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汉武帝的评价,后世既有赞誉者,也有抨击者,可以说是毁誉参半。诋毁汉武帝的,多为那些迂腐之人,他们没有看到本质,不明白汉武帝为何坚持要把对匈奴的战争进行到底的原因。
在朝中,也不乏明智之士,深知汉武帝为何要那么做,比如说狄仁杰、王孝杰、姚崇和张说,他们就非常清楚,汉武帝那是不得不打。
“陛下英明!臣等赞同!”狄仁杰很是激动,上前一步,大声颂扬一句。
“臣附议。”王仁杰、姚崇和张说大声附和。
汉武帝的武功非常了得,后人多有赞赏,既然确立了这事,群臣又是振奋。
汉武帝击破匈奴,那是振奋人心的大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就是两千多年过去了,现代人提起这事,也是兴奋。
“陛下有如此宏图壮志,臣等自当尽心竭力。”狄仁杰马上表态支持,难掩兴奋之意。
要超越汉武帝的武功,谈何容易,放眼中国历史,有几人做到?这可是好男儿建功立业,大展宏图的时机,谁能不激动?
王孝杰、姚崇、张说他们更是激动得发抖。
“陛下有破突厥,灭吐蕃、平定天竺,征服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威服西域诸国的武功,若是再把大食击破,要超越汉武就是必然之事。”张说声调很高,声音有些尖细刺耳,都赶得上太监了,却是透着一股兴奋之意。
“没错!没错!”群臣齐声附和。
到了眼下这份上,李隆基在武功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若是把阿拉伯帝国击破,那就铁定超越汉武大帝。
至于文治,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就两个,即“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这两个治世。取得了灿烂文治,千古流芳。
“前任能够在文治上超越唐太宗,我为何就不能超越前任呢?”这就是李隆基的想法,他是现代人,要是在文治上连前任都超越不了,也太丢人了。
后人公认。唐玄宗在文治上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唐太宗,这也是事实。要不是他先明后暗,让唐朝由盛转衰的话,唐玄宗将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伟大的皇帝之一。
别的不说,光说人口一项。唐玄宗取得的成就足以自豪。他继位之时,唐朝有接近四千万人口,到了开元盛世的鼎盛时期,唐朝的人口超过了七千万,将近了翻了一番,这是何等惊人的成就。
诗圣笔下的开元盛世是“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由此可见,开元盛世是何等的惊人。
“第四件事。就是商议击破大食之策。”李隆基眼中精光闪闪。
“陛下,要想击破大食,就得先治国,先革除国内的积弊。”立时有大臣提醒一句。
“说得没错。”李隆基重重点头,大为赞许,道:“国本不固。国力不强,仓廪不实。无法击破大食。但是,先议定击破大食之策。再来铺排国事,可以一脉相承。”
革除积弊和击破阿拉伯帝国,这两件事看上去好象没有什么关联,其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统一起来安排,会更好。
“陛下英明。”群臣也知道这点。
“国老、王仁杰、姚宗、张说,以及六部尚书、侍郎、郎中留下,其余的都下去吧。”李隆基挥手道。
这次要商议的事情很是机密,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要各部门的头头脑脑来就可以了。
“遵旨。”群臣虽然也想参与进来,可是知道这等机密事儿,越少人知道越好,只得退下。他们相信,只要李隆基他们商议好了,自然会让他们知道一些他们该知道的东西,充满期待的离去。
“把泥涅师叫来。”李隆基又道。
泥涅师身为波斯王子,负责为唐朝打探阿拉伯帝国的消息,让他参加也是应该的。
“陛下,是不是把圣后和太上皇也请来?”张说提醒一句。
“张说,休得胡说。”狄仁杰脸一沉,沉声道。
武则天和李旦虽是李隆基的至亲之人,然而,他们毕竟不是皇帝了,若是让他们参与议事,会不会让李隆基不悦?一旦让李隆基不爽,那就要犯事儿了。
“张说说得对,是应该让祖母和父皇参与。”李隆基却是大为赞成张说的话,道:“祖母虽是女儿身,却是才华不凡,俯视群雄,雄视天下,令多少男儿愧煞。而且,她理国数十载,对国内积弊最是清楚,请她参与进来,很有必要。”
武则天从唐高宗时就在掌管朝政,到现在已经三四十年了,她对唐朝积弊的了解比任何人都清楚,就是狄仁杰也是比不了。
若是让武则天也参与进来,这对革除积弊有着巨大的好处。
至于李旦,他刚刚退位,对唐朝的国情还是熟悉的,而且,李隆基有三年没在国内,对国情有些生疏,让他参与也应该。
“陛下心胸宽广如同大海!”狄仁杰心悦诚服,真心真意的颂扬一句。
武则天、李旦,这是两任皇帝,虽然他们退位了,他们的影响还在。让他们参与进来,就会削弱李隆基的影响。李隆基没有这种顾虑,而是从大局出发,要让他们参与,这需要莫大的胸怀。
“陛下如此心胸,就是比起太宗皇上也不遑多让,臣等心服。”王孝杰他们也是颂扬。
“祖母的年岁大了,不宜走动,我们就去祖母的寝宫,如何?”李隆基提议。
“陛下孝心日月可鉴,臣等无异议。”对于这一提议。没人有异议,因为武则天的年岁着实不小了。
于是乎,李隆基率领群臣,赶去武则天的寝宫。
xxxxxxxxx
“孩儿见过娘。”李旦离开朝堂后,直奔武则天的寝宫。见到武则天,就是一脸的欢喜。
李旦不仅是个好父亲,还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如今,他不当皇帝了,可以在武则天膝前尽孝,自然是要第一时间赶来。
“老八。你来啦。来,到娘这儿来。”武则天慈眉善目,与以往那个叱咤风云,俯视群雄的女皇截然不同。
“哎。”李旦应一声,快步来到武则天跟前。满脸堆笑,道:“娘,以后儿子就可以尽孝膝前了。”
“呵呵。”儿子的孝心,哪个母亲会不喜欢呢?武则天开怀大笑,拉着李旦的手,笑眯眯的道:“老八,娘心里欢喜,特别欢喜。”
打量着李旦。点点头,大为赞赏,道:“老八。说句实在话,娘呀,以前是小瞧你喽。你呀,其实有大智慧,拿得起,放得下。”
拿得起。放得下,这话用在李旦身上再好不过了。
皇位啊。绝大多数人拿得起,就是放不下。武则天本人就是这样的人。为了当上皇帝,她可以六亲不认,甚至连亲儿子也敢杀。
李旦却是拿得起,放得下,说禅位就禅位了,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可以这样说,做得到这点的人少得可怜。这需要莫大的勇气,需要莫大的智慧。
“娘呀,要是有你这份胸襟,就不会有那么多遗憾了。”说到这里,武则天眼中泪水滚滚,一脸的自责,道:“每当午夜梦回,娘就会想到一个人,那就是贤儿。随着娘年岁越来越大,梦到贤儿的次数越来越多。贤儿在梦中哭闹,问娘为何当初那么狠心,要杀了他。”
越说越是悲愤,双手掩面,哭泣道:“呜呜!”
李贤聪明能干,很有才华,作为母亲,武则天很是欣赏的。可以这样说,李贤是武则天几个儿子中,她最为欣赏的。
可是,正是因为李贤太聪明,太能干了,成了她当皇帝的绊脚石,她不得不狠心杀了李贤。武则天虽然杀了李贤,并不是说她没有母子之情,每每就会想到李贤。
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随着她年岁的越来越大,梦到李贤的次数越来越多,这让她心里很不好受。
老人嘛,到了没事的时候,就会想到儿女。这辈子,亏欠谁最多?武则天亏欠得最多的就要数李贤了,她不能不梦到。
要是她有李旦这份智慧与勇气,能放得下皇位,就不会有如此遗憾了。
“娘,往事已矣,你莫要伤心。”李显、李旦两兄弟忙安慰,陪着垂泪。
“嗯。”武则天点点头,死死拽着两兄弟的手,感慨道:“娘这辈子,说成功也成功,说失败也失败。成功之处就在于,娘以一介女儿身当上皇帝,俯视群雄,气吞四海,开了一代先河。失败之处就在于骨肉相残,娘的儿子女子不少,到头来就只有老七老八陪着娘。娘的年岁越来越大了,对贤儿太平越来越思念啊。”
对李贤这个兄长,对太平公主这个小妹,李显和李旦都很思念,听了这话,唯有陪着垂泪的份。
“老八,还是你好,家庭和睦,儿女孝顺,娘都艳慕呢。”武则天看着李旦,感慨之情更增数分。
在武则天的儿子女子里面,最为幸运的就要算李旦了。他不仅幸运的躲过了各种暴风雨,能够善终不说。他的家庭很睦,儿女孝顺,就没有发生过骨肉相残的事儿。
别人家为了皇位,可以骨肉相残。李旦家,却是为了皇位兄友弟恭,相互谦让,李成器主动辞让太子之位。
这种事儿,翻遍史书,也找不到多少记载。
“祖母,陛下来了。”李重润忙来禀报。
“甚?三郎?他来做甚?”武则天惊疑不定。
尽管武则天精明过人,也是想不到李隆基会让她参与议事。未完待续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