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我国的第一款航空发动机核心机!

目录:重生之动力时代| 作者:熔海| 类别:其他类型

    大空军,在现代战争中发挥出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制空权,更是进行一场不对称战争的先决条件。

    如果我国的歼七、歼六、强五不是现在这么落后,在“南定大空战”中华夏空军就不行凭借着“空中拼刺刀”的英勇,用他们的热血和牺牲,换来了南定会战的决定性胜利。

    如果我们的歼七、歼六、强五能超过苏联的米格29、米格25、米格23、米格21、苏25,我们的陆军机械化部队就不可能在南定会战中造成那么惨重的伤亡。

    虽然南定会战,我军共击毙安南猴子52178只,轻重伤268426只,俘虏不计其数。缴获了二百多辆t72、t62、t55等不同型号的坦克战车,以及大量akm突击步枪、pkm重机枪、svd狙击步枪等轻重武器(不包括红桐峡谷伏击战),但是不论再大的胜利果实,也无法挽回我军将士们血染南疆的两千多英魂。

    这,就是落后的代价!

    落后,就只能挨打!

    杨卫平无时无刻不在心里提醒自己。

    现代战斗机的设计,杨卫平很清楚首要前提是要确定发动机的推力级别、推力曲线特性和推重比。因为发动机的综合性能决定了战斗机的设计概念和性能用途。

    军用航空发动机的研制、装备、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一个主权国家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没有合适的各个系列的发动机型号。必然会对战斗机设计和装备产生致命性的影响,从而导致整个空军的战术体系不完整、效能低下。

    这一点。在“南定大空战”中,我军空军的各种不足,无疑就是最好的例证。

    而一款性能先进、可靠的优秀航空发动机,它有着可以让战斗机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

    大推力军用涡轮风扇发动机,是所有军用航空发动机中推力级别最高,研制技术难度最大,同时也是在型谱发展中最核心的发动机。

    大推力军用涡扇,直接影响到双发重型战斗机、单发中型战斗机的研制、装备和性能。从而关系到空军争夺制空权、中距拦截和远程精确打击等等关键战术实力的形成。

    在大推力军用涡扇的基础上改进出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又通常是战略轰炸机、战略运输机、大型民航客机的首选动力。

    陇西省会长安市,是华夏第一航空工业集团,发动机研究中心所在地。

    来自沈飞、哈飞、成飞、西飞、贵飞、南飞、上飞等不同飞机发动机制造厂的256名航空动力、机械、材料方面的顶级科研专家,正在废寝忘食地集中力量对华夏第一款发动机核心机进行攻关。

    对于我国第一款发动机核心机的研究,杨卫平总结了上一世我国太行、昆仑、秦岭三个系列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的诸多不足和弊病,同时为为核心机攻关组提供了al31、t42、100三种国外先进的涡扇发动机的多台样品,这使得攻关组在设计和研制过程中基本不会走弯路。效率自然是极高。

    加上我国当前在航空发动机材料、精密加工能力的大幅提升,凭借着这个时代华夏人的刻苦耐劳和创新精神,在杨大科学家的正确引领和指导下,这要是还拿不出成果,就真是天下奇谈了。

    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我国的航空科研工作者。只是在苏联的al21涡喷发动机的基础上,参考了英国罗罗公司的斯贝202k涡扇,独立自主研制出了ws6验证样机。

    而今,不论是在技术、资金、人力、材料、精密机床、高精密机床等方面都有了成倍成倍的投入,被杨主任命名为ws6的第一款核心机。已经开始了部件验证、转子验证、全台发动机验证和耐久性验证等多项预研验证工程。

    华夏第一航空工业集团发动机研究中心,地面台架测试车间里。身披一件实验室白大褂的杨卫平,正站在一台大型计算机显示屏前,看着屏幕里不断变化的数据和曲线。

    这套采用了大型计算机控制的航空发动机地面台架试车测试系统,是杨卫平亲手设计出来的,是华夏当前最先进的发动机地面测试平台。

    吊装安放在试车台上的发动机,通过传感器和电平转换电路,接入信号调理电路,再通过数据采集装置,与计算机连接。

    计算机主要进行实时性能计算和试车数据实时记录,并显示数据和曲线示波。

    试车数据实时记录,主要是试车过程仿真产生的所有数据组,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后,再进行各状态性能录取,最后是打印输出。

    该系统可以同时测量40个状态和告警信号量,数值参数54个,测量误差小于0.25%。同时实时计算(换算)发动机性能参数52个,并对发动机性能是否合格作出判定。

    所有参数都能通过计算机屏幕显示,并对关键参数进行示波显示。对不同的发动机工作状态采用多种显示模式,可选择每秒4次,每秒2次,每秒1次,每秒0.5次等多种采样频率,具有试车仿真功能。

    叶小乔也披了件白大褂,像个趁职的小护士似的站在杨卫平身后侧,看着前面这台大型计算机显示屏上不断跳动变换的数据信息,她是真觉得很是无聊,可看到杨卫平那全神贯注的神态,像是这些枯燥无味的数据比她还更有吸引力似的,是那般的投入,那般的认真,眼睛里隐隐闪烁的兴奋之色,比每次跟她亲热的时候还要来得更亢奋。

    这款ws6核心机,是根据杨卫平提出的对综合性能要跟美海海军14重型战斗机相持平的双发双重重型战斗机的要求,以及其他九种不能作战功能的军用飞机综合考虑后,首先期定了ws6核心机的性能和尺寸。

    ws6核心机在材料的选用上,采用了大量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高温钛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多孔层板、单晶合金叶片、粉末冶金盘等我国自行研发出来的航空航天材料。

    在技术方面,应用了掠形叶片技术、大小叶片技术、铸造高温合金、叶片以铸代锻、真空熔炼技术、定向凝固及单晶合金等当前世界一流的先进技术。在原ws6涡扇发动机的基础上,对高压压气机、燃烧室、涡轮三大核心部件取得了很大的技术突破。

    杨卫平此时此刻确实非常激动,非常兴奋。他是真没想到半年多的时间,发动机研究中心的这些我国的航空动力专家们,就开出了我国第一款发动机核心机。

    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各组数据,完全达到了国外第三代核心机的技术水准。

    空气流量为35.5kg/s,压缩比11,10级轴流式压气机,涡轮前温度1652k,最大直径610mm,推力2455dan、推重比7.8,转速13450r/s,已运行时间792小时48分31秒、32秒、33秒……

    这些数据,已经可以确定,这款ws6-h1核心机,已经可以列为一款成熟的核心机。

    航空发动机系列化最主要的途径,是保持一台成熟的核心机基本几何参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风扇或低压压气机直径和级数以及涡轮的冷却技术或材料来改变发动机的主要循环参数,如压比、涵道比、空气流量、涡轮进口温度等,从而获得不同性能和用途的发动机。

    通过在同一核心机上配上不同的“风扇、低压涡轮、加力燃烧室等低压部件及相关系统”,就可以以较低的风险研制出覆盖一定推力(功率)范围的一系列发动机。从而满足不同用途飞机对动力的需要,从而实现核心机的多用途目标。

    利用多用途核心机发展系列发动机的道路一直都被西方航空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发动机系列发展的主要技术途径。

    现在,华夏的航空发动机,终于也有一款第三代核心机了!

    “非常好!王总工,照我看,这台核心机可以过关定型了!”杨卫平用力互搓着双掌,欣然说道:“在我国的航空发动机系列化发展道路上,我们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我一定要向党中.央,向中.央军委,给你们所有人请功!”

    “杨主任,没有您,就没有这台ws6-h1核心机!”站在杨卫平身岕的原ws6项目组总负责人王春,眼显钦佩之色地望着杨卫平说道:“有了这个用计算机控制的试车平台,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及时发现研制过程中的许多问题,然后加以纠正。杨主任,真要说请功,您才是应该当首功啊!”

    “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王工,如果没有你们这些为我国的航空事业奋斗了一辈子的华夏航空人,我杨卫平就算是本事通天,也没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这台ws6-h1核心机搞出来。”杨卫平正色说道:“这是核心机项目组全体256名科研工作者集体智慧和创新的结晶!我杨卫平可不敢居此首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