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同庆,这个词已经好久没在大宋的境内出现过了,即便大宋已经换了前后四任皇帝了,但是如果要用普天同庆来形容每一个皇帝的登基好像都还有些欠缺.
不是这惺帝不够优秀,而是在大宋百姓的心中一直就压着一座大山,这座大山就是燕云.
与皇帝一样,燕云在大宋百姓的心中同样是一座大山压在心头.这是正常的事情,毕竟大宋国都位于汴梁,地处中原的中心,虽然四通八达,但是有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无险可守.
有人会说有黄河啊!但是黄河这条所谓的天险一到冬天就会冻上,黄河一旦冻上,那么它便不再是天险了,而只是一条冰道而已.
而最靠近汴梁的山一座是太行山,南北走向,防守党项人还行,防守契丹人基本上一点用的不会有.
而唯一能够对于北方起到防守作用的天险就只有燕山了,但是托石敬瑭的福,中原失去燕山这道屏障已经有了百年了.
就因如此,大宋一直经历着只要契丹人以入侵就不得不进行开封保卫战的惨况.
而当燕云基本上被收复了的消息传回大宋国内以后,压在大宋整个国家上下多年的这块大石终于落地了.
随着这块石头的落地,大宋百姓们压抑了多年的激情终于得到了释放,虽然朝廷还没有下达任何官方庆祝的指令,但是民间的庆祝已经开始了,并且一天比一天的规模还要巨大.
与此同时.朝廷上下也进入了一种极其兴奋的状态,毕竟丢失了百年的燕云如今被收复可以算是一种天大的功绩了.
有些经历过太宗两次北伐的老臣此时此刻竟然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纷纷留下了高兴的泪水.
不过在整个朝廷之中有一个另类的人,就好像这场创造历史的胜利与他无关一般,在众人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时候,他依然保持着一种淡然的态度.
"燕云收复了,皇上为什么不太开心?"自从胜利的消息传回来以后.所有人十分的开心,身居后宫的柴钰自然也不能避免.
再加上她这一天看到了太多的笑颜,如今自己的夫君居然好像脸上没有露出太多高兴的表情,这让她有些奇怪.
正在案前读书的赵惟吉一看说话的是柴钰,便将手中的书给放了下去,一把将柴钰搂在了怀中,轻声的说道:"高兴,收复燕云我其实很高兴.只是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今后的路还很长,所以开心的情绪便被冲淡了一些而已."
被丈夫搂在怀中的柴钰自然知道赵惟吉口中的长路慢慢倒地指的是什么,也就理解了他为何没有将喜悦的情绪表现出来了.
不过当柴钰在赵惟吉的怀中依偎了一会儿以后,她突然感到身下有什么东西在顶着她的臀部,早已为人妇多年的柴钰自然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看来这个家伙虽然情绪上不太高兴,但是那方面到时停高性的.
可是正当赵惟吉准备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时,赵灵儿却阻止了他.
"想碰我?"
赵惟吉老老实实的点了点头.
"想碰我可以.但是我们先得谈谈灵儿的事情."柴钰的话刚一说完,赵惟吉差点便没软下去.
谈灵儿的事情基本上就是今晚的性福泡汤,按照奏报里所说的那样的话.灵儿一时半会儿还回不来呢,这让赵惟吉该怎么说.
不过有道是淫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最终赵惟吉把心一横,直接用嘴堵住了柴钰的嘴,然后将她扑倒在了床榻之上.
……
第二天一早.头天晚上完成了阴阳调和的赵惟吉神清气爽.在进入内阁以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让人去把刘让给找来.
这个刘让是何许人也呢?此人便是杨延昭口中的刘大哥了.
他本是北汉皇族,北汉末代皇帝刘继元的儿子.当年太宗征伐北汉的时候,为了能够获得契丹人的援助,当时的北汉皇帝刘继元便将自己的儿子送到了辽国作为人质,换取了辽国的援兵.
只是没想到辽国的确派了援兵,但是只是派了一些乌合之众而已,这些援兵并没有对于北汉带来实质性的帮助,最终北汉还是为宋所灭
北汉被宋所灭以后,刘继元及其家人便被迁入了中原,除了一人,这人便是被送到辽国做人质的刘让.
只是当北汉被灭了以后,刘让的这个人质的作用便不负存在了,他便留在了辽国境内,还进入了辽国的官场,最后在西京大同府捞到一个留守的职位.
刘让此人相当的聪慧,比起他那个昏君的老爸要出色的多.只是命运不太眷顾他,早年的战争再加上后来在辽国混得也一般,以至于他的能力一直没有展现出来.
不过机会总是会垂青又准备的人.刘让在西京做留守的时候,政绩倒也一般,但是他将这群一直被契丹人所统治的汉人无论大族还是小民的心态生存环境以及利益诉求都给研究透了.
正因如此,才会当杨延昭找到他以后,他才能快速拿出办法来解决燕云汉人的不归心问题.
.[,!]
也正是凭借的这一办法,他被赵惟吉相中了,在杨延昭继续带兵收复燕云的同时他也被赵惟吉给招到了厩.
当刘让被招到内阁以后,赵惟吉立马将整个内阁都集合在了一起,毕竟现在整个国家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关于燕云的接收问题.
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打下燕云只是第一步,要如何才能把燕云给治理好了才是接下来朝廷将要面对的头等难题.毕竟那里已经远离中原的统治超过百年了.
"刘让来了?大家也都齐了吧,那么我们是该说说燕云的问题了."当将要参与讨论燕云问题的人都来齐以后,赵惟吉便开始主持起了整个的讨论.
赵惟吉开了一个头以后,寇准便将话头给接了过去,毕竟之前对于燕云汉人的政策全是寇准在主导着,所以现在由他接过讨论也是合情合理的.
"刘大人也应该看到杨将军递回来的奏折了吧,现在燕云该如何着手治理,你说说你的看法吧."
对于寇准的问话,刘让早已有了准备,他清了清嗓子,然后说道:"咱们之前对于燕云的政策基本上应该算是奏效了.现在继续延续这个政策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刘让的这个说法,阁臣们基本上都同意的点了点头.眼见其他阁臣没有人提反对的意见,于是刘让便接着往下继续说道:"现在问题的关键便是当我们将整个燕云都收回来了以后,燕云北部大量聚集的契丹人该怎么办?毕竟越往北,契丹人所占的比例便越大,一旦到了新的宋辽边境以后,契丹人所占的比例有可能会比汉人还大,这部分人要是不处理好了的话,将来会是个巨大的麻烦."
刘让的话让整个内阁都陷入了成思,这些边境上的契丹人的确是个大问题.首先要大宋放弃这些人口,说实在话内阁有些不甘心.
毕竟现在随着中原开始了一定的初级工业化以后,劳动力是极其的缺乏的,放弃现成的劳动力实在是太亏了.
但是如果不打算放弃这些人的话,该怎么让这些契丹人安心的在大宋境内生活将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眼看着阁臣们都不说话了,刘让有些欲言又止,对于这个问题他其实早已有了一个想法,但是不知道在这里提是否合适.
看到了刘让的欲言又止以后,赵惟吉命他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有了赵惟吉的命了以后,刘让便壮着胆子说出了他的想法:"其实我们可以仿效辽国的制度."
当刘让刚说到辽国的制度这几个字的时候,有几个阁臣便皱起了眉头,想来他们对于居然要模仿辽国这种蛮夷带有相当的抵触.
刘让自然也看到了那几个阁臣的反应,这就是他之前欲言又止的原因,因为他早已预料到了会有这样的反应.
不过他并没有停下对于自己想法的讲述,因为在那几个阁臣皱眉的同时,赵惟吉也给了刘让一个坚定的眼神,正是这个眼神的鼓励,使得刘让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我们可以仿效辽国那种设立南北官的制度,在辽国的朝廷里有两套官制体系,分别被称为南面官和北面官.
南面官一般由汉人所担任,他们也只要是治理汉人居住地,别如说燕云.整个燕云十六州的官员基本上都属于南面官,我当初在辽国所担任的西京留守也是南面官之一.
而相对的,北面官则是主要由契丹人所担任,他们主要治理的也是契丹人的居住地.处燕云等汉人居多的州县以外其他的辽国地方官基本上都属于北面官.
在这种官制下,辽国的契丹人与汉人被分开治理,避免了大量的民族冲突.
而我想我们也可以引进这种制度,招募愿意为大宋效力的契丹人统治那些主要是契丹人聚集的地方,这样一来应该能向辽国一样做到契丹人与汉人相对来说能够和睦相处,不生事端."
当刘让将这番话说完以后,赵惟吉在阁臣们都还在消化刘让的这番话的时候,立马反应了过来,这东西不就是一国两制吗?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