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与美国航天局合作开发“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时候,杨卫平就已经从天工实验室和华夏各大科研单位抽调精兵强将,着手“北斗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研发。
北斗卫星建设,是东联的战略事业重要的一个环节。当然,国防安全是建设北斗系统的最重要原因。
在全球地理信息如此重要的战场,东联必须掌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技术产权和产品的高尖端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虽然说gps的民用在东联是免费的,但是如果美帝关闭或者利用其“sa政策”对gps做手脚,那么对到时候依赖gps的国家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北斗卫星起步于1979年,于1985年实现区域覆盖能力,可以为亚洲国家提供服务,深受华夏、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香港、澳门、台府、北韩、南韩等国家和地区的欢迎。
从技术资源共享这个层面上来说,东联的北斗卫星全球定位导航系统研发过程,与东联推出的手机移动通讯网络、互联网信息传输系统是密不可分的。
北斗卫星使用的是三频信号,而gps使用的双频信号,这是北斗相比于gps的一个明显优势。虽然美帝现在也在积极研发三频卫星,但等到他们造出来,到gps全部的双频卫星老化报废更换为三频卫星,至少需要十年时间。而这十年,无疑就是北斗的优势期。
三频信号可以更好的消除高阶电离层延迟影响,提高定位精确性,增强数据预处理能力,大幅提高模糊度的固定效率。而且如果一个频率信号出现问题。可使用传统方法利用另外两个频率进行定位,提高了定位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就目前而言,东联在亚洲推出的北斗定位系统是全球第一个提供三频信号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
类似这样的涉及到一国国土安全的尖端科技,基本上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冒险使用不属于该国自主知识技术的服务产品。特别是对于美苏这样的大国,或许在民用领域会适当放宽使用限制,但在军事方面。绝对不敢冒这种风险。
杨卫平自然能明白苏联方面的意思,安德罗波夫在谈及从东联引进互联网信息技术时并没提及东联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杨卫平隐隐感觉到了苏联对于东联的防备意识。
对于安德罗波夫邀请杨卫平参观苏联国防部和苏联联合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这个建议,杨卫平自然明白这是老安同志有意向他展显苏联的军事实力,意在告诉杨卫平,苏联在经济方面或许不尽人意,但在军事上绝对站在全球最顶尖的位置。
这种能增进东苏两国战略和政治互信,密切两国军队关系,促进两国军队合作的示好。杨卫平当然是欣然接受。
因为在东苏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是两国战略协作的重要内容和支撑点。
11月14日,东联国家元首、国防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杨卫平,在苏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奥列格.德米特里耶维奇.巴克拉诺夫陪同下,参观苏联国防部。
这是第一次有外国元首到苏联国防部参观,苏联军方对此予以高度的重视。
上午,苏联国防部大楼前军施飘扬。礼兵雄立。
九点整,杨卫平抵达现场。
苏联国防部长德米特里.莫菲耶维奇.亚佐夫在国防部大楼前热情迎接。并为杨卫平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在雄壮的军乐声中,杨卫平在亚佐夫的陪同下检阅了苏联三军仪仗队。
苏联三军仪仗队整齐列队,神情庄重肃穆地向杨卫平行注目礼。军乐队还演奏了东苏两国国歌。
欢迎仪式后,杨卫平会见了亚佐夫、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瓦连京.伊万诺维奇.瓦连尼科夫及苏联军方高级将领。
杨卫平表示,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成为参观苏联国防部的第一位外国元首,这是安德罗波夫主席建议的。我认为进行这项活动有利于增井东苏两国战略和政治互信。密切两军关系,促进两军交流合作。
杨卫平指出,在东苏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两国军事领域的合作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是两国战略协作的重要内容和支撑。近年来。东联国防军和苏联武装力量交流合作不断加强,在高层互访、人员培训、军技合作等方面都开展得很好。
杨卫平强调,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潮流,但国际格局深入调整,世界仍然不平等、不平衡、不平静。传统威胁和非传统威胁交织,一些地区局势动荡持续蔓延。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东苏两国要加强协调配合,与国际社会一起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希望东联国防军和苏联武装力量认真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更好地规划国防和军队交流合作,推动两军关系更深更广阔地发展,为维护两国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及地区和平稳定作出贡献。
亚佐夫对杨卫平元首访问苏联国防部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杨卫平元首是第一位到访苏联国防部并参观苏联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的外国元首,这充分体现了苏东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
当前,国际形势不容乐观,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势力横行、抬头,世界及地区和平稳定面临一系列挑战。苏东作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同盟,要加强军事交往和协作,维护两国共同安全和国际战略平衡。
会见后,杨卫平的亚佐夫陪同下参观了苏联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正在指挥中心值勤的苏联陆、海、军军军官全体起立,向杨卫平致敬。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专门为杨卫平介绍作战指挥中心的情况。
数十位苏联军官在电脑屏幕前全神贯注进行操作和监控。巨大的液晶彩显屏上,苏联陆军、海军、防空军、空军和战略导弹部队、特种部队值勤值班和训练演习的实时画面交替呈现。在远洋执行战略巡航任务的苏联海军舰队将领、正在值勤的有关地区苏军指挥员,与东联有合作关系的各个设计局、军工企业负责人通过控制系统分别汇报各自的工作情况。
杨卫平在听取汇报后表示,这次参观让东联国防军了解到苏联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成果,明天东苏两国国防部长还要进行防务磋商,希望两国军队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为东苏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注入新的活动和动力。
从苏联国防部和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离开后。杨卫平专程去了苏霍伊设计局,与伊万洛夫、西蒙诺夫两位老朋友亲切交流。
苏霍伊设计局莫斯科总部的贵宾接待室里,杨卫平、西蒙诺夫、伊万洛夫正就苏27的进一步改进和升级作深入探讨。
“杨,你们的歼十五,我觉得,应该是是你基于苏27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研制出来的。”西蒙洛夫没有称呼杨卫平的元首称喟,而是用老朋友的心态与杨卫平进行平等交流:
“苏27是由你亲自设计出来的,我相信你对于这款战机的后续升级和改进有着全面而系统的认识。作为多年的老朋友,杨。我想知道,如查我想基于苏27的气动布局,设计出一款西方所说的第四代先进战斗,有没有可能?”
杨卫平毫不犹豫地答道:“苏27,绝对是世界上气动布局最合理最科学的一款战斗机,没有之一!我相信,从苏27问世以来,你们肯定一直在琢磨着如何大改苏27。
你们现在正在研制的苏27改进型多用途战斗机。锁定的目标应该是必须超越f-15及f-16的改良型,且必须为多用途、全天候、能打击低空飞行物如巡航导弹等。装备新的rl苏-27雷达系统。机载主被动电子对抗系统,新的座舱界面、导航系统等,能发射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及对地精确制导武器。没错吧?”
西蒙诺夫和伊万洛夫在听到杨卫平这席话后,不由得双方露出震惊神色。二人彼此对望一眼,都能从对方的眼神里感受到各自心内的震撼是多么强烈。
“呵呵,我的老朋友。你们没必要如此惊讶吧!”杨卫平老神在在地笑道:“你们放心好了,我绝对没有在你们苏霍伊设计局按插件眼线。苏27是我设计出来的,它比你们当初的t10优秀多少,我不说你们也都心里有数。
我当初在设计苏27之初,针对的假想敌就是美国空军的f15、f16以及美国海军的f14。苏27作为一款先进战斗机平台。它有多大的升级改良价值,我远比你们更清楚。
我虽然不知道你们现在在苏27的基础上研制出几架验证机,但我相信你们肯定制造出了用作新型航电、座舱界面的试验机。没准你们还在这款试验机装上了相控阵雷达以及al-3x系列的矢量推力发动机。
两位老朋友,我想你们应该知道,在当今军航涡扇发动机研制领域,我杨卫平敢说第二,绝对没有敢居第一!在矢量推力发动机研发方面,我敢保证留里卡设计出研发出来的这款矢量推力发动机还不成熟。其使用寿命是最大的硬伤。”
入耳杨卫平这番话,西蒙诺夫和伊万洛夫再度露出了难以掩饰的震惊神情。
“杨,据说,你们东联研制的第四代成熟大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ws15即将进入工业化量产阶段,在这方面,能不能请您为留里卡设计局进行一次技术指导?”西蒙诺夫非常诚恳地眼巴巴地望着杨卫平说道。
“对于留里卡设计局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我还是比较看好的。”杨卫平不置可否地笑道:“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打算抽空去他们那边走走。”
“杨,我代表留里卡设计局,代表苏霍伊设计全体同仁,向您表示最衷心地感谢!”西蒙诺夫边说边站起身向杨卫平深深鞠了一躬。
“都是老朋友了,大家用不着这么客气。”杨卫平乐呵呵地摆手笑道:“这么说吧,歼十五的确与苏27属于同一血统。目前,我正计划对歼十五作出更进一步的改良。”
入眼西蒙诺夫和伊万洛夫尖起耳朵全神贯注的模样,杨卫平淡然一笑,接着说道:“这款我暂命名为歼十八的战机,除了继续沿用三翼面设计带来的绝佳气动力性能外,真正的重点在航电设备,提升自动化、计算机化、人性化、指管通情能力等。
你们也知道,东联的航电设计标准,代表着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发展方向。但新航电带来的结果是机身重量的增加,这就要求必须有其他改良才能避免机动性、加速性、航程的下降。
基于这种理念,我的想法是除了将前翼提升操控性能外,还必须装备更大推力的军用涡扇。此外,主翼与垂尾内的油箱也相应扩容,油箱总容积预计达到13000公升。这样就能保证近4000公里的无外援航程。
这款歼十八的外型整体非常简洁,大部分天线、传感器都改为隐藏式。主空速管由机首移到原来的副空速管处,也就是座舱两则。副空速管移到雷达罩的后方。机首相应地增长增厚,以安装更大的雷达及更多航电设行。
光电探测器我计划移到风档右侧,左侧安装可伸缩空中加油管,光电球侧移一方面是为了多出空间安装加油管,另一方面也可以让飞行员有更好的视野。”
见西蒙诺夫和伊万洛夫拿出笔记本一边记录一边作深思状,杨卫平没去打断他俩,掏出香烟点了一支,抽了两口接着说道:“另外,我还计划在座舱两侧安装可收纳的夜间加油照灯,垂直尾翼加大,以得到更好的偏航稳定性能。
我打算将垂尾及其方向舵的形状也稍加改变,在垂尾顶端,由歼十五的下切改成平直,尾椎加粗,并阻力伞由尾椎末端移到上方,使末端可以容纳后视雷达及较多航电设备。总之要求达到三翼面布局、无攻角限制以及全数位飞控。”未完待续……I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