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

目录:晋霸天下| 作者:御览山河| 类别:历史军事

    在蒲洪的大营之中,前锋军团已经陆续离开大营,并在渡口乘船向黄河北岸进发,而蒲洪则命令大营内的锁匠,让他们尽快打开镀金铜箱。

    “将军,铁锁打开了。”锁匠在打开铁锁之后,连忙汇报道。

    蒲洪与二子闻言,皆是大喜,并连忙奔了过去,此刻,他们的内心都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

    “父亲,我来。”蒲健说了一声,上前轻轻掀开了镀金铜箱的盖子。

    “石头,怎么会是石头。”顿时,展现在蒲洪父子三人眼前的,并不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传国玉玺,而是一块普通的方形石头。

    蒲洪伸出颤抖的双手,从镀金铜箱之中取出方形石头,脸上露出了极其愤怒的表情,并用力的将手中的石头砸在地面上。

    “父亲,姚襄这小子居然骗了我们。”蒲健同样愤怒的说道。

    蒲洪仔》》小说 .细思索了片刻,摇了摇头,轻声道:“不,姚襄并没有骗我们,这个箱子里面原本就是石头,一定是晋军的奸计。”

    蒲健与蒲雄闻言,皆是大惊,连忙问道:“父亲为何如此肯定?”

    蒲洪想了一下,轻声道:“第一,这个镀金铜箱的确是盛放传国玉玺的箱子,为父当年是亲眼见过的,而姚襄并不知晓我军会在半路拦截他们,所以,根本不会想到提前在箱子里放上石头,这就足以证明,在姚襄得到这个箱子之时。里面就已经是石头了,负责护送魏国使团的晋军的嫌疑,无疑是最大的。第二,晋军派遣两万援军前来接应,他们得知箱子被劫之后,不但没有立即向姚襄发难,而且表现的很安静,为父原本以为,晋军是为了等待援兵,待兵马足够之后。再找姚襄算账。可这么多日过去了,晋军不但毫无援兵抵达的迹象,甚至,前来接应的两万大军。都已经启程返回彭城和下邳了。这似乎说明。晋军早就得知这箱子里装的是一块没用的石头,而不是玉玺。都怪为父一时大意,居然中了晋军的诡计。”

    蒲健闻言。气愤的说道:“可恨,晋军可真够卑鄙的。”

    “父亲,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蒲雄轻声问道。

    蒲洪想了一下,轻声道:“虽然传国玉玺不在我们手中,但装传国玉玺的箱子却在我们的手中,只要为父说这里面是传国玉玺,又有谁会怀疑呢?“

    蒲健与蒲雄闻言,对视一眼,抱拳道:“父亲英明,如此,我们仍有称霸天下的机会。”

    蒲洪点了点头,大声道:“传令全军,加速渡河,先稳定清河、平原一带,而后再徐图良策。”

    “是,父亲。”蒲健与蒲雄大声应了一声,并立即前去催促大军加速前进。

    ####

    在建康城的皇宫大殿之中,满朝文武齐聚一堂,魏国人质冉明已经跪在了大殿之上,传国玉玺也被摆放在龙椅前的案子上。

    见传国玉玺重新回到大晋的手中,满朝文武都显得很是兴奋,这是一种吉祥的征兆,预示着大晋即将一统天下,阿谀奉承之辈立即开始歌功?颂德,并畅想大晋一统天下的未来。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冉明被安置在建康城的一处院落,并派遣五十名士兵负责保护,而传国玉玺自然由皇太后褚蒜子负责保管。

    魏国上表请降,并献上传国玉玺,这对于大晋朝廷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在朝堂之上,所有的大臣都表现出了极度的喜悦,在散朝之后,一些心腹大臣,特意留了下来,他们要与皇太后褚蒜子,商议更重要的事情。

    见几名肱骨大臣留了下来,皇太后褚蒜子,连忙问道:“诸位爱卿还有什么事吗?”

    一名大臣抱拳道:“启禀太后,传国玉玺重新回到大晋朝廷,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如今天下纷争不断,并非四海升平的盛世,我辈仍需如履薄冰,方可让大晋朝廷千秋万代。”

    “爱卿何意,不妨直说。”褚蒜子轻声问道。

    这名大臣抱拳说道:“启禀太后,最近建康城盛传谣言,说华将军屡屡擅自做主,大有不臣之心,虽然微臣相信华将军是无辜的,但所谓人言可畏,此事不可不格外重视啊!”

    褚蒜子闻言,有些不悦,轻声道:“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华将军身为大晋将领,理应有临机专断之权,若是处处请示朝廷,势必会贻误战机,况且,华将军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为了我大晋朝廷,若华将军果真有反叛之心,大可私吞传国玉玺,何必费尽心机的将传国玉玺送往京城。”

    “太后所言极是,微臣也觉得华将军对我大晋朝廷是忠心耿耿的,不过,眼下,华将军麾下大军已有几十万之多,都督益、梁、秦、雍、司、并、冀七州诸军事,实力如此强大,实在是让人担忧啊!万一有奸诈之徒挑拨离间,让华将军与朝廷之间有了嫌隙,后果岂不严重?”这名大臣抱拳说道。

    褚蒜子笑了笑,讽刺道:“爱卿这番言论,似乎就有挑拨离间之嫌,眼下燕王大有不臣之心,朝廷正需华将军这样的将领固守边防,岂能自毁长城。”

    这名大臣闻言,表情有些尴尬,顿了顿,抱拳道:“微臣失言了,华将军的确是我大晋军中的中流砥柱,只是华将军麾下实力增长过快,若不加以遏制,必然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这终究不是朝廷之福。”

    褚蒜子闻言,觉得有些道理,沉思了片刻,正色道:“既然华将军渐成尾大不掉之势,爱卿认为该如何遏制啊!”

    “太后,以微臣之见,华将军已经成了气候,绝不可贸然过分逼迫,否则,极有可能会造成王敦、苏峻那样的后果,当逐步缓图之。”这名大臣抱拳说道。

    “逐步缓图,如何缓图?”褚蒜子问道。

    这名大臣思索了一下,抱拳道:“启禀太后,微臣为了此事,已经苦思幂想了许久,认为当先从益州和梁州下手,逐步削弱华将军的实力,以利于大晋朝廷的千秋万代。”

    “恩,接着说。”见这名大臣停顿了下来,褚蒜子催促的问道。

    见太后褚蒜子似乎对自己的提议很感兴趣,这名大臣大为高兴,接着说道:“太后,眼下华将军麾下的主力大军,尽皆集结在河北一带,此处距离梁州和益州颇远,华将军精力有限,都督如此大片的土地,岂不太过劳神伤力,当下旨,改封华将军为司州刺史,都督秦、雍、司、冀、并五州诸军事,而将益州和梁州另封他人,如此,可极大的削弱华将军的实力,同时,也能让华将军将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北方一带,更好的对抗北方的异族大军,如此,可一举两得。”

    褚蒜子闻言,认可的点了点头,他并非不信任华安,也不担心华安会拥兵自重,但人言可畏,如今,华安都督的区域实在是太过广阔,若不割掉部分土地,实在难以让朝中众臣放心,况且,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将梁州和益州交给别的将领统领,也可以减轻华安肩上的负担。

    “爱卿认为何人可都督梁、益二州,桓驸马可否?”褚蒜子开口问道。

    “万万不可,太后,如今在我大晋朝廷,除了华将军之外,就属桓驸马麾下的兵马最强了,若将益州和梁州交给桓驸马,亦非朝廷之福。”这名大臣连忙反对道。

    与此用时,另一名大臣抱拳道:“太后,贸然将梁、益二州交给桓驸马,势必会造成华将军的反感和误会,此事万万不可,为了稳妥起见,当大力提拔华将军麾下驻守梁、益二州的将领,让他们感恩朝廷而疏远华将军,如此,方为上策。”

    “对对对,铁将军与雷将军跟随华将军最久,但他们却一直被安排在毫无战事的梁、益二州,从而失去立功的机会,微臣认为,他们心中一定有所怨言,况且,他们与华将军已经多年未见,感情难免有些疏远,若是朝廷对其大加赏赐,必可收买其心,使其忠心耿耿的效忠大晋朝廷,此乃釜底抽薪之计。”一名大臣抱拳说道。

    褚蒜子闻言,认可的点了点头,他认为臣子们说的很有道理,虽然他仍旧愿意相信华安,但她毕竟是大晋的太后,不再是年轻的小姑娘了,为了大晋的江山社稷,他不得不做出这种决定。

    随后,褚蒜子与众大臣便拟定旨意,册封华安为司州刺史、征北将军,都督秦、雍、司、并、冀五州诸军事,并赏赐黄金万两,以表彰华安收复大片失地的功劳。同时,册封铁牛为安西将军,都督益州诸军事,册封雷暴为平西将军,都督梁州诸军事,另外,赏赐铁牛和雷暴,各五千两黄金,以收买其心。

    圣旨拟好之后,褚蒜子便拿出传国玉玺,在圣旨上面盖上印章,并立即下令,将这几份圣旨送出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