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回 夜论丧忌

目录:叱咤神州|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第24回夜论丧忌

    王义豪一时还无法适应这种几乎近似原始部落生活状态。()但他知道,自己从现在起必须去适应,要认真的领会和学习这个时期古人们的智慧和经验。他向伊尼萨要了一根松树明子仔细的观看着。松树明子是红松材质、油脂饱满的木材。红松树干年轮的结合处存有一层层的红色油脂,这油脂浸透的木材,透明锃亮,温度一高,就溢出来,粘粘的。它的味道很清香,松香的原料就是这松树明子的油脂。红色的油脂极好燃烧,而且一块不大的松树明子可以燃烧好长时间。他知道红松是东北小兴安岭独有的树种,被称为中国的国松,在后世红松的资源也接近枯竭。

    王义豪看着手中燃烧的松树明子,不由的想起电影《智取威虎山》中的一句,“山里点灯,山外点明子,给三爷拜寿”的台词。没想到以后自己也要“山里点灯,山外点明子”以此为灯了,心里难免一阵心酸。

    正当王义豪拿着明子在那发呆时,伊安布素拿来了一大皮袋的茅草风风火火的走了进来,掏出里面的茅草,散在门口左右两边,然后又把门左边的一卷毛皮打开,铺在了这些茅草上。

    王义豪看着几张不大的兽皮,根本就不够两个人的铺盖。他连忙把兽皮全部拿到了伊尼萨所在的右边,指着放在门左边的那卷棉门帘子说:“伊大爷,你年龄大了,多铺盖点,我有这个呢。”,随后自己把这个用于厂房冬季防寒的近4米长、2米宽的的棉门帘折成三层,铺在了厚厚柔软的茅草上。

    他坐在自己铺好的床铺上感到很满意,随时捡起了几根茅草,用手揉了揉,很柔软,他就着火光仔细的观看才发现这不是一般的茅草,而是和人参,貂皮齐名的东北三件宝之一的乌拉草。

    一般的现代人对乌拉草知道的已经不多了,更不要说看到过了。乌拉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细长,绿色,一簇簇丛生,花穗绿褐色。但千万不要小看这些象羊胡子,样子在普通不过的貌不惊人的小草,这种小草确有着良好的保暖防寒的功能。(www.duKankan.CoM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在东北地区漫长的冬季里,气温很低,最低可达摄氏零下四、五十度。防寒是东北人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尤其是冬季每天在野外劳作的人们,穿一般的棉鞋是难以御寒的。他曾听老人说过,过去,一般东北山里的老百姓穿的都是用兽皮做成的皮乌拉,在皮乌拉里絮上用木棒捶打过的这种韧性极好,又柔软又暖和,吸水性又好的茅草,就是再冷的天也会不冻脚,因此得名为乌拉草。乌拉草是过去东北山里人冬季里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每到秋季,人们便到山上去割乌拉草,晒干存放好,冬天时絮到鞋里,避免脚生冻疮。现在这些古代的东北人已经奢侈到用乌拉草絮床了。

    做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王义豪虽然说不出为什么乌拉草会有如此非凡的保暖作用,但乌拉草这一无可比拟的御寒功能,他小时候是曾经体会过的。他想这种小草也是自己今后不可缺少的必备物质。自己以后也要多储存这些在后世已经很难见到的乌拉草,那样自己就不用担心冻脚了。

    王义豪把自己的挎包摘了下来,放在了自己和“墙”之间,又把自己的大衣脱了下来叠好,放在了和赵大虎之间当枕头。随后坐在火塘边上和伊尼萨及伊安布素兄弟俩说出了自己明天的要安葬李部长的事情。

    他询问了一些有关这个时代东北人也办丧事的形式和禁忌,他就此了解到,这个时期东北人办丧事的形式有土葬,风葬。对于土葬王义豪是了解的,但对于这个时期所流行风葬,又称“露天葬”知之甚少。

    据伊尼萨的介绍,这时东北的风葬主要形式是树葬,多为游猎部落所采用。

    树葬的仪式,神秘而隆重。人死后先要用冰雪水或泉水,给死者沐浴净身,再剥取桦树皮缝制一个棺材。也可用粗圆木,对半劈开,把中膛挖空,然后将死者放入空腹的粗圆木内。死者装殓后,就要选择4棵等距距离的松树,在离地面高约2米左右的地方,将这4棵树干砍断,在砍断的树干上端搭建一个平台,把棺材放在平台上,尸体的头要朝西南。如果没有条件作棺材,就把尸体放在上面,再覆盖上树枝。

    伊尼萨巫师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会被太阳召回天上,化做星星。树葬离天最近。而且他们还有特意在棺木两端插上两个木片,做为灵魂升天使用的翅膀。

    在出殡前,死者的亲朋好友都要参加,并在葬地燃起火堆。把死者的生前“三宝”──猎马、猎犬、猎刀放在死者的尸体旁,然后把猎犬打死。最后在处死猎马。在处死死者生前猎马,程序很复杂,要把马的四蹄绑在树上,待天黑下来以后,由身穿神衣、腰间挂着铜铃的巫师来执行。死者的家属要捧上来3碗烈性酒向巫师表示谢意。巫师也要把这酒一饮而尽,然后操起大斧,跳到马头前默默地祷告。告诉陪葬的马,别想家,也别再回来了。然后趁马不备之时,挥动大斧将其砍死。把马皮扒下来,马肉扔掉,用马皮把马头及马的内脏包起来,挂在树上。

    如果没有马或者穷的杀不起马的,就将死者在世时所穿过的衣物驮在马上,围绕棺材走几圈,意思一下。

    棺材于野外的木架上,使其自然风化,棺材悬在空中的时间越长越好,就是掉下来了,也不再去管它,因为棺材落了地,则表示死者的灵魂已经升天了......

    王义豪对于树葬不感兴趣,他认为,到这种方法太血腥,也不环保。太繁琐,麻烦。他在心里暗自否定掉。

    这个时期的丧事也有很多的禁忌:非正常死亡的人不能埋在家族的坟地里;小孩死了,不许说死,而说成“少活了”,幼儿死后,不能埋在地里,一般用白布口袋装上扔掉,地点要选在山的阳面、草长得旺盛的地方;老人死后,不能说死了,而是说“成佛了”,在守孝期间,禁止娱乐活动,还不能和别人吵闹,打骂别人,也不能到病人家串门;长辈去世后,送葬时禁止顺着河流方向走;尸体安放禁忌头部向太阳升起的方向;参加葬礼的人回家进屋前,家里人在门口外点火,让参加葬礼的人从火上跨过,以防鬼魂跟回家......

    王义豪听完了这些介绍,大概的了解了这时东北人的民俗习惯,他在心里还是为李玉良选择了土葬,他仔细的想了想自己没有什么犯禁忌的地方,和自己应该注意的事项。于是讲了自己明天对下葬李玉良的安排:“伊大爷,伊大哥,我决定为李部长选择土葬,按我们的传统讲入土为安,就让李部长安安静静的长眠在这白山黑水之间。”

    “那就依小王爷主意,按你们的传统办。”不过,伊尼萨巫师还是很婉转的表达了自己的不同意见:“把棺材悬吊在半空。这既不用担心野兽伤及李大人的仙体,亦免去了冰天雪地,天寒地冻,挖土深埋之不易。”

    王义豪的主意已定,他不想在这时把简单的事情整的太复杂。俗话说,人死了,死了,一死百了,在怎么折腾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再说自己也没是时间和精力,于是说:“伊大爷,伊大哥,就这样定了。明天劳驾你们准备两张大一点的桦树皮。再给我安排4个人,带着伐木的锯和斧头,坐我的车去野狼谷,我准备把李部长安葬在那里。”

    “小王爷使不得。李大人他乡驾鹤仙逝,我等应躬身料理,停丧数日,搭配吹奏,请感圣寺和尚做道场超度,念跋颂经,盛赞功德,此时叫部落里的匠人二拐子日夜施工,为李大人打造棺椁。到得殡葬之日,沿道搭起长棚,摆设香案,哀乐低回,魂幡招展......”

    王义豪心想这个老巫师是真敢想。就你们这个几十人的小部落能办起这么大的排场?就是真的能办起,也不能这样的张扬。现在是非常时期,是自己最脆弱的时候,自己对目前所处的时代具体情况根本不了解,就连准确的具体年限都搞不太清楚,就自己所知道的那一点有关宋、辽时期的历史知识,还不知道经过900多年历代的历史学家们的不断演绎,能有多少符合真实的历史的现状的呢?

    更精彩的故事在后面,请各位书友推荐,收藏!

    欲看《飞豹出击》的书友请点击:168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