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目录:大汉名将| 作者:| 类别:玄幻魔法

    第七章

    剑光一闪。(网)赵有力的头颅滚到一边,一标鲜血飞溅。

    卫青慢慢收剑,他的手直抖,连收了几次才算把剑送回剑鞘。“好好安葬他。”他简单的吩咐了一句,转身上马,回营。

    骑在马上,他胜利的喜悦已经全然不见,在他的脑海里一直闪动着赵有力那无助的眼神。他决定以后有空一定要问问自己的父亲,究竟为什么会打仗?仗打赢了,是不是百姓的日子就好过了?为什么有的人天生富贵,年纪轻轻不必打仗,每日里游手好闲,有的人却年近六旬还要当兵作战?

    他一路上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一直在思索着。

    一到营门,林冲已经先迎了上来,满脸兴奋,大声说道:“恭喜游击大人一战克敌!”

    卫青精神大振,他看着林冲,笑道:“这一回林都统没有打上仗,下一回一定优先安排你。”

    林冲当然希望自己能够参战,但既然我军大胜,他的喜悦一点也不少于参战的人。他大声回答:“谢游击大人!参战守营,总是为国为军,何必分轻重?总要有人来守营的。”

    卫青心中高兴,点头道:“林都统果然大度!”

    两人正在说着话,却见白不信一骑绝尘,来到二人身边。他不及下马,马上拱手为礼,向卫青说道:“游击,刘将军命游击立刻把战利品收拾好,然后撤了这个大营,全军归队。限今夜必须归队。”

    卫青心下奇怪。既然打胜了仗,这里已没了金军,当然会撤此大营全军归队,但何必如此匆忙?

    白不信看到卫青脸上的表情,心知他不明所以,于是带马靠近卫青,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话。

    卫青脸色大变!他看着白不信:“这是真的?”

    白不信摇头:“我也不知真假,游击最好去问刘将军。”

    “好!”卫青点头,“白都统,就请你负责组织军队归队,我先去问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心中焦急,只说了这一句,打马就走。

    一路上,卫青连连催马。他实在太着急了,因为白不信在他耳边说了一句:“听说全军要撤退,大部分士卒要解散!”这可能吗?大敌当前,居然撤军然后解散部队?虽然士卒出则为兵入则为农,解散了还可以再招来,但这中间要多少时间?为什么要全军后撤?如果是被敌人击败,全军后撤也情有可原,但既然说到士卒解散,那就绝不是因为被敌人击败,那究竟为什么要全军后撤解散士卒?也没听说金军撤退了啊,如果金军撤退了,不正是渡河收复河山的大好时机吗?如果换了是别人说的,卫青也会怀疑,但白不信一向深思熟虑才发言,所以他虽然说不知真假,但这事情没有九成九的真实性白不信是不会说的。(百度搜索读看看www..om)

    卫青一路疾行,到主营时人马身上都是汗。他跳下马来一路快步,直进中军帐。

    帐内只有刘安邦一个人在,他坐在那里,双眉紧锁,好象在思考着什么。

    “刘将军!”卫青开言。

    刘安邦抬头见是卫青,有些意外:“啊,卫青,这么快就把军队带回来了?你这一仗打的好啊。”他嘴里夸奖着卫青,但脸上却没什么笑意。

    卫青更没什么可高兴的。他进入大营后就看到营地里一片忙乱,人人都在收拾东西,如果不是要对金军发起攻击,那就是要后撤了。

    “将军,我听说全军要后撤,而且大部分兵卒要解散,是不是真的?”卫青直接了当的发问。

    刘安邦笑笑,笑容里满是无奈:“是真的。而且军令比较急,要尽快后撤。”

    “为什么?”卫青几乎在怒吼。这绝不是什么计策,因为这里有解散士卒的命令,哪有用这种计策的?

    刘安邦长叹一声,向卫青招了招手。

    卫青来到刘安邦身前。刘安邦压低声音说道:“卫贤侄,你指挥作战的本事绝对出色,就是你刘叔叔我也比不上你,但你不知朝中的阴暗。如果你要成为名将,这一方面你也要知道才行。”

    “刘叔叔过奖了,”卫青回答,“小侄一向对朝廷的事不了解,请刘叔叔指点。”他虽然嘴里这么说着,但心里仍不大相信,再怎么阴暗,难道能让金军打进来?这是谁的朝廷了?

    刘安邦慢慢讲起来:“卫贤侄,你可知为什么我军粮草不济,饷银难发?因为兵部顾尚书把饷银都放在四方钱庄换成了银票,又借口说银票在前线不易流通,要代替士卒保存,他自己却暗里从钱庄收利息,钱庄就用这笔钱放贷。而粮草则是顾尚书有意的,他身居兵部重位,怕的就是兵败。现在我军已经来到河边,与金军对峙很久,此时收兵,足以邀功,如果再打下去,胜无所加,败有所减,所以他有意扣留粮草不发,再借口前线粮草不济全军后撤,然后再说此战已胜,不必再用如此多兵卒,把兵卒解散了,那笔军饷可就进了他的腰包。反正现在金军与法兰斯国作战正酣,一时半会儿的不会进攻,他倒也不怕这么做短期会有什么危险。”

    卫青惊呆了。任他怎么想象,也想象不出如此黑暗的内幕来!一时间他说不出话来。

    刘安邦叹息道:“卫贤侄,这一番话,出我之口,入你之耳,不可令他人得知,否则你我都会因毁谤大员掉脑袋的。”

    卫青木然的点着头,心中却仍在无比震惊中没有回过神来。

    刘安邦见卫青如痴似呆的样子,咳嗽一声说道:“收军的事情没什么困难的,卫贤侄,我这就放你十天的假,你去家里看看再来。”

    卫青点头称谢,慢慢转身出了大帐。他好象在做梦一样回到自己的帐篷,慢慢收拾东西,心里一直在反复想着刘安邦那一席话,他实在弄不懂,这样的贪官污吏,是怎么身居如此高位的?而顾尚书的做法也让他难懂,难道他自己得了钱财,把军队给弄垮了,最后金人打来只打百姓,他会没事?为什么他的目光如此短浅?

    他神情恍惚,手中收拾东西有些不稳,哗啦一声,东西掉了一地。他急忙低头去捡,一封血写的信一下映入眼帘。

    他一惊,伸手拿起,只见上面写着:“赵有力,纹银四两五钱七分正,送永信县赵家村,其妻名赵严氏,女儿赵月如。”卫青一下子想起他亲口答应的事情。他立刻决定,这十天不回家了,要首先把钱先亲手送去。

    他急忙收拾了一下行李,把那四两五钱七分血银包好,又从自己的私房中拿出二十两银子来一并装入行囊,匆匆出门。

    永信县赵家村原本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村落,村中人口上千户,几乎快赶上一个小县城了,但长年与金军作战,赵家村的男丁几乎都被征从军,却又少有回来的,即使是回来,也是躺着回来的,这还算幸运的,更多的则是一封书信带来个噩耗,这一家就从此失去亲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三年来下,赵家村里几乎没有了成年男子,仅有的几个男子要么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或不满十岁的孩子,要么是残疾无法从军者。原本繁华的赵家村慢慢衰落下来。

    赵月如和母亲赵严氏正在田里努力劳作。她们必须抢在天黑前把这一块地翻完,再晚就耽误了下种的时节了,不但她们自己会没吃的,差役征粮时也会没法上交,自己没吃的还在其次,如果耽误了皇粮,那可是危害军情的大事,是要掉脑袋的。

    不远处,几个孩子在一个母亲带领下也正在努力翻地,赵家村里已经没有了壮劳力,现在女子已经成为田里劳作的主力。

    赵严氏实在有些干不动了,她身子一晃,差点跌倒。赵月如急忙扶住赵严氏:“娘,你休息下,让我来。”其实她也已经累的快倒下了。赵严氏如何不知自己女儿也已经累的要死?她摇头说道:“没关系,没有多少了,咱们都咬一咬牙,翻完后就好办了。”其实没什么好办的,翻完地还要下种,下完种还要浇水、除草,只不过换了一种累法。

    赵严氏和女儿咬着牙继续向前一路锄下去,看看将到地头了,赵严氏再也抡不起锄头,她双手刚刚把锄头举过头,手一滑,锄头就已经掉下来,差点砸到她的头上。赵月如吃了一惊,急忙上前来想看看自己母亲被伤着没有,哪知一抬脚,脚下一软,跌倒在地上。

    母女二人双双坐在地上,相互看着,不由得都垂下泪来。

    她们的身边突然响起一个悦耳的男声:“两位可是赵严氏和赵月如?”

    赵月如抬头看去,见一个青年男子,神采奕奕,正站在田边看着两人。赵月如脸一红,低下头不敢搭话。赵严氏喘吁吁的答道:“正是,我是赵严氏,敢问公子有何指教?”

    “我叫卫青,是赵有力的。。。朋友。”卫青自己也不知为什么说了个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