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山雨欲来风满楼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
随着时间推移,汉民怨恨之情日渐淡薄,只余下无尽麻木,机械般捕蝗、杀蝗。
哪怕萧言推出的蝗虫套餐菜色种类再丰富,也有吃厌时。
连吃数日蝗虫后,汉民如今见到蝗虫就想吐,毫无半点食欲——蝗虫毕竟不是米麦高粱等等耐吃食材。
蝗虫吃厌,又杀之不尽,汉民捕杀蝗虫热情渐渐褪去,干脆任由蝗虫祸害稻田。
其实,蝗虫带给巢湖地区的损失,绝对数值严重,相对数值却比较轻微,不足周围郡县十分之一。就整个淮南地区来说,巢湖地区可谓是黑暗中的光明圣地。
蝗虫习性,喜旱怕雨,翅膀尤其不能沾湿。
巢湖毕竟是水区,虽因持续干旱水位滑落,却依旧能够稍稍荫护周边,隔绝一定数量蝗虫侵袭。这是八百里巢湖的幸运,也是其他郡县的不幸,似合肥县,除巢湖上游施水流域,其他乡里,田中一切稻谷幼苗、沟渠稗草,尽数被蝗虫吞噬。
蝗虫也会饥饿。待将一切绿色吞噬完毕,它们彼此开始厮杀活命,以同伴身躯为食,残酷进化。
……
就在萧言感觉无助,几乎对捕蝗杀蝗绝望时,一丝光明陡然出现。
这一日,萧言走访田间时,忽见几位汉民聚集一处,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萧言好奇心起,随口询问汉民,此地发生何事。
一位汉民作揖回答萧言:“回禀都尉大人,草民略懂岐黄,粗通医术。自古以来,灾荒之后,易产瘟疫。因此,草民除蝗之余,一直关心各村是否发生病变。今日除蝗间隙,草民偶然发现几只染病蝗虫,唯因草民医术浅陋,不知此病为何,是否传染其他畜牲。”
“蝗虫染病?瘟疫?”萧言心头陡然一惊。
蝗灾不过断人粮,瘟疫可是要人命。巢湖若是爆发瘟疫,则淮南一切皆休。
萧言凑前观察病变蝗虫,只见:数只蝗虫,爬至稗草长叶尖端,头部向上,前足和中足,抱草而死,显然是感染一种怪病。
瞧见蝗虫死状,萧言突然觉得有些眼熟:蝗虫此种疫病,他好像见过,但具体是什么呢?
“抱草瘟!”萧言突然惊呼一声,想起蝗虫疫病名称。()
蝗虫感染真菌,真菌操控蝗虫爬至高处,方便真菌高速传播繁殖孢子,此即为抱草瘟,也称吊死瘟,是灭杀蝗群利器。
汉民不知萧言所思,请示道:“自古治疫,火烧为先。都尉大人,我们是否先将这些染病蝗虫烧死?”
“不!”萧言连忙阻止。
开玩笑,能否灭杀蝗群,就靠这几只蝗虫啦!萧言怎么允许汉民将这些真菌源头烧死。
萧言压下心中激荡,吩咐身边亲随:“快,传令。各亭各里,自今日起,停止一切捕蝗行为!”
“啊?”周围人迷惑不解。
萧言这才向众人解释道:“此种疫病,名曰抱草瘟,只感染昆虫,不感染人类。一旦此疫病爆发,虽有亿万群蝗虫,必将不日死尽!甚至,连蝗虫所产幼卵,也逃不过此疫。”
“蝗灾,至此止也!”
“而且,未来数年,亦可不复忧心蝗灾再度为祸!”
“天不亡汉,降此虫疫!”
初闻萧言这番话,众汉民半信半疑,心思:巢湖数万军民,辛苦捕杀十余日,蝗虫尸体以万斤计,尚不损蝗群分毫。单凭几只染病蝗虫,能够灭杀漫天蝗虫,可能么?
汉民不信。
然而,而后事实演变,却由不得汉民不信。
现蝗虫感染抱草瘟后,萧言大喜之余,又遣人将瘟虫,主动分布四方,加促真菌孢子传播速度。而后短短三五日内,蝗群果然大面积相继感染寄生真菌,或抱草而死,或抱枯枝而死。数万汉民杀之不尽的蝗群,因为些许真菌感染,猝然崩溃,落地而亡,令天空复得光明。
亿万蝗虫,数日而死。
神奇的一景,令无数巢湖汉民目瞪口呆,不知所言。
伴随真菌强效灭杀蝗群,一言断定“抱草瘟”的萧言,在巢湖汉民之中威望,亦陡然拔高至云端,乃至被许多汉民视之为神明:数日灭杀百亿蝗虫,岂是人类手段?
其实,早在萧言“与民共甘苦”,亲率两千四百名辅兵尽数下乡,与巢湖汉民同吃同住同捕蝗时,萧言便渐渐积累许多威望,赢得汉民好感。萧言如今行走乡间时,汉民皆敬称萧言为“都尉大人”,而不言“都尉”“萧都尉”。
案:《易经》有云: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汉世“大人”一词,多是遵循易经本意,为高档次敬称,与后世明清大人含糊含义不同。
彼时已获民心,此时更有除蝗威名。
霎那间,巢湖内外,只闻巢湖有萧言萧都尉,不知萧言萧都尉,究竟是为谁所聘。
只知有萧言萧都尉,不知庐江太守刘勋,亦不知成德刘晔。
直至今日,萧言才算是真正一统八百里巢湖。
因抱草瘟陡然爆发,亿万蝗虫数日死绝,声势威猛的蝗灾,遂陡然消逝,无果而终。
侥幸熬过蝗灾,萧言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却又面临第二个危机。
缺粮!
巢湖储粮,只余十日之用。
知晓萧言空手来赴巢湖的楚永、罗贲众游侠,皆忧心忡忡,试探询问萧言:“都尉,能否遣人向庐江求粮,渡过眼前危机?”
可是,巢湖都尉本是萧言冒领,萧言即便前往庐江,又怎么可能求来粮食援助。
萧言不动声色否决众游侠提议:“天旱地蝗,非独巢湖一地缺粮,庐江亦乏有粮食。吾远来平镇巢湖,是为救淮南,非是拖累庐江。若去庐江求粮,我又何必来巢湖?不妥,甚为不妥!”
求粮之策不可行,众游侠又提出新建议:“不若先遣散两千四百名辅兵,任其自养于家。待粮草稍有积存,再复聚集为兵?”
萧言依旧摇头:“不妥。辅兵多是各流民群威望卓著之辈,其若返乡,必与我所置里正、里长、亭正、亭长对峙,却是有碍巢湖内部稳定。眼下正是加固亭、里、甲、保权柄之时,万万不能准许辅兵返乡。否然,虽能避过危机,却易使巢湖诱发内乱。”
此计不成,他策又不妥。
万般无奈之下,萧言哀叹一声:“熬吧!熬过一日是一日。”
于是,萧言集中两百条船只,分批操练两千四百名辅兵,选拔优良,新建水军。为减少粮食消耗,萧言操练水军时,多令众将士拉网捕鱼,吩咐众兵卒尽量多吃鱼,少吃谷米。
这光景,吃起鲜鱼,吃不起米麦。
话说,江淮之间,军事地理,巢湖首当其冲。
巢湖之西庐江郡,地形复杂,不利行军,非是战阵良地;巢湖之东,多平原少山丘,尤利骑兵冲击。
而巢湖本身,上有施水通合肥,下有水道抵长江,水路通畅,小用可运输军粮,大用可与东吴水军鏖战。巢湖自古便是军事重地,战国时为楚国要地,共和国时亦是渡江前沿。
因是,巢湖之用,在于水道,在于水军。
后世,元末明初,朱元璋起兵江淮,幸得巢湖水军援助,才能大破蛮子海牙,强渡长江,直取采石,横扫江南,奠定大明基业。
明初,巢湖贼首有三,廖氏兄弟廖永忠、廖永安,以及俞通海。而后,俞通海中流失而死,追封虢国公;廖永安为张士诚所杀,追封勋国公;廖永忠官封大将,可惜,因受朱元璋所忌,而后竟含恨赐死。三人虽境遇坎坷,然其巢湖水军之功,长留后世。
念起巢湖三将助朱元璋侵取江南之事,萧言忽生新念头:“我何不学廖氏兄弟,用心操练水军,待曹操南征孙吴之时,引军投依曹操。”
“曹操赤壁之败,缘起水军之缺。若能有我巢湖水军相助,只须助曹操在江南撕开一道缺口,曹操数十万大军,便可一拥而上,瞬间扫平江东,屠戮孙权。”
“孙权若败,蜀川刘璋不足忧,曹操便可立时平定天下。”
“赤壁之战爆发时间,貌似在建安十三年,也即是西元208年,距今还有十一年时间。”
“十一年时间,足够**练一只强悍水军,助曹操灭杀孙权,一统中国。曹操若能在西元208年左右统一全国,建朔大魏,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黑山贼帅张燕,只能爵封亭侯,是因张燕待袁绍败亡,才携军投依曹操。我若能在袁绍、曹操未战之前,便效忠曹操,未必不能得到曹操重用。最起码,曹操待我,当胜于张绣吧?”
一念至此,萧言顿时将重心放在建设水军。
当然,建设水军之余,萧言也在思考,究竟何时向曹操表示忠心为好。
如今萧言坐拥巢湖,掌民五万,战兵两千,虽然势力依旧孱弱,但总是一只武装力量。
曹操与袁绍决战前,兵少将寡,想来不会嫌弃萧言来投。
萧言正在思考未来时,一骑突然策马奔来:“回禀都尉,袁术兵败下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