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开强、左孝虎和谭宗亮早就得到了消息,赶到了巡抚衙门等候,他们的内心还是有些忐忑的,不知道等来的究竟是什么圣旨,大凡被排到陕西来任职的,都是朝廷里面落魄的官员,稍微有门路的,也没有谁愿意到这样的鬼地方来。这也决定了,他们没有什么关系,对朝廷里面发生的事情,不是很清楚。
陕西各级的官府,这次变动的人很多,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陕西下辖八个府,分别为西安府、凤翔府、汉中府、延安府、庆阳府、平凉府、巩昌府和临洮府,这八个府的知府,这次全部都调整了。
要说也只有苏天成敢于如此的做事情,放在其他人的身上,没有谁敢于做出来这样的决定,陕西连年遭受灾荒,加之流寇的骚扰,这里更是流寇的大本营,局势异常动荡,各地的官府,主要的职责就在于维护稳定,譬如汉中府和凤翔府这样的地方,稳定都说不上,官府在当地的影响力,比不上流寇。
多年来,因为流寇作乱,陕西各级官府,无法收缴赋税,自身也难以维持,很多时候都是依靠朝廷免去赋税,勉强过日子,千里做官为的吃穿,到陕西省这样的地方来,你就是想着贪墨,也难以达到目的,所以说,这样的地方,官员是谈虎色变。
江宁营刚刚来到陕西,就取得大捷,剿灭十万流寇,令流寇的气焰大为收缩。这仿佛是一针强心剂,各级的官府。都准备趁着这个时机,好好的教训一下诸多的脓,要求脓上缴拖欠的赋税,在这个过程中,个人自然能够得到诸多的好处,可惜巡抚衙门一纸令下,不准骚扰百姓,不少的官员。颇有微词,奈何苏天成和江宁营的影响力,也不敢多说。
偏偏在这个时候,苏天成大胆动手,全部调整了陕西所辖八个府衙的知府。
被调整的知府,悉数都离开了陕西,这也是苏天成提出来的建议。人家在陕西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继续留在陕西,不好安排,索性都离开了,至于说他们安排什么样的职位。那是他们自己去活动的事情了。
崇祯九年十月二十五日,陕西省巡抚衙门。
陕西省四品以上的官员,悉数都集中到这里来了,等候苏天成宣读圣旨。
大堂的人很多,其中有着不少的陌生面孔。其中有几个人的气质不一般,蒲开强等人很是疑惑。难道说这几个人就是所谓的藩王或者是藩王世子吗。
苏天成终于来到了大堂,他的身边,是江宁营的监军洪承畴。
苏天成请出来圣旨和尚方宝剑的时候,所有人都跪下了。
宣读圣旨的时间有肖,但关键还是在后面的内容,也就是任命诸多的知府。
“。。。渠清泽任西安府知府,苏平阳任延安府知府,朱由菘任凤翔府知府,朱审熑魏褐懈锼甲谌纹搅垢固吻煅舾掠谔┤喂嘶匀瘟黉!!!?br/>
“。。。苏二童任西安府同知,苏俊任汉中府同知,蓝桥正任汉中府同知。。。”
“。。。柳敬亭任承宣布政使司知事,岳高峰任提刑按察使司知事。。。”
这是一份令任何人吃惊的圣旨,从这道圣旨里面,陕西的诸多官吏,更加体会到了苏天成在朝廷里面的影响,或者说皇上是如何的看重苏天成。
渠清泽、苏平阳、孙思宗、鹿太兵、邓辉、苏二童、苏俊、柳敬亭、岳高峰等人,都是苏天成从河南府待到陕西省来的,更为关键的时候,这些人中,除开苏俊是进士出身,其余人都是杂牌军,渠清泽从军队中间出身,孙思宗和鹿太兵是生员出身,其余人根本就没有经历过科举考试,可就是这样的一些人,居然都能够成为朝廷官员,其中更是不乏四品知府,这些人几乎掌控了整个陕西的官场,从这一刻开始,三司的作用,不会很大了,也就是说,蒲开强、左孝虎、谭宗亮等人,都必须要听苏天成的安排了。
这是一方面的影响,更加重要的影响,来自于朱由菘和朱审熈饺说陌才拧?br/>
朱审熓墙酰斓钡钡姆酰才诺搅撕褐懈h沃煊奢渴歉m跏雷樱苯窕噬现煊杉斓那妆淼埽椒锵韪h沃饬轿换是坠堇吹搅松挛鳎鋈沃庖脖砻髁耍噬系氖ブ贾沼诳悸涫盗恕?br/>
至于说陈于泰离开了翰林院,堂堂的状元,却安排到榜眼的手下,到巩昌府出任知府,倒不是引发很多人注意了。
这里面的原委,苏天成是清楚的,就在他到厩的时候,一个老熟人前来拜访了,周延儒的管家周康,周康带来了周延儒的亲笔信,里面重点说到了陈于泰的事情,陈于泰虽然还是在翰林院担任修撰,但因为温体仁把持朝政,陈于泰根本没有进言献策的机会,就算是顶着修撰的名分,也是有名无实,当年的状元,几乎要被众人遗忘了,在这个过程中间,陈于泰多次的申请外放,甚至没有期盼能够留在厩,可这样的要求,也不能够得到满足,万般无奈之下,陈于泰求助于周延儒,毕竟周延儒是当年的首辅。
苏天成答应了周延儒的请求,建议陈于泰到陕西去。
至于说朱审煟鞘撬仗斐芍鞫蟮缴挛鞯模焐鬅是聪明人,但从来没有在官场上有过磨砺,对官场上的诸多事情,也是雾里看花,作为皇亲国戚,步入官场,遭遇到的诘难是很多的,满朝的大臣几乎都反对皇亲国戚步入朝廷,一定会人为的设置种种的障碍,以此来证明皇上这道旨意是错误的。
越是这样的时候,苏天成越是要让朱审煹缴挛骼矗ü陌镏弥焐鬅在陕西做出来一番的成绩,这样就能够最好的证明,皇上的决定是正确的。
朱由菘到陕西来,这是出乎苏天成预料的,他当时的建议,是让朱由菘到南方去,毕竟南方的条件好一些,朱由菘为人处世很是灵活,到南方去打开局面,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想不到孙承宗建议朱由菘到陕西来了。
应该说,苏天成绝大部分的建议,皇上都是采纳了,特别是在苏天成诸多心腹的任命上面,皇上是鼎力支持的,要不然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这里面还有一个特殊情况,那就是绝大部分的朝廷官员,是绝不愿意到陕西来的,用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可以说明,一些进士出身的读书人,宁愿外放到南方去做知县,也不愿意到陕西来做知府,在陕西殒命的知县和受到弹劾治罪的知府,高居全国之首。
虽然说江宁营到了陕西,取得了这么大的胜利,但陕西境内,依旧有二十万的流寇,谁知道这些流寇,会不会突然的发威,攻下了某个县城或者是州城,那样的情况下,知府和知县是不要想着保全身家性命的。
多方面条件的综合,形成了目前的局面。
苏天成的目的达到了一大半,至于说三司的主官还没有调整,其实也算不上太大的事情了,任何的地方,都存在内耗,就算是陕西的官员,做了如此大的调整,可困难依旧是存在的,陕西的基础不好,还有大量的流寇,百姓极度的贫困,想要恢复元气,需要消耗极大的精力,再说了,诸多的知县,依旧是以前的队伍,光是扭转这些知县的认识,就需要好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江宁营还需要不断出动,逐步的蚕食流寇,缩小流寇的活动地盘,不断的给陕西各级官吏打气鼓劲。
前世本来就是公务员,所以苏天成的认识,有很多务实的地方,他不苛刻,做任何的事情,都是从实际出发,不会好高骛远,他注意搞好同僚之间的关系,尽量利用所有的有利条件,为人做事情都很低调,短短几年时间,能够做出来这么多的大事,也是有理由的。
回到陕西的路上,苏天成就想了很多,包括下一步该如何做,骤然调整这么多的官员,引发震动是肯定的,乱世需用重典,以前那些温柔的手段,难以达到好的效果,譬如说陕西各级的官吏,巡抚衙门不可能面面俱到,首先就是要抓住所有的知府,只要知府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情况就能够很快好转,而且这样做,也是收效最快的。
如此的做法,苏天成承受的压力是不一般的,皇上准了他的奏折,官员的安排几乎都是按照他提出来的要求,如此的情况下,陕西很难得到朝廷的支持,翁同章其实打过招呼了,若是在一段时间之内,陕西不能够出现好的局面,朝廷里面会爆发出来的攻击,是可以想象的。
压力越大,动力越大,所以说,苏天成早就思考过了,必须要想到一些特殊的办法,按照常规来做事情,不可能达到效果,至于说落实这些办法或者是想法,就在圣旨宣布之后的这一刻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