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劝农【下】

目录:皇宋| 作者:巨人肩膀上的木木| 类别:历史军事

    第187章劝农

    出了益都县,王珪上前,忍不住说道:“王爷,要不要让人动一动那直娘贼知县?居然连王爷你都敢顶撞!”

    周钦闻言脸se大变,连忙上前劝说道:“王爷!万万不可!”

    赵禳点头道:“自然了!”

    王珪不满的嘟囔道:“王爷那直娘贼如此不给面子王爷你,有什么万万不可的!要是放在五代十国那会儿,就算杀了又如何?”

    周钦登时脸se绷紧,五代十国渴望是士大夫严重最黑暗的时代,你再聪明也拼不过一匹夫。

    赵禳倒是对此不以为然,扭头看着路边的景se,道:“这有什么丢面子的?”

    “为什么不呢?”王珪奇怪的说道。

    赵禳解释道:“如果换了其他问题这就是丢面子,但这问题就算官家也不敢轻易插手!本王就算被顶撞了也是正常的事情,再说这算是什么?一个小小的县官!”

    为了增加说服力,赵禳顿了顿接着说道:“官场有句谚语:前生作恶,今生附廓;恶贯满盈,附廓皇城。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前生做了很多坏事,今生当官就是在州治所那里当县官,名义上是县官,却没有百里侯的威风,上面除了知州外还有通判、推官、勾当,那个都得罪不了。恶贯满盈的,那就是到皇城那里当县官,你想想开封府下面的县官,那个不是愁眉苦脸的?”

    王珪怔了怔,乐的笑了。“王爷你这话真的有道理!说来这直娘贼的知县也挺倒霉的!”

    周钦看着赵禳的侧脸,心中不由暗暗敬佩赵禳,三言两语就化解了手下人的怨气。并且理智的对待这事情。这知县不过是小角se,何必为了他而暴露自己的意图呢?心中更加坚定辅助赵禳的决心。

    在巡阅了益都县的chun耕后,赵禳下一站便是广陵盐务草场。现在已经不是草场了,而是十三座村庄。

    三万名难民正在弥河两侧开挖水渠,燃烧野草,砍伐木材,一切忙碌而有序。

    负责此地的是工部派来的一名大匠张安,颌下留着三缕长须,看上去文质彬彬的。第一眼看到张安的人,一点也不会认为这是一名工匠。

    “张安,水渠开挖的怎么样了?”赵禳穿着短打衣服,径自走上去,问道。

    附近的百姓都纷纷朝赵禳鞠躬,他们都认得这名少年郎的身份,显贵的长沙王。

    张安整理了一下衣裳,施然一礼。“下官见过长沙王!”

    顿了顿,张安回答道:“水渠倒是好说,按照计划挖十二万步长的水渠虽然完成不了,但目前开挖了有约莫八千步,紧张了些,却也勉强够用度。就是储水池方面太麻烦了!价格也很是昂贵!”

    赵禳皱了皱眉头,问道:“大概要价多少?”

    张安说道:“因为都是为了自家修建,工钱方面倒是少了很多,但吃的却不能够短。再加上必须在外面招募来一些工匠,大概要七千贯!可以修建增土七尺,厚四尺,长三千三百五十有五尺,广常有六尺之储水池。”

    赵禳被张安的专业名词给说懵了,摆着手说道:“行了!你说这个本王听不了,本王就直接问,能够灌溉多少亩田地就好了!”

    张安有些无奈的笑了笑,道:“寻常年间大概可以灌溉三万亩地左右。”

    赵禳登时眉头大皱,经过勘查后广陵盐务草场计划开垦的土地由原来的三十二万亩增加到现在的三十五万亩,也就是说如果要所有田地都可以得到充足的灌溉需要修建十二座储水池?

    赵禳这个疑问刚刚问出来,张安已经摇头道:“王爷并非是如此简单的计算,首先储水池不是说修建就要修建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地方,实际上不可能有那么多合适的地方让你修建储水池。而且储水池基本上两年就需要一次大修,大修价格比之于重新修建便宜一二千贯而已!所以每一座储水池都需要考虑清楚,否则很可能在没有钱大修的情况下酿成水患。”

    赵禳越是深入地方政务,越发感觉自己能力上的弱小。他并没有自作聪明的提出意见,而是放低姿态询问:“那么张安你认为应该修建多少座储水池比较好呢?”

    “一座就够了,因为没有钱!”张安说道。

    赵禳怔了怔,旋即苦笑起来。

    接下来赵禳又去巡视田间,他要做的事情很多,不仅仅是劝农,更是需要解决一些田地的纠纷。因为一切都是新的,所以难免会出现大量的漏洞。

    事情在忙碌中慢慢走向正轨,这里面周钦的功劳最为特出。他一人捉出了十三名贪污的官员,一下子名震士林。为此陈方之也被吓住了,对于锋芒毕露的赵禳退避三舍。

    招远金矿在经过三个月的建设后,利用**开采,产量惊人。一个月产量达到八千两!换成铜钱相当于十四万四千贯!这还因为刚刚开采,等矿工熟练后,矿脉更加深入产量将会进一步提升!

    一年下来挖到的黄金换成铜钱少说有一百八十万贯!此时大宋全国商税一年才五百万而已!光是招远一地就可以顶半边商税了!

    海贸进展虽然不算顺利,但却也喜人。和ri本的贸易没有打通,和女真人的贸易也没有打通,但和高丽的贸易打通了!

    在高丽的药材很低廉,马匹也相对宋朝廉价很多,往大宋转手一卖,利润数倍以上!特别是高丽参,高丽参在高丽一斤不过要七八贯,但到了大宋,一两高丽参就要一两白银,不还价的那种!利润足足三倍、四倍!

    同时宋朝的茶在高丽也卖的很疯狂,一斤粗茶在青州不过是三十文,到了高丽也是三十文。不过单位变了变,一两三十文!宋朝一斤十六两,也就是说这是十六倍利润!

    当然了,真正计算不是这么计算的,茶的体积比较大,再加上要穿洋过海等等风险。但话说回来,即使是如此,这个利润也相当的可观。

    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