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三章 官私合营造船计划

目录:大明总裁| 作者:金哨本无路| 类别:历史军事

    对于皇上这道旨意,三人当中数郑芝龙最是怀疑。郑芝龙本身是草根人物出身,凭着本事和机缘才混到今天这个田地。而那帮锦衣玉食的宗室子弟,吟诗作赋、琴棋书画可能还行,至于别的本事,则甚是可疑的很。当然这是皇上旨意,自己犯不着抗旨。再说大明宗室这个包袱实在是越来越重,要不是李自成张献忠杀了近十万宗室成员,包袱还会更重,再过百来年,大明这点赋税到时候恐怕都不够养这帮宗室的。

    瞿式耜和顾炎武当即就领旨辞去,殿中只剩郑芝龙没有走。崇祯心想这郑芝龙一当了工商联主席,心眼儿更多了,这会儿不知道要跟自己提什么要求。嗯,也许是对自己的这道旨意有看法,是不是事先没跟这位主席商量,就对招商之事乱插手,完全无视郑主席的权利范围,这属于越权指挥,郑主席是不是不满这种被架空的感觉。崇祯也觉得这样对待一个过去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有点过份,于是安慰道:

    “郑爱卿,这个宗室的事情,于朕来说乃是一个潜在的心腹之患,也是大明迟早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郑爱卿领导下的工商联或者能帮朕探索一条解决宗室问题的出路,朕寄希望这位朱统一或能通过‘官私合营’找到一个法子。朕这也是有点心急了,本来应该与郑爱卿好生商量,说起来朕的决定失之仓促,郑爱卿可不要介意!”

    郑芝龙心道皇上竟然担心自己有想法,呵呵,这想到哪去了!郑芝龙当然不知道后世的管理责权利分得比较清楚,有点忌讳越级管理,但是在大明,可不用讲究这些管理的法门,甭管他是哪一级,只要皇帝愿意,只管发号施令就是。郑芝龙听了皇上这一番话,心下有点热乎乎的,看来皇上还真是在乎自己的感受,嗯,这主席当得值!

    郑芝龙之所以留下,却不是要跟皇上来议工商联管理的事情。皇上的话让郑芝龙受宠若惊,郑芝龙连忙分辨道:

    “启禀皇上,关于宗室参与‘官私合营’,臣以为此事甚好,理应如此办理,臣遵旨办理就是。臣并非为宗室之事,臣所请之事乃是想请皇上也让臣参与‘官私合营’。事情是这样,前些日听王总监说小型铁船已经测试过关,臣也去看过,的确不错。臣闻下一步计划是建造大铁船,故此臣有一个计较,想参与建造大铁船,也可参照‘官私合营’的办法,臣请皇上恩准!”

    崇祯听了,原来郑芝龙并非为刚才宗室之事,倒是在打着自己的小九九,这出身海盗就是不一样,眼光比其他人高出不少啊。嗯,既然知道这世上还有钢铁巨舰,郑芝龙这个家伙不可能对钢铁巨舰不动心,这一点,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说起来建造坦克还不如建造钢铁舰船来得迫切,按照王承恩的计划,就是在上海建立一个造船基地。不过郑芝龙现在有此请求,倒不妨在福建也建立一个造船基地。19世纪中国的两大造船基地,一个就在上海,是江南机器总局,另一个就在福建,就是福建马尾造船厂。

    对于造船,到底是官营还是民营,崇祯和王承恩之间有过一点争议。崇祯信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官营体制,也就是有点迷信后世大型国企的体制,而王承恩偏向于造船民营化,指出洋务运动就是因为官营体制性制约而最终失败。在悬而未决之际,却没想到郑芝龙对造船这么上心。崇祯心中一合计,换成别人来造船也许还没底,但若是也以“官私合营”的办法和郑芝龙合办造船厂,不但满足“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也可避免官办的体制性缺陷。论资本的实力,最起码大明朝廷暂时还不能和郑芝龙比肩。现在摊子铺得这么宽,官办的话,压根就谈不上“集中力量”造船。而如果郑芝龙要集中力量造船,那这个造船的力量恐怕比朝廷要大得多。崇祯在心里笑了起来,哇噻!郑主席看来真准备成为“红色资本家”,不知道他的潜意识中是为了让儿子能够纵横四海,还是想为大明打造蓝水海军,或者干脆就是个人爱好?总之,这可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崇祯装作沉吟的样子,来回走了好几圈,弄得郑芝龙心中忐忑不已。末了,崇祯终于说话了:

    “郑爱卿,这建造大铁船,跟建造木船相差甚远,其一是耗资巨大,其二是技术难度非同一般。其中风险之大,绝非寻常项目可比。爱卿若是要参与建造铁船,这两点朕先得跟爱卿提个醒。”

    郑芝龙骨子里还是一个海盗,本来就是一个冒险家,自然知道风险越大收益越大的道理,一听皇上有松口的意思,连忙表态道:

    “皇上,臣既然蒙皇上厚爱,委任为工商联主席,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官私合营’,臣提出参与造船项目的‘官私合营’,亦抱有作一个表率的想法。若是皇上批准,臣自会尽力而为,臣相信有王总监监制,必能获得成功,即算事有曲折,臣亦能坦然承受。臣既为工商联主席,这点觉悟还是有的。臣一定不辜负皇上信任!”

    崇祯心道,这一定是郑森这小子透了消息给郑芝龙,郑森知道王承恩来自300多年的后世,造个铁船定然是小菜一碟。当然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这个时代的工业基础基本为零,造船涉及的工业技术繁多,而且没有焊接,得用铆接技术造船,造木船的难度跟这个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好在郑芝龙实力雄厚,只要肯烧钱,船一定能够造出来,只是不知道要交多少学费罢了。

    崇祯见郑芝龙这个表态滴水不漏,端的有些主席的派头,微笑道:

    “好!既然郑爱卿对于造船这么情有独钟,朕就答应你。刚好定王给朕带来了喜讯,朕这就带你去看一样好东西,这东西对于造船来说,也许是一件天大的喜讯。爱卿看过之后,一定会为我大明高兴的。”

    崇祯领着郑芝龙,又叫上王承恩,一行人来到定王坐镇的炼钢厂。

    炼钢车间一片热火朝天,如今钢材的需求猛增,这里早已是一日三班,满负荷运转,日夜炼钢不停。一边还在新建三栋车间,增加转炉,以提高产能。

    炼钢车间其实早就用上了蒸汽轮机作为动力,第二代蒸汽轮机已经安装了三台,三个炼钢车间各安装了一台,通过悬挂在顶梁上的天轴和离合器带动不同鼓风机转动,再也用不着人力鼓风了。

    定王领着崇祯一行来到一台蒸汽轮机跟前,指点着蒸汽轮机,介绍道:

    “启禀父皇,自从装上蒸汽轮机之后,比之人力鼓风,风力强劲、均匀,因此所炼之钢质量大有提高。同时用上汽轮机动力的还有两辊斜轧,轧出来的无缝管比起人力驱动轧管的质量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郑芝龙见有人不断地朝一个烧得火红的炉膛添煤,火炉的上方有一个横卧的大圆铁罐,铁罐有管子连着一个横卧的大大葫芦状器具,一根铁轴从这个器具中伸出,呼呼地飞转,轴上一个轮子套上皮带,带动天轴转动。天轴再把动力送到鼓风机和轧管机,看起来确是奇妙。

    定王颇为自豪地说:

    “那两座锅炉,还是老式的,只有这一座锅炉改装成了水管式锅炉。自从两辊斜轧轧出无缝钢管,就开始了水管锅炉改造,无缝钢管可耐高压,两端通过热锻加工制出法兰,连上同样带法兰的弯管,法兰之间嵌入铜制密封垫,用螺栓锁紧后用铆钉铆死,就不致漏气。父皇请看,那排水管置于煤火之上,煤火直接加热管道,蒸汽压力更高,蒸汽轮机出力更大,还省煤。”

    崇祯顺着定王所指,透过炉膛的火光,果然可以看到火光中的一排排水管。心说这下可好,连水管锅炉都造出来了,直接跳过了火管式的兰开夏锅炉,这真是跨越式发展啊!崇祯朝王承恩意味深长地点点头,定王不过还是一个孩子,如今俨然便是一个专家,介绍起蒸汽轮机来如数家珍,那份气定神闲,浑然不像一个十四岁的少年。本来蒸汽锅炉的发展应该是由最原始的锅壳式,发展为锅壳火管式,最后才发展为锅筒水管式,现在有了无缝管,竟然跳过了火管式锅炉,直接就上了水管式锅炉,这一跨越式改造,热效率大大提升,不能不说,这是个奇迹!虽然这一切都是王承恩指导得来,但是定王具体组织,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锻炼,在这个时代,已不啻是蒸汽轮机专家级人物。

    王承恩笑着说:

    “这水管式锅炉成功之后,用蒸汽轮机作为舰船动力完全具备了可行性。不过这里还有些技术问题需要注意,其一,现在这三台蒸汽轮机都是冲动式蒸汽轮机,但假若用在船上,为了提高可靠性,先还是采用低速、低应力设计方案为好,所以要改成多级反动式设计;其二,齿轮变速箱需要保证加工精度。其三,若要进一步提高热效率,蒸汽压力还得升高,水管锅炉密封方面还得另想办法。不过,就算是现在这套蒸汽轮机系统,装上船去,配上齿轮箱和螺旋桨,也勉强可以使用了。绝对比风帆好使。”

    郑芝龙一听,兀自有些怀疑,半信半疑道:

    “王总监,依你之见,这蒸汽轮机就能驱动一艘大船?”

    王承恩点头道:“那是当然。”

    郑芝龙眼神之中增添了一分神采,心说,难道真能像日本人的大铁船那样,不用风帆,只要装上这个什么蒸汽轮机,就能在海上跑得飞快?郑芝龙心念电转,反过来在皇上面前提出了建议:

    “皇上,既然王总监这么说,何不在三桅炮船上装上一台蒸汽轮机,试上一试,见个真章,那岂不是好!若是成功,我大明水师就再也不惧日本人铁船的速度了。当然此乃臣之陋见,不知当与不当。”

    郑芝龙自然懂得舰船速度之重要,皇上既已答应自己‘官私合营’建造铁船,若是蒸汽轮机装上三桅炮船成功,那将来自己所造的铁船也装上这个这个威力无匹的蒸汽轮机,岂不是天下无敌!那时自己的儿子开着老爹制造的巨舰,纵横四海,嗯,威武!

    崇祯虽然没有郑芝龙那样敢于冒险,但比起王承恩的严谨甚或是保守来,显然敢想敢干得多。要是崇祯来主管蒸汽轮机研制,锅壳式锅炉的蒸汽轮机都敢直接装上船,更别说水管式锅炉都已经成功了,还等什么等!要和日本人在吕宋对着干,就必须尽快造出快船,郑芝龙的话正好搔到了他的痒处,崇祯大笑道:

    “哈哈,不错,朕还在为我大明水师的船赶不上日本人的铁船发愁呢。现在蒸汽轮机过关了,真是及时雨啊!王承恩,不论如何,就把这套蒸汽轮机装上三桅炮船,越快越好,定王全力配合,如何?”

    王承恩一看皇上头脑发热,最后多少还是顾及自己的面子,才用了征询意见的语气。但无论如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再说,世上许多技术,也是边使用,边提高的,所谓“斗笠没样,边打边像”,只得应道:

    “尊皇上旨意。不过这蒸汽轮机上船,总得做些小改动,一个月之内应可成功。”

    郑芝龙见皇上表态,心中喜之不胜。自己得好好看看这宝贝蒸汽轮机,这会儿围着蒸汽轮机左看右看,就像看一个美艳无双的妙龄少女一样。定王倒也耐心,跟他讲如何发生蒸汽,蒸汽如何推动叶片,最后烟气又如何排出烟窗。崇祯和王承恩瞧着郑芝龙这副痴迷的样儿,完全颠覆了头脑中郑芝龙的形象,相顾愕然。

    趁着郑芝龙琢磨蒸汽轮机,崇祯和王承恩也略事沟通。王承恩在知道朱统一要把大明宗室拉进“官私合营”计划后,简直是乐不可支。对于王承恩来说,大明如今根本不需要担心重复建设,反倒是要着重预防垄断,这个竞争的局面正是他想要的。

    至于郑芝龙参与建造钢铁巨舰,那真是求之不得。王承恩的建议是,造船厂也得搞两个以上,一个放在上海,一个放在福建。福建造船就装蒸汽轮机,上海的造船就装方以智领衔研制的蒸汽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