,到了秋天就会收个千八百穗,那时你再拿去喂你的马儿也不算晚啊。我们也就不用再这么上顿鱼、下顿肉的吃了。”

    “呵呵呵,赵师傅,你看我光想给凯儿换换口味,没想到这穗老玉米还是良种,那一定得留着!一定得留着。”王义豪看着有些激动的赵大虎,他能感受到了赵大虎的良苦用心,转身想把这穗老玉米送回库房。()

    “你回来。”赵大虎叫住了他说:“别往库房送了,你就把这穗玉米挂在棚顶上吧,我天天看着,别让耗子给磕了。”

    王义豪哪里知道,玉米的原产地是墨西哥或中美洲,1492年哥伦布在古巴发现玉米,1494年他把玉米带回西班牙后,才逐渐传至世界各地。到了明朝末年,玉米在中国也只有10个省不到的部分地区种植。在这个时代中国根本就没有玉米这种后来成为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多亏“库房主管”赵大虎及时发现并制止。王义豪才没犯下,一个无法挽回的巨大历史性错误。就凭这一点,对赵大虎在今后的发展中较好的解决粮食问题的功绩,怎么评价都不算高。

    王义豪和赵大虎现在可以说是最亲的人,为了尽快的医治由于残疾给赵大虎造成的心灵上的创伤,王义豪有什么事都要和他商量,征得他的同意,也尽量的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库房主管”现在就是他的正式的工作,动用库房里的任何东西必须都要经过他的同意。为了防止意外,王义豪还教会了赵大虎左手使用手枪,一般情况下,他总是把上了膛的手枪留给赵大虎。从这一点上看赵大虎也是绝对称职的“库房主管”。

    王义豪现在虽然每天只是出去半天用于打猎,而且他只负责猎取大型动物,但他所取的成绩斐然,硕果累累。前面说过这个时代的动物密度大,而且跟随他一起出去打猎的这些部落猎人狩猎经验都十分的丰富,加上王义豪还随身携带着望远镜。所以每次出去打猎都能及时的发现大型的猎物。只要发现,在81式自动步枪的射程之内这些猎物绝大多数被王义豪一枪毙命。

    因此每次狩猎回来时,除王义豪有时马骑外,其余跟随他一起出猎猎手们乘坐的两匹马背上都是驮着打到的鹿,狍子,野猪,黑熊等猎物,回回是满载而归。猎手们除了牵着马走外,自己还要背一些自己打得小猎物。

    王义豪每次出去打猎所猎取的猎物,几乎等于原来整个部落一个星期所获取猎物的总和。这从根本上解决了部落的吃饱肚子问题。

    同时,王义豪还非常注意“新产品”的开发,尽力使部落衣食的来源在可能的情况下多样化、最大化。

    当他在狩猎中,第一次发现在柞树上挂着一些椭圆形自然野生的柞蚕的结茧时,他的眼睛不由得一亮,如获至宝的把这些结茧摘下来。

    柞蚕的结茧,这可绝对是好东西。柞蚕蛹,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人说,1个柞蚕蛹可以顶3个鸡蛋的营养价值。对于这种说法,虽然他没有具体的比较过,但他知道柞蚕蛹含有多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激素等成分,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具有健身强神、强腰壮肾的功效。很多的东北山区的老百姓常把柞蚕蛹用水煮熟做为补品,为婴幼儿和病人增加营养。还有些人用雄蚕蛾泡酒制成补酒,更有精明商家把其冠名“延身护宝液”什么的,大叫炒作赚得盆满钵盈。

    更重要是这柞蚕的每个茧丝长一般为700至800米,茧丝纤度平均为5.6道。柞蚕丝手感柔软有弹性,耐热性良好,各种性能均优于桑蚕丝,抗酸碱腐蚀,是织造柞丝绸的绝好原料。如果能放养和后续的加工问题,还怕没有丝绸衣服穿吗?

    对于这样又能吃,又能穿好东西王义豪当然不会放过。每次看到时他都有把这些茧从树上摘下来,回去交给伊大爷,并让他告诉部落所以的人只要看到一定不要放过,同时他也把最为原始的缫丝方法传授给部落里的妇女,让她们在没事时,把蚕茧用开水煮,浸在热盆汤中,用手抽丝,把几个柞蚕茧的茧丝抽出,借丝胶粘合而成柞蚕丝。卷绕在木棒上。

    当然缫丝剩下茧里面美味的蚕蛹肯定成了大家口中的美食了。

    王义豪从人们吃肉时扔弃的动物骨头中选出一根腿骨,在中间钻了一个小孔,用一根8号铁丝从中穿过去,在铁丝的一端围个钩,制做了结构简单的纺锤。他教妇女们把纺锤吊在高处,拨其旋转,把绕在丝框上的柞蚕丝纺成纱或纺成线。

    王义豪还挑出了一个个体大,色泽好、结茧厚的茧,交给赵大虎保存起来,准备在柞叶萌发时卵化,放养。他知道柞蚕的放养并不难,只要种控制温度,别太热,把柞蚕种平摊或串挂保存。掌握好孵化时间与柞叶萌发、生长情况相适应,当温度达到20度左右,蛹经感温后就会在茧内羽化成蛾,自己就会破茧而出。展翅后放置一处任其自行交配。把交配后的雌蛾翅膀剪掉,逐一放在纸上产卵就行了。

    过几天蚁蚕破壳而出。然后把蚁蚕均匀撒放在有新梢嫩叶的柞树上。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就是将种产卵纸剪成条,分散挂在柞树新梢上,蚁蚕孵化后自行爬上嫩叶摄食。只有平时看住鸟的侵害就可以了。

    当然还有可以采用土坑加温,或用塑料薄膜覆盖在室内人工饲养。室内饲养面积小,管理方便,又可避免虫、鸟、兽、风、雨、干旱、低温等的侵害。但这是以后的事。目前缺人,先不考虑。

    为了解决“大规模”的纺丝问题,光有纺锤是不够的。于是,他根据自己所看到过的那些木制手摇纺车的原理和自己的机械方面的知识设计了一个比纺锤的结构复杂得多,效率也高得多的纺车。他设计的这个纺车由一个用手驱动的轮子、摇柄、锭杆儿、支架、底座等构成,和八路军在延安的大生产运动中使用的纺车差不多。

    他设计的这个纺车底座是由木方制成的,长800毫米,呈“”形。“”的一横处有一小支架安锭杆儿;“”的右下立竖处,设有两根方木立支架,两根方木立距500毫米,距底座350毫米支架顶端处,钻一个安主动轮轴的圆孔。轴的一端安摇柄。

    主动轮的辐条是中间带圆孔的六片长600毫米,中间宽80毫米,两端宽60毫米条状薄板制造的,轴两端各镶三片。线绳固定的辐条间隔60度,呈张开的伞骨状。轴的两“肩”卡住轴两边的两组辐条,使其不能会合。线绳把两组辐条呈“之”字形相间张紧,辐条略向内弯曲。张紧的“之”字形的线绳是轮的“辋”,辋上挂着传动绳。

    锭杆儿是长300毫米,直径5毫米,两端是纲线。直径20毫米的木传动轮套在锭杆儿中间固定。主动轮与锭杆轮之间由张紧的线绳传动。轴部加少量动物油做润滑。

    在底座的前端还设置了一个木制的螺旋加捻导线装置。

    他把这张图画好后交给了二拐子,让他用按此试制造一台。其实,在王义豪的脑海中还有比这更先进的设计方案,这是因为缺少象马克思所说的那种“接受外部某种现成自然力的推动”的发动机。而目前无法实行。只要解决动力问题,他就能做出效率毫不逊色英国18世纪更高级的大纺车。

    躬请书友推荐,收藏!

    欲看《飞豹出击》的书友请点击:http://168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