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两情相离
千百年来无才就是德、恪守妇道的贤妻良母为什么现在会受到丈夫的嫌弃,反而是读书明理的女子受到现在成器丈夫的喜欢?——蒋腊梅
-
1943年5月,小日本发起鄂西会战。关于为何发起这次会战的原因、背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bai度一下。
新官上任的日军11军团司令官横山勇因公,因私(其为工程师出身,功勋很少,走后门当了军团司令)都要马上打场漂亮的胜仗才能服众,堵住其他人议论的臭嘴。
万里长江大浪滔滔的江水一路奔腾而来,以万马齐奔、雷霆万钧之势冲进夔门,泻过巫山,又在西陵峡之间一连拐4个90度角的急转弯。著名的石牌要塞,便位于从南津关过来的第一个转弯处,这里山势险峻,10余门重炮直指朔江而上的所有船只,成为扼守四川、拱卫重庆的第一道铜墙铁壁。
石牌以南,越过鄂西,则是湘西重镇常德。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七十四军。
一接到参加鄂西会战的命令,卢醒、明灿、陈公勇、李欣、鲁星野、陈胜利等一大批湖北籍的官兵欢呼雀跃。六个年头了,离家万里,转战南北,那故乡的炊烟、儿时的玩伴、老娘亲的背影常常让他们梦萦魂绕,成了家的还想老婆、想自己的小伢。
蔡仁杰更是欣喜万分,从衡山出发到鄂西,必定要经过他的老家——常德! 但蔡仁杰并不想老婆。在他的心目中,那一个名叫蒋腊梅的女人。只是孩子他妈,可怜、可爱而却不是自己的人生伴侣。作为从小订下的“娃娃亲”,这一门婚事没有任何感情做基础,再加上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生活阅历。彼此之间毫无共同情趣。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拜堂成亲,大多数人也就这样或磕磕碰碰、或马马虎虎、或撞上中意的恩恩爱爱过完一生,但对于出去见过世面、接受了新观念的青年军人、青年学生而言,天仙配不仅是“你耕田来我织布”的生活,而且还要有“我作诗来你写赋”的浪漫。
蔡仁杰喜欢的女人,是他在赣北前线一见钟情的王淑兰。
只是苦了蒋腊梅。
和许许多多乡下女人一样,蒋腊梅日夜期盼男人飞黄腾达,又时刻担心他眼界一高而嫌弃自己。多少个不眠之夜,她咬住被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千百年来无才就是德、恪守妇道的贤妻良母为什么现在会受到丈夫的嫌弃,而是读书明理的女子受到现在成器丈夫的喜欢?”蒋腊梅幽幽地向当了桂林师范学院教师的弟弟蒋方问道。
蒋方也觉得很不好回答大字不识几个的姐姐这个问题。
这个时期。学者、军官、各党派的领导人,与老家原配妻子离婚,再娶或数次再婚的男人太多太多了,能与原配妻子一直坚持的名人屈指可数,胡适博士到算一个。
害怕某一个时刻的到来,这个时刻还是降临了。在终于盼到丈夫出头人地的时候,蒋腊梅也盼来一纸“休书”。男人说自己在外面已经有了相好的女人,劝她离婚。可蒋腊梅已经将全身心给了这个家,哪还有别的选择?她用手背擦了擦总也擦不尽的泪水,幽幽地对公爹公婆只说了一句:“生是蔡家的人。死是蔡家的鬼。俺哪也不去。”
仁杰的父母觉得媳妇一直以来也很恪守妇道。孝敬公婆,悉心养育娃娃的。一辈子老实巴交的蔡父愤愤地道:“杰伢子这个陈世美,忘恩负义,出人头地就学人家休妻了,腊梅你只管在家里住着,你在我们心里永远都是明媒正娶的大房,永远都可以住在这个家里。”
蔡仁杰只得作罢,不再提离婚一事。后来,他娶了王淑兰,新婚之夜,温存之余,搂着新人想起前任,一种怜悯在他内心深处油然而生,那是对蒋腊梅的愧意。
在大家眼里,最美满的家庭生活,首推军座的婚姻,虽然军座有点怕老婆。都说“好男不娶福州女”,可王耀武偏偏不信邪。北伐期间,当宪兵连长的他驻扎福州,娶了当地姑娘郑宜芝。其实,世人只知福州女人刁蛮、懒散,而不知她们还会襄理老公,以运筹于闺房之中的战略战术,把老公调教得服服帖贴,连洗脚水都抢着倒。既会打仗,又会经商的王耀武,有钱有势,却一不打牌、二不吸烟、三不讨小老婆,不能不与贤内助的时刻鞭策有关。
即使军座惧内的故事,成为茶前饭后的谈资,倒也无伤大雅。据说,有一次,军部直属队出早操,某营长大约厌倦了这种每天一操,心不在焉,动作就有些吊儿郎当。王耀武一见遂大怒,冲过去踢了他两脚。后来,那营长揉着自己被踢痛痛的小腿肚子,向弟兄们自我解嘲道:“他奶奶的,每天一操,军座也乐此不疲,想必嫂夫人有什么秘方吧?”众人于是心神领会,哈哈大笑。
去年夏天,七十四军撤出浙赣会战、转移到闽北浦城以后,正是荔枝红透、挂满枝头的季节。几位师、团长嚷着要去嫂夫人的娘家吃荔枝、吃海鲜,王耀武说:“得,等抗战胜利了,咱请夫人开流水席,大宴宾客,可现在赶路要紧。”
全军遂徒步经闽西、赣南到湘南,再由铁运至桂中,准备入越作战。由于我远征军遭遇失败,滇缅路被彻底切断,南宁至海防之间的交通线便成为全国唯一一条海外生命线。七十四军奉调第四战区的任务,就是保卫这条生命线,并以实际行动支持越南人民的抗日战争。
时值盛夏,行程千里,七十四军一路上军容整肃,沿途观者如云、好评如潮。这时候的广西,到处都是一片团结的蓬勃景象。这种团结,达到了不分国籍、不分党派的崇高境界。越南、国min党、保皇派、gongchandang的领袖胡志明、阮海臣、武鸿卿等同志都在第四战区的热情支持下从事培训骨干、训练部队等方面的抗敌复国革命活动,经费全由中国政府按照黄埔军校的待遇拨付。在这种气氛感染下,七十四军的士气格外高昂,准备把战场摆在国外、痛击日军,后因局势变化,最高统帅部又下达了暂停入越、就地整训的命令。
鄂西会战打响之时,正是周志坚大喜之日。
陈公勇的心上人——刘娟,就要在襄河边成为周志坚的新娘。
此处省略三千字。(起点编辑老师请看,为了不触及**描写,我只好省了)
婚礼如期举行。
新婚第二天,军区开会,同志们看见新郎官也来了,纷纷上前问他感觉如何,周志坚大大咧咧地说:“拔炮楼、捅地道,小菜一碟!”
已经第三次结婚的周志坚当然觉得结婚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