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姐姐你……”
俞清瑶万万没想到,阮星盈绕了这么大圈子竟是为她出气的,!心理不是不感动,只是后怕来得更快——代价也太大了!
在惠太妃眼皮底下搞鬼,一个不好,阮星盈不仅是会失去端王的尊重,也会被惠太妃厌弃。到时她空有侧妃名分,没有子嗣保障,如何在端王府生活!
至于柳沾衣,更是赔上了终身……
阮星盈紧紧握着俞清瑶的手,“好妹妹,我知道你的心思。其实你想,沾衣若不是主动相求,我怎么出此下策?到哪里寻不到几个人来!实在是沾衣看透了人情虚伪,也不愿留在京城世家圈子里白受气了。她有此意,我才成全。”
俞清瑶想起自己前世,一样的老大未嫁——某种程度上来说,跟柳沾衣的情况相似。没有男人依靠就一定不好吗?那时她过得多自在啊,!唯独一样不好的,她得孤身一人打拼,为生活来源苦恼。而柳沾衣既不用对储家付什么责任,又可以安享平静的生活,若真对情爱死了心,倒也不失为一条通往幸福的路。
想来想去,终于作罢。她终究是个外人,日后多照顾沾衣也就是了。
随着储凤栖外放,柳沾衣独自搬到郊外的田庄,储家为京城民众贡献的谈资渐渐少了,但余波犹存。不少权贵家族引以为戒,可不敢轻易把娇生惯养的女儿许给家世一般的进士了。否则也闹出一二事来,还要不要脸?
不知沐天华得知外表看起来像金龟婿,实际上是烂草包的储凤栖家庭真实状况,可有反思之意。或许有,不过端王待她向来是小心翼翼、呵护周到,遮掩都来不及,怎么会在她面前提及伤心事?反思之后的醒悟,显然不太多。因为俞子皓从国子监退学之后,并没有听从端王的安排去兵部。而是住到了舅父安庆侯府上,又往定国公府走了两回,几日后就南下游学去了。
走时留下一封信,回来后就与江家女大婚。劳烦舅父、舅母为他操持。
对端王方面,招呼都没打一声。
安乐候府倒是收到消息,可俞清瑶跟俞子皓的姐弟感情只剩下面子情,叫人送了一百两的程仪,并衣衫、鞋袜等物,礼尽了就不理会。
许是锦娘那一巴掌让俞清瑶吃了大亏,端王知道俞子皓走时往安乐候府通了消息。却没通知自己,竟没找借口寻麻烦,连带沐天华的消息,渐渐也少了。
……
东夷使者代表新国主递交了国书,与大周鸿胪寺等官员进行的友好的和谈。关于通商、贸易,以及文化传播达成了若干协议。关于迎请长公主回国一事,使者巴不得大周方面提也不提——真的把长公主接回来,当国母养着么?新国主可不想平白多了一个嫡母!
所以气氛一直非常融洽,。唯一的分歧在于。储凤栖上个月在两国边境线上开放了关卡,让许多东夷的逃民入境。本来大周接纳受灾的东夷百姓,东夷应该感谢才是。可数目是不是太多了些?
数万人口。对大周是九牛一毛,对领土本就不大的东夷却不是小数目啊!东夷使者怕开了这个口子,以后东夷的民众想走就走,流失严重,那岂不是人口锐减、国将不国!
和谈的官员自然是好脾气的点头答应,称储凤栖已经回京娶亲,如今外放到南边去了。两国的边关早就恢复原状,不会随便接纳东夷民众了——话说接纳受灾的百姓,也是为东夷方面减轻负担不是?
东夷使者只能苦笑。一转头,立刻命人传递消息回去。东夷受灾的百姓当然应该由东夷方面救助,五大世家必须联起手来共渡难关,别指望别人了。至于岁礼,再也没有理由提了。
随着协议的达成,两国因几场小规模战争引起的紧张关系,无疑得到大大的缓和。再者。前任皇子和公主留在京城,充分说明了对大周的敬仰之心。最善于闹事的书生士子们都安静了。
使者代表东夷新国主签订国书那日,满朝文武的恭贺、庆祝且不提,长公主当天进宫,对正宫皇后娘娘道自己身体不适,要到郊外修养。
长公主年纪大了,要休养也是常理。皇后明知道这回十有**是假病,可对这个大姑子不敢得罪,好言温语的安慰,并送了一堆药材,同时命太医院的太医随侍。长公主一一接受,末了离开时才说,她病了,身边需要晚辈侍疾。
所谓的晚辈,除了景暄夫妻还能有谁?俞清瑶听说消息后,一颗心安安稳稳的落回原处,被景暄差点立为国主收到的惊吓,终于恢复了。
长公主的皇庄,是整个京城的上上份,路虽有些远,可景色优美、出产丰富,还有几口上好温泉。这回侍疾,估计吃不到苦头,反而像是度假!更美的是,不是一天两天,三五个月都能舒舒服服的,。
简直跟做梦一般!
安乐候府上下忙成一团乱,建府的时间不多,满打满算整座府邸也就两个主子而已。这下,女主人和男主人都要离开,府邸上下可不就剩下几个人看房子?有些门路的,都来请求去庄子侍奉主子。俞清瑶很想轻车简行,就她一个人的话,带上胡嬷嬷和默儿两个,加上装着干粮、换洗衣衫的包袱即可。
可惜,得为不方便的景暄着想。他习惯用的移灯、添墨等小厮四人必须带上,另外针线、厨房、盥洗上的不能少,还有解闷的歌姬四人。这些歌姬都是色艺双绝的,十指不沾阳春水,每人都有贴身丫鬟一人,梳头、按摩丫鬟一人,管钗环、首饰、衣裳的丫鬟一人,还有专管琴具的丫鬟一人。种种加起来,就有二十多人了。
连歌姬都带着丫鬟,俞清瑶这个正经册封过的侯夫人才带两个人,像话吗?不得已,只能把玳瑁、玲珑、琉璃都带上,此外,二等丫鬟带了十六人,在外跑腿小厮八人……最后的名单报到长公主府上时,孙嬷嬷犹笑,“太少了,怕伺候不过来。”因此,特意又拨了两个心腹大丫鬟帮忙。
俞清瑶见那两位大丫鬟生得婀娜有致、颜色动人,若非她一嫁来,长公主就严厉发作了身边的丫鬟,恐怕以为孙嬷嬷是别有用心呢。可现在她去了疑心,再仔细两个名叫“春喜”“春秀”的两个丫鬟,只觉得她们行动举止,很有章法,一看就知道精心调、教过的。而且年纪也不小了,十七八岁,正好可以嫁人,想必是给她做管事娘子的。越看越满意,连忙对孙嬷嬷道谢。
孙嬷嬷笑着,“少奶奶领悟公主的一番苦心就好。这次休养,老奴就不去了。昨儿个公主已经许了老奴,回家养老了。”
“啊?孙嬷嬷你要走?”
“是啊,老奴年纪大了,记性不好,身子骨也不爽利,怕是无法再伺候公主殿下了。”
孙嬷嬷也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跟长公主不同的是,她的儿女都平安长大成人,且给她添了许多孙子孙女,。回了老家,她就是老封君,家里上上下下,谁不敬着?爱着?本来她可以早就离开,可舍不得长公主,便忍心拒绝了儿女养老的想法。多年的主仆情谊,割舍不断,孙嬷嬷都以为自己会留在长公主身边,直到自己再也动不了的那一天。谁知道老天开眼,送来一个这么可心的孙媳妇?
知道俞清瑶为长公主的事情,敢跟当朝大学士硬碰硬,孝心可嘉,而且胆识、聪慧,比她强太多。朝廷又册封了郡主,她真的可以彻底放心回家养老了。
俞清瑶不舍,但知道孙嬷嬷为长公主操劳了一生,回去是享福的,只能忍下挽留的话,赏了两百两银子,一再叮嘱,时时要打发人送信过来。孙嬷嬷含笑应了。就这样,在长公主出行的前两天,最受信任,曾经陪伴长公主和亲的女官孙人美,离开了长公主府。来不及有更多感概,俞清瑶身上的胆子更重了,以后不仅是要照顾景暄,更要分心长公主的身体健康和府上的人事应酬。而国公府那边也缺不得人,真叫人分身无术。
与国公府那边说好,每隔五日过来理一下家事,正待准备陪同长公主去庄子休养,驸马府又派人来传话。过来的小厮说得不清不楚的,俞清瑶只能亲自前去。去之后,才震惊的听父亲俞锦熙笑眯眯的递给她一个请帖。
东夷、大周和谈了,皇帝要开庆功会,地点,在郊外的猎场。
这当然与俞清瑶没关系了,可帖子上写明的是:东山王孙,姚青。
俞清瑶简直无语了,“爹,你帮我推了行不行?我要陪长公主去皇庄。”
“万万不可!长公主是知道你化名姚青的,除非你打算让天下人都知道你曾经你女扮男装过,否则你推得了一次,还能推两次?皇帝陛下邀请你敢不参加?还没听说有人这么大胆子呢!”
俞清瑶跨下脸。(未完待续)</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