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毕,周夫子对板栗道:“王爷刚刚回来,想必有许多俗务要处置;老朽兄弟骨肉才聚,也有许多话要说,就不挽留王爷了。”又转向张大栓等人,“大栓、长河、赵三,多谢你们一回来就先来看望我这把老骨头。他日有暇,咱们再行叙话!”
众人听了,忙都起身告辞。
只有板栗故意叫道:“周爷爷,晚辈屁股都还没坐热呢,你老人家就要赶我走?我原准备在这吃晌午饭的!”
大家听了一愣,都大笑起来。
周夫子一本正经地答道:“晌午饭是不成的了——没准备。王爷还是请回桃花谷吃去吧。不然,这里多添一份,那里却剩下了,你娘知道了,岂不要骂你靡费不知俭省?”
众人更是笑不可仰。
这可不是简单玩笑,这是打趣板栗当年在皇上面前算账的那档子事,如今已经传得天下皆知了。
板栗也忍俊不禁,说如今天气寒冷,剩菜不会坏,倒在一块煮了,叫做“大杂烩”,味道美的很。
众人更笑。
五柳先生道:“王爷这性子实在合在下脾性。本想就跟了王爷去桃花谷的,想必那里也是人潮汹涌,还是改日再去吧。”
板栗立即道,等空闲一点,他一定备了酒菜来请五叔。
“好了!”张槐对儿子道,“夫子亲人团聚,定有许多话要说,奔波这么些日子,周三伯父也该歇息,咱们这就告辞吧。”
板栗这才正容告辞,周夫子亲自送出来。
外面却飘起大雪来,雪片跟赶趟似的,纷纷扬扬、层层密密,落在房顶、树梢上,簌簌轻响。远处的田野和近处的村庄、背后的山峦都连成一片,世界忽然就安谧下来,板栗心头莫名放松:就是这种感觉!
他微笑回头,对周夫子躬身施礼道:“周爷爷请留步!等晚辈将俗事安顿了,再来拜会。”
周夫子含笑点头。
板栗又对周篁瞅了一眼,笑问道:“篁兄弟上次在京城是不是落下什么东西在我房里了?”
周篁一惊。诧异道:“哪有这回事?小弟并没有丢东西。”
板栗扬眉道:“哦?”
周篁肯定地点头:“嗯,没丢!”
众人不知二人打什么哑谜,不解其意。
板栗也不再说,笑着转身去了。
村路上,大队人马正等着。张家祖孙便上了车,再不停留,直奔桃花谷。
这一条进山的路。原来只有张家人和张家佃户走,如今沿途山边添了不少人家,都是张家被抄后搬过来的。这一带的山也都是张家的,大多种的是橡树,只路边山坡上种的是各种果树或者竹林。
原来,这橡树有个特性:秋天,那树叶枯黄变红了,也轻易不会落。萎缩成一簇挂在枝头,风一吹便哗哗响。近看是枯叶,远远看去。满山棕红的树叶连成一片,加上才积了一层薄薄的白雪,竟是形容不出的妙!
板栗微笑着。心里越发觉得喜欢,很想下车跑回家。
可是,道路两旁依旧站满了人,大多是熟悉的面孔,顶着大雪、满脸敬畏地看着逶迤而来的车驾,好些村里人也都跟了过来。
板栗一路颔首致意,很快至桃花南面谷口。林大爷门前,老宅管事吴成早已率众在此迎候。
谷口的房屋修整扩大了不少,单是院门口的门脸房就三开间,门匾上书“桃花谷”,中间是穿堂,两边才是守门人值守处。里面是三进的大宅院,不仅住了林大爷一家老小,还有十来个护院。
这座院落正卡在谷口,东西两边是一丈来高的石墙,一路往山上延伸,将整个桃花谷围了起来。原先是没有这道墙的,因两年前张家平反收回桃花谷时,不及安排人手看管,就有人进谷偷乌龟,后来才砌了这道墙。
板栗四下打量,一边挥手命吴成等人起来。
车驾从穿堂进入大院内,只见西面没有盖厢房,却开了一道门户,通入桃花谷。
进去后,谷口沉静的湖面,东坡的绿竹,西山的橡树林,以及那蜿蜒奔流、“哗哗”轻响的山溪,一齐扑入眼帘、灌满耳鼓。另外,在湖西龟巢山顶上,林木深处透出白墙黛瓦、斗拱飞檐,那是张家新建的祠堂。
当板栗把目光投向谷中时,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高大的野桃树,枝干随意虬曲延伸,一派天然。可这片天然的林子里,眼下却挂满了红灯笼和彩绸,将落尽树叶的枯林妆点得春意盎然,伴着天空飘落的雪花,确实亮眼,但是,却极不顺眼。
板栗甚至觉得很刺眼,那火焰般的大红灯笼刺得他两眼微眯、心神骤然紧缩,当即沉声喝道:“把这些都摘了!”
魏铁吓一跳,急忙往后传令,命人把这些灯笼和彩绸都摘了。
这是吴成布置的,闻听王爷不喜,慌忙要带人去摘。
因车驾已经进去了,他身为老宅管事,又要赶上前去候命,一身难分两处,急得团团乱转,忙吩咐一个汉子:“去告诉林大爷,让他马上带人进来把这些灯笼什么的通通都摘了。”
那汉子答应着飞奔而去。
吴成这才擦了把汗跟上来。
刘黑皮见了他忙催:“吴大哥,快点!前面要到了!”又低声嗤笑道,“吴大哥在山上当了那么些年的大管事,怎么今儿糊涂起来?秋冬树木干枯,你在树林里挂灯笼,要是有个闪失,你担当的起?再说了,这好好的山谷,叫你这么一弄,跟戏园子差不多了。”
吴成脸色紫涨,低声道:“我……这不是想弄得喜气些么……”
当下不再谈此事,遂加快脚步,赶往老宅门口,玄武王车驾已经到了。
此时,青麦黄麦率一干护卫男家仆顶着大雪在院外翘首迎候;三院内,喜姑姑率十几个媳妇丫头在垂花门前迎候;刘黑皮、王忠、吴成、丁二、刘小四等人也纷纷上前。
顿时,早有人将准备好的各色烟花炮仗在空地上燃放起来,众管家雇工仆人都跪下,齐声恭迎老王爷和王爷回家。
漫天飞雪飘飘,各色烟花展放,满耳的恭祝和赞美,板栗只觉一切恍然若梦,从抄家那会儿开始,他就在做一个长长的梦!
长出一口气,抬脚下了车,抬头打量这分别了六年的老宅:屋子还是原来的老样子,古朴而自然,不像豪宅,更像村居。
眼下,这村居的廊檐下悬灯结彩,布置得喜气洋洋,倒像人家娶亲的样子。
正好笑吴成只会弄这些,忽听身后有人叹道:“可回来了!”
原来是张大栓,下车后颤巍巍地踉跄前行,对着分别六年的老宅,不住淌眼泪,两个护卫急伸手搀扶。
板栗忙上前接过来,跟着张槐也下了车。
“阖家上下,一律大赏!”张槐对吴成吩咐道。
“谢老王爷!”吴成领着众人谢赏。
随后,张家祖孙进入大门,青麦黄麦兄弟在旁跟随。
外面,刘黑皮和王忠招呼裴县令、村中耄耋以及张家至亲;吴成、丁二和刘小四接引后面的马车,有些引入前院,有些从角门穿过道引入三院,由喜姑姑等接住。
进入上房,张家祖孙略喘口气,便各自忙碌起来:张大栓会亲戚;张槐召见各管事;板栗则接见县令等人,并一一致谢,并致歉:因才归家,俗事繁杂,各项不便,特命刘黑皮陪同众人前往村中酒家款待,待闲暇时再另备薄酒赔罪等语。
众人都十分体谅,也不敢聒噪,略坐一坐就都告辞了。
半个时辰后,张家便清静下来,只剩下几个至亲,是张老太太娘家兄弟,还有张家几个远房族亲,也赖住不肯走;管事们也都按张槐的吩咐各自忙去了,板栗等人这才有闲暇去松散精神。
三院上房,郑氏对内管事喜姑姑吩咐道:“让她们小姊妹跟爷爷奶奶住第四进院子;王爷和玉米花生住三院,我跟老爷带山芋南瓜住二院。”
喜姑姑听了,略愣了一下,忙答应一声,下去布置了。
这么安排,郑氏是有准备的。
她想着若是板栗的亲事顺利的话,明年就能娶。到时候,让小夫妻单独住三进院落,玉米和花生挪出来也方便。
刚歇了口气的红椒等人听了这个安排,立即就坐不住了,纷纷起身去第四进院子安置行李。
上房照例是张大栓老两口住,红椒和青蒜住东厢,香荽和绿菠住西厢。
“三姐姐,我一个人住这呀?怪怕的。奶奶让我住她后面的暖阁里呢。我不如住过去算了。”
绿菠把西厢北边的几间屋子都看了,跑到南边对正归置行李的香荽说,她不想在西厢住了。
香荽诧异极了:“五妹妹不是最喜欢自己住的吗,怎么要跟奶奶住了?你怕啥?不是还有闲雅陪你么!”
白果和桑叶听了也奇怪。
绿菠扯着香荽绕到后面屋子窗前,指着窗外密密的树林和树梢顶上映出的山峦影线,道:“外面就是林子。这山里就住了咱们一家人呢!”
小脸上露出害怕神情。
香荽失笑道:“你为这个怕?”(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co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