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差距

目录:道田| 作者:云中谁寄| 类别:历史军事

    之前没在意,也没想着找个东西垫在地上,等到簸完以后徐毅看着一地白花花的米糠,不禁得有些心疼。(请搜索,更新最快的小说网站!)

    如果有别的办法,徐毅也不愿意这么干。玉米这样碾压皮子脱不干净,能看得到很多被簸出去的玉米皮上还都粘着小块的碎玉米。仔细看的话,就算是簸箕里面剩下的玉米糁子上同样也不少都粘着着皮子或者是胚芽呢。说起来这米糠里面最有营养的当属那些胚芽,不止蛋白含量高还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玉米除了胚芽以外就没有能够提取油脂的东西,市里面几十块钱一桶的玉米油都是从米糠里面分离出胚芽提取的。这样簸到地上基本也没办法再搂起来,只能再用土盖上这无疑是在暴殄天物。

    自己这次没碾多少玉米,米糠的量还不大,浪费也就算了。不过考虑到青团准备在店里长期出售,每次都这么干,且不说劳动量多大,这米糠积少成多最后都得成为一项极大的浪费。不说胚芽提取玉米油,至少把这拿来喂猪没准儿都够喂几头肥猪呢。

    徐毅会这样想倒不是小气,真差了这点儿东西,他会有这样的心思也是从小到大没糟蹋过东西,节俭惯了。

    把簸箕里的玉米糁子直接倒在装着糯米粉的盆子里面,石磨磨制出来的糯米粉不管怎么筛怎么磨总是太粗糙。太粗糙的糯米粉不止粘度下降,严重影响成品的完整性,更会影响成品的口感,所以徐毅准备再把这些糯米粉再加工一次。

    徐毅端着盆子进了帐篷,大致调整一下电磨两片磨扇中间的缝隙。把进料口的插板插进去一些降低喂料度,这才把盆子里的糯米粉和玉米糁子倒在机器里面开动机器磨了起来。

    这电磨的确能够磨制干粉,不过这东西的结构专门是为水磨制造的。大量磨制干粉会加机器磨损,外加着更容易产生和积聚热量,使得物料尤其这样有粘性的物料很容易粘到磨扇以及过滤网上。老板当时还跟徐毅强调过磨制干粉物料太湿或者喂料度太快。都可能使物料粘温度过高,长时间磨制会导致物料结块糊化,甚至因为过热而起火燃烧。

    徐毅伸手到出料口接了点糯米粉,合起手指捻了一下。术业有专攻,这电磨磨粉比石磨强多了,不止磨制出的糯米粉更细。这效率也不慢。如果非要找点儿缺点的话,那就是这东西对玉米脱壳不是很有效果,出口那里甩出的玉米皮很少,大部分玉米皮甚至没簸净的玉米胚芽都被打碎,随着糯米粉流了下来。

    虽说这糯米粉已经很细了,不过手感还是有些沙沙的颗粒感。徐毅再小心地调节了一下。感觉到流出的糯米粉没有颗粒感不明显了才换上个新桶接住糯米粉,正式开始磨制起来。等到出料口没有糯米粉流出来,徐毅打开电磨把机器里面清理干净,把那些粘在机器里的材料混在最早磨制出的那些糯米粉,倒进机器里重新磨了一遍。

    再把大米粉加工出来,徐毅打扫完机器才提着东西走了出来。大米粉相对而言简单多了,徐毅也不着急所以投料度很慢。等到磨制完成以后基本上也没什么东西留在机器里面。

    徐毅比较了一下两种粉加工的过程,长长地叹息了一声,果然这手工操作比起纯机械加工真的有天壤之别!

    徐毅磨制了六斤大米,最终的损耗加起来都不到半两。可是十斤糯玉米最终也只得到不到六斤的糯米粉,比正常磨制的至少得少小两斤的量,这完全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加工设备造成的结果。

    只能说自己胜在玉米没有花钱,机器也是自己买的没有什么加工费,要不然磨制过程损耗这么大,还不如直接买糯米粉更划算。

    徐毅也盘算着自己得另寻他路,要么把玉米带出空间送去脱皮。要么只能自己想办法弄台脱皮机。无论哪种方法都能有效减少原料损耗,更能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自己这么半天就弄这点儿东西,这要是用机器脱皮的话,只怕加工几百斤都弄完了。

    以后这青团如果对外出售。需要的糯米粉自然很多,如果还这么加工,不止损耗太大,每加工五次就差不多有一次是被完全浪费掉了。更重要的是这也太浪费时间了,每天这么弄,只怕自己真的什么都不用干了。

    空间里面产量不是问题,损耗大了真心不是问题,可是制约自己的恰恰是时间成本。提高出粉率不止意味着加工时候更加快,更重要的是这耕种收割要花费的时间更多。使用更好的加工方式,节省物料自然意味着自己可以用最少的耕种收割时间获得更多的成品,这变相意味着提高产量。也相当于更好地节省了自己的劳动力,也能在同样的时间里面完成更多的事情。

    送出去加工比较麻烦,暴露的风险更高,十分的不可取,自己还是想办法弄个脱皮机更靠谱。那样不止能脱皮,还可以同时把玉米制成玉米糁子。

    自己可以再把玉米糁子和大米全都用水泡,改成水磨磨制,这无疑会使得产品更加细腻,制成的青团不管品质和口感都能更上一层台阶。

    徐毅这样计划着,把两种米粉各称出来八两放在盆子里再加上茶粉搅拌均匀,直接往盆里面加上冷水和在一起,放在那里醒了起来。

    红豆浸泡时间还短,根本没有泡,徐毅看着没事儿干脆就拿着书看了起来。

    再吃过一顿饭以后,徐毅再看那浸泡红小豆的水已经变红,盆里的豆子也因为吸水而膨胀起来,伸手一捻皮子就掉下来,露出里面雪白的豆瓣。

    徐毅把红豆捞出来清洗干净,倒进电饭锅里煮了起来。毕竟是新鲜的红小豆,水沸腾以后没多久,电饭锅里就散出一股浓郁的香味儿。徐毅揭开锅看到里面煮豆子的水都已经变成了暗红色,很多豆子都脱皮裂开,豆瓣都被染成了跟汤汁一样的暗红色,就盖上锅盖把开关抬起来闷着省得豆子沾底糊掉。

    闷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徐毅才再把电饭锅开关打来,煮到汤汁基本收尽就把电饭锅断了电。徐毅拿着勺子捞起一颗豆子倒进嘴里,绵软嫩滑的红豆用舌尖轻轻一顶就化开了,散着一股浓郁的豆香。

    徐毅垫上抹布,拔出电饭锅内胆坐进装着冷水的钢桶,等到红小豆冷却下来,端着锅子把红小豆直接倒进榨汁机里,直接打成了红豆泥。

    如果是在老家,这样的红豆泥只要加上白糖或者糖精就能直接使用了。不过徐毅这次想要换个花样,他也不往里面加糖,反倒又把豆沙倒进炒锅里面炒了起来。徐毅一直翻炒着红豆泥,使得里面的水份出去,一直到豆沙开始变干甚至稍微有点变白的时候才关掉电磁炉,让红豆沙冷却下来。

    等到红豆沙彻底变凉以后,徐毅端着炒勺去帐篷里面直接舀了蜂蜜加到豆沙里面搅拌起来。蜂蜜怕热,徐毅没有办法只好把豆沙炒干,要不然这蜂蜜的香味儿就淡了,到时候这成品的质量自然也会没那么出彩了。搅拌均匀以后,徐毅舀了一点豆沙品尝了一下,满口豆沙的清香还透着一股浓郁的蜜香,味道非常协调。

    看来自己的想法果然没错,蜂蜜拌豆沙的效果比糖好多了!

    这馅料的味道让徐毅非常满意,也对即将成品的青团有了更多的期盼。

    徐毅美滋滋地拿来蒸锅开始包青团,从面团上揪下来比蛋黄稍大一块搓圆拍扁,在中间加上一勺豆沙再包起来,做成比鸡蛋还小的团子摆在蒸笼的屉布上面。

    等着所有的青团全都包好以后,徐毅往蒸锅里面添上水放在电磁炉上烧了起来,等到水开以后,直接把几个蒸笼叠起来扣在蒸锅上面,大火蒸了差不多一刻钟。

    熟透的青团看上去颜色非常鲜艳,或者还是茶粉太少的缘故,看上去没有那么绿,反倒带着一种新嫩的色泽,浅绿色的糯米微微有些半透明的感觉,隐约可见中间包裹着的豆沙。

    徐毅用筷子小心地夹了一个放在碗里,这团子看起来反倒像是一个大个儿的绿色汤圆一般。轻吹慢咬,茶香和着玉米以及椴花的清香混合一处,淡雅而细腻。咬开薄薄的外皮,香浓的豆香与蜜香扑面而来,直如三月晴阳时候正午的春风一般温暖宜人。

    这青团味道相当不错,就算平素对甜食不感冒的徐毅都一口气干掉四五个才停下来。

    徐毅心满意足地叹了口气,直觉这呼出的空气都透出一股茶香和蜜香。

    尽管蜂蜜加红小豆这样的搭配仍不难模仿,不过自己这不管红小豆还是蜂蜜的品质都远远过外界,共同调配出的馅料品质自不必说。就算是搭配皮子的那些茶粉,品质也绝对过市面上那些普通的茶粉。不管是谁想要制造同样的青团,形似肯定没什么问题——青团原本就是传统应季小吃,做法没什么复杂的。但是如果想做到品质和味道跟自己这完全相同,这就不是谁都能轻易做到的——毫不夸张地说,自己这青团很可能这就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