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册封那rì起,朱允炆就正式名正言顺的住在了chūn和宫。原本的他只是没有被赶走的住户,而现在起,他就是chūn和宫的主人。
对于朱允炆来说,现在的生活依旧是两点一线,要么是在chūn和殿休息,要么就是在文华殿学习、处理政务。
属于他的詹事府已经基本组建完毕,虽然品轶极高的师保之流没有指定,而且詹事府人员复杂,但是在朱允炆的心中已经有了未来自己班底的人选。
随着最后一声蝉鸣,京师的仲夏就这么结束了,洪武二十五年的九月。
历史上的朱允炆,实在这个月,在朱元璋的犹豫和文官集团的劝谏下才勉强成为了皇太孙,和自己现在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因此朱允炆现在也开始盘算起来。
“皇太孙殿下,这是陛下让老奴转送的奏折,请皇太孙殿下速速批阅。陛下在处理完事务之后应该会亲临文华殿和殿下您交流。”一个熟悉的身影未经通报就一阵风一样跑进了文华殿,朱允炆定睛一看才发现是礼监司大太监云奇。
“云公公,麻烦您为我跑这趟路了,不知道是什么奏折怎么加急?”朱允炆中断了自己的思考,站起来问云奇道。
“殿下这么说老奴,老奴跑断腿都在所不惜!”云奇自然知道朱允炆现在的地位,不禁拍了一句马屁,但是有很快进入正题,“皇太孙殿下,这份折子老奴是不能看的,还希望殿下自己处理。”
朱允炆点点头,他也知道明朝内宫的规矩。接来云奇递来的折子之后,云奇就行礼离开了文华殿,显然朱元璋那里还需要去伺候。
朱允炆打开了折子,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李成桂三字。再等到通览全篇,朱允炆确定——高丽末代王王瑶已经禅让逊位,李朝的时代即将展开。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朝鲜半岛是大明北方的门户,其实应该收归大明才是最好的结果。但是在历史上,朝鲜确实天朝大明的不征之国。所以根本不可能将朝鲜半岛纳入版图。
而这份折子的内容很简单,主要就是继续侍大明为宗主国,并向宗主国通报自己国家的情况,然后请求宗主国赐予新的国号并进行册封。而朱允炆现在却在想办法为彻底的臣服创造条件。
新的国号有“朝鲜”和“和宁”两个,朱允炆是想也没想就还是定其为朝鲜
和上次的场景几乎一样,在落rì的余晖中朱元璋踏入了文华殿。
朱元璋其实很想从这个折子中看出朱允炆的对外藩的态度。有的时候过骄过傲可能就会做出隋炀帝那样屡次征讨高丽而不得的情况。
“参见皇爷爷……”朱允炆见朱元璋进了文华殿,急忙离开书桌去搀扶。虽然现在大明主要的政事还是由朱元璋处理,但是他毕竟也是一名六十六岁的老人了。在那个年代,真的是七十古来稀,六十六岁绝对算得上高龄。
“允炆啊,那张折子,我想你也研究了不少时候了。你觉得这份来自高丽番子的折子应该怎么处理?”朱元璋直接切入了正题,毕竟云奇送来折子已经一个多时辰了。要是现在都没有什么想法的话,只能表示出要么朱允炆没重视,要么朱元璋自己看走了眼。
“回皇爷爷,允炆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朱允炆默默的说了十六个字,直接击中了朱元璋的心。
所谓不征之国,也是在外藩臣服的基础上的。朱元璋恐惧的就是在大明自己出问题的时候,这些蛮子外藩突然捅上一刀。
看着朱元璋的表情,朱允炆就知道自己戳在了重点上。朱元璋现在从事帝王这个事业那么多年,已经很少很少将自己的心情表露在自己的脸上。而现在的表情,只能说是真的被触动了。
“皇爷爷,我觉得这个李成桂可以封。但是也可以将其从我大明的不征之国里去除,而且要求他们提供驻军和港口的停靠权利。”朱允炆一句一句的道出了自己的规划。
朱元璋的脸上又闪过了一丝惊异,很快就恢复了正常,但是还是不由自主的问出一个问题:“允炆,你告诉皇爷爷,我们到底用什么理由去驻军呢?而且我天朝上国,去到一个小国驻军……”
朱允炆早就想到了朱元璋可能这么问,直接未做思考就回答道:“皇爷爷,你看现在他们朝鲜这个新政权新立,政局不稳。天朝上国的军队可以镇其宵小之辈,敲山震虎。至于为什么驻军,是因为其实我想让大明吞并这块土地。”
“朝鲜……允炆这是你选择的国号么?”朱元璋自然也看过这个折子,知道折子里有“朝鲜”和“和宁”两个国号备选。
“恩,我觉得‘和宁’这个国号总觉得怪怪的,所以我选择了更顺口的朝鲜。而且朝鲜还有‘朝rì鲜明之国’的意思。更能表示他们奉我大明为太阳般。”朱允炆点点头,说道,“那个驻军朝鲜的事情,还希望皇爷爷您可以慎重考虑。这种机会真的可以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允炆,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你想要兼并这外藩之地……这种穷山苦水,真的有兼并的必要么?”朱元璋其实还是对朱允炆的想法有些赞许的,才出口询问。
“皇爷爷,在奴儿干都司,有大片的原始森林,都是上好的造船料。而吞并朝鲜,则可以控制整个直隶湾的海区,在辽东或者直隶可以再新建一个船厂,cāo练水军,征……恩,显我天朝威严。”本来朱允炆想说征讨四方,但是想到自己所处的时间下人的思维,只能临时转口说显示天威。
“允炆,这次你皇爷爷按照你的想法下诏。你皇爷爷一直觉得你的政治眼光很是独特,这就是大明之福啊!”朱元璋显然想通了其中的关节,不禁爽朗的笑着说。这也是朱允炆第一次看到朱元璋如此爽朗的笑,或许,这也是最后一次。
洪武二十五年,高丽末代王王瑶禅位于李成桂,李成桂启奏大明朝廷,终改国号为朝鲜,大明帮助安抚朝鲜地方,获得朝鲜驻军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