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官员都不敢说话,这时,李序然突然提高了声音:“怎么?没听明白吗?听明白了,应一声啊”。
“下官谨遵钦差大人严令,定当完成好赈灾重任”,那些官员齐声说道。
“本钦差的话归纳起来就是两个意思,第一,就是度过眼前的难关,除了朝廷的赈灾粮,剩下的就靠你们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们各自想办法吧。
第二就是往远了看,往远了想,每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修建水渠还是改善土壤?养鱼还是养马?种树还是养蚕?你们用心去想。这和解决当下的难关不冲突,恰恰相反,现在正是能深刻体会不好好办差,不好好当值是什么结果的好机会。
随后,本钦差的随员会向各位发放细则,上面写的清清楚楚。本钦差的话已经很清楚了,没有说清楚是本钦差的过错,说清楚了,各位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力,那就是你们的事了”,李序然再次强调到。
之后,房间里出现了短暂的安静,这时,李序然走下来,在他们每人身上看了看,从巡抚到布政使,从按察使到知府,李序然像盯着犯人一样,看了他们一遍。
那些官员被看得心惊肉跳,不过有的人则很坦然,大概是有人做贼心虚吧。
这时李序然又回到了他的椅子上,刚坐下又慢慢的站来。
突然,他用严厉的语调说道:“河北尹州知府张继先,出列”。
这一句,把其他官员吓了一跳,瞬间,张继先战战兢兢的站出来说道:“启禀钦差大人,下官,下官在。有……,有什么吩咐?”
李序然严厉的说道:“来人,摘去他的顶戴花翎,压入大牢”。
“是”,说着进来两个人,一把将尹州知府张继先摁住,摘去了他的顶戴,他连句话也没说,就被押了下去。
这时,李序然却压低了声音说道:“诸位大人不必惊慌。这个张继先在来京城的时候,去了一家妓院,看上一个姑娘,非要带回尹州,那姑娘不从,他便将人给杀了,当时,他找了个替罪羊,给了那人一百两银子。
本钦差分管刑部后。去查卷宗,发现很多疑点,后来通过严审,那个人全都招了。曾有人到京城刑部来告过他的状。说他贪污赈灾银子,而且还纵容儿子在当地为非作歹,这些本钦差已经派人去核实了,但杀人一事已经可以确定。
在京城的时候。本钦差就可以下令拿人了,但想着马上就到了河北,看他能不能自己招了。没想到,他却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河北按察使,这个人就交给你们了,至于尹州知府一职空下来,暂且就由本钦差在随员里选一个四品官代任,等朝廷正式任命下来再说吧。
“是”,河北按察使说道。
这时,李序然看着不少官员都不停的擦汗,他继续说道:“要是在军营,刚才那个人,直接就拖出去斩了,不过这次,本钦差也有临机专断之权,但本钦差不想随便用这个权力,你们都懂得”。
“好了,大家各自回去办好自己的差,朝廷的赈灾粮马上就到了,到时,分下来后,你们全部发到百姓手里,剩下的,就抓紧时间筹粮吧。本钦差会到每个府县查看,但不确定具体是那一个,也不会向你们通知,不过,希望尹州府的事情不要再发生了”。
各位官员像木桩一样定在那里,直到刘侍郎说道:“各位大人,请吧”,他们才反应过来,钦差大人的话已经讲完了,他们要开始办差了。
就这样,短短一会的功夫,李序然便将命令传达完毕,而且当着他们面结束了一个四品知府,而李序然的表情则好像杀只牛、杀只羊那样的轻描淡写,面对这样一个钦差大人,河北河南两地官员的好日子结束了,他们必须要开始新的思路了。
这些人走后,李序然急忙叫来杜唐,让他给一驰和尘远写信,告诉他们在北沙挑选一些老马还有征战受伤而丧失战斗力的马匹,让他们就地将这些马匹宰杀,把肉熏干,然后运到河北河南两地。
李序然做过征北元帅,他知道在北沙这种马匹很多,有朝廷大军的,也有赫利他们的,筹集一两万匹随随便便就可以办到。如此一来,几十万人的命都可以保住。
“大哥,主意好是好,但从北沙调马匹,而且数量这么多,要不,还是请示一下朝廷,这样稳妥些”,杜唐不安的说道。
李序然却答道:“没事,这是为了救灾民,再说了那些马匹,老的老,受伤的受伤,上不了战场,就是我们不要,也会被杀掉的,那不是浪费了吗?朝廷最需要的稳定,不会说什么的”。
杜唐还是有点顾虑,不过既然李序然这样说了,他也就不说什么了,这时,李序然便让杜唐把安刚也叫进来,让他们说说刚才从济州府和这些官员见面到后来的去了南山,以及最后吃饭的情景。
于是,他们两个便向李序然详细的说了他们看到的一切。
李序然认真的听着,同时,他吩咐杜唐马上给刑部尚书去信,让他责令河北按察使严审尹州知府,除了杀人之外,一定要核实清楚他儿子的事情以及到底有没有贪污赈灾粮,如果证据确凿,就严厉查办,在这个档口,以这种罪名办案,可以给当地的官场敲响一声警钟。
他们走好,李序然拿出两省官员的名单,按照刚才的说的,一一做了对比,不过,现在还不到下手的时候。
十三骑中的十个高手已经去了两省各地去秘密调查,今天,他刚给这些官员下了严令,那么这些官员回去后一定会有所行动,到时他们的执行力度,以及和富商们的关系就会慢慢的浮出水面,而一旦十三骑的人掌握了充足的证据,他还会对一部分官员开刀,那时才会真正的起到震慑作用。
两省的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自然,官员的数量也不少,而十三骑人数有限,所以,李序然让重点去这几个地方:灾情最为严重、治安最不好的、官员口碑极差的,还有就是官员口碑极好的,结合今天杜唐他们给的信息,这样一来,十三骑的重点就是只去这两个省三分之一的地方。
十三骑跟随李序然多年,他们训练有序,武功极高,同时他们行动迅速,反应灵敏,所以,他们办案无论是明察暗访,还是轻重主次,都没有问题,这一点李序然是不用担心的,而只需要多给他们一些时间就行了。
于是,李序然就这样在济州府陈县待着,他身边有吏部、户部还有兵部的侍郎,同时他在刑部也带了一些官员,只是,吏部和户部的那两人实际上是听从在京城的佟尔璞和富察鲁,而自己管着刑部,杨再兴管着兵部,所以,能指挥动的只有他们两个,不过,户部的刘侍郎已经铁了心跟着自己,所以,他也算是一个可以相信的人。
李序然这边在紧密的安排着,而那些地方官员自然也不会停了下来。
两地的官员离开李序然后,河北河南两地的官员各自去了自己的省,而到了省城后,各省的巡抚便召集这些官员议事,他们议事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执行李序然的命令。
首先是河北巡抚,他知道自己手下的这些官员良莠不齐,这么多年了,从来就没有真正的一致过,所以,对于此次李序然的命令这个问题上,自然也打不成统一。
果然,当巡抚向他们说了如何解决眼下的赈灾问题,如何执行钦差的命令时,底下的人很快就分为两派。
一派人坚决认为要全力执行李序然的命令,借着这次机会,朝廷给了粮食,又派了钦差大臣,所以,他们应该将这里的具体更多的情况向朝廷反应,以争取朝廷更大的支持,因为,不管是开建水渠,还是筑坝养鱼,或者是开拦牧马放羊, 都需要银子,而他们现在经历了多年的灾情,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而另一派则认为,赈灾当然是要赈了,但现在人连饭也吃不上,还谈什么长远,李序然这样做是不了解当地具体情况,一些命令不切合实际,所以,有些任务没有办法执行。
其实,这两派的争议焦点就在于,是否相信李序然,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说,相信李序然就是相信李序然的政见,相信李序然的政见就是认可他的计划,那么自然就会听从他的安排了。
看到底下有不少人明确的支持李序然,河北巡抚莫本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但他能明确到感觉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这些官员对他唯唯诺诺只是表面的,他们似乎更愿听李序然的,那也就是说,巡抚本人平时的好多计划他们其实是不同意的。
可现在该怎么办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