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牛刀小试(中)

目录: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 作者:| 类别:玄幻魔法

    “什么,撤退?”曾国藩大吃一惊。这临阵脱逃和叛国投敌一样,在清朝乃是死罪,上到皇亲国戚,下到普通士兵,只要触犯此罪,绝无宽恕之理。因此,每逢战场失利,清军兵将宁可血战到底或者自杀殉国也决不撤退,因为这样至少还能为家属谋些朝廷的抚恤银子。

    张继点点头,“对,撤退,咱们这样耗着,不仅炮台守不住,只会空耗弹药、空损人命。”

    曾国藩迟疑道:“但这大沽炮台乃是京津门户,一旦失守,英军便可故技重施,如同咸丰十年一样兵锋直指北京城下了。”

    张继断然道:“中堂大人,您放心,我已有良策。我愿立下军令状,保证让这些英军有来无回。请您下令吧。”

    曾国藩咬咬牙,猛地一挥手,道:“好,我今天豁出去了”,说着,回头向身边的斥候道:“传令,各营管带收拢麾下士兵,依次退出炮台,向塘沽方向集结。”

    张继又在旁边补充道:“另外,传令各营管带通知麾下士兵,一切旗帜、仪仗和长兵器都统统丢下,每人只携带腰刀和口粮,不许多带一件;火器营和弓箭营的士兵要把所有鸟枪、手枪、箭矢、火药、子弹全部带上,不许少带一件;火炮营的士兵要将炮台上现有的全部炮弹运走,不许留下一颗,弹药库里的炮弹和火药要封存好,不许受潮,火炮不许毁掉。告诉将士们,不用担心这些武器会资敌,将来全都会派上用场的。”

    ……

    此刻,大英帝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总司令、东印度公司理事菲利浦·汉诺威爵士正站在旗舰“威尔士亲王号”的舰桥上,密切关注着大沽炮台上清队的动向。

    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了。菲利浦·汉诺威爵士其实是维多利亚女王的远房侄子,他的曾祖父理查德·汉诺威侯爵和维多利亚女王的祖父是亲弟兄,家世本来非常显赫。但是,由于他的父亲斯威夫特·汉诺威子爵酗酒导致中风病,还沉迷于赌博,渐渐败光了祖上的家产,亲戚们也都不愿再与他们家往来。

    像菲利浦·汉诺威爵士这种生产在没落贵族家庭的男人是外表坚强而内心脆弱、敏感的人。他从小就不能像其他的远方堂弟兄那样享受贵族血统带来的荣华富贵。恰恰相反,他的贵族头衔反倒成了他的耻辱。因此,15岁时,菲利浦·汉诺威爵士就参加了皇家海军。所谓“知耻而后勇”,凭借着聪明和勤奋,经过三十年的打拼,他终于成为了远东舰队总司令,还兼任了东印度公司的理事。

    但是,他觉得这还远远不够,他所需要的是盖世的功业。因此,这次发生潮州会馆商人打砸东印度公司广州办事处和广西乡民打死英国商人的事件后,他在东印度公司的大会上力排众议,在未获得国内授权的情况下,就以东印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亲率舰队开到了塘沽海面。他是在赌,赌议会最终会授权开战。终于,他于一周前得到授权,议会最终以253票对128票通过了对清朝开战的议案。他知道,只要能打赢这一仗,他就是整个大英帝国的英雄了,他不仅能洗刷自己的耻辱,恢复家族的荣光,还能获得爵位和封赏,他的名字和事迹将在每一片殖民地广为流传。

    一想到这些,菲利浦·汉诺威爵士就激动不已。他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踌躇满志。他早就知道自己的对手是清国现在最优秀的将领曾国藩,此人曾经剿灭了太平天国运动,还在两江地区试行“洋务运动”,其实力不可小觑。因此,他一直不敢掉以轻心,对整个作战计划进行了周密部署。

    今天刚刚开始炮击时,他还能看到炮台上的清队在拼命地开炮还击,虽然他们发射的炮弹完全伤害不到自己,但是看得出来,这支军队的作战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对方的炮声越来越稀疏,渐渐地竟然都听不到了。菲利浦·汉诺威爵士喜上眉梢,清队的作战能力到底还是有限的,这样的排炮射击又有谁能抵抗得了呢?他们如果不是被消灭了就一定是临阵脱逃了。

    于是,菲利浦·汉诺威爵士一改既定的作战方针,命令炮舰转向后撤,运兵船趁着涨潮迅速将海军陆战队送上岸,他自己也要亲自上岸指挥作战。

    大约两个小时之后,菲利浦·汉诺威爵士和一万五千名装备精良、作战经验丰富的海军陆战队员在塘沽登陆了。

    看着被炮火轰得七零八落的大沽炮台和炮台下丢落满地的旗帜、仪仗甚至兵器、辎重,菲利浦·汉诺威爵士更加自信满满。虽然他三十年来学到的军事理论和积累的作战经验都告诉他,登陆之后的第一件事都是巩固滩头阵地,建立大本营,然后循序渐进地向内地推进。但是,立功心切加上这空前的自信使得菲利浦·汉诺威爵士做出了迅速向天津方向开进的决定,他走得很匆忙,甚至都没来得及走上大沽炮台进行一番实地的考察,这也就为他之后的作战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由于道路不熟加之需要携带军械辎重,这支英军当天只前进了大约二十公里。傍晚时分,他们行进到了一片原野上,菲利浦·汉诺威爵士见这里视野开阔,易于警戒,便决定在这郊外露营,休整一夜,明天继续向天津方向开进。

    然而,当天晚上,菲利浦·汉诺威爵士和那一万五千名海军陆战队员始终没能睡上一个好觉。从晚上10点多开始,他们宿营地的周围就不断响起零星的枪声,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却也弄得他们人心惶惶,负责警戒的士兵和先后派出的十几支骑兵小队都回报说并没有发现大规模的敌军,只是一些小股的敌人,见到他们也并不交火,很快就都撤退了。菲利浦·汉诺威爵士知道这是敌军在实施骚扰战术,心下不禁有些后悔,后悔为了争夺功劳,不等与随后就会赶来增援的五万大军汇合就先行登陆。但是,后悔归后悔,菲利浦·汉诺威爵士始终认为,这不过是一些被打残了编制的散兵游勇或者清国的地方戍守军队,不足为虑。不过,话说回来,为了谨慎起见,菲利浦·汉诺威爵士还是决定兵分两路,自己带领一万人按照既定路线,穿过玉枕山山谷前进,舰队副司令约翰·史密斯爵士则带领其余的五千人折向北面,绕过玉枕山,最后在天津城下与菲利浦·汉诺威爵士他们汇合。

    第二天一早,约翰·史密斯爵士带领五千人先行出发了,菲利浦·汉诺威爵士边指挥军队开拔边望着前方险峻的玉枕山开始踌躇起来。他读过《孙子兵法》的译本,知道历代中国将领对于设伏研究得都十分透彻。这玉枕山山势陡峭,又树木丛生,中间的谷地是天然的设伏场所。曾国藩会不会在此设伏呢?自己要不要改变一下行军路线,从旁边那不太险峻的锦都山走呢?

    菲利浦·汉诺威爵士正在紧张地思考,大约几公里的后方又传来一阵枪声,听起来比昨夜要密集许多,一个负责侦查地形的骑兵快马来报,称大约数百名清军骑兵偷袭了在后方露营的负责运送辎重的后勤分队,抢走了一批枪械和药品。

    菲利浦·汉诺威爵士急忙拍马向后面赶去,受到袭击的英军已经迅速构建起了火力点,摆好阵势开始还击,而那些偷袭得手的清军却并不急于逃跑,只是在英军步枪的射程外远远观望。

    菲利浦·汉诺威爵士挥手派出一队骑兵去追赶,那些清军才懒洋洋地开始且战且逃,逃一段路程,就停下来等等英军骑兵。不像是在逃跑,倒好像是在引诱英军追赶一样。

    菲利浦·汉诺威爵士心中一凛,立即下令那一队骑兵迅速撤回,他知道,这是曾国藩在引诱他走进包围圈。他看那些清军骑兵是不断退往锦都山的,于是微微一笑,说道:“你要引诱我进埋伏圈,没那么容易,下令,全体士兵向玉枕山山谷进发”。

    ……

    此刻,张继就站在玉枕山的主峰上,旁边的曾国藩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赞赏的点点头,说道:“松涛,这一计‘打草惊蛇’再加上这一计‘欲擒故纵’用来对付像汉诺威这样多疑的人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没想到,你还精通兵法。”

    张继笑道:“中堂大人过奖了,我哪里懂得什么兵法?多疑本是人性,我也只不过是因势利导罢了,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这也不过是很普通的道理而已。”

    曾国藩摇头道:“话不是这么说,所谓‘大道至简’,兵法也是一样。不必拘泥于具体的理论和战术,讲究的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你已经是做到这一点了。相信汉诺威他们这一次真的是要有来无回了。不过,史密斯那面的五千人你做什么打算?”

    张继含笑道:“嘿嘿,天机不可泄露,中堂大人只管放心,到时候是有好戏给您看的。”

    ……

    菲利浦·汉诺威爵士毕竟是久经战阵之人,虽然他自信识破了清军的圈套,但始终放心不下。所以,他派遣了三千人作为先头部队进入玉枕山山谷,一方面探查敌情,另一方面即便此地有埋伏损失也能尽量减少些,他自己则率领其余的七千人隔了几公里缓缓而行。

    过了大约一个半小时,一个负责传递信息的骑兵快马来报,先头部队三千人已经即将通过玉枕山山谷,尚未发现敌情。

    菲利浦·汉诺威爵士终于放心了,下令全员火速前进,今天下午务必与约翰·史密斯爵士汇合。

    进入玉枕山山谷,菲利浦·汉诺威爵士也不禁心下凛然,这谷地狭长而蜿蜒,回头看看,来处已经隐藏进拐弯的空间中,去处却还未得见,再看两面山势陡峭,古木丛生,更加惶恐起来,急忙传令加速行军。

    菲利浦·汉诺威爵士加速行军的命令刚刚下达,就听见对面玉枕山的主峰上传来一声清脆的枪声,他知道中了埋伏,顿时心如死灰、万念俱消。

    枪声一响,两面的山坡上传来阵阵呐喊声,紧接着无数冒着火星的炮弹从天而降。这些炮弹原本是放在大沽炮台上供红衣大炮用的,张继下令撤退时带走它们为的就是现在能派上用场,此时此地虽然没有红衣大炮,但是清军居高临下,根本就不需要发射装置,只要用火把将炮弹点燃,投掷下山即可,这恐怕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航空炸弹了。红衣大炮虽然射程不如威廉大炮,但是口径却比威廉大炮要大许多,这些炮弹虽然装的并不是最新式的火药,威力却也颇为可观,加之这谷地本就十分狭窄,英军都挤做一团,杀伤效果就更强了。

    菲利浦·汉诺威爵士满眼是断肢残骸,满耳是哀号呻吟,早已六神无主,亏得他的听差反应快,将他拉到一辆运送食品的马车下面,不然他非得被炸死不可。他也渐渐恢复了镇定,大声传令,命所有士兵躲藏到山坡后上的树背后,这是炮弹袭击的死角。

    但是,现在英军惶惶如丧家之犬,吵杂之声高过传令兵们的喊叫声,这命令好半天才见了效,英军的伤亡却已经非常惨重了。

    张继看到炮弹袭击已经基本失效,转身对曾国藩道:“中堂大人,可以开始第二步了”。

    曾国藩点点头表示默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