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康熙一回到京城,便颁布圣旨废黜了皇太子胤礽。还没等朝臣、宗亲们从这令人震惊不已的消息中醒过神来,随后又召了所有皇子入乾清宫,宣召曰:“诸阿哥中,如有钻营谋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断不容。”
不管这道圣旨是警告还是隐含着什么暗示,总之,诸位被关押了许久的皇子们算是松了口气,至少他们没被皇父一怒之下真的圈禁个几年。话说,那囚禁之所对于他们这些养尊处优的皇子来说,还真是个不小的折磨。只不过十三阿哥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康熙似乎忘记了他或是对他极为不满,其他皇子无罪释放,而他则是被不闻不问的丢在了养蜂道。
正在人心惶惶,朝臣们夜夜不能安寝之时,康熙又下旨将一贯以嫉恶如仇、刚直不阿闻名的法海(十三阿哥、十四阿哥的老师),降职并调往他出。此时稍微精明一些的人一联想就明了了,或许那法海此次被突然降职调任,恐怕与十三阿哥有关吧?只是不知道是学生连累了老师,还是师傅撺掇着学生大逆不道。不过稍稍联想一番,从往常的情形来看,恐怕是学生被老师利用的可能性比较大。法海一直同大阿哥、八阿哥一党亲密,对太子向来是不冷不热的,又极为属意十四阿哥……,恐怕十三阿哥是被当成了出头的椽子了!哎,可这又怪谁呢?识人不清、莽撞行事,这位向来颇受圣宠的十三阿哥并不是为君的好材料。不过也是因为此事,胆小谨慎的朝臣们暂且压下了蠢蠢欲动的野心,能够拥有从龙之功是很好。但也得有命享受啊,那法海可不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他们还是安分些吧。如今皇上还龙精虎猛的,惹怒了圣上可没有好果子吃!
由于十三阿哥做的事确实不大光彩,再加上皇父似乎对他极为失望,心中的怒气并没有消失殆尽,胤禛也不敢明目张胆的为他求情,要是弄巧成拙了可就不好了,还是等过段时间皇父气消了再说吧。不过虽不能立即将弟弟从那囚牢之中解救出来,但私下里使些手段让他舒服一些还是可以的,毕竟那么多年的父子情分。皇父也不忍心身为高贵皇子的儿子却如阶下囚一般凄惨的煎熬着。
康熙并没有特别注意胤禛私底下的小动作,只是关心兄弟而已,并没什么地方该受到指责的。他如今也没那个闲情逸致去关注那些小细节,此时的他已经被如今动荡不安的朝廷弄得精疲力竭了。他原以为他已经下旨警告过众皇子了。他们在这段时间应该会收敛一些。可惜没有想到的是。皇太子胤礽被废后,太子之位虚悬,希冀储位的诸皇子及其支持者竞争纷起。争斗更加不可遏制,每日朝堂不是我参你的人就是你弹劾我的人,各自结纳权臣,招纳门客,植党互斗。一时间竟比往常还要乱上几分……
康熙虽是皇帝,掌握着天下之人的生杀大权。可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此时的他就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一向习惯于掌握一切权力的康熙自然是怒火中烧。可也知道此事不能太过铁血鲁莽,否则可能会弄巧成拙,给大清带来更大的危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几方人马相互攻击诋毁,朝廷一时间变得乌烟瘴气。直到九月二十五日,大阿哥也不知是觉得自己夺嫡无望想要拥八阿哥夺储立功呢,还是直接想陷害八阿哥,他向康熙奏称,相面人张明德言皇八子当大贵,并说:“今**诛胤礽,不必出于皇父之手。”
康熙顿时震怒不已,斥他“凶顽愚昧”。三阿哥胤祉又乘机揭发胤禔曾用喇嘛魇术谋害胤礽。康熙见差不多该出手收拾了,便下令将胤禔革爵幽禁,张明德等凌迟处死。刚好八阿哥奉旨查原内务府总管凌普家产后回奏,康熙称他所查未尽,到处妄博虚名,又传谕:如有人称誉胤禩,必杀无赦。虽一时制住了几个最活跃的夺嫡热门人选,但大阿哥与八阿哥可能勾连的事情却令康熙心惊不已,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八阿哥一党经发展到如此地步了。八阿哥是不错,他自小的努力及长大办差的种种表现他也看在眼里,可是这样的八阿哥并不是他理想中的继承人,过于仁慈的帝王并不会给大清带来什么好处。康熙决定要将这种势头打压下去,让百官及站在八阿哥身后的势力看清楚他的心意。于是第二日康熙又召集了众阿哥,将八阿哥骂了一顿。
十四阿哥胤祯忿忿不平,上前理论:“八哥有什么错?!您要如此对他!”接着又一串太子怎么怎么不堪,八阿哥怎么怎么贤良,总之意思就是皇太子之位非八阿哥莫属。这番“感人肺腑”的宣言令胤禛及中立的重臣心里一阵嘀咕,您是嫌八阿哥死得不够早吧?明眼人都看得出,皇上的意思就是想要遏制住八阿哥的势头,您这样火上浇油,究竟是帮人呢,还是害人呢?
看着八阿哥望着十四阿哥时铁青的面孔,众人真相了,看来是兄弟间内讧啊!估计康熙心里也明白十四阿哥是在做戏,不过那又怎么样呢?他需要狠狠的打击八阿哥一党的嚣张气焰,十四阿哥这番做戏却是极合他的心意的,自然又是借题发挥一番,将八阿哥骂的狗血喷头狼狈不已。只是心里却对这个先是算计了十三,又找准机会狠狠阴了老八一把十四子震惊不已。由于厌恶德嫔的缘故,他对这个表现的率直英勇的十四子并没有刻意关注过多少,只是知道他似乎与十三及老八他们交好,对老四向来是不理不睬的,只当他受了德嫔的蒙蔽,心中对他还是有些怜惜的。可没想到这不是一匹资质上好的千里马,却是一只奸诈狡猾的恶狼……
虽斥责了几只出头鸟,但效果并不理想。这一番波澜纵然令康熙胆战心惊,怒不可遏。但迫于压力,他不得不让朝中百官推荐心中贤能的阿哥当太子,以减轻如今众人拥簇八阿哥的势头。可令他没想到的是,满朝文武十之八、九竟然都推举八阿哥为皇太子!令百官推荐太子,本就是康熙迫于无奈下的决定,也是向朝臣结党不满的一个态度,立储向来是皇帝的权利,什么时候轮到百官做主了?又不是皇权衰落的末朝,可是百官楞是看不清这点,或许看清了也想挟势夺得储位,总之,八阿哥势力之大令康熙心惊,这已经不是他满不满意他做继承人的问题了,而是这种势力已严重威胁到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威胁到了他的地位。一位皇子阿哥,在朝中的人心竟比一个皇帝还大,这是想要干什么?!只得无奈道:“立皇太子之事关系甚大,尔等宜各尽详议,八阿哥未曾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贱,尔等其再思之。”
十一月,御史劳之辨奏保废太子,被夺职杖之。康熙召廷臣议建储之事,阿灵阿、鄂伦岱、王鸿绪及诸大臣仍以皇八子胤禩请,康熙帝不允。他对八阿哥的处理也坚决表明了他的态度,他召集议政大臣会议,议皇八子胤禩谋求储位罪,削其贝勒爵。胤禛虽然人缘不大好,但毕竟是除了太子之外的另一个嫡子,他又为人谨慎,万事以皇上之命为重,所以这次也不乏几个偏向正统嫡子的清流保奏他为太子。但跟八阿哥的如日中天相比,实在是微乎其微,自然不会引起康熙的重视。
或许是康熙这次被刺激的狠了,竟没有如历史上那般做出妥协,复立太子,而是顶着压力,处理了八阿哥后,宣布他心中自有太子人选,即位的圣旨已被放在“正大光明”匾牌之后,只等他退位后,自有人公布即位人选,谁要是再提立储之事,杀无赦!
在府中也关注着此事的黛玉也挺震惊,看来历史已经不知道偏到哪里去了,以如今的情形来看,正史着实没什么参考价值。她也仔细思考过,或许是如今康熙身体健康,心有余力也足,自然不会像历史上那般轻易妥协,他本就是一个极其高傲的人,怎么可能那么轻易的就被人牵着鼻子走?不过如此也好,这样的话,她或许就能过几天安稳日子了吧?太子没被复立,自然跟八阿哥一党就少了些争端,而胤禛这个明晃晃的太子党骨干,自然也就不会被人明里暗里的算计了。不过也不一定,要是太子党残余势力群龙无首,转而支持胤禛呢?毕竟胤禛这些年来的表现可不错,做事踏实效率也高,还深受皇上信赖,再加上作为唯二的一个嫡子,自然有资格坐上那个位子。要是真如此的话,她的夫君岂不是要被人赶鸭子上架?黛玉脑中自然显现出一幅满脸无奈的胤禛,被一群跟打了鸡血似的朝臣追着赶着往龙椅上推的画面,顿时有些囧了,要不要那么悲催啊,他要是有一丝心动,顺势登上皇位的话,等以后经历雷劫之时,不被劈成灰才怪!(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