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 客来意带殇

目录:黄巾张狂| 作者:艾叶客| 类别:恐怖灵异

    第二天,张狂早早起床。朝肚子里胡乱塞下两块面饼和一块羊肉,他就急急的赶到了城楼上,观看敌人的动静。

    天已经亮了。敌人开始在营地外砍柴汲水,营寨中升起了袅袅炊烟。一队汉军大模大样的来到距城池不远的地方,开始日常操演。不时有骑马的信使,在营地里进进出出。

    但是,张狂从早上等到中午,也没有发现,敌人有出兵攻城的迹象。

    ——莫非,孙坚在养精蓄锐?

    张狂乐得轻松。

    不过,在内心的深处,他总是有些不踏实。

    当天晚上,张狂又梦到了前世。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广告遍地,美女如云。

    梦醒时分,张狂忍不住双泪长流。

    别了!前世的种种……

    次日清晨,张狂又早早登上城楼,观察敌阵。身边的亲卫和诸将,见张狂脸带倦容,都以为是因为忧心战局所致,倒是劝解了他几句。

    但是,这一日,孙坚所部汉军,依旧没有动静。

    战局的发展,让张狂有些看不懂了。这样僵持着,有什么意义?

    浪费粮草吗?

    好歹你围城也要有个围城的样子吧?就这么聚在西门外,难道不知道东门在昨天,还有一家大户,趁着黄昏时分,运了两大车的粮食蔬菜进城吗?

    当然,张狂是无论如何,都不敢小看孙坚。无论是他看过的历史中,还是玩过的游戏中,孙坚这人都不但有勇,亦且有谋。若不是因为孙坚太喜欢身先士卒,不小心中了冷箭,挂了,说不定孙氏会有怎样的发展呢!

    而今之际,只能静观其变。

    张狂定下了调子,将心放下一半,开始调整部下的人员和装备,同时加强士卒之间的小范围配合。

    昨天在观看“猛虎义从”的进攻时,那些义从们的小范围配合,给张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天平军身在城中,面积狭小,大型的军事阵型训练施展不开。张狂也只能将就着,磨砺一下部众的单兵能力。

    第三天,汉军的行为,更是让天平军诸将一头雾水。

    孙坚居然就这样当着城上天平军的面,慢条斯理的整理行装,收起营寨,然后……

    全军撤退了!

    ——太古怪了……

    这是天平军诸将共同的心声。

    以孙坚为人之坚毅不屈,绝没有知难就退的道理。但是,孙坚偏偏就这么做了。

    ——想不通……

    要不要趁敌人撤退的时候,派兵追击呢?

    城头诸将分成了两派,开始争论。

    王果、周仓、于禁、沈富、何迁是一派,主张稳重行事。这些汉军的战斗力相当可观,如果正面交战,天平军即使全军出动,也不见得是敌人的对手。在不知道汉军的撤退,是否为诱敌计策之前,他们一致认为不能轻易的追击。

    典韦虽然只有一个人,嗓门却压倒了其他人的反对。按照他的想法来说,就是:既然敌人露了怯,那就应当趁机上前,扒去敌人一层皮。至不济,也该踢上两脚,决不能这样,毫无作为的眼睁睁看着敌人跑路。

    不过,诸将之间争论归争论,还是都留了一只眼睛,瞄着首领张狂。在天平军中,最终的指挥权,还是在张狂手中。没有他的同意,诸将都只能说说罢了。

    张狂心中计较了半天,还是决定:不追击了。

    他的思考角度,又与诸将不同。

    在明知道“黄巾大起义”将会失败的前提之下,即使击败了几支汉军,又有什么意义呢?结果很有可能,是在损兵折将的情况下,被汉军重视起来,作为重点来加以围剿。

    张狂现在的想法,是尽可能的保存实力,闷声发大财。等躲过了这一阵围剿黄巾军的风头之后,待到汉室诸侯开始展开大混战,无暇它顾的时候,自己再东山再起,抢下一块肥沃的地盘,细心经营,最后慢慢扫灭群雄。

    毕竟,对于一个穿越者来说,在知道历史发展的大致脉络的前提下,如果还发展不起来,那就太辜负“穿越之神”的期望了。

    否决了典韦的意见,张狂下令,让何迁多派斥候,远远的盯住孙坚军,看看他们到底做何动作。除此之外,他还让天平军全军保持戒备,做好出征的准备。反正,这座小县城,张狂本来就不想多呆。等几天后,一切风平浪静,立刻全军上路,向东方前进。

    傍晚,张狂接到信报:孙坚军在西方离城三十里处下寨。

    次日傍晚,张狂又接到信报:孙坚军在西方离城七十里处下寨。

    张狂听到这个消息,心中总算是放心了一大半。

    ——兵法云:“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孙坚若是想玩什么花招,也无能为力了!

    张狂近来经常抽出时间,阅读一些兵书,对一些兵法原则,渐渐也能运用了。只是这个年头,书籍大多数还是用竹简木牍记载,不但沉重,记载的信息量也相当少。张狂固然在军中征用了五辆牛车装运,也才运输了不到百万字的书籍。

    ——想想原来在网上,一部小说动不动数百万字,那得装多少车啊……

    ——也无怪乎这个年头的读书人,一个个孔武有力。想想看,一篇论语,总重量就有几十斤重。要想将这样沉重的东西,拿在手上阅读,没点儿臂力,能成吗?

    不过,斥候带来的消息,还不止这一个。

    “渠帅!西北方十里外,有一支友军,大约两百人,没有旗号,正直奔我军而来!”

    “哦?”

    张狂有些意外。

    这年头,黄巾军刚刚兴起,有着大量虔诚的太平道道众作为骨干,组织还算是相当严密。由于能轻易的吸收大量流民,黄巾军的规模往往可以迅速扩大。规模只有数百人的小股黄巾军,不是被汉军击败落跑的败兵,就是大军派出来征粮或骚扰敌军的散兵。

    这两百人,应该也是如此的吧?

    考虑到对方没有旗号,是败兵的可能性比较大一点。看来,天平军的规模,又要扩大一点儿了。

    这只黄巾军来的很快。大约一个时辰之后,就到达了单父县城的城下。张狂带着周仓,在城门楼迎接对方。当这两百余号人大模大样的直趋城下时,在城门边的火把照耀下,周仓突然惊喜的大叫起来:

    “渠帅!是裴元绍啊!”

    “裴……元绍……”

    张狂的脑筋急转,开始搜索起这具身体原来的记忆。穿越众的灵魂,与所占据身体记忆的融合,若没有什么触发的诱因,只怕张狂一辈子都不会彻底的完成。

    ——裴元绍,与周仓年纪相当。两人都是被“地公将军”张宝,秘密收养训练的黄巾力士。后来,周仓跟着张狂,去执行任务,裴元绍也在此时,跟上了大名鼎鼎的“波才大帅”……

    张狂心中一惊:

    ——裴元绍可是被选作“波才帅”的亲兵啊!难道,城下的这只黄巾,有刚刚在长社落败的“波才帅”?

    真要是这样,张狂的主帅之位,就有些不太稳当了。

    虽然像王果、于禁、典韦、沈富等人,都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应当不会轻易背弃张狂。可是,不要忘记了,天平军的主体,却是长社大火中,逃出来的两千败兵!

    ps:人物——裴元绍。

    裴元绍并非历史记载的真实人物。不过,本书既然以《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糅合为蓝本,就不拘泥这些东西了。

    悲催的龙套裴元绍,在《三国演义》中,很是悲催的被本方大将赵云误杀。那么,在本书中,他还会如此悲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