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百二十三章书房定策

目录:盛唐风流| 作者:凤鸣岐山| 类别:历史军事

    “殿下()。(小说网全文字小说更新最快)”

    尽管天已是近了黄昏,可张柬之却依旧在东宫书房里忙碌着,但见其埋头于公文间,不时地挥笔速书着,直到听得一阵沉闷闷的脚步声响起,这才抬起了头来,一见来者是李显,忙不迭地便站了起来,恭敬地见了礼。

    “嗯。”

    李显的心绪显然并不高,脸色虽平静如昔,可眼神里的疲倦之意味却是极浓,对于张柬之的请安,也无甚特别的表示,只是轻吭了一声便算是回了礼,拖着脚走到了上首的文案后头,重重地盘坐了下来。

    “殿下,可是政事堂里出了甚意外了?”

    一见李显面色有些个不对味,张柬之自不敢大意了去,眉头微微一皱,紧赶着便出言追问了一句道。

    “那倒不是,只是本宫心里有些不痛快罢了。”

    有了高宗夫妇的全力配合,政事堂里的一场戏演将下来,自是不会有甚波折可言,一众宰辅们都是精明之辈,又怎会不知皇帝一家子都已是达成了维持现状的共识,自然是乐得顺水推舟上一罢,一番议事下来,压根儿就没费多少的功夫,便已是取得了一致意见,还是由武后临朝理政,太子从旁辅佐,至于该如何向上劝进折子的大臣们解释,那便由诸宰辅们分头去做说服工作,如此一来,一场声势浩大的风波到此也就算是不了了之了,对此,李显早有预料,倒也不致有甚不满之处,可心里头却还是难免有些子纠结,根由有二,一是高宗的微妙心理,二么,则是对政事堂里如今的势态颇有些歪腻。

    高宗的心理,李显能理解,其诸般举措并不完全是为了朝局的平衡,更多的怕是在防着李显,理由么,说来也简单,在高宗看来,武后主政不会威胁到他的帝位,而李显则不然,从这一角度出发,高宗自是不可能在活着的时候放手让李显去主持大局的,这便是帝王之家父子相忌之常态,当然了,理解归理解,李显还是免不了有些子烦闷在心的,只是不多而已,真正令李显忧心的则是如今政事堂的局势有些个不太妙()。

    当初相位之争时,李显之所以会同意高智周出任宰辅,虽有着两害相较取其轻的考虑,可更多的则是因着认定高智周的年迈体衰,蹦跶不了多久之故,理由便是前世之记忆,可却没想到高智周上了位之后,反倒是越活越精神了,上蹦下跳地,浑然不见半点老态,真若是再在政事堂里折腾上个几年,那形势可就有些个不太妙了。()

    “殿下可是在担心越王尾大不掉么?”

    张柬之不愧是当世有数的智者,尽管李显不曾说出不痛快在何处,可其却是一眼便看破了个中的蹊跷。

    “嗯,先生对此可有甚计议否?”

    张柬之的能耐李显心中有数得很,对于其看破了自己的心思,自不会有甚惊奇可言,这便顺口问了一句道。

    “越王其人野心勃勃,蛇鼠两端,意在乱中取利,此一条不止殿下清楚,娘娘心中怕也是有数的,故而,其势过大,不止殿下忧心,娘娘处也是一般无二,且,娘娘欲引之为用,也万不愿见其有抗衡之能力,之所以不动手者,无外乎在等殿下发力罢了,如此,殿下还欲为之么?”

    张柬之乃老谋深算之辈,寥寥几句话便道破了朝局的奥妙之所在,虽不曾明说,可言语间的意思却是在暗示李显不必急着动手,以防被武后渔翁得利了去。

    “呼……”

    李显本身也擅算计,自是知晓张柬之所言无虚,真要是悍然下手猛打李贞,只会平白便宜了在一旁虎视眈眈的武后,一旦二者彻底合流,朝局立马便会有倾覆之危,当初李贤之所以惨败于武后之手,固然有其自身能力不足的缘故,可也不妨对李贞逼迫得过紧,导致李贞全力配合武后行事,这才会有了后头李贤监国之权被收之事发生,从而使得原本如日中天的李贤一落千丈,最终走向了败亡,有这等前车之鉴在,饶是李显一向自信,却也同样不敢大意了去,他并未急着回答张柬之的问题,而是长出了一口大气,眉头一皱,已是紧锁成了个大写的“川”字()。

    “能否设法先动高智周?唔,最好是让后党来出这个手。”

    李显默默地寻思了一番之后,还是觉得不能坐视李贞在政事堂里坐大,这便出言谨慎地开口问道。

    “若如此,则须从长计议了,唔……”

    李显给出的题显然不容易解,纵使智深如张柬之,也一样无法立马便给出个稳妥的办法,只能是皱着眉头苦思不已,而李显也不出言催促,同样微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之中,一时间书房里的气氛便因此而凝重了起来。

    “某有一策,或许可行,只是个中风险却是不小。”

    时间不知过了多久,天色都已擦黑了,沉思不已的张柬之霍然睁开了微闭着的双眼,精光闪烁地说了一句道。

    “哦?先生有何良策,且请说来与本宫听听。”

    李显苦思了良久,却并无所得,此际一听张柬之有策可用,自是来了精神,紧赶着便出言追问了起来。

    “殿下明鉴,而今夏收在即,依朝廷旧例,须得派大员巡抚四方,以督促各州,殿下何不奏请其事,揽高智周参预其中,着其督巡河南道,待其至蔡州时……如此这般,或可诱发其事也!”

    张柬之略一沉吟,将所思之计策详详细细地解说了一番,只是言语中还是有些保留,并不敢作出十足十的担保。

    “唔,于理来说,此策当是无碍,就如此定了也好,只是高智周一去,宰辅之位便空出一人,先生看能否顺势推狄公上位?”

    李显细细地将张柬之所言咀嚼了一番,也以为个中风险确是不小,只是要想找到更好的法子怕也很难,微一沉吟之下,还是决定冒险一试,左右事若不成,最多也就是维持现状罢了,却也不会坏到哪去,倒是对高智周倒下之后的局面更为关注上一些,琢磨着看能否将狄仁杰这个心腹重臣今早扶持起来()。

    “此事万万不可!”

    李显刚一表露出要推狄仁杰上位的意思,张柬之便已是截口顶了回去。

    “哦?此话怎讲?”

    李显也就只是一个想头罢了,却没想到竟引来了张柬之如此这般的坚决反对,不由地便是一愣,疑惑地看了张柬之一眼,不解地追问了一句道。

    “殿下明鉴,从今日之事来看,陛下对殿下之势大已是有忌在心,纵使殿下百般容忍之下,其疑惧之心几消,可猜忌之心却依旧尚存,旁的职分倒也就罢了,陛下也不致有甚太过之反应,而宰辅之位却不同寻常,一旦殿下插手其中,必引得陛下戒备之心大起,事不成不说,反易引祸上身,再者,就算太子殿下强要为之,也难确保能闯过娘娘与越王之联手,故,断不可为也!”

    张柬之摇了摇头,显然对李显的短视行为大为的不满,言语间说教的意味便即浓了许多,大有恨铁不成钢之架势。

    “嗯,先生教训得是,是本宫孟浪了,若是狄公不上,又该举荐何人方妥,总不能坐视宰辅之位落到母后手中罢?”

    被张柬之这么一说,李显也意识到了自个儿的轻忽,这便自嘲地笑了笑,言语谦和地承认了错误,只是对相位的归属却还是担心得很,他可不想前门驱狼,后门却进了虎,万一要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扳倒了高智周,却换上了一名后党,那可就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笑话岂不是闹得大了去了()。

    “殿下顾虑得是,宰辅一出缺,娘娘处必会死争,若无制衡,恐真会遂了其之意,可也不是无解,殿下可从陛下处着手,提一娘娘难以说出太多不是之人选,有了陛下的支持,大事不难定也!”

    张柬之既然同意了要扳倒高智周的事情,自然是通盘考虑过全局了的,对于李显的担忧,自不会没有应对之道,这便伸手捋了捋胸前的长须,颇为自信地回答道。

    “嗯?”

    一听张柬之如此说法,李显的心思立马高速了起来,将朝中诸多有资格担当宰辅之人选飞快地过了一遍,却猛然发现找不到这等样人,倒不是诸般人等品行有亏,而是这些人要么是亲近李显的大臣,要么是武后一党的干将,至于中立的那十余人么,也大多有着这样或是那样的不足之处,真要挑毛病的话,着实难不到哪去,思来想去了好一阵子,也没想到个合适的人选来,不得不将疑惑的目光投到了张柬之的身上。

    “就他如何?”

    张柬之并没有直接将人选说出口来,而是伸手蘸了下茶水,行到了李显的文案前,在几子上写下了一个名字。

    “好,那便是他了!来人!”

    李显扫了眼那个名字,略一思忖之下,也觉得无甚不妥之处,这便欣然点了头,提高声调断喝了一嗓子。

    “奴婢在!”

    听得响动,早已在书房外待命多时的高邈自不敢怠慢了去,紧赶着便冲进了书房,忙不迭地应答道。

    “传本宫之令,宣庄永即刻来见!”

    李显扫了高邈一眼,语气决然地下了令,声音虽不甚高,可内里却满是掩饰不住的兴奋之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