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说客(上)

目录:1908远东狂人| 作者:丹丘| 类别:其他类型

    然,陈其美这帮人不是来刺杀总司令的,他们对总司来不及,哪里敢来刺杀?

    其实,他们是来当说客的,目的和杨度一样,不过,他们显然不是在为袁世凯服务,而是黄兴派他们来的。

    现在南方革命如火如荼,北方袁世凯又在逼宫,清廷实际上已经走到了绝路,剩下的只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被革命推翻,另一条是自己主动退位让国,如此看来,清朝的灭亡已近在眼前,现在是该好好探讨一下未来的共和政府组织办法了,尤其是宪法的制定,这是立国之本,不可不慎重。

    现在南方革命诸派中,最有实力的就是共和军,在制定宪法的问题上共和军最有言权,要想制定出符合革命派要求的宪法,离不开共和军的支持。

    这正是陈其美和汪兆铭此行的主要任务,本来黄兴是打算亲自跑一趟的,但被众人劝说留下主持东南军事,于是陈其美和汪兆铭就被派了过来,至于陈璧君,根本就是跟着汪兆铭跑过来游玩的。

    几人离开福建后,转道上海,在那里登上一艘英商客船,到了汉口租界下船,正好赶上杨度和阮忠枢上船东行,他们是回上海参加南北和谈会议的,这阮忠枢倒还罢了,与同盟会素无瓜葛,可杨度在日本留过学,认识汪兆铭和陈其美,就连黄兴也是他介绍给孙先生认识的,可以说,同盟会的成立也有他杨皙子的贡献,杨度知道这两人都是同盟会地干部,于是主动上前套近乎,这一套就把两人此行的目的给套了个大概,杨度和阮忠枢顿时急了,同盟会这摆明了是要挖袁世凯的墙脚嘛,两人一合计,阮忠枢仍按原计划乘船东进,杨度则留下,和陈其美等人一同去拜见赵北,共同“商讨”未来的共和政府组织办法。

    几人先跑到议院,没找着赵北,向黎元洪一打听,这才知道总司令今日要宴请熊成基,于是赶紧跑去怡然堂,站在黄鹤矶边恭候。

    得知几人来的目的,赵北放下心来,和陈其美握了握手,笑道:“你真叫陈其美?怎么和我地一位旧相识同名?刚才失礼了,见谅见谅。”

    陈其美一头雾水,汪兆铭也被总司令刚才的举动弄糊涂了,一时竟是讷讷无语。

    倒是陈璧君“咯咯”一笑,说道:“总司令真会开玩笑。若你真有一位旧相识也叫‘陈其美’,不如拉来叫我们瞧瞧,若是脾气还不错的话,与英士大哥换帖子拜把子总是可以地。”

    听了这话。陈其美和汪兆铭这才回过神来。于是跟着笑了笑。但说句实话。两人确实不怎么相信总司令有一位旧相识也叫陈其美。只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刚才总司令为何会短暂走神。

    “呵呵。你们来之前也不拍个电报。我也好派人到码头去迎接你们么。好歹咱们都是革命同志。一条战壕里地。虽然分属不同地组织。可是这反清地目标是完全一致地。而且对于国体问题。我们也很有共同语言。”

    赵北打着哈哈。揣摩着对方到武汉来地真实目地。

    现在南方革命形势展得不错。湖北是共和军控制。河南有奋进会整合豫西、豫南地革命力量。湖南也已成为共进会地根据地。江西有共和军支持地阎锡山、李烈钧武装。如果再加上浙江地光复会力量和福建地同盟会力量。那么可以说南方地半壁江山已落入革命者掌握。如果能够把这些革命势力统一起来地话。这就是一支相当强大地力量。足以与北方地北洋集团分庭抗礼。

    但是想完成这个势力地整合却不是一件容易地事。先不说光复会与同盟会地。便是湖南地共进会与湖北地共和军之间也存在域。所以说。如果陈、汪等人到武汉来是想把这些革命力量整合到一起地话。同盟会未免有些得陇望蜀了。

    正琢磨着如何试探时。一边地杨度却替总司令解了惑。

    杨度说道:“总司令,他们几位来的目地很简单,是叫你支持同盟会,支持他们的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支持他们同盟会掌握国家权力。前几日你可当着度地面说过,你是支持袁公做总统的,通电也过,天下人都知道你拥戴袁公。”

    赵北笑着说道:“皙子,你不必如此紧张,男子汉大丈夫说话算数,我既然说过要支持袁项城做共和大统领,就绝不会食言,不然,以后靠什么取信于人?而且,当着你和阮忠枢的面,我明确表示支持总统制,我在议院的演说你或许还不知道,其实在我看来,中国积弱已久,欧洲的那一套不能生搬硬套到中国,中国还是应该由强人来主导,军政、训政、宪政,这三步就是中国的道路,现在军政尚未结束,自然还谈不上宪政,宪法当然要确立,但必须考虑到国情。皙子,你回去告诉袁项城,只要清室一退位,他就是共和中华的第一任大总统了。”

    杨度脸色明显好看了许多,虽然他一直主张君主立宪,但由于得不到赵北的支持,南方革命派也不理会,再加上袁世凯本来就不打算让清室继续霸占着龙椅,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主张学习美国,实行完全的总统制,由袁世凯掌控国家的大政。

    但同盟会却不这样看,他们主张学习法国,实行议会制和完全责任内阁制,总统只是一个摆设,实际权力应该掌握在内阁手里,内阁的各级主官由国会任免。

    听了总司令的话,陈其美等人的脸色难看起来,几人交换了一下眼色,陈其美说道:“总司令明鉴,袁世凯乃是满清旧臣,满脑子旧观念,这种人若是掌握大权,恐非国家之福。”

    杨度反驳道:“英士,你太年轻,有些事情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的。袁公主持新政不过短短数年,政绩已是人所共睹,中国积弱太久,方方面面的事情牵绊太多,你当改良就那么简单么?换了你去,换了你们同盟会的孙先生去,恐怕做得还不如袁公。”

    陈其美嗤道:“皙子,我们干地是革命,不是改良,改良,救不了这个国家!纵然这个国家需要一个强人来主导,也绝不应该是袁世凯那样的伪君子!当年,若非是他出卖维新派,中国何至落到如今地步?”

    “你们被康有为和梁启骗了!他们编的那《戌戌政变记》根本就是一面之辞!当年维新派的那一套,太过激进,根本就行不通的。再说,袁公若是反对维新,又怎会主持新政?”杨度忿忿道。

    赵北暗叹一声,这个杨度确实是太过迂腐了,袁世

    么人?他是个政客!政客,就是以自己利益为唯一目他出卖维新派是为了一己私利,前几年主持新政,还是为了一己私利,同样的,另一个时空位面地“洪宪帝制”也是为了他袁氏一族的私利。当然,这些事情或许只有穿越者看得最清楚,在历史上,袁世凯在称帝之前确实也着实迷惑了一大批人。

    “我是什么?政客?军阀?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赵北在心里问自己。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他已**了不少手腕,虽然有个大义地名分挡在面前,可是,这能改变什么?对于世人来说,他不也正在向政客、军阀那一边滑去么?

    穿越者可以看清历史展的方向,可这也注定了他必然是孤独的。

    英雄寂寞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从陈其美的话来看,现在同盟会对袁世凯的看法与历史上有很大不同,这或许正是赵北干预历史进程的结果,或许在同盟会看来,袁世凯的反清并非是出自本心,而是被他赵振华地那封“迥电”给逼的,袁世凯是逼上梁山,所以,没必要再给他更多好处,一个虚位总统已经足够了。

    当然,在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同盟会也不愿意把全部权力交到袁世凯手里,所以同盟会才会被宋教仁改组成国民党,用扩大议员人数的办法在国会中占据主动,通过控制国会来约束袁世凯的行动,正因如此,史学界通常认为宋教仁的遇刺身亡与袁世凯有密切关系,因为袁世凯从中得到的好处最多,随着宋的去世,国会里地反袁势力迅烟消云散,袁世凯不仅掌握了内阁,还控制了国会,真正做到了大权独揽。

    现在看来,同盟会依旧不愿意将全部权力交给袁世凯,不过他们现在采取的办法似乎是拉拢南方实力派,直接在立宪问题上给袁世凯下绊子,用责任内阁将总统的权力限制住。

    不过这只是同盟会的打算,总司令另有谋划。

    就在赵北走神的时候,一直沉默不语地汪兆铭说话了,他拉了拉陈其美的衣角,说道:“英士,总司令说得没错,咱们中国是需要一位强人来主导,咱们同盟会派别众多,人心不齐,有时候为了一件小事可以争论几天,没有战斗力啊。袁世凯手握重兵,威望又高,放眼天下,中国第一强人非他莫属。当年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一开始不也是大权在握吗?可是后来不也放弃了权位回乡伺候庄稼去了?焉知袁世凯成不了世界第二华盛顿、中华第一华盛顿?”

    “他成不了华盛顿!”陈其美不屑地哼道。“他最多,能成拿破仑,还是滑铁卢的拿破仑!”

    “扑哧”,陈璧君忍不住笑了起来。

    赵北和熊成基等人也不禁莞尔,这个比喻很贴切,但只有赵北知道,这绝不仅仅只是比喻,袁世凯确实成不了华盛顿,甚至也成不了拿破仑,这不仅是历史已经证明了地,更重要的是,现在他赵北穿越过来了,这“中华第一拿破仑”或“中华第一华盛顿”地头衔无论如何也不能戴到别人头上去!

    “所以说国情决定一切。华盛顿之所以出现在美国,拿破仑之所以出现在法国,都是由这两国的国情决定的,法国不可能出现华盛顿,美国也可能出现拿破仑,这与道德和素质无关,只与国情有关。”

    赵北收敛笑容,一本正经的做了总结,这几话看上去像绕口令的话一说,众人便是一阵沉默。

    “那么中国呢?中国会出现华盛顿还是拿破仑?”杨度自言自语道,像是在问他自己,也像是在问别人,但没人回答。

    “可能是拿破仑吧。”赵北在心里回答。

    不过他到底是没有说出来,所以这话题自然而然的转移了。

    “振华,这位陈英士先生说得不错,袁世凯确实是指望不上的。”熊成基拍了拍赵北的肩膀,打断了他“世界第二拿破仑”的美梦。

    “这位是?”杨度看了眼熊成基,虽然熊成基这两天暴光率很高,但并没有引起杨度的兴趣。

    “他就是安庆义功臣,熊成基熊大都督,字味根。”赵北说道。虽然他才是安庆破城第一功臣,但现在光复会和同盟会在拼命宣扬的却是熊成基,至于赵北,似乎已经被有意无意的遗忘了,如果不是共和军声势浩大,并在实际上起着革命顶梁柱的作用的话,恐怕赵北已经被人踢到一边去了。

    这让赵北有些受伤,好歹他也是光复会干部啊,介绍人还是熊成基呢。

    这就是革命,既是革旧势力的命,有时候也不得不革一下同志的命,以便实现自己的理想,革命者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只不过,最后能够实现理想的人只有一个,那个胜利者的奖赏就是整个天下。

    现在的问题在于,赵北不是同盟会员,自然不会被同盟会高看一眼,而光复会却又山头林立,自从并入同盟会后,不少有威望的光复会员都加入了同盟会,光复会后来之所以得以重建,只是因为同盟会在领导权问题上生分裂,一部分反对孙文的人由于相同的目的走到一起,这才重组了光复会,但是重组后的光复会缺少一个真正有能力统率会员的领袖,陶成章威望不足,章太炎过于张扬,会中与他们资历相差不远的人不少,两人都不能很好的整合光复会里的那些山头。

    若论革命功绩,赵北倒是有资格在光复会立起自己的山头,可他并不想过早的卷入这种内部斗争,而且也没有信心压服那些老资格的会员。

    所以啊,还是把注意力放在军队里比较明智,实力决定一切。

    “熊成基?没听说过。”杨度的话倒是让总司令那颗受伤的心得到了一点安慰。

    “只听说安庆新军哗变的时候,若没赵总司令的那颗大炸弹,此次‘戊申革命’或许根本就挑不起来。”

    光复会和同盟会在努力宣扬熊成基事迹的时候,赵北也没闲着,利用时政宣讲队,将自己的光辉事迹也传播到每一个角落,现在,不仅湖北、湖南知道了他那颗“威力巨大之炸弹”的关键作用,就连远在河南、江西的百姓也都在传诵着“赵振华孤胆破坚城”的英雄事迹,除此之外,在袁世凯“反正”上赵振华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置的,连茶馆里的说书先生都在说“一封通电定乾坤”的故事,说得就是赵北的那封“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