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很心动!”
“那陛下……”
“只是心动,明白吗?”
“……”
吕哲穿着有点随便,只是套着一个丝绸的长袍,光着脚丫子跑在一盆热水。他在宫城的时候一直都是穿着这么随便,怎么舒服就是怎么来,为了这个问题被一帮御史劝谏了多次,每次都是说会注意形象,但说完了该怎么还是怎么。
宫城修建了近十四年已经快要接近完成,目前还没有完工的只有极少的部分,例如一些林园和花菀。另外的各个殿和宫已经修建起来,那一处用玻璃搭建的光明殿更是进行了几次修改,变成了一处几乎是天宫才有的场所。
玻璃被发明出来已经有小十年了,起初因为产量问题只有皇室和一些勋贵在用,后面最先走入的教室的建设,到目前为止普通人家也能在窗户上装上。
不得不说的是玻璃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它改变了的建筑的修建方式。以前建筑的窗户没有纸也没有玻璃,除开一些特别富足的家庭,不然窗户的“洞”并不大。纸比玻璃在帝国更早出现,不过并没有被转变到除了书写之外的用途,还是要到玻璃没有出现并且被大量投放市场,又有官方建筑的引领,民间才出现变化。
玻璃说白了不就是沙子做的玩意嘛!工艺粗糙的时候,玻璃会有五颜六色的反应,想要完全透明是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研究。起初宫城的光明殿就是一个五颜六色的产物,看上去无比的华丽,但只有吕哲深深地感到不满意。
小十年过去了,透明的玻璃早就被研究出来,依然是皇室和勋贵最先使用。等待教室为了光线充足而使用的时候,产量实际上已经足够投放市场。
吕哲并没有像诸多的“同行”那样将玻璃视为积累财富的重要发明之一,他之前示意工匠试验并制作出纸张。本来纸张也是能产生暴利的商品,偏偏他就只在成本的基础上抓取一些毛利。玻璃同样也是只保证毛利。然后大批量地投放市场,更甚的是吕哲将纸张和玻璃的制作方法卖出,卖的方式是收取专利费用,既谁生产多少给予多少知识产权金什么的。
说白了吧,吕哲是“拥有天下,富有四海”的皇帝……,哦,他没有将天下视为私产。但是他缺钱吗?不缺!对于他来说,有太多比赚钱更重要的事情。
纸张的铺开,有利于教化,使得更多人的可以获取知识,不再是看什么东西需要一大车的竹简。
玻璃的铺开意义可能没有纸张那么大,而且说实话也是吕哲想要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工业化上面,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加直白地说,是他想要给予一些研究人员利益,额外也是在为民族点开“化学科技树”做一种必要的推广。
不止是纸张和玻璃,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在吕哲的提醒下被发明或创造出来。他给予参与人员应该的酬劳之后,基本都是进行社会推广,拿起必要的生产专利费用。
专利费?对的。这个是现代人都知道的名词,它在华夏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里根本就不存在,也即是不管谁发明创造了什么,任何人都能够剽窃并用于商业经营。
没有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收益,华夏文明的几千年都在干什么?并不单单是因为儒家排斥奇技淫巧,然后阻止了华夏族群的科技发展,事实上就是发明和创造可以任意被剽窃才是最大的障碍。
试想一下吧,辛辛苦苦付出不知道多久的脑力和劳力运动,有了成果之后投入第一批商品到市场。然后发明人在隔几天之后发现市场上已经有山寨产品,发明人没有办法阻止任何人的剽窃。亦是无法来保障自己的权益,谁还脑子有病去专研发明创新?
剽窃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种“剽窃你的产品是你给面子”的思想几乎是地固根深。当一个民族根本不尊重发明和创新的时候,谁还会去发明和创新?哦,别扯什么四大发明,那已经上升到了全人类福祉的高度……也就是白贡献,谁都没领情。
吕哲的想法非常的简单,既然有这样的机会,他应该在自己能够做出一些事情的时候,将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办下去。
同理,吕哲现在对于匈奴结束战争并西迁,西迁之前配合帝国进攻东胡的提议,他有点心动了。
匈奴这个部族对帝国是威胁,其实并不止是匈奴,任何草原上的部族对帝国都会是威胁。这一点在华夏长久的历史里已经不止一次的证实,因此哪怕是全国上下都不认为草原占来有什么用的时候,吕哲强硬地发动了对草原的战争,并且是在刚刚统一全国还没有整合力量就发动了战争。
“东胡确实是要比匈奴人口多和地盘大。”吕哲注视着张良,问:“你怎么看待这一点?”
张良穿得十分的正式,他也一直是恭敬地站着,听到皇帝那么问,平静地说:“取决于陛下对匈奴人的信任程度。”
吕哲对匈奴人能有什么好信的?他能够纵容本族一些人,不代表愿意纵容异族。
历史上匈奴分成了两个部分,是为南匈奴和北匈奴(也叫西匈奴),一部分留在了东方,另一部分向西迁徙。
南匈奴是被汉帝国打服了的那一部分,他们向汉帝国称臣,并成为类似于雇佣兵的部族,每每汉帝国要用兵的时候,会有匈奴中郎将召集匈奴的各个部落首领纠集骑兵,让这些类似于仆从军的骑兵跟随汉军作战。
不过得说一句天大的实话,汉帝国真正召集南匈奴的骑兵次数屈指可数,一方面是汉帝国几乎没有外敌了,有敌人也不适合骑兵作战,因此真正到了召集匈奴骑兵作战是在什么时候?是在东汉末年的军阀相攻上面,北边的任何一个军阀都有雇佣匈奴人的记录。比较诡异的是。东汉末年的中央军中其实是有匈奴骑兵的存在,并且是作为主力使用。例如蔡文姬(蔡琰)就是在洛阳战乱时被“洛阳九校”中的匈奴骑兵掳掠到了草原。
北匈奴其实更应该称呼为西匈奴。这一批匈奴人打死不愿意向汉帝国屈服,他们爬山涉水。走过沙漠和戈壁,穿越了大沼泽。先是抵达了安息帝国(帕提亚)的边境。抵达安息帝国边境的北匈奴毫无疑问是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而那个时候安息帝国正在和东扩的罗马人进行战争。
因为逃亡和战败西逃,北匈奴实际上已经只剩下十五万人不到,但他们偏偏还能吊打安息帝国。虽说安息帝国的主力都是在和罗马人交战,可后面安息帝国有抽调精锐回到东边试图解决匈奴人,但依然是被吊打。最后,是罗马人派人邀请北匈奴的单于前去罗马,双方达成了瓜分安息帝国的协议。
罗马人和剩余不到十万人的北匈奴结盟看起来像是笑话对不对?但事情就真的发生了。让罗马人愿意与北匈奴结盟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北匈奴用不到两万骑兵将安息帝国十万所谓的精锐给宰了个精光。
事实是什么?是那个时候的安息帝国确实已经衰败,衰败之前还向汉帝国求援?求援什么的都是些野史,没有官方记载的就随便听听好了。
吕哲的记忆没有出现混乱,他深深地记得就是被打得苟延残喘的南匈奴,就是南匈奴拉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东晋皇帝被抓去倒尿壶。而那个时候的南匈奴有多少人?是恢复到了将近三十来万,是汉帝国划出地盘,每年给物资和金钱,将原本快没有多少人的南匈奴给壮大到恢复三十多万人口!
“我不喜欢任何一个异族,包括匈奴东胡……。甚至包括西域人波斯人希腊人。”吕哲说得异常随意,末了又补充了一句:“但是帝国不会在同一时间与所有异族为敌。”
东胡进攻匈奴是在抢夺帝国胜利的果实,甚至发生了东胡直接抢了帝国地盘的事情。不过随后是东胡王自行让出,并派人到帝都道歉。
帝国在未来某一天必然是要征伐东胡,但绝对不会是现在。那么……在帝国进攻东胡之前,有没有避让让匈奴去和东胡拼一下?
“根据我们的在吉脱那边的内线送回的情报,吉脱麾下能够作战的不足五万,其余都是拼凑出来的老幼。”张良知道皇帝喜欢数据,认为数据才是真正不会骗人:“东胡王攻打匈奴召集了二十八万牧民,以东胡总人口超过两百万的数字,再以游牧民族全民皆兵的特性。估计还能再召集二十万左右的人手。”
吕哲对于游牧民族远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人都要了解,他继续用着漫不经心的语气说:“狼居胥山的匈奴人。他们不是抵抗住了东胡的入侵吗?”
“是的,狼居胥山的匈奴人挡住了东胡人。他们在干吉脱正在做的事情,杀死牛羊抛于水源。”张良说到这里的时候深深皱眉:“事实上,我们的军队也遭遇到了相似的难题。”
用尸体污染水源制造瘟疫的手段,可不是到了汉武帝刘彻北征匈奴的时候才被“发明”出来,游牧民族早就有了这样的手段,那是他们的萨满掌握这样的知识装神弄鬼的工具,用来惩罚一些不恭敬的人。
事实上就是那么回事,哪怕是到了蒙古时期,草原萨满依然在用那样的手段去进行震慑,维持神明威严或许是真的,保证萨满的利益也是真的,让人感染瘟疫病死,甚至是整个部落死光也是真的。至于瘟疫是个什么情况,萨满只要说是神的惩罚就够了。
“没知识太可怕了。”吕哲带着十足的轻蔑:“生化战?那是在非流动活水的时候,抛下尸体才能制造污染,流动性的河流中使用这样的手段,除非匈奴人宰杀数十万牛羊造成河水堵塞,不然根本不可能……”
皇帝后面是在说什么张良听不懂,听着好像是某种什么很专业的名词之类的。不过,他倒是明白了皇帝的意思,那就是征北兵团只要牢牢控制住龙勒水,然后只引用燃烧沸腾的水,匈奴人干那些事情也威胁不到什么。
“对我们用处不大,对东胡肯定是有用。”吕哲看着好像是在幸灾乐祸?他说:“那就难怪狼居胥山的匈奴人挡住了东胡大军。估计是东胡人知道匈奴萨满放‘大招’了,劝阻了东胡王继续进攻。”
张良发现了,今天皇帝的心情非常好。他仔细想了一下,似乎也没有发生什么值得皇帝这么开心的事情吧?
没啥,就是今天吕哲已经接受大儿子的邀请,琢磨着就等张良汇报完之后,他就该收拾一下,然后出宫前去夷陵方向的郊外。
吕启又干了什么?他就是一直在忙碌制作茶壶的事情。
哦,茶壶是一个代号,实际上它是一台蒸汽机,皇帝要去观看的茶壶已经是第七号,之前的六个之中爆了四个……
眼见张良还在继续讲,似乎一时半会也讲不完,已经猫在门外面超过半个小时的吕议忍不住走了进去。
吕议的出现让张良找到了一些方向,很快就猜出应该是皇家有什么事情,加快语速,似乎是想要尽快讲完?
“父皇,如果大哥制作的‘茶壶’真的成功,是需要执政府配合一些事项的吧?”吕议用着看似天真,实际上狡腻的表情,说:“执政有太多要忙的事情,可张尚书不是在吗?要不一块过去瞅瞅?”
话说起来,吕议现在已经十二岁,因为伙食的关系长得比较粗壮,看着说十四五岁也绝对有人信。
十二岁要是在一些家庭已经算是劳动力,在某些家庭估计也娶老婆打算开始生孩子,所以嘛……吕哲已经开始有意在培养吕议某些东西,比如将一些政务交给吕议处理。
张良可没有什么闲工夫啊,他实际上也很忙的好不好,迟疑着想说什么,那边皇帝已经拍板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