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稷下学宫

目录:西汉之八王之乱| 作者:云之孤傲| 类别:玄幻魔法

    当刘寿听到申培公的这句话的时候,心里就一颤,他当然知道儒家经典的厉害了,虽说很多是因为后人给曲解了儒家经典的意思,但对于整个儒家经典,刘寿还是有所研究的,毕竟这也是中国传承了将两千多年的统治文化。对于儒家的适用范围刘寿也清楚,不过刘寿一直觉得儒家就是把诸子百家的东西抄袭了一遍,然后进行整理最后合成了一套自己的东西。毕竟那些儒家的圣人们都是在学儒之前从师于其他家。因此申培公的话刘寿很清楚,但刘寿更加清楚的是如果真的将儒家作为自己强国的根本,“那民可使之不可由之”可就成了自己用的了,估计到时候刘寿就是自己最恨的人了,毕竟他一直认为这句“民可使之不可由之”是将中华民族创造思维破坏的一个根源。

    “孤忘问了,不知申公此次前来齐国有何要事?”刘寿虽然知道申培公是为了稷下学宫才来的,但他不清楚为什么申培公来看一次稷下学宫旅游需要这么长得时间,而且还在这里住下了,要知道刘寿可是对这里的环境十分的喜欢,他甚至在想是不是申培公喜欢上的这里的环境才在这里住下的。

    申培公看了看刘寿,沉思了一下道:“此次前来齐国乃是为了稷下学宫而来,自始皇焚书坑儒以来,稷下学宫荒废已久,老朽便想现今没有诸国兼并之战,稷下学宫也可恢复往日之盛。”

    刘寿一听便觉得申培公的想法不错,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交流的中心,稷下学宫可是一个非常出名的地方,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其中主要的如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诸家。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学者如孟子、淳于髡、邹衍、田骈、慎到、申不害、接予、季真、环渊、彭蒙、尹文、田巴、儿说、鲁仲连、邹爽、荀子等。尤其是荀子,曾经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当时,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无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年龄、资历等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从而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这些学者们互相争辩、诘难、吸收,成为真正体现战国“百家争鸣”的典型。更为可贵的是,当时齐国统治者采取了十分优礼的态度,封了不少著名学者为“上大夫”,并“受上大夫之禄”,即拥有相应的爵位和俸养,允许他们“不治而议论”,“不任职而论国事”。因此,稷下学宫是具有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性质,它既是一个官办的学术机构,又是一个官办的政治顾问团体。

    稷下学宫的学术博大精深,包含了当时各家各派的思想。就儒学而言,曾在稷下学宫中有影响的儒家学者,前有孟子,后有荀子。《盐铁论·论儒》中记:“齐宣王褒儒尊学,孟坷;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论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干有余人。”现代学者钱穆认为这段史料不可靠,孟子不是“稷下先生”,但有不少学者不同意钱穆的观点。不管孟子是否稷下先生,可以确定的是,孟子长期居齐,他的思想颇受稷下学者的影响,如孟子关于“养浩然之气”的思想,就有学者认为是受稷下先生宋钘、尹文“气论”的影响。至于荀子,则是稷下学宫的最后一个大师,他立足儒家,对稷下学术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总结,从人性论、认识论、政治理论、天人关系等诸方面对稷下学术进行了吸取和修正,从而将诸子学术推向**,成为战国诸子学的真正总结者,其中对后世最有影响的就是荀子的“礼法结合”的政治思想。

    因此现在没有掌权的儒家对于稷下学宫的期盼可是很大的,毕竟儒家在稷下学宫可是有优势的,对于善于辩论的儒家来说稷下学宫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刘寿一听这个建议连忙赞成道:“若此事成了,那孤就替齐国民众谢谢申公了。”其实刘寿对于稷下学宫也有自己的想法,现在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家庭教育,举才都是依靠家庭来的,因此一般贫民的还是都是没有办法去学习知识的。

    而刘寿打算将稷下学宫当做作为教育功能的地方,刘寿现在的愿望就是把它恢复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和后世的学校相比,稷下学宫既有一般学校的特点,又有历史的独特性。稷下学宫具有一般学校的性质和活动特点。首先学宫具有规模宏大的校舍条件,“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崇之”,正说明校舍建在交通要道,并且相当宏伟壮观。其次,有众多的师生在开展较正规的教学活动。《战国策》载田骈有“徒百人”,《孟子》记载孟子出行“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稷下最为前辈的学者淳于髡也有“诸弟子三千人”之称。宣王时,稷下的师生数量多达“数百千人”。由此可见师生人数之众。如此师生济济一堂,定期举行教学活动,再次,稷下学宫有较严格的规章制度。学宫具有独特的教育特点。游学是其教学方式之一。学生可以自由来稷下寻师求学;老师可以在稷下招生讲学,即容许有学与教两个方面的充分自由。这些游学方式的施行,就使学士们开阔了眼界,打破了私学界限,思想兼容并包,促进了各种学说的发展和新学说的创立,大大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稷下学宫便成为教育人才的中心。

    同时刘寿也打算成立一些小学,等到稷下学宫聚集了人才之后刘寿便可以将其中的人才作为小学的老师来安排只有等到了齐国民众的素质提高了,那么齐国的人才就多了,当齐国人才济济的时候,那么刘寿就能够从齐国选拔能够帮助他治理国家的人才了,即使自己以后真的统一了全国,当上了皇帝,那么对抗匈奴还需要整个大汉国的国力,因此刘寿现在已经将刚来的目的给改变了。

    “老朽不敢当,如若王太子赞同老朽,那老朽可谓是三生有幸。”申培公客气的说道,对于刘寿的思想申培公还认为刘寿是想要用儒家的知识,当然他认为恢复稷下学宫也是刘寿为了支持儒家的意思,作为儒家学派的顶梁柱,申公现在可是非常的高兴,因为只要刘寿支持了儒家,那么儒家就能够在诸侯国兴起,虽然比不上中央朝廷,但这对于一直被道家压着的儒家来说也是一个发展方向。

    “申公客气了。”刘寿也客气道。

    “王太子慢走,老朽想要引荐一位老友给王太子,还望王太子不嫌弃。”

    “何人能得申公引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