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嫔临产

目录:烽烟隐宫阁(清穿康熙)| 作者:瀚海星空| 类别:其他类型

    二月初四这天晚上,对很多已记名的秀女而言都是个不眠之夜,因为第二天便是她们入宫选看之日。而第二天要看她们的人现在也在挑灯苦看,康熙一手拿着秀女的图册,一手拿着宗室图谱,左看看右看看。

    “唔……康亲王世子,一个嫡福晋,一个侧福晋……恭亲王长子,一个侧福晋……显亲王,一个庶福晋,两个格格……豫亲王四子,一个嫡福晋……”

    康熙一边圈圈点点,一边嘴上轻轻嘟囔着。半响才揉揉发疼的眼睛,望着那飘忽不定的烛光打着哈欠说:“梁九功,去剪烛芯。”

    今天晚上他一定得把这些秀女给分出去,明天晚上就是选看之时,在明日御门听政之前得把名单交予皇贵妃,这些宗室所选之妻妾他若是不亲自挑选怎么都不会睡得好。这么想着,他忍不住又打了个哈欠,问道:“什么时辰了?”

    “亥时,不过,快到子夜了。”

    康熙点点头,望着册子上所剩不多的名单,算计着大概过一会就能睡了,便顿时精神百倍。

    即使康熙睡了两个时辰,第二日御门听政的时候他依旧是昏昏欲睡。若不是这乾清门前后都是空旷之地,以致乾清门内冷风不断,他都能撑着头睡着了。

    他正迷迷糊糊地想着自己是不是犯春困了,那边奏事官一声高喝:“都察院御史陈廷敬觐见。”一下子把他惊醒了。接过梁九功呈上来的凉茶,一阵凉意贯穿腹部,使他更清醒了些。

    只听那陈廷敬言道:“朝廷每月因升迁,病故,调补之人颇多,而作员缺补任之人多为捐纳之人。而捐纳之策开例有十二载,知县捐至五百余人,始因缺多易得,故而踊跃争趋,今日臣所见仅此五百余人,是良莠不齐,才劣者甚多。是以臣以为今后捐纳之人于补官日应以策判考试,各部议以前补用人员,从未考试,应不准行。臣奏毕。”

    “爱卿朝毕后于九卿房侯旨,详议此事。”康熙垂眼沉思片刻,才摸着御榻边的扶手说。

    所谓捐纳,即平民通过捐资纳粟来获得官职的一种手段。文官捐纳制始于康熙十三年,当时康熙立此度处于两方面的考虑:一为是年三藩之乱,军需所要国库尚不足,便暂时开此制。二为网罗各路人才,补充科举不及之处。

    捐纳自秦始皇时便存在,历各朝各代至今未有消退之势,反而是更甚。“士农工商”,士始终摆在第一位。读书人可通过科举得一官半职。权贵家族可通过荫封给族内后辈在朝中求得一席之位,这也是八旗子弟最普遍的入仕方式。而对于那些稍有才学、家底又较厚者而言,捐纳似乎是其步入官途的最佳手段。

    如今三藩平定,国库渐富,的确是该“收拾”这些捐纳得官者。康熙不过也就一个脑袋,对政事,他虽想事事亲历而为,但架不住精力有限,何况底下上千人领了朝廷的月俸,自己抢了他们的工作,他们去哪找饭吃。

    “今日听政之时爱卿所奏之事,朕已思量过了,对往日捐纳补官者,爱卿以为未通过考试者当如何论处?”

    “应当降职以论处。”

    康熙皱眉,陈爱卿所言自视言之有理,这考试理论上当然也可以实施,但实际上试后升职降职调职将是一番大动作,这捐纳之人数并非一个小数目,如此大规模的调遣岂是小事?康熙无奈揉揉眉角,开口道:“爱卿言之有理,临民之官若不才优,何以辨理民事。但行此策并非毫无弊端,先呈此奏折经九卿议事,再来禀报朕吧。”

    “喳,臣遵旨告退。”

    随着陈廷敬的告退,南书房里间又只剩康熙和立在下头候旨的梁九功。康熙瞥了眼御案上堆积如山的折子,困意袭来。打着哈欠指着梁九功说:“朕要睡一觉,你半个时辰后来叫醒朕。”

    未等梁九功回答便将头枕着手臂埋在御案。

    梁九功默默无语、蹑手蹑脚地走到门口,轻轻推开门跨出去再一点点地合上门。他看着门悄无声息地被自己合上,松了口气。刚一转身就望见一顶帽子,他瞳孔紧缩了一下,差点没吓得叫出来。待看清帽子底下的脸,才松了口气,同时也火气由心升起,直愣愣地冲着脑袋冲了上来。他碍着主子爷在里头睡觉不敢大声喧哗,便提着那帽子主人的胳膊往外头拉。

    直至月华门才将小太监放下。那小太监还等不及揉揉发疼的臂膀,就被迎头一击,他不敢躲也不敢叫疼,闭着眼睛任由梁九功赏了他好几个脑瓜崩。

    “好你个小杂毛,你想吓死咱家啊,谁给你胆子这么做的!”梁九功觉得敲够了,摸摸有些疼的手指关节,低声喝道。

    “义父,我……我不是有事禀报嘛。”小太监垂着脑袋委屈地说。

    “什么事?”梁九功闻言,忍了忍怒意,问道。

    “承乾宫的宫女来报说通嫔娘娘要生了。”

    “什么时候报的?”

    “就在刚才。”小太监嘟嘟囔囔地细言细语。

    “那人呢?”

    “还在日精门外候着。”“哼,跟咱家来。”梁九功转身前还敲了他一个脑瓜崩,命令道。

    那日精门外果然站着两个宫女,梁九功一看是皇贵妃身边的两个贴身宫女,立马脸色堆上笑容上前道:“哟,是两位姐姐来了啊,可是有什么事?”

    “梁公公,我们二人是奉皇贵妃娘娘懿旨来的,说是通嫔娘娘快生了,麻烦梁公公跟皇上通报一声可好?”

    “哟,那真是不巧,皇上刚刚交代咱家了,半个时辰内不得打扰。若是方便,咱家过半个时辰再替两位姐姐通报可好?”

    两个宫女对视了一眼,便屈身福礼道:“既然这样,那就麻烦梁公公,我们二人就先回去禀报娘娘了。”

    “两位姐姐好走。”梁九功作揖道。再抬头,他脸色可亲的笑容瞬间消失,化作狠戾的模样转身,冲身后的小太监喝道:“跟咱家来。”

    小太监惴惴不安地跟在梁九功身后,直至箭亭外才停下。一停下,梁九功伸手冲他的后脑勺又是一计狠拍。

    “义父~~~您怎么还打我啊。”

    “哼,不打你,你不会长记性。咱家跟你说过没,南书房那是什么地方?你能顺便进去吗?咱家让你在南书房外当值都是得到皇上应允的,你倒好,还学会得寸进尺了,还敢进去。这事要是让皇上知晓了,咱家也保不了你。”

    “义父,我……”

    “你还想说什么?咱家今天跟你说,你今个能在乾清宫当差,那都是主子爷的恩赐,你若是再干些蠢事,咱家就把你扔到内务府辛者库去看门。”梁九功看着他低着头的样子又是一皱眉,“你听进去了没?”

    “嗯,听进去了。”小太监点点头。

    “听进去了就回南三所好好反省,今个不准你吃饭,想出个名头来,晚上来找咱家。”

    “是。”小太监朝他行了跪礼后,匆匆忙忙向南三所快步走去。

    梁九功冲他那样子皱皱眉,又看了看头顶的日头,估摸着半个时辰就快过了,赶紧朝南书房跑去。

    南三所处在御茶膳房东头,是一组宫殿的总称,里头分作两部分,北边一半是乾清宫当值的宫人居所,南边一半是毓庆宫当值宫人居所。

    “喂,梁敛。你今个不当值么?”

    “嗯,刚刚被义父赶回来了。”

    “怎么?又犯错了?”那人望着梁敛恹恹的样子,“哎,照我看,你肯定又做什么蠢事了。”

    听这话,梁敛一改如丧考妣的脸色,怒瞪道:“何玉柱,你胡说什么呢。”

    “嘘,这么大声你想死啊。被人听到还以为我打探乾清宫的事儿呢。”何玉柱仍不住伸出肉肉的爪子冲梁敛的脑袋打去。

    “嘶——”梁敛摸着脑袋疼得吸了口凉气,心知理亏,嘟囔道,“我今个都被打了多少下了,你还来欺负我。”

    “哼,我那是提醒你这不长记性的脑子。”何玉柱嗤笑道。

    “得了,你别嘲笑我,也不知道是谁被打了十个板子,从南苑抬着回来呢。”梁敛也不肯放过嘲笑他的机会。

    “那是咱家连着当了两夜的值,能不想睡觉吗?”何玉柱狡辩道。

    梁敛撇撇嘴,不再跟他计较,拉着他往自己的屋里带,问道:“对了,你今个怎么没当值?”

    “太子爷今个放咱家半天假,说是弥补那十个板子的。”何玉柱面带得意地说。

    “哟,何公公您可是太子爷身边的大红人啊。”梁敛冲他那肥嘟嘟的身材上下瞄了几眼,突然又瘫坐在床上,哀叹着,“你说我当初要是跟你一块去毓庆宫多好,也不至于天天被义父盯着,三天两头得挨骂。”

    “这话你可就说得不对了,梁公公骂你还不是为你好。何况,毓庆宫也没你想得那么好。”

    “哦?怎么说?”一听有□,梁敛来了气力,凑到何玉柱边上问道。

    “太子爷他在毓庆宫……”何玉柱突出几个字却突然捂着嘴,转而又伸出肉爪子往梁敛头上又是一拍,斥道,“该死的,你差点害死我。谁准你打探主子的事儿的。哼,不长记性的。”

    梁敛没听到结果虽是很失望,却也很不好意思,只能沉默以对。

    何玉柱望着他一副知错的样子,也不再数落他。却对这个几乎同他一个时候入宫的同伴很是无奈。他当初入宫不过几天,那时他还跟着老太监们学宫里的规矩。一日来一个和他同岁的小太监,看上去老实得很,那小太监便是梁敛。

    彼时正值夏天,宫里新进的小太监少得很,一来二去他跟梁敛便混熟了。过了一年,梁公公来给太子爷挑选贴身侍从,当时点了十多个人去见太子爷,里头就有他们两个。他倒是没想到,太子爷一眼便选中了自己。如今想想,太子爷八成是看中了自己圆滚滚的身材。再后来兴许是得了眼缘,梁敛被梁公公收做义子带着身边。两人也就各事其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