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五年,朱元璋除了担心马皇后的病情,所以耽搁了一些事情,甚至是想让太子朱标亲自前往陕西巡边的事情也耽搁了下来之外。
一直还都算是处在春风得意的心情之中,他还在想着,如果马皇后的病稍微有些起色,就会立刻让太子朱标北上,去西安去看一看,这件事已经纠结在他心中很久了。
不过这是朱元璋心中的秘密,秘密到除了太子朱标之外,谁也不知道让朱标去陕西巡边到底是为了什么。
那就是朱元璋心里的那一丝丝的迁都情结在作祟,当年在应天建都,本来就是权宜之计,他想将都城建在自己的老家凤阳,那样就可以完成他锦衣还乡的梦想,这本来就是每个人最想做的事情,就连作为皇帝也不能例外。
但是凤阳地势实在太平,易攻难守,不是一个久居之地还是一个原因,最重要的是凤阳作为一个小地方,基础建设太差,想要将其建设成一个都城,那简直就是从头开始,一般来说,一个大城市的行程,其中需要发展数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时间,朱元璋等不及啊,他害怕就算自己驾崩了,也等不到凤阳建成。
朱元璋又真的不想将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作为都城,这个地方实在是太不祥了。之前庞煌也有调查,三国孙吴定都于此国祚五十二年,东晋稍微长了一点也不过是百年左右,刘裕篡晋建立宋朝五十九后权臣萧道成篡位建南齐,但是二十三年后。萧衍篡齐建梁,五十六年后陈霸先灭梁朝建陈。不过只是三十二年后,隋军南下灭陈然后就没有人敢在这里建都了。
好不容易过了几百年。有个胆大的南唐改建康为江宁,在此建都,国祚也不过三十九年而已。
这实在不是一个吉利的地方啊!!
朱元璋要的是朱家大明前年的延续,万年的长存。所以对于选择南京作为国都的决心,实在是难以定论。
所以眼光转来转去,排除了开封水患太多,洛阳曾经有过女皇帝之外,他又将眼睛盯在了西安城的方向,秦始皇、李世民都是在这里起家。而且这两个人都是朱元璋的偶像啊,能在西安城建都也不错啊。
所以他想要派遣太子朱标看看情况,是否有这个可能呢?
就在这个时候,马皇后突然病了,作为太子朱标要承担起一部分的国事,分担父皇的负担,让父皇能多见母亲几面,而且作为长子,马皇后的亲生儿子。在母亲病重的期间,实在不宜远行。
大明建国时,朱元璋就一再强调孝道,这种有违孝道的事情。在皇室之内绝对不能出现,所以朱标的行程就被无限期的搁置起来,马皇后病情好转。他有可能重启西安之行,而马皇后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话。估计他的这次巡边,会被搁置很久很久。
就让西安城内的官员们猜测吧。同时也让彭普贵和他的三个弟子也慢慢猜测吧,京师中这种风声渐渐的淡薄了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庞煌带着一份《大明周报》来到了朱元璋的御书房中,《大明周报》头版头条的公布了一个惊天的消息,日本国王自称为天皇,文章是一个黄子澄亲自写的,从隋书中所记录倭国给隋帝的国书的纪录为“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处天子”开始讲起,历数日本的狂妄自大,擅自称皇。
将矛头直接对准了日本国内的不轨,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的言辞之中,就有国无二君之说。本来,日本有天皇的存在,在沿海一些商贾的心中已经不算是件奇怪的事情,但是从来没有人放在桌面上认真去探讨过。不过认为那是一个笑话而已。
自古以来国无二君,谁能容忍在自己身侧又出现一个皇帝呢?而且还有“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处天子”之说,这已经不能当做一个笑话去看待了。匹夫之怒,血流五步,天之子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朱元璋很好奇的看着庞煌,又看了看自己手中的那份《大明周报》,眼中露出疑惑的神色,他甚至有些不明白庞煌为什么让他看这些文字。
只是刚才看到天皇的字样时,稍微的感到有些不适而已,但是从心里还是不太相信到了现在,海外的日本还是敢自称天皇,还有这样的事情存在。
那些周围的文臣们总是告诉他大明这片土地是世界的中心,自古就是四夷来朝。在他的思维中,蒙古人的元朝就是前一个朝代,虽然对汉人狠了些,但仍然是一个国家。宋亡于蒙古,不过是国运衰落,改朝换代而已。南宋称臣于金,也不过是权宜之计,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唐还向突厥人称过臣呢。
猛然间出了一个天皇,心里虽然有些不舒服,但毕竟是那么遥远的事情,隋朝距离大明已经过去了几百年的时间,那时候隋炀帝荒淫无道,不会治理国家,才有小国寡民欺负到头上,但是现在大明如此强盛,那些矮子们还敢自称天皇吗?
朱元璋不敢相信,而且也从来没有人对自己这样说过啊。自己也看过日本的国书,里面极尽谦顺之语言,自己没有看出来有什么狂妄啊。
他却是不知道,胡惟庸刚死不到两年,之前胡惟庸在做丞相时,早就知道朱元璋的脾气,日本的国书是日文,翻译的时候,在胡惟庸的授意之下,故意是改的那么谦顺,不让朱元璋发火的。所以皇帝才什么事情都不知道。
看出了皇帝的疑惑,庞煌躬身行礼,道:“有些话儿臣不知道该说不该说,但是有一条,皇上必须要注意的,那就是倭寇之祸。而且,儿臣还有一个消息。是由锦衣卫探知,要禀报给皇上的。”
于是。就将李成桂的对马岛遭遇,又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朱元璋听后冷笑不已。道:“朕早就听说,高丽有亲我大明者,也有亲近蒙元者,李成桂对我大明还算恭顺,人也算是对高丽忠心,竟然演这苦肉计给朕看,给高丽的国主看。妄想置身事外,这样可是不行的,两面讨好,两边躲避的墙头草,朕很不喜欢。”
庞煌顿时就猜出了什么,从老朱的话语中可以听出来,这次对马岛所谓的损失严重,竟然是李成桂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又可以置身于对付大明的事外的一种做法。一种佩服油然而生。
这次李成桂下的血本可不小啊,战船损失了这么多,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李成桂此人也并不重视海上。不重视水师的发展,竟然让水师做了旱鸭子。
朱元璋皱着眉头苦思了一会,挥手让庞煌退下去。反正庞煌也找到了自己的答案,知道了该如何对策。所以也就没有多说什么话了。
而朱元璋在庞煌走了以后,还是对于刚才看到的“天皇”字眼有些厌烦。于是分别召见了礼部和鸿胪寺的人,分别向琉球、日本和高丽传达了圣谕,让这三个国家分别派遣使节前来觐见。
他主要是想看看高丽的亲近蒙元的力量到底要做什么,还有就是要看看日本到底如何反应,而琉球纯属配角,要见就连东边的几个国家一起见见吧。
朱元璋的这个决定,很快的就被三个国家知道了,引起了一片的慌乱,到底大明的那个皇帝想做什么,谁都猜不到,于是又陷入到一阵阵的疑惑之中,但是谁也不敢迟疑,纷纷派遣自己所谓最为得力的助手前来大明出使。
由于事情来得太突然了,日本人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直接导致了朱元璋的怒火,那就是日本派来的使节,竟然是打着幕府的旗号过来的,大明让你们国家派人来,没有人理会,却让一个将军的手下过来,那不是明摆着看不起大明吗?
这件事先不用提,反正也是好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朱元璋趁着这个机会,也做了不少的事情,大明没有了丞相,一切蓝图将以皇帝的意志为转移,可以说是百废待兴,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啊。
大明算是平定云南所谓的全境,设置了云南布政司。置贵州都指挥使司,又置云南都指挥使司。
然后又命令礼部尚书刘仲质与儒臣定释奠礼,颁天下学校。立学规十二条,合钦定九条,颁赐师法。又奉命颁刘向《说苑》、《新序》于学校,令生员讲读。在国子监颁学规,又颁禁例十二条于天下,镌立卧碑,置明伦堂旁。诏令恢复科举取士之制。
洪武十五年五月,新建太学成。其规制为;庙、学皆南向,庙在太学东,中为大成殿,殿左右两庑,前为大成门,门左右列戟二十四,门外东为牺牲厨,西为祭器库,又前为灵星门。太学正堂称彝伦堂、中为祭酒、司业公署,左为祭酒、司业讲授之所,右西列席东向,为博士课试之所:前为太学门,又前为集贤门。彝伦堂之后为六堂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为诸生肄业居处;六堂之东,皆列二馆,为助教、学正、学录居处。丞、簿有署,会馔有堂。厨库井湢,依次而列。学之旁有号房,是诸生住宿之处,有妻子的诸生居外,月给米赡养。
五月二十二日,朱元璋命礼部颁学规于国子监,令师生遵守。学规规定;祭酒每旦升堂,学官序进,行揖礼,祭酒坐受,属官分列东西,相向对揖毕,六堂诸生进,行礼与上同,惟无分揖礼。官升堂,禀议事务,或质问经史,须拱立听命,不得违越礼法。监丞之职:凡教官怠于训诲,生员有戾规矩,课业不精,廪馔房舍不洁,并从纠举惩治。博士、助教、学正、学录职专训教生员,讲读经史,明体适用,以待任使,有不遵师教废业的予以惩罚。典簿、掌馔,务致廪食丰洁,钱谷出入明白及课业进呈以时,他无所预。
八月,朱元璋命礼部颁学校禁例十二条于天下:一、生员事非干己。勿轻诉于官;二、生员父母有过必恳告至于再三,勿致陷父母于危辱;三、军国政事。生员勿出位妄言;四、生员有学优才赡,深明治体、年及三十。愿出仕作官的,许敷陈王道、讲论治化、述为文辞,先由教官考较,果有可取,以名上于有司,然后赴阙以闻;五、为学之道,必尊敬其师,凡讲说,须诚心听受。勿恃己长妄为辨难;六、为师者当体先贤竭忠教训,以导愚蒙;七、生员勤惰,有司严加考较,奖其勤敏,斥其顽惰,斯为称职;八、在野贤人君子,果能练达治体、敷陈王道,许其赴京面奏;九、民间冤抑等事,自下而上陈诉。不许蓦越;十、江西、两浙、江东之民多有代人诉状的,自今不许;十一、有罪充军安置之人,勿妄建言;十二、十恶之事,有干朝政。实迹可验的,许密以闻。其有不遵的以违制论。同时命以所颁禁例,镌勒卧碑。置于明伦堂之左。
颁布了学规之后三天后,礼部奉命议定分六科考核天下所举秀才。以任其职。其一,宜选用才识的文武之臣。于公事间暇,延问所取秀才。以经明行修为一科,工习文词为一科,通晓《四书》为一科,人品俊秀为一科,言有条理为一科,晓通治道为一科。
六科备者为上,三科以上为中,三科以下为下,六科俱无为不堪。其二,观其言貌,只知大略,观其行事,乃见实能。宜会京官于秀才内各举所知,举中者量加擢升,不当者罚及举主。其三,以前犯罪官员,皆以怠惰无能,遂以废事。今宜精选可用之才留任,老疾不堪的遣还,仍命布、按二司具其善恶实迹,参其所言得失,以为黜陟。其四,秀才多系郡县一时选送,其堪于录用的,不定练习政务,况又用非其才,不仅速于获戾,而且民受其害。凡堪用之人,只宜量才授职,未可立即委以重任;遣还乡里的,可令其为社师,明经老疾的,授以教官。其五,对现任官员中的才学之士、历任老成、有绩可称而无过的,留用或升擢,与初任秀才参署政务。而孝弟力田、聪明正直的,多非其人,宜悉罢举。其六,刑罚未省,赋役未均,皆因所司不得其人,今以秀才充任,必能兴学校,教民有方,均平赋役,使民无讼。其七,内六部、察院,外布、按二司及府县令均系任重之职,得其人则政举,非其人则职废。必选通儒达吏,练事老成,明于治体,可以任重者居之,不可泛用非人。朱元璋批准施行。
朱元璋诏令制定官员相遇及公参礼仪:凡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驸马都尉遇公、侯于路,引马侧立;都督佥事、六部尚书遇公、侯,引马却避;品级相等的,分路而行。金吾等卫遇公、侯,引马却避;遇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驸马都尉,引马侧立;遇都督佥事、六部尚书,分路而行。
六部侍郎、各卫指挥使及同知、通政使、太常卿、光禄卿、太仆卿、京府尹三品官遇公、侯、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驸马都尉,引马却避;遇都督佥事、六部尚书,引马侧立;品级相等的,分路而行。各卫指挥佥事、左右通政、太常少卿、国子祭酒四品官遇公、侯、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附马都尉、都督佥事、六部尚书,引马却避;遇六部侍郎、通政使、太常卿、光禄卿、太仆卿,引马侧立;品级相等,分路而行。六部郎中、员外郎、钦天监令、太医院令、都府经历、断事官、大理寺卿、通政司参议、左右春坊庶子、谕德五品官遇公、侯以至三品官,引马却避;遇四品官引马侧立;品级相当,分路而行。
六品以下官仿此。翰林学士、尚室司卿、少卿遇公侯、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驸马都尉,引马却避;遇二品官引马侧立;遇三、四品官分路而行。尚室司丞、侍讲以下官,照品级仿此。承敕郎、给事中、中书舍人、监察御史遇公、侯以下至二品官,引马却避;遇三品官引马侧立;遇四品以下官分路而行。殿廷仪礼司正、副遇公、侯以下至三品官,引马却避;遇四品官引马侧立;遇五品以下官,分路而行。凡所属见上司官,引马却避;所属官员高者遇上司官品卑者,分路而行。
凡未授职任的遇有职官员,皆须引马却避。凡官员应合避而路狭不可避的,下马拱立;应行路不得中道占行依次分左右。
凡被宣召及祠祭官诣祠祭所并有所捕逐者在道,虽遇应避之官,不避。凡官员公参,都督府同知、佥事参左右都督,指挥同知参指挥使,六部侍郎参尚书,各卫指挥参都督拜于堂下,千百户参指挥亦同;京县知县参京府尹拜于堂下,各府州县亦同。
诸司佐贰官、幕职官参本司长官,皆答拜;所属卑官参见者,不答,品级相等,答拜;所属官员品级高的,与上司官卑的同礼。
但是这些都和庞煌没有太大的关系了,他弄明白了李成桂的想法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筹划,首先,他派遣了自己最放心的属下刘彪,前往高丽去见李成桂,商谈一些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