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游等人进城之后,身后的城门就再次关上了,而山阳县的县令薛茂已经诚惶诚恐地迎了上来,口中称道,“山阳县县令薛茂拜见上官,下官迎接来迟......”
“薛知县无需多礼,城外的近千难民你打算如何安置?”苏游做了个虚扶的动作,待薛茂站起身后,便开门见山地问了起来。
“下官.......下官以为这会不适宜让他们入城。”薛茂本想说一切都听苏游做主的,却又害怕苏游骂他无能,只好战战兢兢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显然对自己的想法不是那么确定,所以边开口边偷偷观察苏游的脸色。
苏游的脸色并没什么变化,但他早就想过要安置城外这些人了,这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对他们的承诺,更重要的是,苏游明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道理。
如果这次难民时间处置不妥当的话,很可能提前引发隋末大动乱,而他作为东南经略使也很可能因此而被人弹劾。
“你想得很不错。但他们就在城门围着,城外的人进不来,城内的人出不去,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啊。”苏游面无表情地看着薛茂,缓缓说道。
薛茂小心地问道,“那......上官以为如何?”
苏游一时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只好道,“开仓放粮吧。你可以不让他们进城,但不能让他们饿着。”
“这恐怕是治标不治本啊。”薛茂点了点头,又啰嗦了一句。
“治本的事,当应在扬州,你守好你的山阳便行了。”苏游叹了口气,说起来这江都郡的粮荒他虽然猜测出是因为有心人的炒作,可一时半刻想要得出解决之道,也并非易事。
薛茂闻弦歌而知雅意,他听了苏游之语,显然已经猜到现在扬州还在混乱之中,但他不能理解的是,苏游不在扬州好好思考对策,这会跑来山阳是为哪般?
薛茂捉摸不透苏游,只好附和着说道,“御史言之有理。下官稍后便吩咐他们放粮,不如由下官先带您到驿馆休息?”
苏游当即摇了摇头,强笑道,“驿馆先不去了,我就在这看他们领粮食。对了,你帮忙准备一下我们几个的晚餐,我们吃过饭之后还要赶路。”
“好勒。”薛茂听说苏游还急着赶路,想着大约他是路过,这才送了一口气;他应答完苏游之后,便开始吩咐随从去通知开放义仓,又吩咐手下去给苏游等人订餐。
苏游则带着王伯当等人走向了城头,城门外的人原本还以为苏游一去不返了,此时看到苏游的出现,都不不由得安静了下来。
苏游看着城下的百姓,竟是百感交集,这些百姓们或许是因为自己而受到了粮价的困扰,但他们都是好百姓啊,可一旦让把他们饿急了的话,那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了。
黎民百姓的要求其实很低,他们活着的唯一目的不过是“继续活下去”罢了,他们可以忍受为“太平犬”,谁愿意去做“乱世人”?
“乡亲们......”苏游站在城头,带着二十世纪特有的领袖范向下挥手,不过他刚开口便觉得这称呼有些违和。
“首先我要代表自己和山阳的薛知县向你们道个歉,把你们拦在城门之外,实在是问心有愧啊。”苏游边说边向城下的千多难民鞠了个躬,随即又说道,“不过,我听说你们要进城的时候是成群结队而来的,守门的将士因为害怕乱民入城,这才紧急关闭了城门,这也情有可原不是吗?......”
城下雅雀无声,苏游也能感受到自己的话是多么混蛋,为了城里人的安全就弃城外人于不顾,这是什么狗屁道理?如果害怕城中的安全,那为什么不多养些士卒?
其实这个答案也好回答,隋朝现在实行的军事制度还是府兵制,现在郡县之中守兵不足的原因,并非养兵不足,而是因为杨广为了与吐谷浑打仗,抽调了太多的病员。
这样的情况,随着战场的增开,将会愈演愈烈。
“本官与薛知县刚才就你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商议,决定给确实又困难的乡亲每人发放三十斤口粮,现在诸位就开始排队吧.......左边排一列,等待领取粮食;不需领粮食,而是准备回城的人排右边,请提前准备好你们的‘貌阅’。”
苏游话音方落,城下便响起了一片欢呼声,那些求粮的人眼看可以得到粮食,那些想要回家的人也终于可以回家,这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上官......”苏游话音才落,薛茂已经小跑着也上了城头。
“怎么?”苏游看着城外的人挨挨差差地开始排队,也终于松了口气,随即笑问薛茂道。
薛茂紧随苏游之后半步,恭敬地回答道,“粮食已经运来了,用的是义仓的粮;还有,你的晚餐也已经送到了。”
粮仓有官仓和义仓,官仓是用来存放收税收上来那些粮食的,之中绝大部分最终都要交到国家的粮仓中去,义仓则多半来源于大户的捐赠,这些粮食是备用粮,一般是用在荒年和灾年中救灾的。
“是吗?想必刚才你也听到我的话了?城里的人,该进来还是放他们进来,剩下的人想办法给他们提供些柴草,让他们度过这一夜。”
“是。”薛茂躬身应答,心中却想到,“领完了粮食谁还不赶紧回家?明天又不能领第二次了。”
“那你去给他们发放粮食吧,本官就不出面了,我给他们说的是没人三十斤,你没忘吧?”
“上官放心。”尽管薛茂觉得每人三十斤有些多,却也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并不提出异议。
苏游等人便在守门士卒的门房里吃起了晚饭,几丈之外,薛茂则在组织十多个士卒给那些灾民发放粮食,而那些急于进城的本地人则拿着貌阅井然有序地进了城。
苏游吃完饭后,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刚才被堵在城外的本地人基本已经入了城,而排队领取粮食的队伍还有两三百人。
苏游看着安静地等待救济的难民,终于可以放心地离去了。
苏游站了起来,对王伯当等人说道,“咱们走吧,回扬州。”众人纷纷起身,吕笙和夏子腾更是眼疾手快地赶去牵马了。
薛茂此时正举着火把,一把心思用在给难民发放粮食,一半心思倒是有意无意地注意着苏游所在的门房的动静。
苏游向城门走来时,薛茂自然第一时间迎了上去,口中歉然道,“御史这就走?下官招呼不周,真是罪无可赦。”
谁都不会把这寒暄当真,苏游自不例外,只是摇了摇头道,“你把这山阳县管好了,这就是对本官最好的交代,也是对陛下最好的交代,对老百姓最好的交代。行了,我这还得赶路,今天也是辛苦你了。”
“应该的,应该的。”薛茂点头称是,随即把苏游送出了城去,这下他再也不顾及难民的凶恶了。
排队领取粮食的难民此时见苏游出来,自是不约而同地向苏游行礼,口中的感谢多半出自真心,但苏游却总感觉不是滋味。
苏游总以为这场粮荒是因自己而起,但真正的原因却如一头雾水。
苏游和王伯当等人挤出了人群,后者这才说道,“咱们骑马回去?这天上也没个月亮......”
苏游苦笑以应,“山阳到扬州还有三百多里,骑马大概需要三四个时辰,这么算起来的话,三更前后应该能到了.......坐船的话,天亮前后应该也能到,到了扬州还不需要休息。”
苏游的话,显然更倾向于乘船,问题是他们白天坐的那条船并不愿意赶夜路,而其他小船则无法把马牵上去。
吕笙当然听得懂苏游的话,当即自告奋勇地说道,“我再去问问船主吧,若是多给些钱他就愿意夜行的话,先生也不用受这奔波之苦。”
“多给他十贯无妨。”夏子腾当即开口补充道。
吕笙很快就返了回来,而后摇头对苏游道,“这是个固执的主,他说还有些客人明天要从山阳到扬州......”
“行了,对他这种诚信我们应该鼓励才是,那咱就骑马吧。”苏游笑着点了点头,当即翻身上了马背。
王伯当等人也都纷纷上马,随即一行五人催马上了官道,一路往扬州驰去。
苏游出发时,月亮刚刚落下山去,所以一路都漆黑无边,现实又不像游戏一样点个自动寻路就能到达目的地,所以这路途走得可真是艰难无比;好在扬州和山阳的官道笔直,苏游等人倒不会因此而迷路,等他们到得扬州时,时间早已过了苏游计划中的三更。
丑时的扬州城,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苏游等人到得城门口时,并没有见到想象中的难民。
拍打城门之后,苏游却看到城头有个熟悉的脸孔,此人正是当日苏游进城时接待自己的守城小头领。
那小头领显然也还记得苏游,当即高呼起来,“原来是苏御史啊,请稍等请稍等,小人马上就来开门。”
苏游轻松地笑了起来,他原本还以为守城的士卒睡得跟猪似的。
小头领把苏游迎了进来,当即开口问道,“是送您去郡衙?还是送您去驿馆?”
苏游也知自己几人这么晚了在扬州城走街串巷有些不像话,有这守城的头领相送岂非正中下怀?
“去郡衙干嘛?麻烦你把我先送到驿馆吧。”
“对了,小的差点忘记告诉御史了,您的护卫三天前也到扬州了。”
“是吗?麦使君把他们安排在哪了?”苏游立时振奋起来,他差点都忘了还有杨广给他安排三百护卫的事了,只不知杨广是否也如自己的心意一般安排东宫十率中的精兵过来呢?
如果是凌青或段司带队,那就爽歪歪了......