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化淳有着自己的一股势力。
大小就进入了皇宫之中,经过了这么多年,自然是要培植自身势力的,就算是离开皇宫了,提督京营,也是有着很大权势的,虽然比不上王承恩,但王承恩性格内敛,很少结交大臣,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和皇上在一起的,所以说,曹化淳以前的那些关系,依旧维持。
这一次,为了能够促成弹劾的成功,或者说形成一股汹涌的阵势,曹化淳可谓是绞尽脑汁,他首先需要弄清楚,这份弹劾奏折,是如何形成的,是不是空穴来风,真的如同某些人猜测的那样,是一些无所事事的给事中和御史,想着出名了,搞出来的闹剧,要是这样的情况,那就更加需要谨慎了,事情最终暴露出来,皇上肯定不会客气的。
打听这方面的消息,曹化淳没有花费多大的力气。
得到的消息,令曹化淳有些欣喜若狂了,他想不到,形成这份奏折,竟然与陕西的官员,有着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奏折里面的某些素材,来自于陕西的官员,这就是重磅炸弹了,要知道,牵涉到陕西,就牵涉到苏天成,不管是正面进攻孙承宗,还是侧面进攻苏天成,都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皇上身边多年,曹化淳有着充足的信心。
皇上励精图治是肯定的,也是想着建设好大明的,但皇上有着一个较为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多疑。特别是对手握重权的官员,有着一种天然的猜忌。
其实这不算是什么弱点。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如果说下面的大臣,权力太多了,甚至是威胁到皇权了,皇上当然是不舒服的,嘴上不会说出来,时间长了,耳边挑唆的语言多了。自然是会出现问题的,再说了,皇上成长的环境不同了,曾经战战兢兢,生怕被魏忠贤暗算了,当时的魏忠贤,手里的权力是非常大的。
如今的孙承宗和苏天成。虽说不能够和魏忠贤比较,但时间长了,谁能够说得清楚啊,要是这两人利欲熏心,胆大包天,某一日想着造反。大明将士岂不是要遭受重创,甚至是分崩离析,不用后金侵袭,也不用流寇骚扰了。
通过几天时间,曹化淳掌握了一些情况之后。决定亲自与温体仁见面了。
说辞他都想好了,太监没有别的本事。说话是很厉害的,每天都在宫里,要是不会说话,不会察言观色,不能够揣摩人心,那就不要想着混了,至于是栽赃污蔑,这算是小儿科了。
温体仁接到了曹化淳的密信,很是犹豫。
进入内阁这么多年了,他从来没有与宫里的太监有什么瓜葛,成为了内阁首辅之后,更是打心眼里面,看不起太监,前面有魏忠贤的教训,温体仁一直都认为,太监是残缺之人,内心也是残缺的,最大的表现就是睚眦必报、斤斤计较,可能说某句话,就得罪了。
温体仁也极力反对太监干涉朝政,虽说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时时刻刻在皇上的身边,但作为为官的首领,温体仁没有忘记提醒皇上,不要过于信任中官,这是不符合祖制的,历史上面,太监乱国的事情,多了去了。
此一时彼一时。
这次的情况不同了,他内阁首辅的位置,岌岌可危,如果按照目前的态势发展,不知道哪一天,孙承宗就上位了,自己还是要夹着铺盖卷,灰溜溜的滚蛋的,担任内阁首辅这么多年,还是有一叙家的,如果人家暗地里算计,自己有可能不得善终。
长期处于权力中枢的位置,温体仁的心思异常复杂,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
经过了整整一天的思索,温体仁终于做出来决定,见一见曹化淳。
他想的很是稳妥,见见面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如果说两人的认识有分歧,一拍两散,这次的见面,等于没有出现,如果两人的认识有高度一致的地方,何不相互利用一番,说不定能够出现很好的效果。
这里是曹化淳一处秘密的住宅,几乎没有什么人知道。
看见带着斗笠、遮着面容的温体仁,曹化淳内心恶寒,看来温体仁还是瞧不起自己。太监最恨的就是别人瞧不起自己,大凡遇见这样的事情了,会记恨一辈子的。
不过现在他必须和温体仁联合。
“大人,奴婢给您请安了。”
“公公不用了,本官不敢受您的请安,今日到贵府来了,是商谈事情的,公公与本官见面,一定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商议的,还是开门见山吧。”
“大人不愧是英雄豪杰啊,奴婢虽然是残缺之人,但也是关心朝政的,奴婢在皇上身边多年,时时刻刻记挂着皇上,生怕有人对皇上不利啊,这不,奴婢听说了,朝廷有人弹劾孙承宗大人,奴婢很是吃惊,孙大人乃是两朝元老了,一直都是威望很高的,也是深的先皇和皇上倚重的,奴婢不敢相信有这样的事情,暗暗打听了,也想着为孙大人鼓与呼,想不到奴婢知道的一些事情,还真的是不能够理解啊。”
“公公知道这些事情,若是有什么疑虑,尽管直接给皇上上折子啊,不必要找到本官说三道四啊,这样做,若是有御史弹劾你我,岂不是也说不清楚了。”
“大人万万不要有这等的想法,奴婢知道自身的分量,不可能与大人相提并论的,大人乃是内阁首辅,是皇上最为倚重的大臣,奴婢知道,大人是必须要关心朝政的,若是朝廷中间,出现了一戌吹草动,大人是一定要果断查出的,如今,奴婢知道了一些消息,特来禀报大人,请大人思索,若是大人觉得奴婢是无事生非,奴婢就此打住,绝不敢多说半个字,若是大人决定奴婢说的有些道理,奴婢就放心了,也敢于向皇上奏报了。”
“哦,不知道公公有些什么消息啊。”
“奴婢的这些消息,其实也是大家都知道的消息,孙大人支持陕西巡抚苏天成大人,陕西裁撤了卫所军队,组建了新军,而且对赋税制度,进行了改革,还开通了互市,陕西境内的流寇,也流窜到四川了,蒙古部落也不敢进攻了。还有,皇室宗亲进入了朝廷,开始掌握权力了,眼看着就可能得到提拔了。”
“公公说这些,本官有些不明白啊,这岂不是好事情啊。”
“奴婢可不是这样看的,表面上看,苏天成是立下了大功,但这功劳的背后,乃是动摇了我大明之根本啊。”
虽然看不见温体仁的面容,但曹化淳感觉到了,温体仁开始集中注意力了,身体能够表现出来一个人的心思,温体仁刚刚进来的时候,身体是放松的,坐下的时候,也带有一些随意性,时刻准备离开,可这个时候,温体仁的双腿微微合拢了,身子也直一些了。
“公公如此说,本官倒是没有想到,愿闻其详。”
“大人向想一想,这些事情,都是孙承宗大人和苏天成大人提出来的建议,就说这江宁营,一直都是在苏天成的控制之下,我大明这些年出现的转变,好像都是苏天成的功劳,说起剿灭流寇的事情,包括抗击后金的事情,谁想到的都是苏天成,没有谁想到皇上啊,奴婢很是担心啊,随着时间的推移,几年后,或者是十几年之后,天下人都知道苏天成,却不一定知道皇上啊,到了那个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恐怕谁都说不准的。。。”
若是这番话说在平时,温体仁一定会怒斥曹化淳,依照曹化淳这样的观点,满朝大臣都不敢做事情了,谁做了好事情,让大明发展了,就是别有用心,大家都混日子,糊弄皇上,反而是有功劳了。
不过这一次,温体仁不会说,弹劾奏折的来历,他是清楚的,相信曹化淳也是清楚的,这个时候,莫须有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办法,联想到今后的事情,挑起皇上的疑心,虽说不一定能够马上见效,但让皇上猜疑了,对孙承宗和苏天成等人,产生怀疑了,这肯定是好情况,何况苏天成等人的功劳,确实太大了,有些功高震主的意思了。
皇上的某些心思,温体仁也是知道的,信任大臣的同时,也是持有怀疑态度的,暗地里也是防备的,皇上都是这样,需要稳固自身的统治,不可能让文武大臣有着太大的权力。
随着曹化淳的诉说,温体仁慢慢的动心了。
他已经想到了,若是与曹化淳联合起来,曹化淳可以发动宫里的力量,自己可以鼓动朝廷里面的文武大臣,这样两方面发动攻击,孙承宗不一定能够承受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退一步说,孙承宗这么大的年纪了,若是被气的病倒了,也就无法署理朝政了,出任内阁首辅的事情,也只能够不了了之。
至于他和曹化淳之间,也就是这一次的联合,曹化淳肯定是能够得到好处的,那无所谓,既然是联合,双方都要有好处,否则这样的联合,就是不成立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