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一章 报功宗庙

目录:战国征途| 作者:木林森444| 类别:历史军事

    “当!!当!!当!!当,!”

    宏大而又沉闷的钟鸣声从秦国的王宫中响起,回响在整个王城里,钟声连续响了九声,方才停止。

    而随着钟鸣声的响起,一辆一辆高大的驷车冒着冬季凛列的寒风,从咸阳城的大街小巷中驶驰出來,将无数还有剿中安睡的鸟雀惊醒,呼啦啦的飞上了天空。

    众多的驷车从咸阳的四面八方一直汇集到了秦王宫见停下,秦国的王室宗族、卿士大夫们走下高车,依身份尊卑,官爵高低,鱼贯的进入王宫,首先在朝堂上向秦王政行朝拜大礼,然后在太祝的引导下,恭恭敬敬的跟在秦王政的身后,一起神情肃然的來到了秦国的宗庙。

    今日是秦国每个月例行祭祀先祖的时候,不过这一次的祭祀,和过去相比,又有一些不同的内容,因为在今天的祭祀中,秦王政要正式的向先祖宣告,魏国已经被秦国灭亡,三晋之地,己经全部都纳入了秦国的国域中。

    类似的祭祀,在韩赵两国灭亡以后,也曾经举行过,但只有这一次举行的最为隆重,因为直到现在为止,赵魏韩三晋终于彻底的灭亡了。

    三晋和秦国之间的冤怨可谓是旷日持久,时代悠长,早在春秋时期,三晋的前身晋国一直以來都是秦国东进的拦路虎,秦国想要强盛,就必须击败晋国,而晋国则必须压制住秦国,才能保持自己的强大,领导中原的各诸候国家,因此两国之间一直争斗不断,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就是通过击败晋国之后,才获得霸主之位。

    不过晋国的国力要比秦国强大,而且晋国直晋文公称霸之后,一直都是中原各诸候国之首,因此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秦国都被晋国压住了一头。

    后來三家分晋,进入到战国时代,但由晋国分裂的赵魏韩三国,仍然是秦国的最大的威胁,由其是在战国初期,魏国强盛一时,一度打得秦国几乎到了亡国的边缘,后來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才强大了起來,而魏国因为一糸列战略失误,衰弱下去,在此消彼涨之下,秦国才终于可以强势的态度对态三晋。

    但并沒过多久,赵国就通过“胡服骑射”的变法强大起來,取代了魏国成为秦国最强大的对手,双方又经过了长达数十年的对抗,秦国终于在长平之战中,击败赵国,使赵国衰弱下去,但偏偏在这个时候,魏国又出了一个信陵君,两度组成五国合纵,击败秦军,一度打得秦国退守函谷关,不敢出战,好不容易熬到了信陵君去世,赵国的李牧又横空出世,又以一己之力,挡住了秦军。

    因此也有人说,秦国与三晋的争斗之间的此消彼涨,也决定着整个战国的历史走向,到是一点也沒错。

    不过这一切总算是都结束了,和秦国缠斗了近二百年的三晋终于彻底亡灭,并且全部都并入了秦国,最终的胜利也属于秦国,因此这样重大事情,取得了这样重大的功绩,秦王政自然要向秦国的历代先君夸耀报功,由其是在秦国几乎用尽了全国之力,才灭亡了魏国,秦国为此也付出了重大的代价,也就更显得这一次胜利的不易了,如果是向以前灭亡韩国那样轻轻松松,那么这次祭祀也就沒有必要弄得这么隆重了。

    等秦王政带领着众人來到宗庙前的时候,早己得到通知的荷华一身黑色的巫服,在宗庙门口恭迎秦王政的一行。

    见了秦王政之后,荷华立刻上前施礼,道:“参见父王!”

    秦王政点了点头,道:“可准备好了!”

    荷华道:“父王放心,仙师就在宗庙里,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

    秦王政呵呵笑道:“好,我们进去吧!”

    荷华又向秦王政施了一礼,这才引领着秦王政和一应大臣进入到宗庙里。

    秦国的宗庙依然还是那样的庄严肃正,气氛凝重,由其是放置在供奉着秦国历代先君神位之下的祭台上的八只宝鼎,更是让人觉得沉闷压仰,在步入宗庙的大殿之后,不少大臣都不由自主的放缓了呼吸,仿佛怕惊扰了历代秦国的先君和九鼎一样。

    这时在九鼎中己经按照各自所代表的方位,盛满了各种祭品,而赤松子就站在祭台前,向秦王政施了一礼,道:“恭喜大王,攻占了魏国,三晋归附一统,秦国统一天下,也是指日可待了!”

    秦王政也笑道:“多谢仙师了!”

    赤松子道:“一切都己经准备好了,大王可以开始了!”

    秦王政点了点头,这才整了整衣冠,跪在神位前,恭恭敬敬的连拜了三拜,随后开始宣读祭文,祭文的内容自然就是向秦国历代先君报告,秦国是如何经历了艰辛,才灭亡三晋,并将三晋全部都纳入到了秦国的领域之中,叧外也提到了一些过去秦国和三晋,主要是魏国之间的冤仇,当然都是魏国怎样欺负秦国的,而现在自已终于为先君们彻底了结了这一段冤仇之类。

    祭文读完之后,秦王政又向神位献上了特别的祭礼:魏王假的王冠、青铜剑和王玺,这三件东西都是像征着国君的权力,在灭国之后,做为特殊祭礼敬献给先祖,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而且这样的祭品,在宗庙的祭台上还供奉着两套,分别是赵国和韩国的。

    而在拜祭结束以后,秦王政和众大臣依照惯例,在宗庙的大堂中按秩序跪座在草席上,神情肃然的听着乐工们演奏庄重的大雅之乐,以祝颂冥冥中的上苍神灵,在宗庙演奏歌舞,也是祭祀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因为歌舞乐曲在最初就是从祭祀的活动中发展而來。

    应照周公制定的周礼,大雅之乐是以编钟、石磬、玉笙、桐木琴、犀鼓、土埙等乐器演奏,而随着悠扬舒缓的乐声响起,六十四名乐女挥动着长袖,随着声乐的节奏,边歌边舞起來: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国,其政不获,维彼四国,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帝迁明德,串夷载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兑,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

    维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邦,克顺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

    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

    依其在京,侵自阮疆,陟我高冈,无矢我陵,我陵我阿;无饮我泉,我泉我池,度其鲜原,居岐之阳,在渭之将,万邦之方,下民之王。

    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帝谓文王,询尔仇方,同尔弟兄;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

    临冲闲闲,崇墉言言,执讯连连,攸馘安安,是类是祃,是致是附,四方以无侮,临冲茀茀,崇墉仡仡,是伐是肆,是绝是忽,四方以无拂。

    这首歌名叫《皇矣》,是《诗经 大雅》中的一首,是颂扬周室开国的颂诗之一,内容以颂扬周文王为主,同时也兼对周文王以前的两代周室君主:古公亶父(太王,即文王祖父)和王季(文王之父)也进行了赞美,从古公亶父经营岐山、打退昆夷写起,再写王季的继续发展和他的德行,最后重点描述了文王伐密、灭崇的事迹和武功,这些都是周部族得以发展、得以灭商建国的重大事件,可以说太王、王季、文王三代,对周部族的发展和周王朝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诗中对他们尽极赞美之词。

    这首《皇矣》也是列国在宗庙祭祀中经常演奏的乐曲,而喜欢听这首乐曲的君王,自然都是希望以周文王为自己的目标,建立如他们一般万世仰慕的宏伟大业。

    虽然秦国一向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之国,但秦国一直都在尽力的想溶入到中原的文化当中去,并且积极的吸收着中原文化中的优秀部份,孜孜不倦地改变着自己,强大着自己,在秦国人的意识当中,仍然是以中原文化的继存者自居,因此对周室的礼法制度基本全盘吸收。

    尽管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在国家体制上做出了重大的变革,但根基依然是从中原文明发展而來,虽然中原诸侯依然咒骂讥刺秦国的风习野蛮愚昧,但多少都出于一种酸忌心态,其实并不是真的将秦国视为异族,因此秦国才能不断的吸纳中原的人材,为我所用,而中原各国中得不到重用的人材,也都喜欢到秦国去寻找自已的前途。

    因此太王、王季、文王三位周室的开国君王,同样也是秦王政最敬重的先王,而在秦国的宗室祭祀中,颂赞周室的《皇矣》之曲,也是常奏的曲目之一,同时也是秦王政最喜欢的歌舞。

    而这一次听着《皇矣》之曲,秦王政的心里却是思潮起伏,秦国和周室确实在不少相似之处,两者都是发起于偏处西方的小国,都一度处于亡国的边缘,都经历了一段相当长时间,数代君王的励精图治,才走向强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秦国正是在得到了当初周室发祥的岐山之地,才开始正式的封候建国兴起,因此在冥冥之中,这是否就是天意注定了呢。

    周室最后灭亡了强大的商朝,成为天下共主,一共沿续了八百余年,而现在秦国灭之了三晋,尽占中原之地,虽然还沒有统一天下,但论实力己经远远超过了当年的周室,那么秦国为什么就不能向周室那样,收服天下,建立万世仰慕的宏伟大业呢,自己又为什么不能向周文王那样,成为千古传颂的圣王呢。

    而且当时周室还仅仅只是名议上的天下共主,实际不过是一个实力稍大的诸候国,因此周室的强大仅仅只维持了不到二百年的时间,然后就陷入诸候纷战,不尊王室的混乱局面中,而秦国则不同,因为秦国实行郡县制,因此秦国将來统一了天下之后,也决不会是名议上的天下共主,而秦国的强大,也一定会世世代代,永远的维持下去,那么将來传颂自已的功绩,是不是会超过周文王呢。

    想到了这里,尽管秦王政也知道在宗庙大堂上演奏雅乐的时候,应该肃然正坐,不能则目斜视,但还是忍不住偷偷回头向供台上看了一眼,像征着韩赵魏三国国君权力的王冠、青铜剑和王玺己经供奉在秦国的宗庙里,那么剩下的齐楚燕三国,还会再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