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翻译

目录:杨康的幸福生活| 作者:越空| 类别:武侠修真

    ()    金天兴元年冬,杨康开始频繁的造访大相国寺。

    开封城的大相国寺虽然不像少林寺那样武风盛行,但作为一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闻名古刹,自有其深厚的底蕴,其中藏经阁的藏书数量比少林寺不遑多让。

    杨康来到大相国寺是为了学习梵文。

    对于这位金国小王爷倾慕佛法的举动,大相国寺的方丈非常欢迎,特地给小王爷开辟了绿sè通道,不仅在寺内腾出一个院落专供小王爷静修,还派了高僧来给小王爷讲解佛法真意。

    宋末元初的时代正是“三教归一”呼声最高的时候,那便是把儒释道三教的思想进行合流,形成一种普遍的道德规范,用于教化民众,这样三教的信徒便不会因为不同的教义而互相抵触,统治阶级也能够更好的统治天下。

    王重阳的全真教便是这种观点的坚持者和实施者,王重阳本人先是学儒,后又入道,对佛法也有涉猎,他对旧有的道教教义进行了改革,删繁就简,保留了道教清静无为的jīng髓。

    他的弟子中大多都是儒家出身,拜入全真教后才开始学道,他们更能把三教的义理进行融合,这也是全真教在这个时代如此盛行的原因所在。

    虽说三教融合是一种大趋势,但在融合的过程中谁占据主导地位是争论的重点,这关系到在未来融合后的教义中谁的思想更能影响到信徒。

    这种争论在元金时期的时候尤为激烈,以耶律楚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万松行秀为代表的佛家在其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万松行秀甚至把孔子的思想融入到了佛法之中,被称为“孔门禅”。

    此时恰逢乱世,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碰撞最激烈的时期之一。

    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杨康想要学习梵文的举动让佛家的高僧欣慰不已,因为杨康不仅仅是杨康,他还代表着完颜洪烈,甚至是整个金国朝廷对佛门的态度。

    见微知著,佛门认为这是完颜洪烈向佛家释放的一个友善信息,这便是杨康能得到如此优待的主要原因。

    丘处机都知道在杨康身上投资,那些和尚自然也不例外。

    杨康费力的啃着梵文佛典,虽然有汉文的翻译做对照,他还是觉得艰深无比,这完全是另外一种语言,不是临时抱佛脚便能有效果的,即便大相国寺数百僧众也仅有四位高僧通晓梵语。

    若是等他jīng通梵文后把《九yīn真经》的总纲翻译出来的时候,怕是金国都被蒙古灭掉了。

    那么只能采取第二种办法了,他把真经的总纲分成无数的段落,每一次他都拿不同的段落去请教大相国寺的高僧,回来后他再进行拼接,这样虽然麻烦,却更有成效。

    好在梵文总纲不长,他询问了好几个高僧,在确认翻译上没有疏漏后便整理了出来,然后他悲剧的发现即便是翻译成汉文,他还是看不明白。

    这几个老和尚翻译的风格和语法都不相同,语句也不连贯,在断句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有时候两个和尚翻译出来的句子截然不同,而且看起来和高深的武学真的没什么关系。

    杨康郁闷了,他知道在翻译的时候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式,直译是严格按照文法的翻译,而意译则是加入了翻译者自己的理解,不讲究原文的形式。

    这些老和尚都是jīng通佛法的高僧,在翻译的时候难免加入自己对佛经的理解,所以翻译出来的文字便各不相同,即便是佛法,在不同宗派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何况这些老僧不懂武功,没想到这是一篇武功秘籍,只把它当做普通的佛经来解释,从而导致了杨康的悲剧。

    这种看不懂的东西他万万是不敢瞎练的。

    难道要去湘西找一灯大师么?

    一灯大师既是佛门高僧,又是武学宗师,并且知道自己翻译的是武学典籍,在翻译的时候会向着武学的方向靠拢,这才能保证翻译出来的真经总纲是武学秘籍,而大相国寺的高僧翻译出来的更像是佛家典籍。

    即便杨康跑去了湘西,也没办法过了渔樵耕读那几关,何况那里还有个瑛姑,他暂时不想掺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杨康拿着手中的翻译文稿,心中在思考着解决的办法。

    看来还是要到少林寺一趟,少林寺是武学圣地,受到尚武之风的熏陶,那里的老和尚即便不学武功,也会略知一二,在翻译上面要比大相国寺的和尚靠谱些,然后再把两方面翻译进行比对,估计就仈jiǔ不离十了。

    主意已定,杨康在请示了完颜洪烈后带着彭连虎和沙通天出发了,不过在临行前加了一个成员,那便是穷极无聊的小黄蓉。

    这些天他偶尔会去看看这个小丫头,带她逛逛开封城,给她买些好吃的好玩的,可这些物质上的享受无法抚慰小女孩的不满情绪。

    小黄蓉使用各种方法想要逃离开封,这次听到黄河四鬼讨论杨康要去少林寺的事情,想到这是一个逃跑的好机会,便满地打滚的要求一起去,否则便要自残,她拿着一根吃饭的筷子对着自己的脖子比划着。

    杨康无奈,只好带着她一起同行,虽然他知道这小丫头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可总把她关在宅院里也不是办法,偶尔出来透透气也好,反正有彭连虎和沙通天两大高手在侧,谅她也翻不出什么花样来。

    杨康想到少林寺似乎有不准女子入内的规矩,便让小黄蓉做书童装扮,以此鱼目混珠,这样既守了少林寺的规矩,又满足了小丫头的好奇心,即便被少林寺的僧人发现,只要大家不说破,便有转圜的余地,左右不过是个小女孩而已。

    两rì后,一行人来到少室山下。

    杨康下了马车朝着山上而行,他还记得上次离开少林寺时的沮丧心情,那让他怨念颇深的《九阳真经》,若是当时找到了《九阳真经》,他就不用去江南冒险,就不会引起完颜洪烈的疑心,就不会招惹上桃花岛的小公主,就不会……

    一切无法重来!

    那个该死的老家伙,怎么就不把《九阳真经》写在《楞伽经》的夹缝里呢?杨康在心里咒骂着。

    被杨康咒骂的图书管理员正在藏经阁的门房里闲坐着,他把《九阳真经》誊写在《楞伽经》中后便一直等待着,那个全真教的弟子怎么还不来呢?

    这就像自己有个新奇的玩具却没有人一起玩一样,人生寂寞如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