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高处不胜寒

目录:大锦衣| 作者:夜半微风之老鬼| 类别:历史军事

    陆炳一溜烟就跑的无影无踪,杨飞燕想要去追,却被九爷一把拉住,杨飞燕埋怨道:“九爷,这小子这么没种,你怎么就看中他了呢?你说,他要是万一把这消息报告给官府,咱们该怎么办?”

    九爷笑道:“他不是这种人,若是他要一口答应下来,那我才担心呢,陆炳是个聪明人,日后必成大器,等回头看见你爹,我可要好好说说,把你许给陆炳如何。”

    “呸,谁稀罕这个没用的东西。再说我爹要知道你让我假扮卖身葬父,非得给你急眼不可。”杨飞燕话虽如此说,声音却越来越低,最后低下了头满面娇羞,她又想起了刚才陆炳袭胸的行为。

    九爷嘿嘿一笑不置可否可眼神之中却浮现出一丝阴霾,杨飞燕低头羞答答的沉默了很久才问道:“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当然是去找他了,难不成还要就此离去?”九爷答道:“或许咱们还需要几个帮手,一起才能劝动陆炳,他这般年纪最不受人提防,加之这个年纪有这般武艺的人也在少数,勤加练习之下或许都不一定比我弱多少,你说他是不是最适合的人?你看他头脑聪明,不是一味的莽夫,这就更是天生的刺客了。”

    “那倒也是,图穷匕首见的事情是我辈江湖儿女该做的,陆炳的确各方面条件胜过别人,人长得也正派可以迷惑别人。”说到这里杨飞燕的脸上略一微红,轻咳一声平静下来:“不过九爷,你刚才说帮手?咱们哪里来的帮手,咱们大队人马不是在南京吗?”

    九爷神秘的坏笑着说道:“不可说,说不得,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陆炳双臂疯狂摆动,那两双腿犹如上了发条一般,玩了命的跑回了家中,一回到东桥镇二哥家中,就发现院子内灯火通明。陆炳不禁停下脚步,暗自生疑,大半夜的灯全亮了,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正疑惑间,只听一声爆喝响起:“什么人!”

    陆炳回应道:“陆老三。”

    “三爷。”从黑暗中走出来一个汉子,这人陆炳认识,乃是夏大德的庄客,使得一手扎实的长拳,招式简单至极没什么花架子却是稳扎稳打,也算是个好手。

    陆炳点点头道:“咱家这是怎么了?没什么事儿吧。”

    那汉子回答道:“刚才大爷闲得无聊来家里想找二爷喝酒,结果发现墙外有一个下坠之力的小脚印,分明是高手腾跃时候所留下的,脚印很小乃是女子。大爷生疑,叫起来了二爷一问,这才知道您白天的事情,于是怀疑白天来的那女子是个女飞贼,肯定后面还有团伙,她不过是来探路的罢了。再找您的时候,发现您不见了,但是刀没拿走,于是大爷便猜测您去追踪那女子了,可是见您迟迟未归,大爷二爷不免担心,于是叫醒家里的所有人严阵以待,防止一会儿贼人来袭。大爷还带了一伙人准备出去寻您,没想到您回来了,我是藏在角上的暗哨,刚才黑没看见您,这才喊了一嗓子。”

    陆炳抱拳道:“辛苦了。”

    “客气。”汉子答道。

    陆炳急忙走进院子,之间孟霖正集结了几个好手都拿着家伙准备出去,恰巧跟陆炳撞了个正着,大爷孟霖欣喜万分,看自家兄弟没事儿,连忙上前询问。陆炳找了孟霖和夏大德两位兄长进了内堂,几人关上房门后,陆炳把刚才发生的事儿说了一遍,只是隐去了刺王杀驾的目的。

    孟霖听完了陆炳的话,看了一眼夏大德,又扫了扫陆炳说道:“你听见那姑娘叫这老者九爷了?”

    陆炳眉头微皱问道:“怎么大哥你认识?”孟霖点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应该不是,应该不是,你刚刚行走江湖,应该不知道。江湖上只要过去五六年,再大的人物也成为了传说,而以前就有个叫做九爷的人,那是非常......你明白吧。”

    陆炳做恍然大悟状,说道:“明白明白。”

    猛然夏大德拍了一下桌子站了起来,吓了陆炳和孟霖一大跳。“你怎么了二弟,一惊一乍的。”孟霖问道。

    夏大德拍着脑门说道:“大哥,你不会说那个九爷可能是.....?”

    “我勒个去,你才反应过来啊。”孟霖说道,“我勒个去。”是陆炳说过的话,孟霖向来是一副老学究神算子的打扮,可是本质上却又喜欢新鲜事物,反倒是夏大德这个草莽汉子内心深处守旧一些,所以孟霖听陆炳说了这个词后,觉得太新颖了,便成了自己的口头禅。陆炳每次听身穿古服的孟霖,一本正经的说我勒个去,都会暗自发笑。

    夏大德要高喊出九爷的名字,却被孟霖制止住,孟霖低声道:“小声点老二,这人可是朝廷要犯,切勿大声说出,免得杀身之祸。”

    陆炳听得莫名其妙,问道:“二位好哥哥啊,你们快说那人到底是谁啊,我只觉得他功夫不错,难道还有这么大的名堂?”

    孟霖清清嗓子道:“当年先皇在位的时候,大明中兴,宦党不敢弄权,宵小不能枉法,除了先皇的勤政之外,离不开的还有双九能臣。何为双九能臣呢?乃是朝中九位贤良的大臣以及朝外九位能征善战的将军。九位大臣分别是徐漙,刘建,李东阳,谢迁,王恕,马文升,杨一清,刘大夏,丘浚,这九位千古贤臣。他们现在不少现在还在朝中,这个咱们之前也谈过,三弟你应该知道吧。”

    陆炳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这里面不少都是四朝元老,不是六部尚书就是内阁大学士,都是人人传颂的贤臣。虽然如马文升这样的大臣因为现在和几个宦党走的比较近,所有受到了天下人的唾骂,但是我想他们还是心怀国家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高位之上有时候左右逢源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不然还没有为国尽忠就被人整死了。天顺年间的李贤不就是如此吗,忍辱负重反倒是把石亨曹吉祥等奸臣统统除掉了。”

    孟霖拍手称赞:“三弟果然好见识,不人云亦云,这才是大丈夫的胆略和胸襟。”

    “我说,我说,你俩能不能说点我听懂的,你俩再聊这些我可走了,这些文官大臣和王鸣韶九爷有啥关系。”夏大德说道,显然他对文臣不感兴趣,陆炳却暗自记下了那个老头的名字,王鸣韶。

    陆炳脑子转的飞快,暗自生疑,因为刚才孟霖提的这些文官名动天下,就然九爷曾经与他们并驾齐驱,比肩而立,为什么坊间没有关于这九位武将的传颂呢?按说老百姓对金戈铁马血雨腥风的故事更感兴趣一些,莫非日后出了什么变故?

    孟霖说道:“别急二弟,三弟太年轻有些事情不知道,我要从头讲起才让他能有所了解。三弟,刚才我说了是双九,朝中的九位文官大臣说完了,那就该轮到朝外的九位武将了。其实九人中八位是武将,因为排位第二的绝非是领兵的将军,乃是御史戴珊,虽说也算是文官,但毕竟御史和文官有着本质的区别,言官骂官岂能是一般文官可比拟的,所以左都御史戴珊就被列入到九武之中。”

    “那剩下的几位是谁,为何现在没有名号流传了呢?”陆炳实在忍不住了问道。

    孟霖一笑说道:“三弟,你怎么也着急了,听我接着说。剩下的八位各自镇守一方,先皇不光节俭勤政,军事武功也是不少。西征吐鲁番,收复哈密,夺回嘉峪关以西的地界,修长城打鞑子,灭倭寇扫海贼,靠的也是这几位大员。这几人中有自己从小卒奋斗起来的战将,也有将门虎子,总之名动一时,扬了我大明之天威。当时有句民谣是这么说的,内有九臣治天下,外有九将四海平,弘治莺歌燕舞起,原是太平盛世年。”

    “其中荆王朱见潇和郭良身世最为显赫,朱见潇是藩王自然不用说,郭良是开国功臣武定侯郭英的后代,他是国家第五代当家人。剩下的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总之加上戴珊共有九人,进京之时九人意气相投,结为生死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一时间成就了一段千古义气佳话。因为正是有他们的存在,皇上的仁政才能实施,百姓们才能安居乐业,乱世用重典,太平盛世之下先皇消除了苛法,人们除了赞扬皇上和九位文臣的同时,更多的则是感谢保家卫国的九位大将。先皇仁慈,却毕竟是皇上,他不禁担忧起来,兵权落入九个人手中没有事儿,京师的兵够守卫自己的,有人作乱不用别人平叛,自己就能灭了他们。可是如今九人结成了兄弟,那万一.........”孟霖说道。

    夏大德大叫一声:“万一一起作乱,那朱佑樘的王位就不保了。”

    “正是,二弟你一个粗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先皇怎能不明白,所以他决定要斩草除根,别的大将不能先动,虽然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可出师有名才能不被天下人耻笑。故而,朱见潇第一个遭殃了,就因为他姓朱,还是个藩王。”孟霖缓缓说道。

    陆炳不禁叹了口气,本来穿越来后经过和当地人的一番交谈,印象中的朱佑樘是个善良仁慈爱民如子体恤下臣的好皇帝,怎曾想到也这么腹黑,陆炳猛然想到了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半句词:高处不胜寒!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